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由温伯陵先生一篇郭沫若文章说起 -- 真离

共:💬19 🌺102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由温伯陵先生一篇郭沫若文章说起 -- 有补充

    首先说一些小不足。

    这里说的也不够清楚,在郭沫若和安娜结婚之初,确实还是比较拮据的,因为安娜暴力的离开了家族的庇护(破家之令)。但是,因为诗歌翻译等作品的出台,郭沫若已经有了名气。在之后因为发起和运营创造社,确实条件也不太好,但是已经有了一定的名望,而且确实获得了一定的稿费,鲁迅先生也关注了他,批评了他,因为鲁迅不认可他的翻译模式,觉得比较生硬,这也是鲁迅郭沫若的矛盾的最早的来源,期间的批评多被移花接木到别的事情上去,主要是作风和派系。

    郭沫若第一次正式回国是因为不能忍受日本的社会压力和歧视,试图回国当高级知识分子,但是,他有着一颗不羁的心,想参与改造社会。他,不是鲁迅这样的文人,也更不是纯粹的文人。也是想把创造社发扬光大,基本上,创造社主要成员都左转了,他们对于中国这个社会有一种深深的忧患意识。甚至包括了郁达夫先生。

    然后他竟然因为上海的五卅运动转而南下广州参加了农运讲习所、中山大学、以至于黄埔军校进而参加了北伐,成为了早期国民党的戎马书生,作为一个名文人,心向苏联!进而和国民党蒋介石决裂了。

    在这里,有一些阴恻恻的人指责郭沫若背靠苏联大腿,呵呵!!所以投降汪精卫骂蒋介石么,我是真不知道有一些人的思路为什么这么恶劣。那么之后的离开汪精卫呢?

    在这里,郭沫若是武汉国民党政府方面张发奎部第二方面军总政治部主任,哈哈,当然,同样是中将军衔。当时,张发奎还邀请郭沫若一起出国或者寓公,等待时机复起,张发奎对蒋介石、汪精卫和共产党、苏联都有看法,属于中国的第三势力,包括之前的邓演达、严重。郭沫若基本上是跟着邓演达的。

    但是,郭沫若内心是左转的,所以他离开了汪精卫,参加了南昌起义,重点号,此时他还不是共产党员,他是八一起义后,失败阶段和贺龙差不多一起入党的。

    虽然解释不了郭沫若离开汪精卫,我们的公知仍然继续质疑郭沫若,因为那时是跟着周总理寻求潮汕的苏联援助。这当然是失败了,郭沫若差点没有因为发烧死去,在这里和安琳(彭漪兰)发生了暧昧关系。重点是强调安琳在之后上海不知所踪了,哈哈,其实他是胡公冕将军的老婆,活了100岁。胡公冕也活了很久啊。

    胡公冕(1888—1979),浙江永嘉人,共产党员,1979年逝世。

    1930年3 月成立浙南红军总指挥部, 任总指挥。5 月正式成立中国红军第十三军, 任军长。同政治委员金贯真率全军开展攻势, 先后攻占平阳、缙云等县城, 建立浙南游击根据地, 扩大了党和红军的政治影响, 是浙南红军和农村根据地主要创建人之一。

    1937年春出狱脱党后任国民党政府甘肃省平凉专署专员。抗日战争前期任甘肃省临洮专署专员, 后到西安闲居, 曾赴延安访问陕甘宁边区。解放战争时期在上海居住, 同中共地下党组织保持联络,积极从事秘密兵运工作, 策动国民党军起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参事室参事。

    1979 年6 月30 日因病在北京逝世。

    1984 年4 月6 日将其骨灰安放于八宝山革命公墓, 并承认他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我就想说说那些造谣的,多么可恨,可悲啊。

    离开上海潜伏日本之后,郭沫若一开始确实生活还是比较拮据,等到日本发现他是被国民党通缉的左翼将军之后,监视了他,同时,安娜的家族也应该是接受了他,只是他还要在外面做事生活,当时他的化名是佐藤贞吉,名义上有点算是入赘了。

