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为什么曾国藩不造反?及清末民国战斗力鄙视链 -- 狂草舞茅

共:💬705 🌺9643 🌵111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7
下页 末页
                        • 家园 什么破电视剧抹黑国家

                          你说说哪个城市有这么厉害的会道?

                          香港?台湾?

                        • 家园 黑道转建筑承包制,周朝先表示我是懂黑道的
                        • 家园 跟日本也挺像的,土建博徒
                        • 家园 要么在转型中被各种资本以及延伸自民国会道门和社团传统的旧势力

                          要么在转型中被各种资本以及延伸自民国会道门和社团传统的旧势力联盟海外反华列强反攻倒算(满江红),要么在艰难中探索一条新的正循环之路,真正拉开中国甚至人类发展的新篇章(流浪地球2)。两个前途之外,没有其他出路。且看今日方中,究竟谁家天下。

                          这段话中的两个对象,换成流浪地球2和满江红也合适呀

                      • 家园 题外话1

                        题外话

                        1.

                        题外话是对主题衍生与补充,因为绝大部分内容和财税关系不密切分开写。至于写多少,可能有点近于兴之所至。突然不想写了,就会戛然而止。

                        这一篇人物关键词是麦理浩和沈弼。

                        前面说了 一些十三行总商潘起振与伍秉鉴以及盐商总商江春在封建王朝必然的宿命。胡雪岩就时代影响,对比他们只能说昙花一现。写完他们的故事,我想的是,十三行在火龙烧银的那场大火后走向了黑化。这个黑化就是内外勾结倒卖鸦片。到了1896年,续写历史新篇章的不仅有楼主写的那些近代风云人物。还有一个延伸,利良奕是 利希慎的父亲,利策名的儿子,利希慎家族成员的源头。他其实就是伍家转型中在鸦片生意的白手套。他后来,为了拜托鸦片商人的恶名,挣了钱买了地。但是,买地后不久就被击毙在街头。也是一种宿命。

                        好闲话少说,回到正题。麦理浩是,香港人评价最高的港督。他是一个访问北京的总督,他任期内成立的廉政公署,一句扭转了香港警匪勾结的状态。他定下了,香港政府不干预经济等一系列自由化基调的政策。他任期内,香港从制造业转型金融地产。总之他是当代香港奠基人。沈弼被认为是汇丰最重要的大班,没有之一。因为他,汇丰从一家商业银行一跃而成为香港三大发钞行之一。还有其他事我下面接着说。

                        实际1977年的香港和台湾,和大陆民众生活差距拉开并不大。我自己查资料才理解一件事,香港腾飞实际是作为 美英鼓吹金融自由主义全球化试验田来完成麦理浩转型的。麦理浩完成这个使命后,被撒切尔夫人召见并随后被封为爵士。他访问北京后,邓公积极筹措改开。这时候,以包玉刚为首的港商在麦理浩政府不干预经济指导政策的默许下开始狙击香港英商。其中包玉刚狙击香港电灯和收购九龙仓的举措,被后人看作华商崛起的标志。在正式宣布中国改开前一年,中国成立了中信集团。在中信集团成立之初,由包玉刚给邓公引荐了两个港商中坚,一个叫胡应湘一个是李嘉诚。这按照我们的传统对应就是香港港商的老中青三代。包玉刚,胡应湘和李嘉诚当时都成为 中信集团三个独立董事。也是这一年,沈弼邀请李嘉诚收购和记黄埔。我曾经看过沈弼的自传(我看的90年代大陆版本翻译沈弼是郭士纳),里面沈弼介绍这笔生意就是,为英国利益在大陆找一个代言人(李嘉诚收购和黄当年是2亿市值的长实收购60亿的和黄,时人称为蛇吞象)。也是这个选择,让汇丰在所谓 G2时代一度走上了 世界第一大上市银行的巅峰。

