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郑州富士康 -- 沾花富翁

共:💬116 🌺937 🌵35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 家园 哪是后知后觉

          都在忙着开会学习地动山摇的一系列最新讲话准备心得表忠心,有时间管这个?忠心表的好哪怕防疫工作一塌糊涂都能当常委的。

          • 家园 幻想这些嘴脸,会去地动山摇?

            洗洗睡吧,超国民待遇不是吹的。

            这事换成家私企试试,牢狱之灾免不了。企业家一个个移民不是没原因。

    • 家园 富士康可是做大做强的民企

      之前整个园区都是富士康自己管理,类似企业办社会,右向左靠拢的标兵,这板子到底排在右上面还是左上面,我茫然了。

      台上都是清醒的

      现阶段全民走向公有制是不行的,以红二代红三代组成的利益集团势力太大,一旦将老百姓的资产变成公有,随时可以分蛋糕。威廉大海还是想让老百姓富强的,只是政策被节制,同时也不够细致,做大蛋糕,为的是将民营企业做大,民营企业收益的还是普通老百姓,国企能混得好的,大部分是有背景的吧。这样看来右派其实是左派,左派其实也可能是右派。

      • 家园 防疫的事情不应该是政府主导吗

        公道自在人心,疫情谁最该主导?欺上瞒下的,瞒报数据,忽视疫情不是孟买带坏的头吗?孟买出了这么大的事,屁事都没有,还重赏,其他省防疫再好,不是亲信,还不是凉拌,你让其他省怎么办?是不是有样学样?学习政府不作为精神。

        富士康是血汗工厂,但它带来了就业,也给了很多弱势群体带来工作,可以养家糊口,可以带动周边经济,你没有更好的产业替代之前,你再左,你也得解决吃饭的问题吧,你也得解决民生问题;你左派有本事,也随便弄几个能解决几十万人就业的公司来呀。

      • 家园 继续左右换位

        当年企业办社会,弄礼堂放电影,弄露天球场让下班的小年轻打球,堆个土坡种点树让小年轻谈恋爱,好点的还弄个游泳池夏天让职工泡水,有的还有职工自乐班出拉弹唱,夜校请老师讲课增进文化知识。结果说这么享受是“工人贵族”。要避免企业办社会,避免这样的低效浪费。

        结果一看富士康,原来不是不让企业办社会,而是要向富士康一样高效的办社会,除了维持工人再生产的吃喝拉撒,其余都是浪费。

        通宝推:方平,东海后学,唐家山,
        • 家园 当年的世袭制工人贵族,有几个不是关系户?和人民有什么关系?
          • 家园 世袭工人谁是关系户?是工人

            不是干部。

            还有农村亲友。

            那么问题来了,是工人有代表性还是干部?

            是工人的代表性更大还是干部呢?

            毛时代工人世袭和邓时代不是一个意思!是不同的。

            毛时代的工人有一定传承,有技术学习,学习了国外的传帮带。

            邓时代是为了继承福利,然后很快离开了工厂。几乎不学技术了,他们为的不是工人这个身份,怎么能有热情?

            不要把毛时代情况和邓时代混淆!

            • 家园 九成以上都是关系户。

              五六十年代就业供给不足,想进厂当工人,比如今进烟草系统都难。那个时候是世袭“接班制”,长辈退休退职,子女接班上岗。接班的子女不是关系户是什么?跟以老带新的传帮带有什么关系?

              那个时候企业办社会,自成一体,水泼不进针扎不入。工厂扩产才有用工指标放出来,这个指标也极少,基本上在组织推荐环节就被关系户包圆了。城里还好点,农村人想通过读书或者参军复员后进厂,很难很难。

              实际上,六六年以前,阶级固化就已经很严重了,要不然毛主席为什么要发动文革?关系户也不是文革失败后就突然冒出来的,文革前,公社干部亲属杀了人,公社干部只要去职,就能保其亲属不判死刑,你听过没有?当事人就是我老家村里的机手,他弟弟打死人,他当年是公社干部,他去职后他弟弟只判了五年。

              • 家园 子女顶替是79年制定的政策。
              • 家园 工人数量很大,远超干部、高等人。

                他们的亲友更代表普通人,这是绝对数量的胜出。

                另外当年人们有大量农村亲属,这导致一部分农村人城市化。

                这好比豪门对比寒门。寒门总是绝对数量大的。

                所以,工人世袭了又如何呢?工人到了1976年,是一亿人,他们的关系户能是谁?