    随着他的甲骨文研究日渐成熟,他的实力快速的被恢复了,家族也可以算认可了他。他的收入已经达到了相当好的地步,咱们以前的宣传是有一些问题的,我们从他大量的简历来看,其实他的收入是不坏的,甚至可以说相当好,虽然在日本有文求堂老板田中庆太郎剥削的问题,但是,收入也是可观的,还有日本政府的奖赏。

    在全面抗战发起的前夜,郭沫若也算是依靠自己的基础,利用日本京都学派和东京学派的分歧,率先打响了文化抗战的战争。

    前些日子有河友和我争论京都学派问题,其实东京学派白鸟库吉的宣传更厉害,干脆就是中国取消说,没有汉族这个民族了,中国地区的历史就是大日本的历史了。

    这段历史其实是应该大书特书的,郭沫若通过的就是比较精准的甲骨文研究,通过这些历史材料和文字证明中华文明的来源是靠谱的!

    中华文化是伟大的!

    这点,日本的友好、友华、知华势力也是认的。日本官方中的传统老贵族也是认可的,名望很高的西园寺公望和牧野伸显等都支持了他。诚然,就日本贵族来说,佐藤安娜家族来说,郭沫若入籍日本是最好的选择了!完美!搞不好,郭沫若弄个至少子爵也不是不可能的。

    但是郭沫若就是这么有种,拒绝了西园寺公望公爵的邀请,拒绝了成为日本文部大臣,当然,也可能是白鸟敏夫的角色,日本对外文化宣传人,日本甲级战犯。

    对,白鸟敏夫,日本甲级战犯,日本法西斯军阀口宣传人,也是失败的东京学派的带头人白鸟库吉的侄子。是的,毕竟日本造这个文化,实在太难了,我问了罗桑啥意思,他说众民族平等,我没接他的话。

    这个时候也好,还有汪精卫和八一南昌起义,就说,这么聪明的一个人,郭沫若真能觉得红军能干过汪精卫和蒋介石的合流?就为了亲苏联大腿?

    而这个时候,郭沫若就会认为民国必胜日本必败?我看也未必,他毕竟不是跟着毛主席打长征的红军啊,虽然我们也知道侵略者必败,但是时间恐怕要很长的!!这个才是关键了。

    1945年,苏联要促成中国南北分治,这倒是可以猜测,但是,要说共产党必然如何,也是很不容易判断啊,因为,美国爆炸了原子弹,苏联的很多妥协都和原子弹有关。比如希腊问题。

    所以,身为国民党中将文化工作委员会主任的郭沫若同样应该选择国民党啊,毕竟那时还是国民党势力大。国民党蒋介石召回郭沫若应该也与郭沫若在日本的文化地位有关,作为一个东亚病夫的国民,他在日本那样厉害也是不容易的。但是,郭沫若不仅拒绝了国大代表的名额,还挨了三次打,这说明了他的斗争精神。

    所以,郭沫若不是穿越者,只是他很执着,支持共产党,所以才了不起!

    至于文革,他是支持毛主席而不是重视他的周总理的啊,或者说在两者之间,他是倾向毛主席的。

    只是,因为是党员,他才认可了那两首宣传诗,某些公知总是拿着这个说事,也挺恶心的!

    不管怎么说,郭沫若真是近代中国一个神奇的厉害人物。我真愿意叫他一声同志!

    这位温伯陵先生写的文字就很正,看着还很舒服。

    无党派人士杰出代表群英谱

    一、郭沫若(1892.11—1978.6)

    翻开《毛泽东诗词》,与毛泽东唱和较多者,除柳亚子外,就是郭沫若。由此可见毛泽东对郭沫若诗词成就的赞赏,又可印证他们之间几十年的深情厚谊。

    郭沫若生于1892年,比毛泽东大1岁。1926年3月,经瞿秋白推荐,郭沫若离开上海,来到大革命的策源地广东大学(中山大学),担任文科学长。刚到广州,按事先约定,成仿吾陪同郭沫若一同来到林伯渠家。在这里,郭沫若第一次见到了毛泽东。郭沫若此前已创作出了《女神》《星空》等诗集,见到这位久仰的诗人,毛泽东非常高兴。郭沫若曾描写过毛泽东的形象:“人字形的短发分排在两鬓,目光谦抑而潜沉,脸皮嫩黄而细致,说话的声音低而委婉。”

