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晚期明军的嗜杀与无能 -- 天空不空

共:💬265 🌺1228 🌵61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8
下页 末页
    • 家园 戚家军也砍首级的。

      戚继光的改革是每队设立专门的火兵负责斩首,前排多分首级,后排少分首级。

      避免军队由于争抢首级而导致队伍混乱。

      明朝一直是首级制和军功制并行。

      这套体系封建王朝这么修修补补几千年了,有啥好对人头赏大惊小怪的。

      至于战斗力嘛,清军的各种条例基本上都是从辽东明军这边抄过来的。

      保证粮饷,军队战斗力就强,保证不了粮饷,军队纪律就弱,战斗力就弱。

      南明早期,对阵的双方都是明军。

      清朝这边最能打的五大汉军:吴三桂、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沈志祥,都是关宁和东江出身,南明这边扬州殉国的刘肇基、永历前期的台柱李明忠也是关宁和东江出身。江北四镇之一的刘良佐,他兄弟刘良臣是汉军镶黄旗的,和孙定辽、张存仁、刘武元他们都是当年在大凌河投降的,什么李永芳啊,孟乔芳啊,投降得更早,派到山东的夏承德是松锦之战的时候投降的。

      南明这边的李成栋是西北边军出身,清军那边从闯军投降过来的董学礼、唐通等人也是西北边军出身,所以合流起来这个利索啊。

      南明这边的高杰、马进忠、金声桓、惠登相是陕西流寇出身,清军那边的白广恩、牛成虎也是陕西流寇出身。论部队战斗力,其实明军和汉军旗、绿营也差不到哪里去,甚至比八旗也差不到哪里去。

      但是明朝不给钱,那军队自然越来越不能打了。

      借老乡个人头本来就是说清军的。清军直接屠城,该杀之人满坑满谷。不仅仅是清初的各地屠杀,就是到闹太平天国时候,哪个被清军打下来的城没被屠过。

      通宝推:李根,李根,李根,
      • 家园 很怀疑到太平天国,清廷还是殖民心态

        跟英国对印度一样,不把江南百姓当子民。差别就是科技文化上没有英国人在印度的自信,所以杀人更加肆无忌惮。后世清宫辫子戏,大概是有很多基于其他封建王朝统治逻辑的想象。

      • 家园 简单讲,野战正面战场上面,明朝从来就没有战术上集中兵力

        八旗人数少,但是野战正面战场上,一直是以多打少,明朝兵力上面从来没有占优势过。我说野战啊,哪怕松山大战,具体战场上正面对战,八旗还是多打少。

        战术上,明朝完败的。

        • 家园 明军的战术问题是战略错误带来的。辽西修堡垒太花钱了

          辽西投入一两银子,九边从甘肃到宣大就要欠饷2,3两银子,内地老百姓更是要被刮走十两银子以上。

          敲骨吸髓地刮地皮,也只能在辽西宁远,锦州等地维持10来万军队的兵额,实际嘛。。。

          去掉守城的兵力,能机动的军队也就2,3万,打得过动不动就能出兵5,6万的后金就见鬼了。

          虽然辽镇一个镇的花费超过其他军镇的总和,结果锦州一出事,明军要么等后金围不动了就退兵,要么就得集结全部九边精锐过来解围。这么七拼八凑,各地还得留下守城的军队,很难凑出匹敌后金动员能力的军队。

          通宝推:种植园土,
          • 家园 后金是肺结核,土地兼并是艾滋病

            艾滋病人很多死于肺结核,但是本质是自己免疫力低。土地兼并导致了国内的矛盾深刻,这样稍微有个风吹草动,房子就塌了。没有后金,也会有后元,后辽。后金夺取政权有偶然性,但是能维持长期统治,有一定必然性。