                        对比封建时代从潘起振到伍秉鉴乃至江春这样职业商业的宿命,以及英国对麦理浩这样的总督和沈弼这样大班的娴熟应用。我想起了,我们一带一路国企巨大投资背后一度的损失。要怎么样理顺,职业经理人与职业官僚在我们对外开拓中的各种矛盾和关系。我们还有很多事情要学。我这里不是鼓吹英美昂撒体系殖民地管理无敌之类,毕竟大航海时代,他们也将近在 300年时间在各大洲无法有效深入内陆。直到他们发展出,近现代武器体系叠加他们从七年战争到拿破仑战争中日益成熟的军事艺术的运用。结合工业革命与近现代科学大突破等等,才一举登顶人类文明霸权巅峰至今。曾经,我和朋友商议买下满铁档案。我说服他理由之一是在于,这是我们现在能弄到海外开拓的唯一全套资料。看了档案才知道,日本在东北殖民开拓走过很大弯路。比如为侵占东北的土地,日本第一代殖民东北的,因为早期开拓的作物无法适应东北冬季。加上无法在周边获得其他食物补充,所以第一代在东北开拓的日本移民基本全部饿死冻死以及死于疾病。这还是日本获取近现代文明积累后的开拓。其他大航海时代早期的西方殖民开拓,用死伤累累形容不为过。这也解释了前文说的不能有效深入各大洲内陆的一部分因素。

                        说实话,香港的繁荣在英国各个殖民地实际是一个特例。怎么说呢,虽然英国在各殖民地经营实际是列强中最好的。(或者说,英国是对所有其他殖民地国家在财税上获得正循环的唯一列强。)但是即使是香港,在中国实行改开之前,也就是远东情报港和一般民用品加工基地的水平。香港腾飞无疑要在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之后。某种角度,香港全盛时代是十三行垄断中国对外贸易的特殊繁荣的复刻。但是这种复刻,与十三行时代有本质差异就在,他们有熟悉现代经济及其趋势的职业官僚和职业经理人群体服务英帝国利益。这种纽带关系,放在特定的时代释放出不一般的异彩。下面我继续展开。

                        因为香港的转型,我重点放在一个小环境和大环境来阐述我要说的一些梳理的结论。先说小环境,实际就是我们熟悉的港台。顺着香港转型的脉络,看港台是很有意思的。比如,无论陈玉莲和温碧霞出身都是调景岭,同样出身调景岭的14 k下一篇会说,不过会收敛的多。他们的走红,实际和台湾在80年代启动经济转型尤其是围绕新竹园区的融资有直接关系。一个大环境是,80年代日本泡沫经济处于全盛阶段。日本六大财团一度到美国本土大肆收购,全盛时期的日本财团一度到什么地步,我们今天的那些 90后 00后的小伙子们可能没概念。不说我读大学那会,满大街的日本收购美国,日本可以说不,日本的全球野心之类的伪经济学书籍。就我收藏的美国经济周刊里,90年代初期的世界五百强排名里,日本有 270多家,世界十大银行里日本有八家。(银行的内容来自 90年代初期订阅的参考消息)说那时候的日本经济不可一世是真的,说如日中升也是真的。所以,80年代英美扶持香港台湾等四小龙财团做大有牵制日本的意图。港台的崛起有他们本土奋发的因素,也有美日经济争霸背景下的 夹缝中的野蛮生长的意味。更有大陆改开后崛起的大背景。

