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为何要和美帝搞海军军备竞赛? -- 狂草舞茅

共:💬200 🌺1452 🌵11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4
下页 末页
        • 家园 中国哲学社科界水平低下

          毛主席也说我党真懂马列的不多。中国的马列课本,什么列宁关于物质的定义啦,什么八个人才算资本主义啦,都是水平低下的笑话。

          还有教政治课的马列老太太,水平之低劣,让人发指。

          • 家园 那么,当年制定这条政策的中央研究员

            是不是“水平之低劣,让人发指”呢?

            • 家园 哈哈,当然是啊,只不过你不服而已,就要强行尬吹啊

              你负责解读就是好就是好呗,至于有没有逻辑,呵呵,你是不管的。

              • 家园 这么说

                河里各位,比当年的中央研究员还要高明了。

                失敬失敬!😮😮😮

                • 家园 这并不奇怪,科学史上很常见

                  量子力学波粒二象性,当时难倒了多少科学家,现在是普通高中课程。广义相对论据说当年只有几个人懂,到今天利用微分几何工具,一般本科生就能明白。

                  我要是穿越回三百年前,那就是现代物理学之父。可是这有什么值得夸耀的呢?

                  中国到八十年代,还有大量学者在做填补空白的工作。放眼世界的话,发现中子还不到一百年。科学的快速发展,必然结果就是我们快速超过我们的前辈。这是一个事实,不必妄自菲薄。

                  • 家园 区别在于

                    马克思的资本论白纸黑字写在那里,1867年就出版了,到目前为止,其理论没啥变化,关键是并不像广义相对论那样需要很复杂的数学才能理解。

                    那么,如果声称现在的河友,比当年的中央研究员还要精通资本论,那么,就需要解释当年的中央研究员何处的理解肤浅,今天的河友又是如何深刻,而不是举一个物理学的例子来证明如今河友更胜当年的研究员。

                    话说回来,当前一般的高中学生,也就是知道有广义相对论的存在,对背后的推导,通常都无法理解吧?

                    • 家园 何人为何事征引马克思,

                      您能给个出处吗?我有点怀疑此事不真。

                      更可能是征引了当初的政策。

                      另外,不知您说的中央研究员指的是什么人,如果是真的研究人员,恐怕没有太多发言权。

                      • 家园 我就是挖不下去了

                        出处见这贴里面的链接:按照马克思的定义,鲁滨逊还真不算剥削

                        链接的作者是赵树凯,他的说法是否正确我就不得而知了,但七上八下的政策,应该是曾经真实存在的。

                        • 家园 好吧

                          如果

                          有研究人员从马克思《资本论》中找出曾有“四个帮工,三个学徒”不是剥削的说法”,中央文件遂规定雇工“不能超过七个人”。

                          就是最初的来源,我认为这就是明晃晃的谣言。

                          第一,马克思没这么说。

                          第二,他自己也承认,之前是经过很多调查:

                          凡此种“深入农村”举措,未能保证政策符合实际,相反,越是“深入农村”,政策越是脱离农民,甚至走向农民对立面。

                          第三,决策不是这么儿戏的。至少毛那时不是,此人也承认。

                          第四,至于具体政策,我前面已经说了,总是得划线的,不同地方划线还可能不一样。

                          第五,用这样的政策来攻击那三十年,如此轻佻,置那三十年的伟大成就于不顾,我无话可说。

                          通宝推:审度,
                          • 好吧
                            家园 这个“七人以上”和前三十年还是木得关系呢。
                          • 好吧
                            家园 我首先想搞清楚这条线是怎么划出来的

                            不知道,就没办法细说。

                            其次,这条线到底是地方划的,还是中央划的,也应该搞清楚。逻辑推断是中央划的,否则不会雇十几个人都能惊动中央,如果是地方划线,地方自己就搞定了。

                            至于前三十年的成就,是题外话,我可以说我自己的看法:前三十年最伟大的成就,就是确保了国家安全,不再让外族随意入侵,但经济制度对GDP的影响比不上后四十年。

                            • 家园 至少,您总该承认不是因为有人征引了马克思吧

                              而且,显然经过很多调查,着也是那家伙也承认的,只不过那家伙认为不该这么调查。

                              在这两条的前提下,您有何高论?

                              关于前三十年,您总该承认即使是在接近零的基础上,但前三十年的发电量的增长快于后三十年吧。

                              如果您认为这样都不是伟大成就,凭什么认为后三十年就伟大成就了呢?

                              还是您认为前三十年的政策有他没他都一样,那凭什么认为后三十年的政策就忽然不一样了呢?

                              您一贯是很讲逻辑的,我是觉得这里逻辑不够通。

                              • 家园 简单说说吧

                                第一点关于赵树凯,至少他把七上八下这个来源说出来了,好歹算是提供了一个线索,这个线索到底靠不靠谱,河里大概没有人知道细节,但是,既然提到了中央领导,我认为大概率中央的历史文件会留下痕迹,毕竟这个算是有点分量的政策。我不急,慢慢找机会验证就是。

                                第二点,关于发电的增长率,常识是,如果建国之初,全国没多少电站,只要没有发生战乱,仅需要建多几家电站,我们立马能见到发电量翻倍,增长率惊人,原因就是因为基数低而已,所以光看增长率这个数字,并不能全面说明什么问题。

                                第三点,后四十年,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就凭这一点,认为经济成就远大于前三十年。假如,经济制度没有从计划经济切换到市场经济,那当然是前三十年的功劳,但是,事实是制度变了。

                                最后,再重复说一次,前三十年的功劳主要在于国家安全,不在于经济成就,没有国家安全,后四十年不可能这么顺利转变制度。

                                • 家园 工业增长当然要看增长率

                                  工业增长就是看增长率的,当然随着产量的增加,接近饱和阶段,增长率会逐步降低。这是常识。

                                  但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的增长率,既低于之前的七十年代,也低于之后的本世纪2000年代,尤其是八十年代比九十年代又更低一些,这个怎么解释呢?

                                  • 家园 增长率当然要看

                                    但要懂得怎么看,基数低,投入不用很大,就能得到很高的增长率,这个并不能准确反映实际的产出。

                                    至于你说的增长率问题,有啥好奇怪的,制度切换之初,有一定的混乱时期,需要一点时间理顺就是,关键在于一直有增长(不是增长率),就说明方向没错,只是加速度一时没那么快而已。方向错了,你会发现有负的加速度。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