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整理】西选之七天:说两句中国人在美加投资农场的事 -- 七天

共:💬85 🌺601 🌵9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 家园 【整理】西选之七天:说两句中国人在美加投资农场的事

    之前写的回帖,当时匆匆而就,现在也没时间补充。但是题目本身有点意思,整理一下放在这里。算是支持老王主持文化百家 @雪夜灯光

    ------------

    曾经陪国内的富人仔细考察过加拿大的农场(美国差不多,澳大利亚不知道)。另外,由于我冬天打猎,打猎需要征得地主的同意。往往是刚跟这家地主说好,就发现猎物跑到另外一家的地里了,于是再联系那家地主,因此有一些跟农民打交道的经验。

    农场的经营有多种,比如说,如果种蓝莓,那么在收获季节就会有一刻河友提到的雇人的问题;养牛?母牛生小牛的时候你知道怎么帮忙吗?我就说说最简单的种cash crop,中国移民也是玩不了的。

    1、做农场是最需要和当地人打成一片的(原因见下面2、4),但是客观条件使得做农场和当地人打成一片非常难。

    提起移民,总会有关于“融入当地社会”的讨论。各种说法很多,在我看来都没说在点子上。所谓“融入当地社会”,就是和当地人交往,和人交往是需要付出时间和精力的。国内也是一样,只不过由于语言、文化、爱好等障碍,和老外交往比较费事。除非能找到志趣相投的老外、或者恨不得把自己刷成白色,时间和精力的使用效率不高。熟悉了国外的环境后发现还是跟同文的一起玩比较轻松,最起码说话不用在脑子里翻译一遍。因此和老外交往,要么是因为住邻居、要么是孩子同学的父母,同事如果没有私下交往的话,也就那么回事。但是农场不行:相邻两家动辄隔几公里,隔着栅栏聊两句别想了,串门子也不现实。打电话?就他们那些不规范的表达方式,新移民估计连5%都听不懂。没有交流机会,如何建立关系?

    2、农民之间的互助。

    本地农民之间的很多资源是共享的。比如农机,你买AD,他买BE,我买CF,用的时候大家互相帮忙,这样无论是资金、维护和操作技术,都比自己搞一整套容易的多。还有就是大家把收获季错开,农忙的时候互相帮忙。这些都是人家几代人在这里耕田形成的信任和默契。你一个中国人进来,跟人家没有信任和默契,人家凭什么跟你资源共享、互相帮忙?你人生地不熟的能给人家提供什么帮助?中国真正的农民,没见过这种机械化;懂机械化的呢?大多数连时令节气都弄不明白。

    3、几个半大小子或者姑娘(白人姑娘很壮的)。不多说。

    4、基本要凭自己理解掌握产供销检运的流程。

    芝加哥粮交所不停的把各种粮食的期货采购价格发给农民,农民可以根据实时价格和以往经验随时调整当年的作物和种植面积(可随时锁定,经验足、胆子大的可以等到收获的时候再定交割价格)。由于地大,而且轮休,因此弹性比较大。有病虫害,保险公司组织杀虫,第三方粮检、运输等配套也是几辈子积累下来的老关系,有信任什么都容易。人家有几倍子积累的经验,相互之间不间断的交流,彼此也有默契(倒不是故意不搭理你,主要是交流机会少,而且默契不是说建立就能建立的)。你自己摸,要多长时间、交多少学费?而且,语言障碍,将大大降低你接受信息的效率(比如俚语、不完整表达、不规范表达);半路出家,将大大降低你学习的效率。

    通宝推:审度,尚儒,四方城,真理,听松,途人,金台夕照,尚儒,柴门夜归,桥上,青青的蓝,PCB,袁大头,夜如何其,空中吴钩,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现在美国很多州都开始立法禁止中国人买地产了