                        接着夹叙夹议。还是回到职业经理人主线。我曾经梳理了下香港富豪在 80年代后的走向,70年代之前的老一代豪门大多止步20亿港币这个尺度。其他转型新豪门的,基本都和地产金融有关。在讲包玉刚的时候,不能图提一个香港富豪不可不提的人物霍英东。70年代香港真正的霸主富豪其实就是霍英东,无论李嘉诚还是包玉刚那时候资产也就是几亿几十亿,到80年代初霍英东资产已经过三百亿。但是因为他的红色北京,港英当局就是不让他吃香港核心资产。所以霍英东投资香港地产,只能通过李嘉诚,李兆基和郭炳湘兄弟来拿地。到香港全面转型后,接触不到多少香港核心资产的霍英东开始边缘化。连带边缘化的还有包玉刚和胡应湘。这里我不能不重点讲一讲麦理浩。麦理浩在他有关介绍里里是这样阐述他的政策核心的,既对香港市民展示帝国的良好风貌同时亲善他们让他们在中国和英国之间选择更忠诚于英国及其利益。请注意,是麦理浩时期成立了一些了满足香港转型需要的大学。正是这些服务港英当局扶持 亲英经营为目的的大学,在后来走到了 香港问题的风口浪尖。同时,香港转型金融地产,实际就是说只需要维持六十万香港金融地产精英及其服务他们的 职业服务人员的运转,香港多数人可以忽略。(所以用香港模型做我们放开的参考实际就是不学无术)而作为中国试图扶持的代理人中的李嘉诚,不仅在80年代借助沈弼的引荐,在英美甚至日本财团之间长袖善舞,更借助中国大陆的崛起度过一个个危机。(比如97危机为扶持李嘉诚,我学长所在的国有企业的广深公路等工程项目大约300亿合同转让给李嘉诚旗下集团)但是,我们需要引以为戒的是为什么李嘉诚走到了我们对立面。这不只是一个个商人要不要爱国的问题。我看资料的时候,看到香港商人开拓蛇口的早期,因为我们80年代的经济政策争论,和经济政策治理下的一刀切政策。导致部分中小港商,在承诺的税率进入开发区被新调整的税率打击的血本无归。叠加,我们从80 90 乃至00年前后的经济政策重大调整。尽管有香港商人,在90年代一度支撑我们 90%外商投资的辉煌。但是,真正亲中的港商因为在港英80年代的政策倾斜下拿不到核心资产错过了关键转型阶段。这导致后面97回归后,真正亲中的港商力量逐步式微。各种原因,俱往矣,往事不可追,但是我们需要梳理中服务新的改变。在资本有国界的时代,不贰过。

                        下一篇,腹稿是开年热剧《狂飙》的有关话题了

                        通宝推:青青的蓝,脊梁硬,落木千山,俺是老胡,冻雨,秦波仁者,凤城,back,驿寄梅花,桥上,拈花虎,唐家山,夜如何其,楚庄王,
                        • 家园 黄秋生出生于1961年

                          他父亲是英国派驻在HK的官员,本有妻儿家庭,却在HK包养小三生下黄秋生。黄秋生4岁时父亲抛下他母子一去不返。

                          还有成龙,从小被送到戏班学戏,跟童工一样挨打受骂熬到十几岁。

                          60、70年代香港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可见一斑。

                        • 家园 如果认真关注一下香港历史,就会发现,留下了大陆5亿美元资金的

                          香港,其实发展水平是不怎么样的。所以在70年代,香港人感到了文革的共鸣,虽然有逃港者的鼓吹,也改变不了一个事实,那就是香港的繁荣其实来自大陆80年代末期的改开。

                          甚至香港没有借到改开初期的春风,深圳的繁荣只不过是中国资金出口转内销(再加上全国银行资金涌入深圳投机)而已!!所谓第一次深圳探索其实就是失败的,只是建了一堆房子而已!

                          是80年代末期的中国的再次奋起才给了香港腾飞的机会。香港抓到了中国转口贸易大发展,抓到了支持中国转口的那种机会,在之前是香港方面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怎么抓支持中国大陆的商人,90年代开始支持。

                          他们终于抓到了机遇。

                          香港为国走私则是56十年代。总之由于英国限制,香港经济自然一般,虽然已经有百年的殖民地积累,这就是资本主义的低效率的结果。

                          这个结果就导致了70、80年代的香港生活水平并不高,我们看大的纸醉金迷其实就是刚刚起来牛皮的90年代香港。

                          这被资产阶级当成80年代甚至70年代超越大陆的结果了,实际上,要说穷富,香港也有笼民啊?

                          通宝推:凤城,
                        • 家园 重生于火红年代

                          沈弼🌝

                      • 家园 5续完

                        前一篇实际说清楚了,清朝的败坏实际从乾隆皇帝把手伸进国库为自己享用就开始了。如果说清承明制,那么清的财政衰减本质上和明共通之处在于,对支撑国家财税的江浙税源的流失。这个流失,清和明又不同。明财税到明中后期先败坏在宗室 占天下田亩过半。清前期显然汲取了这个教训。比如,清世袭罔替的铁帽子王十二个,其中清朝前期有意识调整吃财政饭的铁帽子王。同时,清继承了明的各种积累,包括从环太湖水患治理成功后对江浙农业的直接刺激,以及湖广路开拓带来的粮食生产的稳定供应。叠加,玉米 土豆 番薯 番茄等一系列外来农作物的推广,然清在封建时代人口攀上了巅峰。同样,清朝开十三行,前后输入白银5.2亿两。虽然其中 80%是纳入内务府时期的收入。但是这个时期,对清朝的财政问题的缓解,外来输入的顺差白银起到重大作用是毋庸置疑的。