    1944年是明王朝灭亡300周年,也是李自成领导农民起义胜利旋即失败300周年,恰好又逢甲申年,郭沫若遂写了《甲申三百年祭》。远在陕北边区的毛泽东读了这篇文章后,立即给予热情肯定。4月12日,他在延安高级干部会议上作的《学习和时局》的报告中说:“近日我们印了郭沫若论李自成的文章,也是叫同志们引为鉴戒,不要重犯胜利时骄傲的错误。”他还让延安《解放日报》全文转载郭沫若的文章,作为整风文件,供党内学习。

    在抗日战争期间,郭沫若积极投身到文化抗战中,为抗日民族文化统一战线的形成、巩固和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成为文化抗战中的领袖人物。

    1945年,毛泽东赴重庆与蒋介石进行谈判,郭沫若和夫人于立群前往机场迎接毛泽东,二人相隔18年后终于再次相见。9月3日,毛泽东原定到重庆天官府郭沫若寓所看望各界人士,只因胜利大游行队伍堵塞交通,改为在毛泽东住处红岩村。交谈中,历史学家周谷城问毛泽东还写诗吗?毛泽东风趣地回答:“近来没有那心情了。从前是白面书生,现在成了‘土匪’了。要说写诗,应当问我们的郭老。”当时,郭沫若看到毛泽东用的是一只旧怀表,于是把自己手上的欧米茄手表摘下来送给毛泽东。毛泽东非常珍视这件礼物,直到临终,他一直戴着这只手表。

    新中国成立以后,毛泽东与郭沫若闲余时仍经常在一起谈诗、唱和,传为美谈。

    1957年,毛泽东的18首诗词在《诗刊》创刊号上发表不久,郭沫若就写作了《试和毛主席韵》,以《念奴娇·小汤山》《浪淘沙·看溜冰》《水调歌头·归途》唱和毛泽东的《念奴娇·昆仑》《浪淘沙·北戴河》《水调歌头·游泳》。

    两人唱和最著名的要数以下两首词。1962年12月,适逢毛泽东70虚岁生日,郭沫若写了一首《满江红·领袖颂》:“沧海横流,方显出英雄本色。人六亿,加强团结,坚持原则。天垮下来擎得起,世披靡矣扶之直……”毛泽东读后,心潮澎湃,在短短数日后的1963年1月9日,彻夜未眠,挥毫吟诵成一首《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要扫除一切害人虫,全无敌。”郭沫若的词,乃借祝寿表达敬仰之情;毛泽东的和词,却展现了纵横天下、战无不胜的政治情怀。

    毛泽东和郭沫若,是中国现代诗坛上两颗灿烂的巨星。早在抗日战争时期,他们就有翰墨来往;新中国成立以后,他们时有诗词唱和。20世纪五六十年代,毛泽东开始公开发表自己的一些诗词,有时他会请郭沫若润色。例如,1959年毛泽东作七律《到韶山》《登庐山》两首,于9月7日写信给胡乔木说:“诗两首,请你送给郭沫若同志一阅,看有什么毛病没有?加以笔削,是为至要。”郭沫若两次写信,直率地谈了修改意见。毛泽东在9月13日又写信给胡乔木说:“沫若同志两信都读,给了我启发。两诗又改了一点字句,请再送郭沫若一观,请他再予审改,以其意见告我为盼!”