            辽西投入一两银子,九边从甘肃到宣大就要欠饷2,3两银子,内地老百姓更是要被刮走十两银子以上。

          • 家园 这个算法是不对,明军的塔防战术是唯一解

            战略和战术不要混合,明朝的问题是天启朝有钱时候老是想浪,结果钱乱花,到崇祯花不起了。钱是省不了的,只能是挖自己家藩王,崇祯又不敢。

            天启乱来了两次,人家有万历留下几千万两所以人家有本钱。

            明末不存在假设辽东不守的事情,唯一就是塔防,防线至少要放宁远。这样你才有纵深去消耗后金,然后战略上才谈得上和后金媾和。

            • 家园 千万两只够在辽西花两年

              明朝在辽西的投入是以欠九边其他边镇几年军饷为代价的,真拆东墙补西墙。

              塔防的话并不需要在辽西堆上10来万军队。明朝在辽事上的布置一直是主攻而不是主守。

              还是推荐好好读读这份奏疏:

              兵科给事中李鲁生言,从古征战未有陈师境上数年不进者,亦未有去敌既远虚设十余万之众坐食自困者,有之则守戍之众而非进取之旅也。

              战守机宜专决于外,臣何敢遥度。但战则有战法,秣马厉兵。简卒克乘,刻期举事。即有大费,可期永省。

              守则有守法,远斥堠,固营垒,高城深池,屯田积谷,以待事会。兵不须众,马不须多,庶堪持久。

              今以十四万之众,岁费六百万,虽言唯敌是求,其实百事不办。战固未能,守亦羞称,虚糜自弊而不虞其后,臣所为中夜彷徨,当食废著也。枢辅当审时度势,知彼量己。

              可战则用战法,可守则用守法。为朝廷固疆宇,为民生惜物力,以选练为务,以屯牧为先,必不张恢复之虚声,只在条恢复之实事。夫兵以卫民。今畚锸及于锦、义,而于掫乃在宁前,卒有风声,保无鱼溃鸟散,籍寇赍粮之忧乎。先时外拟以觉华、首山为二眼,今肩背在外,眼反在中,受人暗算,岂计之得。以臣愚见,山海既为神京门户,所关棊重,必先增堞浚隍,复其形式,列台置垒,扼其要害,而又广设地网机桥之数,御其冲突。庶人心以定,敌汽斯张。即卒有不利而根本不摇,乃为完全之师耳。若进无可乘之锐,退无可凭之险,徒以耒耜为前矛,以篰屋为坚垒。慕展土之虚名,受饵敌之实祸,则臣之所大恐也。

              通宝推:种植园土,
              • 家园 这就是所谓文官键盘胡扯,明朝末年一直是省小钱然后血亏

                战略上的明朝东北防线在哪里?所谓兵科给事中的说法,在这个问题搞不清楚的情况下面就是胡扯和键政。第一 就是明朝根本野战打不过努尔哈赤,这是前提条件。

                明朝反复为了省小钱,然后巨亏。萨尔浒之战,杨镐想多准备半年,结果万历心疼钱死活不给,然后指望毕启功于一役,最后是一把输光万历朝能打老将。

                后面 天启朝觉得该花钱了,熊廷弼调集天下精兵20万人去守辽,兵部 科道文官又各种键政,费钱啊巴拉巴拉,要求主力决战,结果呢?主力没调集好,先开原 沈阳 再辽阳,明军调集的最能打的野战精锐过去,都是各自为战,无意义的消耗掉。再后来熊廷弼三边布置,被王化贞架空,然后这家伙浪战一把,结果好不容易调集的6万大军没怎么打就崩了,然后辽西也丢了。

                说费钱,天天浪费钱给毛文龙ppt投资,毛文龙就是一个明朝贾会计忽悠天启朝上下7年,啥事不干。

                然后王在晋 这帮人浪费上千万两给林丹汗,毫不知道边情,结果是反作用,蓟镇的蒙古部落投了后金。

                明朝缺钱吗?天启不缺的,就是始终不愿意面对现实,打不过后金。

                ------------------------------------

                看看类似情况的 嘉靖朝面对俺答汗怎么弄?俺答汗对明朝的威胁比后金当年还厉害,没事情就打进北京周边旅游,嘉靖朝怎么办?知道干不了,只能是先搞防御,宣大防线和蓟镇一线,以北京为基地的两层防线,就是内外长城。层层阻碍蒙古骑兵的进退路线,让他们进出不是那么轻松得意。