                        其实说到这里,楼里许多讨论其实已经把满清最后怎么翻车的从不同路径说的 很清晰了。我们自己小圈子讨论大白话就是,到清末最后三年。满清从财政到兵权北京满清权贵自以为都重新被朝廷掌握了于是飘了,一顿骚操作后满盘皆输。最近一周,看众多读二十四史和资治通鉴心得的帖子,昨天晚上有人讲了满清入关夺天下太容易,然后翻船也是几乎一夜之间。说到这里感谢下楼主,不只是因为他的帖子帮我理顺了清末到新中国以来的一系列主线逻辑。也在于,打开我过去思路的局限所在,既即使搞定了 历代的财税乃至其他问题,不明白人心向背一样和 清末一样翻船。大白话不就是,不是亡于愚蠢,是亡于傲慢么。再有需要感谢的是,因为楼主爱写长篇。所以 我也在很多年顾忌读者爱好后,重新写我喜欢的长篇了。

                        还有因为写这些帖子的时候,有机会参考楼主的帖子 对照近现代史料,发现新中国建设过程中的新脉络其实和那时候 有一脉相承的地方。比如,最近写明清财税帖子的时候,读神仙驴和方平二位讲 府院之争,联系近现代革命史和改开之间的关系以及对近现代世界格局的影响。会在后面写在结束部分。比如这几天我们讨论的内容是,我们改开不只是我们把南方作为试验田,同样英国在走向金融全球化之前,在1977年麦理浩做香港总督的时候率先在香港实验了后来自由主义经济学说的一系列原则与主张。比如是麦理浩确立了,我们今天熟悉的香港政府的经济不干预原则。大白话就是,我们改开以蛇口为经济开发试验田,恰与英国把香港作为经济转型试验田同步。之间的关系脉络及其衍生我会在后面帖子里写清楚一些(昨天晚上和朋友讨论,一些言辞可能我都觉得过于激烈了要不要写出来,朋友说现在说的太直白不好啊)。

                        下面的内容是题外话

                        (全文完)

                        元宝推荐:狂草舞茅, 通宝推:purplue,凤城,俺是老胡,freesong,桥上,唐家山,楚庄王,狂草舞茅,
                      • 家园 续4

                        其实说到这里,原本要在上一段写的历代税制小结这里单独成篇。我们继续夹叙夹议。

                        中国历史上影响至今的税制其实就两条,租庸调制和两税制。秦汉隋唐乃至两宋,基本税制特点主要在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合一的强干弱枝政策。秦有迁徙六国贵族到咸阳的先例。景甜这个姓,就是从刘邦把昭、屈、景三族迁徙到关中。(昨天朋友指正了我把景姓从田齐而来的错误,更正应从楚国来。朋友还补充说,屈原的三闾大夫的职务应该就是管理这三姓而来)田氏族人多依据安置点,又称第一 ,第二,第三,第四 ,第五。东汉历史有名的第五伦这个第五的姓就是这样来的.后有汉武帝迁徙天下豪强充实五陵塬,于是就留下了唐寅那句: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做田。到唐,以关中积累结合关陇门阀在获得巴蜀之后,基本平推关东豪杰。也因此,唐的强干弱枝政策越发强势。一度到,天下府兵三分之二拨款与编制在关中的地步。所以,唐初起兵反对武则天的气势不管多浩大都是随机被扑灭。而真正改变这一切的是武则天就开始 失控的关中土地兼并下的府兵制败坏。到唐玄宗时期,虽说府兵制度还没有完全的名存实亡。但是募兵制度的兴起,终究在安史之乱改变了历史的走向。我要说的影响至今的税制也肇因于此。