    1962年正值全国筹备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20周年的时候,毛泽东同意在《人民文学》5月号上发表他作于30多年前“马背上哼成的”六首词。《人民文学》编辑部在六首词发表前抄送郭沫若,请他写些注释性的文字,以便于青年读者们了解。郭沫若随即写信给毛泽东,对六首词的字句修改和编排次序,提出了意见。4月底毛泽东复信郭沫若,肯定了郭对六首词编排次序的意见,并说:“‘七百里驱十五日’,改得好。”

    与此同时,郭沫若欣然答应《人民文学》编辑部的约稿,于5月1日写成《喜读毛主席〈词六首〉》一文。他在文中说:“我对于《娄山关》这首词作过一番研究,我起初也觉得是一天的事。……清早由遵义城动身,晚上到达娄山关,那是合情合理的。然而进一步考虑,却发现了问题。红军长征第一次由遵义经过娄山关,是在1935年1月。第二次又经过娄山关回遵义,是在当年2月。就时令来说都是冬天。为什么词的上阕写的却是秋天?‘西风’‘雁叫’‘霜晨’,都是秋天的景物,这怎么解,要说主席写词不顾时令,那是说不过去的。因此,我才进一步知道:《娄山关》所写的不是一天的事。上阕所写的是红军长征的初期,那是1934年的秋天;下阕所写的是遵义会议之后,继续长征,第一次跨过娄山关。想到了这一层,全词才好像豁然贯通了。”“我对于《娄山关》一词作了这样的解释,我虽然没有当面问过主席,不知道我的解释究竟是否正确,但在广州的诗歌座谈会上,我很高兴同志们是同意了我的见解的。”

    抗战胜利后,郭沫若勇敢地同蒋介石发动内战的阴谋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有力地支援了人民解放战争。周恩来曾评价说:“在这场战斗中,郭沫若同志立了大功。”邓小平称赞他是“继鲁迅之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国文化战线上又一面光辉的旗帜”。

    你都不愿叫一声郭沫若同志?

    原创 温伯陵 温伯陵 2021-11-18 19:39

    图片

    伯陵说:

    抹黑造谣的人们,

    看低了郭沫若,

    更看低了毛泽东。

    1

    郭沫若万万没想到,自己为革命工作一辈子,非但没留下清白在人间,现在人们说起郭沫若,反而只记得“远看一条狗,近看郭沫若”的谣言。

    我们今天就来聊一下,郭沫若到底是什么人?

    郭沫若的人生有三个重要阶段,青年时期是文学奇才,中年时期是革命战士,壮年时期是文化领袖。

    我们分开来说。

    1914年,教员是湖南一师的同学少年,而家境殷实的郭沫若留学日本,到九州帝国大学习医,准备回国做一枚治病救人的医生。

    但是此后几年,陈独秀创办《新青年》,宣传科学和民主,成为国内新文化运动的旗手。

    那时候的有志青年,都受到《新青年》的影响,聚集在陈独秀的麾下,希望用科学和民主改造中国,给中国人民换换脑子。

    经过数年的宣传,中国青年逐渐觉醒,正好又赶上“一战”后巴黎和会的刺激,中国便爆发了“五四运动”,青年做为政治力量,走上历史的舞台。

    这是1920年前后的国内大气候,那些能读书的青年学生,都不可能置身事外。

    郭沫若也被卷入其中。

    1919年8月,也就是“五四运动”爆发的3个月后,未来的哲学家宗白华出任《学灯》编辑,并且建议开办“新文艺”专栏,刊登新体诗。

    《学灯》是《时事新报》的副刊,留学日本的郭沫若经常阅读《时事新报》,也知道了刊登新体诗的消息,便把以前写的诗文寄到上海,向《学灯》投稿。

    宗白华看到郭沫若的新体诗,觉得非常精彩,极力向主编推荐,建议在《学灯》上刊登出来。

    原本郭沫若只是尝试一下,没想到真的发表出来了,那还等什么,接着写呗。

    随后数月,郭沫若陆续发表《死的诱惑》、《火葬场》、《黎明》等一系列新体诗,在文艺界的名气越来越大,宗白华也对郭沫若越来越欣赏,甚至用整个版面发表郭沫若的诗。

    从此以后,留日素人郭沫若,便成了新文化运动的诗人。同是新文化运动诗人的朱自清,也说郭沫若是“一支异军的突起。”