      实际上中国人并没有在美国大规模投资农地。但老美的这根弦已经绷紧了。

    • 家园 用腰上的力,一下就能把50公斤编织袋对穿

      人家几代人作第三方粮捡,也就是这点绝活。

      中国人都是军训过的,劈刺都会的。

      你一下能捅个对穿,才不耽误人家装车,当然对你好,

      干得快,省一大票人的工资呢。

      这里面很多技术的。

    • 家园 我听说农场

      我有个同学在温哥华郊区有个农场,他说他要开小飞机洒农药,还给我们看了飞机照片,当时觉得好高端,后来他说为省人工只能自己干。

      通宝推:七天,
      • 家园 勾起了我的回忆

        80年代初东北农场,我正上小学,有一年春天居住区旁边田地里平整出一块飞机场,我们天天盼着飞机到来,夏天的时候来了一架农药喷洒螺旋桨飞机,这是我第一次见到飞机。

        当时的飞机喷洒农药离不开地面人员标识指引,我的很多同学每天早上4点之前就要赶到指定的农田,由工作人员带队,每人手持一面红旗,围绕一块田地,飞机撒完药,再转移到另一块田地。这个活适合学生做,暑假有时间,每天还能挣几毛钱,上午就收工,中午太阳猛烈时不宜喷洒农药。

        现代农业本质来说已是工业化的范畴,劳动力在其中的占比越来越少,发达的农业背后是发达的重化工业的支撑。

        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于消费品,也就是劳动密集轻工业产品,没有重工业体系,也不会有物美价廉的消费品,劳动力的吃苦勤劳不是产品物美价廉的关键因素。

        所以一国经济竞争的关键在于重工业。农业也不例外。

        通宝推:strain2,听松,桥上,桥上,qq97,
        • 家园 您是哪个农场的?
        • 家园 这话说到点子上了

          现代农业本质来说已是工业化的范畴,劳动力在其中的占比越来越少,发达的农业背后是发达的重化工业的支撑。

          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于消费品,也就是劳动密集轻工业产品,没有重工业体系,也不会有物美价廉的消费品,劳动力的吃苦勤劳不是产品物美价廉的关键因素。

          二战以后对全球工业化格局影响最大的就是以石油化工为代表的的重化工业和电子工业的形成和快速发展。

          纵观在八十年代初让国人艳羡不已的亚洲四小龙四小虎,有几个共同的特点:

          日本、韩国、台湾的技术来源都是美国,加上威权主义的经济体制,这使得它们可以在60-70年代快速发展起石化工业和半导体工业;

          这两个工业加上传统的钢铁产业的发展都可以使得其它toC的下游产业“变轻”,而且摆脱农业发展慢的限制;

          东亚快速发展的石化工业和半导体工业,使得东亚四小龙无需发展自身的重工业基础,快速发展起下游产业。

          日本韩国的故事就不说了,比如台湾的王永庆,比如李嘉诚,就是靠石化和石化的下游产业发家的。

          但前提条件是,这些国家必须融入美国的经济和产业体系,这也是小平同志说的跟着美国混的都富了,这其实是句大实话。只不过那个时候中国人还没认识到,中国能不能像四小龙四小虎一样跟着美国混呢?

          同时期的中国就苦逼多了,钢铁产业、石化产业要从勘探、采矿业做起,电子工业要从自己研究半导体材料、制造工业做起,技术来源更是被封得死死的,什么都要自己从头开始弄。

          到了70年代,中国在解决了石油问题和初步解决外汇问题后,采取的措施是从国外购买石化的生产能力,这就是四三方案和80年代若干30万吨乙烯工程,从而解决了化肥、化纤、塑料等农业和轻工业的原材料问题。

          而半导体工业,80年代的中国则是全面直接购买国外的半导体产品,所以中国的下游整机产业快速发展起来了,但与此同时上游半导体产业却消亡了。

          通宝推:西安笨老虎,响水湾,
          • 家园 海地、菲律宾都没富裕

            跟着美国混的国家全世界不下100个,可见不是跟着美国混的都富裕了。谁富裕了呢?

            看看马歇尔计划,看看美国对韩国的援助,看看美国对台湾的援助就明白了。马歇尔计划总额131.5亿美元,美对韩台的总援助与之不相上下,可见用力之大之猛。

            什么狗有资格获得充沛的狗粮呢?看门狗。韩台都是看住中国大陆的狗而已。菲律宾、海地远了, 未能入选看门狗,因此没有富裕。

            稻公想做狗,看住苏联,也不能算错,不是每个良家少女都能坚守自尊不下海的。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