                        这里先要简述一下租庸调制度的由来。实际从重要程度说,调的重要性实际在庸的前面。闲话少说,租庸调制度始于宇文泰府兵制度改革。租是均田制度下的田租,庸是当时作为通行货币的绢和麻等织物的定额。调就是根据人力抽调的徭役。到安史之乱,天下逃户十有七八,作为府兵制度基础的租庸调制度彻底败亡。为解决财税问题,唐在安史之乱后现有有两代理财高手进行财税改革。他们分别是刘晏和杨炎。三字经里有这样一段,唐刘晏,方七岁。举神童,作正字。彼虽幼,身己仕。尔幼学,勉而致。这个三字经里的刘晏就是我接下来要说的推进唐代财税改革宰相刘晏。

                        刘晏后世,王安石改革自诩民不加赋而国用饶,这个么历史上做到这个的只有刘晏。刘晏最大的功绩是盐税改革,

                        下面这一段,摘自知乎

                        刘宴为了让盐价保持平衡,于是引入了商人的参与。将运输和销售等环节交给了商人,政府只负责收购和批发两个环节。商人的介入提高了效率,激发了市场的活力。经过这次改革之后,国家放弃了专卖的收入,转而收取商人的税。结果国家在盐业方面的收入不降反升,改革实施的第三年,国家的盐业收入已经比改革前多了十倍。

                        简单说,盐税改革,让盐税一度占唐朝财政 40%比例。这是中国历史上盐税比重占比最高的时候。(康雍乾盐税比重一度到 24%)但是这个改革也是刘晏被杨炎冤杀的根本原因。什么缘故?因为,安史之乱中,唐中央肃宗和代宗两代皇帝把盐税划归内藏管。(天子私人账户,参考讲十三行天子南库,后面还会提及)肃代两个皇帝在安史之乱及之后的玩法,有个朋友说的更直率透彻。皇帝把国税变自己账户提款机,实际是把自己当最大的军阀和其他中小军阀博弈。后世,蒋宋孔陈四大家族秒懂。(手动狗头)

                        杨炎被海外学者称为中国最出色的财政专家,是 因为两税法的改革。两税法的先进性在今天依旧不减。我简述。

                        近现代税收及其对应的制度设计一直遵循属人原则或者属地原则。我们现在推行的两税制改革本质是属人原则的产物,这个原则世界上最早确立兵实践的就是杨炎。他的改革不复杂,租庸调制度下,是假定人基于均田制的设置,固定在一方加以调剂国家度用。理想 状态就是根据人口定额平摊。但是安史之乱前后,逃户十有八九租庸调制度名存实亡。更糟糕的是,根据名存实亡的户籍记载。因为税收在每个地方是基于户籍记载额定的。哪怕户籍上十室九空都是额定的。那么问题来了,本来十个人承担的税负,逃了四五家人,那么剩下的额定税负谁承担。自然是剩下的那一半承担。因此,必然加速逃亡。杨炎在刘晏改革基础上,每年给出一个税负管理目标。根据人口实际流动情况,安排各地税负,分春秋两季征税这就是两税制。套今天的话就是户口本装在口袋里随着人自由流动,然后根据人口实际流动情况安排对应政策。这就是我前面说的,杨炎两税制确立的属人原则在今天依旧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的所在。

                        讲清楚这些,时间线跳到 雍正的摊丁入亩改革,本质就是在社会相对稳定而流动人口不多的前提下。对定居人口均摊税负为核心的政策。某种意义,这种均摊税负的思路,实际是两税制之前的租庸调制度的变形。