    到了1921年,郭沫若把新体诗整理成集,取名为《女神》。

    这本诗集的文学地位不必多说,属于中国新体诗的奠基作品,而郭沫若也因《女神》,成为中国新体诗的奠基人之一。

    此时的郭沫若不到30岁,已经进阶为新文化运动的大将,名满中国。

    如果就此止步,做一个纯粹的诗人,写写风花雪月的情爱故事,聊聊忧国忧民的文人情怀,也能保证一辈子衣食无忧,比现在大多数人的阶层都要高。

    如果郭沫若不甘于做诗人,也能到高校做教授,偶尔和胡适之流吹吹牛逼,也能留下一段佳话,被后人吹捧为民国大师。

    某些鸡汤语录,说不定还能编成书,出现在21世纪的机场书店里。

    这些光明前途,郭沫若肯定比我们看的清楚。

    但他没有选择做诗人大师,而是在日本毕业以后,回国参加革命了......革命要掉脑袋的,郭沫若敢回国参加革命,就说明他不是个简单的诗人。

    同样是新文化运动的文人,胡适和朱自清就没有参加革命,选择了文人唱和的道路。

    仅此一点,你就不能不佩服青年时代的郭沫若。

    图片

    2

    郭沫若在革命队伍里,成就也非常人可比。

    1926年,郭沫若出任广东大学文科长,同时兼任第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教员。农民运动讲习所共开办六届,前五届的主持人是彭湃,第六届的主持人是毛泽东。

    也就是说,我党武装起义之前,郭沫若就是毛泽东的同事,在工作中有了不错的感情。

    郭沫若教书之余,还在黄埔军校做宣传工作,北伐开始,又做到北伐军政治部副主任,和周恩来、叶挺等人发生了良好的关系。

    而郭沫若的军衔是中将。

    肩扛中将军衔,和毛泽东、周恩来共事,这份地位和资历,国共两党里超出郭沫若的人其实不多。

    你说,郭沫若在革命队伍里的成就大不大。

    如果郭沫若是没有理想的人,那他随大流就可以了。

    蒋介石掌权的时候,在南京国府做个委员,或者在军队里做个不打仗的军人,工作之余和同事们一起捞钱娶小老婆,日子美滋滋。

    将来全国要解放了,就和起义将领一起走向光明,就凭郭沫若在大革命时期的地位,混个政协委员是没问题的。

    这日子保险且安全,正常人都能想明白,郭沫若肯定也明白。

    可能有人要说了,20年代的郭沫若,不知道将来全国解放的历史进程。

    那问题就更简单了,大革命时期的蒋介石,力量远比我党强百倍,大部分人都没有选择困难症。

    郭沫若随时可以跟着蒋介石走。

    而且郭沫若要跟着蒋介石走的话,比其他人更有利,因为随着战争的胜利,他已经升为总司令部行营政治部主任,非常受蒋介石宠信。

    但是郭沫若没有选最容易的路。

    1927年3月,蒋介石策划九江和安庆的暴力事件,开始破坏国共合作,打击我党的群众力量,给1个月后的“四一二事件”做铺垫。

    郭沫若发现蒋介石的反革命面目,便辞去官职,化名“高浩然”离开蒋介石行营,跑到南昌住在朱德家里,写了一篇讨蒋檄文——《请看今日之蒋介石》。

    檄文开篇就说:

    “蒋介石已经不是我们国民革命军的总司令,蒋介石是流氓地痞、土豪劣绅、贪官污吏、卖国军阀、所有一切反动派反革命势力的中心力量了。”

    “他的总司令部就是反革命的大本营,就是惨杀民众的大屠场。他自己已经变成一个比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张宗昌还要凶顽、还要狠毒、还要狡猾的侩子手了。”

    紧接着,郭沫若在檄文里,详细描述了蒋介石制造暴力惨案的过程,最后号召革命同志和民众拥护中央,打倒蒋介石。

    这篇檄文发表在4月9日的武汉《中央日报》上,3天后蒋介石发起“四一二事变”,大规模屠杀共产党员和国民党左派。

    郭沫若的反蒋檄文,比蒋介石正式叛变都要早。

    在1927年举国白色恐怖的时候,蒋介石悬赏3万大洋,要郭沫若的脑袋。

    郭沫若先去武汉,出任张发奎部队的政治部主任,随后便参加“南昌起义”,和周恩来、朱德、聂荣臻、陈毅等人并肩战斗。

    我们都知道,起义部队南下期间,贺龙申请入党。但很多人不知道,另一个在革命低谷申请入党的就是郭沫若,而其中一个入党介绍人是周恩来。

    扪心自问,你我能否在生死关头,放下荣华富贵,选择可能牺牲的革命道路?