                当然,文革前比文革肯定差。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 家园 工人数量再大,也不如农民数量大吧。

                  就拿老兄你举例的1976年来说,人口总数9.37亿,刨去8700万城镇职工,以及几百万公务员和军警,剩下的占人口总数85%以上,遭受工农业产品剪刀差“剥削”的农民,才是绝大多数。

                  那个年代的工人有编制,社会地位和福利待遇堪比公务员,严格来说已经不属于人民了,他们是统治阶级一员,是实打实的贵族群体。跟如今的工人是两码事。

                  • 家园 剪刀差不大,而且日渐缩小。

                    国家积累主要靠工业,不靠农业。国家预算收入平均每年二百七十亿元,农业只有三十亿,加上工农业产品剪刀差也不过七十亿左右。(毛泽东:同民建和工商联负责人的谈话(一九五六年十二月七日),载《毛泽东文集》第七卷)

                    农村很多副业没有抽税,税收取了农民收入的百分之八,再从剪刀差取了农民一部分,不到百分之十二,两部分最多不超过百分之二十,比苏联百分之四十五少的多。(毛泽东:在省委书记会议上的讲话(一九五七年一月),载《毛泽东思想万岁》49-57卷)

                  • 家园 新中国是从一个落后得农业国开始工业化

                    新中国的起点就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从这个起点开始工业化,翻看人类历史,在工业化的过程中,哪个国家的农民不承其重、受其苦?相比之下,新中国的农民是处境最好的!

                    新中国的工人确实是统治阶级的一部分,这也是土共公开的政策:以工人阶级为领导的工农联盟!

                    但是你要说工人阶级不属于人民,这就是你的诡辩了!

                    中国的工人阶级非常弱小,绝大多数都是农家子弟出身,本身就和农民是血肉之亲的联系。新中国当然不完美,但是基本体现了人民政权的属性,基本实现了人民当家做主,这里的人民就是”以工人阶级为领导的工农联盟“。当然,因为当时国家的整体还处在农业国状态,又把发展的重点放在工业化上,所以工人阶级相对拥有更多的权力,但是农民也一样拥有相当多的政治特权。例如在遇到参军、升学、入党、提干等机遇时,一个农民身份(特别是贫农出身)会非常关键!这就是一个典型的政治特权。

                    人民当家做主,改开后逐渐成为虚言,但是在新建国时代,确实是努力实现的政治目标,相对来说,当时被剥夺特权、被狠狠压迫是旧得既得利益集团如地主、资本家和他们的子女们,后来发展成所谓的”地、富、反、坏、右“等牛鬼蛇神。

                    今天,很多人在处心积虑的挑唆工人和农民的矛盾,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工农联盟是新中国最牢固的基础!

                    工农联盟是密不可分的利益联合体,一旦工农之间分离了,谁也别想好过。看中国现代史就会明白,中国工人阶级地位最高的时期,也是中国农民阶级政治地位最好的时期;中国工人阶级地位下降,农民阶级也随之艰难。

                    改开的步骤不就是如此吗?先给农民一点小甜头,打开突破口,然后就开始打破铁饭碗,工人阶级开始没有地位,直至数千万人大下岗;农民又能好到哪里,进城成为农民工吗?如果没有前三十年的护农政策保底,巴西阿根廷的贫民窟就是前车之鉴。

                    今天所谓农民生活的好转,根本的原因是中国成功完成来史诗般的工业化进程,开始有能力反哺农民了!在中国,工人农民的命运是紧密相连的!

                    通宝推:qq97,潜望镜,心有戚戚,唐家山,
                  • 家园 你觉得今日的干部有多少,又能惠及多少呢?

                    今天的大多数你以为是贵族了么?

                    我不太理解你的思维,我们说的不是哪种世袭更有利于大多数么?

                    你是信任工人贵族给家人,还是信任今天的贵族给二次分配呢?

                    按照你的意思,工人贵族不世袭了?进入二次分配了?

                    那么最初我们讨论啥呢?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