                        说完上面了,讲下面的就容易弄明白我要展开的重点了。大唐皇帝玩天子内藏,宋徽宗有应奉局,明神宗派太监到地方开矿征税玩脱了。不过,天子的钱袋子玩的最大的还是满清的内务府。内务府玩的溜,基本什么挣钱玩什么。比如内务府钟表造办,在仿制西洋钟表成功后,还一度出口海外。其他从鼻烟等嗜好品内务府也多有干涉。根据内务府档案记载,乾隆合并四海关于粤海关,抛开政治考虑外更大的原因就是把国税的海关收入并入皇家内务府监管范畴。大白话就是,国税划归乾隆皇帝的钱袋子。同样被玩坏的还有盐引。上一篇提到过 乾隆自查盐引亏空,结果查出了乾隆朝三大贪污案之一的两淮盐案。查案中,是乾隆自查后责令户部再查。是不是有点不对劲。实际是这样。自宋开盐引制度以来,哪怕在明,盐引开中也只是一种临时财政补救措施。大体是,国家缺钱了,盐引开中透支未来食盐专营制度的收入的调剂措施。到康雍乾,这种临时开征的调剂税收变成了常态化。更逐步被内务府侵蚀,以至于到乾隆时期盐税在两淮到底是国税还是天子的小账户,说实话谁也说不清一笔糊涂账。要知道两淮盐区下辖三十多个盐场一度占据全国盐税40%。上一篇也提过,满清80%的税收来自常态化的税负,盐税和排除粤海关之外的天下20税关的收入(第一大税关是崇文门,在崇文门开征关税是和珅起家的根本)直白点说,从乾隆开始满清上层从皇帝开始 就国库和私人账户不分,然后上行下效中满清的财税基础被各级官僚伙同满清权贵层层榨干了。

                        说到近代中国,仅仅就满清上层而言,对西方的了解兵不缺乏。但是他们没有先进理念的指引,无法判断历史的潮流。前文已经提到过,在1637年英国人第一艘装备百多门火炮的海上君主好下水,吃水1500吨。到康熙中晚期,英荷海战那会英国人3500吨级的军舰也开始下水了。而那时候,宝船时代的恢宏舰队早已不见。那时候中国沿海主流是 800吨三桅服船。我说这些 是想说明这样一个理念。满清对西方的态度,与其说是不了解而傲慢。不如说,是了解但是僵化。满清上层对西洋了解不闭塞,不说康熙本身对西洋科学的理解广为人知。前几个月看记载,康熙末年九龙夺嫡中 老九,本人不仅喜好数学而且还精通法语。话说,到和珅时代。和珅不但通宵满蒙回藏汉各族语言文字,还能流利的表达西班牙,葡萄牙,英国以及法国语言。以及上一篇提过的,在洋务运动之初,清朝派遣官僚25人各国考察团,其中带回资料文献和笔记最多的一位留下资料超过2000万字。要说这样的务实开放态度的政府是对世界发展闭塞的和一无所知的。我不信。但是满清的僵化显而易见。这种僵化,体现在我回复楼主的一句话里,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回到财政线,满清的的覆灭,其实一开始 就和我说的楼主对我的补充有关。我这里有个大哥有个神句:钱在哪里事就在哪里。如果补上另一个带我入门分析的朋友的话这句话 就完整了:人事既政治。

                        钱在哪里事就在哪里,人事既政治。

                        满清微操翻船在,钱背后的利益再分配。

                        (后面争取一篇到两篇结束,最近写的有点多,最后的要缓口气再续了,不好意思了)

                        通宝推:凤城,放牛郎,楚庄王,田雨,back,心有戚戚,
                        • 续4
                          家园 摊丁入亩是两税法的进一步深化

                          讲清楚这些,时间线跳到 雍正的摊丁入亩改革,本质就是在社会相对稳定而流动人口不多的前提下。对定居人口均摊税负为核心的政策。某种意义,这种均摊税负的思路,实际是两税制之前的租庸调制度的变形。

                          摊丁入亩是两税法的进一步深化,而不是租庸调制度的变形。两税法和其后的一条鞭法、摊丁入亩等等都是财产税原则。即把各种税收合并征收。两税法还分按户等纳钱,按用亩纳粟米。到后世则只按财产(田亩数)多少交税,改劳役为雇役。

                          至于清朝中期开始的隐性财政危机,则主要是白银大量流入造成通货膨胀,而税收却限于“永不加赋”而不能增加。可看以前的帖子:清朝前期的财赋手段

                          同意你说的清朝对外不是不了解而是“傲慢和僵化”。这个现象,美国现在是个活例。

                          • 家园 还有铜钱兑换银两比率问题

                            清朝和明朝最大不同是所有正税100%归中央财政。明朝是完成各种定额后,可以截留地方费用,然后把结余解送中央太仓银库。

                            所以清朝必须浮收。

                            另外,接送藩库和户部用库平银,胥吏从农民那里收上来的是铜钱。

                            上摊丁入亩之后,先是白银流入,物价上涨,后来白银流出,铜钱比价暴跌,导致农民税负大幅上升。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