                然后就是对俺答汗一系的政治经济分化,很重要的就是花钱封贡,花钱是很讲究的,徐阶 张居正这些先后上去的人,用的是懂蒙古的边臣,然后主持隆庆封贡,和俺答汗搞了和平互市,同时对蒙古正统的大汗系统一直是打压,就是土蛮汗,林丹的太爷爷,所谓西怀东制这个战略。

                明朝从隆庆合议到万历末年,威胁明朝的蒙古势力就给明朝玩分化瓦解给控制了,尤其是林丹汗这个所谓大汗正统,王在晋主张封赏以前已经是混的根本没有号召力了,这就是战略的威力。

                实际上对于辽东的失控,也就是李成梁给赶下去的那些年,不是辽东放任努尔哈赤,而是当时就打不过,辽东本土兵力就打不过,只能睁眼闭眼。

                实际上对于后金的大战略,明朝一直是不明白的。

                回到袁崇焕时代,努尔哈赤已经占有全辽了,这时候就是要努力实现媾和,但是防线要明确,当然不能是山海关,肯定是宁锦,这是一个双重防线,和面对蒙古的内外长城一样。有战方能言和。指望野战胜利这事情,明朝从土木堡以后就不要想了。

                明朝最能拼的就是自己经济体量,和后金和谈以后,进行分化瓦解,对蒙古部落不应该扶持林丹汗,就是应该继续隆庆合议后的政策,各个延边部落单独对明朝互市,不能指望蒙古出来一个人去平衡后金。

                这个大战略下面才能来谈钱怎么支出,而不是脑子不清楚,天天琢磨战场上出一只雄兵,这个事情不是不可能,在明朝后期自己不允许出现。

                明朝后期能拉出去野战的强军,就是戚继光来带队指挥,问题是明朝不能出赵匡胤啊,李成梁在辽东其实镇的不错,但是20年里面觉得他们家树大根深了,就把他弄了,实际上李成梁在明朝那个体系里面是不可能割据的。

                总之,明朝以文制武战略里面是不可能出强大野战军的,没有强大野战军就不要琢磨战场胜利,只能守,然后就是防线,同时辅助经济手段。

                通宝推:北纬42度,
                • 家园 林丹汗小日子过得相当不错

                  说林丹汗是个草包俺觉得有点事后诸葛,林丹汗在萨尔浒之战前几年建了金刚白城,蒙古草原生产力低只有镇子极少建城,建城就相当于打游戏建了wonder,绝对实力的象征,蒙古历史上的城屈指可数,成吉思汗的和林,忽必烈的上都,俺答的呼和浩特,以及林丹汗的金刚白城,哪座城都对应着一个牛人,而且俺答三娘子死后土默特已经走下坡路,不找林丹汗找谁?谁能想到这位是个草包呢?

                • 家园 你这篇真是刻舟求剑的典型

                  萨尔浒时候,明军是前不够花,辽东在李成梁第二任上败坏太厉害了,开打前,常平仓账上本来应该有450万石粮食,结果一查,仅仅200万不到,还得从关内花大价钱运粮过来。

                  帐还没打,户部准备的300万两的军费已经花得差不多了。

                  这时候万历不肯出内帑补充是不应该。

                  萨尔浒时候是该多花钱

                  ————————————————

                  问题是李鲁生这奏疏是什么时候上的?

                  天启五年六月!

                  天启五年六月!

                  天启五年六月!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短短2个月后,柳河之败就发生了。

                  这时候辽西的局势和天启初年能一样吗?