    郭沫若选择了革命理想,放弃了荣华富贵,你能说郭沫若不是铁骨铮铮的汉子?

    图片

    北伐时期的郭沫若(前排左二)

    3

    南昌起义失败以后,郭沫若开始人生的第三阶段。

    因为周恩来觉得,郭沫若扛枪打仗是浪费人才,不如去日本储才养望,一来避开蒋介石的通缉令,二来可以在合适的时机回国,做中国的文化领袖,主持文艺战线的工作。

    于是郭沫若抛家舍业,东渡日本潜伏待时。

    他在日本住了近十年,深度研究了甲骨文和金文,陆续发表《殷周青铜器文字研究》、《金文丛考》等著作,成为文化界的宗师级人物,和王国维、罗振玉、董作宾合称甲骨四堂。

    有这样的学术成就,才能做中国的文化领袖。才气逼人的郭沫若遇到慧眼识人的周恩来,便给日后的事情埋下伏笔。

    1937年初,抗日战争即将爆发,国共两党经过“西安事变”,也建立再次合作的共识。

    既然要举国抗战,那么各行业的政治犯和通缉之人,也应该团结起来,为抗日战争做贡献。

    于是“七七事变”后,蒋介石撤销郭沫若的通缉令,当天郭沫若乘船回国,参加保家卫国的抗日战争。

    相比投降日本的汉奸、出国避难的大师,回国抗战的郭沫若是不是高风亮节?

    由于要避开日本军警的监控,郭沫若只能悄悄离开日本,便没有通知日本的妻子和孩子。

    虽然有些不近人情,但从抗战的角度来说,郭沫若是毁家纾难的战士,不能说是抛妻弃子的渣男。

    回国数月,蒋介石成立政治部,任命陈诚做部长,周恩来和黄琪翔做副部长,郭沫若是第三厅的厅长,负责宣传方面的工作。

    郭沫若不愿意做国民政府的官,觉得回国是参加抗战,不能替反动派卖命。

    周恩来又找他谈话,意思是国共合作抗战,我党在国民政府要有工作的平台,郭沫若要是不做第三厅的厅长,那么副部长周恩来就是空架子,满腹谋略便没有施展空间。

    郭沫若想想也对,就出任厅长,配合周恩来做宣传工作。

    而这个时候鲁迅已经去世,中国左翼文化界没有领袖,便缺少一杆聚拢人心的大旗,很多事情做不起来。比如鼓舞全国民心、抵抗日本的文化侵略、反击国府抹黑我党等等。

    即便召集文人写文章勉强对战,也因为没有领袖人物冲锋,显得力道不足。

    于是左翼文人就说,鲁迅先生在的时候,经常有影响世界的作品问世,一呼百应,现在鲁迅先生不在了,但是鲁迅先生需要继承人。

    当初周恩来派郭沫若去日本,就是为了储才养望,有朝一日做中国文化界的领袖。

    现在时机到了。

    周恩来向中央建议,郭沫若是大革命时期的中将,社会地位足够。旅日时期成了文化宗师级人物,学术声望够高,可以做鲁迅的继承人。

    中央经过讨论,认可了郭沫若,便在1938年做出党内决定,确认郭沫若为鲁迅的继承者,中国革命文化界的领袖。

    这个决定,给日后“鲁郭茅巴老曹”的排名定下基调。

    那郭沫若有没有完成任务呢?