                  明军在袁应泰和王化贞两个蠢猪的指挥下连续丢了沈阳辽阳广宁,把辽东丢得干干净净。

                  从萨尔浒到丢广宁,明朝已经连续丢了几十万老兵,上千万两军费。

                  这时候不先缓口气,还在辽西投上几千万两真是找死。

                  《明熹宗实录》卷三十六

                  “工科给事中方有度疏言,自辽左发难,军需驿骚,竭天下之物力供一隅。今且五年于兹,约费内帑金钱以千万计。而加派新饷出自民者,每岁四百八十五万有奇,通五年约费二千余万。百姓敲骨剔髓,鬻子卖妻,以供诛求,年复一年。顷见天津督饷户部右侍郎毕自严一疏,计每岁山海内外马步兵十一万有奇。本色折色之费,养马草料之费,海运脚价之费,文武将吏班军匠役人等俸薪廪给杂项之费,约共费四百万,此就山海一关十万兵言……自山海四百万之外,以上各处新兵又每岁约费一百二十万两矣。合之约五百二十万两。即使每岁加派四百八十万两,毫厘不亏,尽充山海一带军需,已缺三十五万两,然而不能也……二项共缺新额二百一十四万两。又旧额辽东一镇每年边饷该五十二万两,合应补入,则山海一带每岁实缺饷一百六十二万两矣。夫此一百六十二万也,将问之民间耶,民间生也难矣。计天下正供九边额饷岁入太仓银库者约三百四十余万,今一辽事加派至四百八十五万,比太仓正供数则倍且余四。矧此外缺饷一百六十二万,则于加派见额数又且溢十之三。果由今之道而无变计,即今东奴恋栈长伏穴中不向西遗一矢,而我之天下已坐敝矣。乞敕户兵二部打总会计,要见现在之兵作何养法,见缺之饷作何补法,上不病国,下不厉民,毋待其变而后图之也。”

                  明朝各种社会矛盾,就是给敲骨吸髓的辽饷激化的。

                  明朝不是不想投钱,而是即使以荒废九边的代价拆东墙,补西墙,敲骨吸髓收税,也拿不出更多的钱粮投到辽西了。

                  这些辽饷辛苦运到辽东,结果就方便后金来抢劫度过粮荒了。

                  • 家园 柳河之战更是李某人胡扯典型,感谢兄弟提供证据

                    柳河之战其实就损失几百人,但是被北京的这帮言官吹逼到丧师几万,阉党拿来作政治斗争工具,逼孙承宗下台。

                    这种政治斗争小作文作为明朝末年的分析,恰恰是明朝末年中枢无人的典型暴露。

                    至于孙承宗之后的高第,高某人本身就不敢野战,然后就要撤宁锦,而正因为他胡搞,才有后面袁崇焕横空出世,孤城喋血,一举成名,可以说高第成就了袁崇焕一半。

                    实际上,熊廷弼三边布置是天启朝有充分经费支持下最合理的,不过也就是守而已,熊廷弼给搞下去,换孙承宗也是明白人,慢慢恢复宁锦,塔防是唯一合理方式,就是止损。

                    朱世巍那个胡扯,包括网上各种所谓退守山海关,就是割肉清盘了。结果就是后金会提早入关,明朝提前亡国。吴三桂提前出现。

                    • 家园 不是丧师几万,而是柳河之败后逃兵有好几万

                      柳河之战开打前,军队闹过饷,要求上头付马料银子。

                      王在晋就说了:

                      军中缺粮则兵饿死,缺马乾则马倒死,止缺马乾三分,兵何以噪。盖枢辅急欲进兵,兵畏出征,籍口索饷,为逃散计而以为军饥鼓噪,则近于欺。

                      王在晋在基层干了那么多年,对底下士兵啥德性的要比纸上谈兵的孙承宗要清楚太多了。

                      果然柳河惨败,然后明朝意识到后金要来报复,再一查,12万兵额,逃得只剩5万8了。

                      这就是一年上千万两银子养出来的熊兵。

                      至于熊廷弼的三方布置,这是熊啥时候提出来的???熊廷弼提出三方布置的时候广宁可没丢,和孙承宗再去经营辽西的局势真是天壤之别。

                      不认识到广宁的重要性,就没资格来谈辽事。

                      广宁一丢,辽东局势彻底崩坏。熊直接撤回山海关了。

                      话说宁远这个千户所级别的小城后金两代人都没打下来,山海关且不说后金怎么去攻打,这一路上几百里路的后勤线怎么维持?后金能不吃不喝来打山海关?

                      高第则是被明史黑惨了,明明他下得命令是冬季遇大敌归并宁远,结果袁崇焕顶在右屯不撤,把几十万石存粮和军户都送给后金了。他自己倒是等后金出兵了,就撇下右屯逃回宁远了。

                      结果明史一堆曲笔下来,高第不仅仅莫名其妙变成了阉党,还来了个子虚乌有的尽撤关外。。。

                      明史袁崇焕的相关部分还真是曲笔的典范。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