    完成了,而且成绩还不错。

    1940年9月,蒋介石策划“皖南事变”的时候,就在重庆排挤郭沫若等文艺界人士,逼他们离开政治部的关键岗位,另外成立政治部文化工作委员会,任命郭沫若为主任委员,周恩来为指导委员,沈雁冰、陶行知等人是委员。

    文化工作委员会不能做政治工作,只能研究文化,其实就是个领薪水的养老单位。

    但就是在这个养老单位,郭沫若写出《屈原》、《虎符》、《南冠草》等历史剧本,周恩来安排演出,讽刺了时政、激励了民心,在重庆反响很好。

    那时候的郭沫若,其实是我党文艺战线的主要负责人之一。

    虽然战线不同,但郭沫若的工作性质,和八路军、新四军的将领们是一样的。

    图片

    周恩来 宋庆龄 郭沫若

    4

    说到这里,郭沫若的真实身份也明白了,他不是纯粹的文人,而是做文艺工作的政治家。

    从新文化运动到大革命,从避难日本到抗日战争,郭沫若的身份从来没有变过。

    郭沫若自己就有个观点,文艺要为革命服务。

    他在《为建设新中国的人民文艺而奋斗》里说了:

    “我们的文艺运动,历来就有一种和政治运动相结合的宝贵传统。从五四运动起,在各个历史时期,中国新文艺运动的主流,都是当时的革命政治运动的重要战斗单位。为了取得新民主主义的政治革命和文艺革命的胜利,曾经有许多文学艺术工作者,和英勇的中国人民一起献出了他们的血和生命。我们应该继承他们奋不顾身的精神,来参加反帝反封建反官僚资本的斗争,来参加新中国的建设。”

    说的够直白了吧。

    对郭沫若来说,革命成功造福中国是目的,文艺只是服从于革命事业的工具。只要革命能成功,文艺可以做委屈的小媳妇。

    这个观点,其实很多人是不认可的。

    他们认为,文艺必须独立创作,学术必须自由发展,不能有任何政治干涉,否则就有走歪的危险,让文艺和学术变成政治的附庸。

    但问题是,世界从来没有真正独立的文艺。

    给权贵唱赞歌和为人民说话,你总要选一个。站在中国的立场创作,还是站在美国的立场领50万,也总要选一个。

    所谓独立自由的文艺,往往是自欺欺人的幻觉。

    如果文艺不服从于革命政治,那就可以在为人民服务和为资本服务之间,做随时摇摆的骑墙派,岂不是更容易走歪?

    郭沫若的文艺观点,其实就是站在大部分文艺工作者的对立面,也给别人留下“吹喇叭”的固定印象。

    但我们前文说了,郭沫若不是纯粹的文人,而是做文艺工作的政治家。最欣赏他的也不是文人,而是大政治家毛泽东。

    因为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说了:“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

    毛泽东明确表态,文艺要为人民大众服务,要为工农兵服务。

    这就是文艺要服从革命政治的观点。

    政治是人类一切行动的纲领,指导人们前进方向的源头,只有明白工作是为了什么、以后要向什么地方去,文艺才能有针对性的创作。

    也就是说,毛泽东和郭沫若的文艺观点一致。这也是他们在个人关系以外,政治上心心相惜的基础。

    所以郭沫若让文艺工作者讨厌,却和毛泽东的关系匪浅。

    这背后是利益问题、理想问题,更是屁股坐哪边的问题。

    图片

    延安文艺工作座谈会 油画

    5

    新中国成立后,郭沫若和毛泽东做为心心相惜的同志,又是善写诗词的文人,便有了多次诗文唱和。

    1961年,郭沫若在浙江观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写了一首七律:

    人妖颠倒是非淆,对敌慈悲对友刁。

    咒念紧箍闻万遍,精逃白骨累三遭。

    千刀当剐唐僧肉,一拔何亏大圣毛。

    教育及时堪赞赏,猪犹智慧胜愚曹。

    毛泽东看到郭沫若的诗,感觉不妥,尤其是要千刀万剐唐僧,非常不恰当,便提笔写了《七律·和郭沫若同志》:

    一从大地起风雷,便有精生白骨堆。

    僧是愚氓犹可训,妖为鬼蜮必成灾。

    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

    今日欢呼孙大圣,只缘妖雾又重来。

    意思是,虽然唐僧不懂事,但可以治病救人,不要对唐僧太苛刻,要把唐僧团结起来,和妖魔鬼怪战斗。

    郭沫若服气了。

    1962年12月是毛泽东70虚岁生日,郭沫若写了一首《满江红·领袖颂》: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人六亿,加强团结,坚持原则。天垮下来擎得起,世披靡矣扶之直。听雄鸡一唱遍寰中,东方白。

    太阳出,冰山滴。真金在,岂销铄。有雄文四卷,为民立极。桀犬吠尧堪笑止,泥牛入海无消息。迎东风革命展红旗,乾坤赤。

    毛泽东看到这首词,填了一首《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既感谢了郭沫若,又表达了自己的志愿:

    小小寰球,有几个苍蝇碰壁。嗡嗡叫,几声凄厉,几声抽泣。蚂蚁缘槐夸大国,蚍蜉撼树谈何易。正西风落叶下长安,飞鸣镝。

    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要扫除一切害人虫,全无敌。

    最近几年,网友引用最多的两首毛泽东诗词,都是写给郭沫若的。

    既然郭沫若和毛泽东的精神层面高度一致,又留下那么多诗文唱和,那么毛泽东去世之后,想黑他的人,最容易找到的靶子就是郭沫若。

    他们用各种谣言,把郭沫若说成一个不择手段的小丑,潜台词其实很明显,和这么一个小丑互相欣赏,可见另一个人多么不堪?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黑郭沫若,目的是黑和他互相欣赏的人。

    我们看完前面的诗文唱和,应该知道郭沫若的才华,他要是想吹捧,何必用“赛过我的亲爷爷”之类的低级马屁,用诗文唱和的方式,岂不是更高级。

    更何况,以毛泽东的胸襟和抱负,又怎么可能喜欢“赛过我的亲爷爷”等低级马屁。

    那些黑他们的人,看低了郭沫若,也看低了毛泽东。

    郭沫若不是完人,当然有很多缺点,这些我们都不否认。但评价人物,尤其是政治人物,重点不是个人道德,而是政治大节。

    郭沫若的政治大节,绝对不亏。

    其实说到底,郭沫若就是个工龄长地位高,却没掌大权也没害人的糟老头子,那些黑他的人,我们管不着。

    但我们这些喜欢毛泽东的人,真应该叫他一声——郭沫若同志。

    https://mp.weixin.qq.com/s/sUeUFBroYuHVcgcnehbHyw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3648927/answer/2230802973

    通宝推:绿色蔬菜我的爱,死扛着,青青的蓝,红尘无极,桥上,天白,苏仙岭,东方白,别看我矮,
    作者 对本帖的 补充(1)
    家园 看着郭沫若的这一生就是特别具有美感。 -- 补充帖

    能力超群不说了,就说他的女人和绯闻女人。

    除了于立忱早早自杀之外,于立群也是自杀,但是稍微晚一些,去世时也已经七十多岁了。

    第一位妻子,张琼华,在乐山号称郭沫若老太太,其实就是郭家的养老义女了,九十岁去世。

    第二位,当然不用说了,郭安娜,享年101岁,成功二次晋级郭家夫人地位,是全国政协委员。

    安琳,100岁。

    黄慕兰,也叫黄定慧,享年110岁,简直是人瑞了。

    就这还被称为郭沫若迫害的女人。

    当然,黄定慧也不简单,两位前夫都是红军高级领导干部,宛希俨和贺昌!

    都是极其重要的红军领导干部。所以,黄定慧的历史地位也还是可以的,和郭沫若也是惺惺相惜了。经常有书画来往。

    说的他俩的绯闻也是南昌起义之前的,北伐期间而已。这居然就被当做了真实历史批判郭沫若,就这么一个优秀的人,居然就被骂成了渣,中国的黑白是非观也是离奇了!s

    这是改开的悲剧。

    通宝推:绿色蔬菜我的爱,
    • 家园 郭沫若、宋庆龄和斯大林的谈话记录,一篇非常好的文字,重要资料

      郭沫若、宋庆龄和斯大林的谈话记录

      1953年1月13日

      一九五三年一月十三日,我和宋庆龄先生进[晋]见了斯大林同志。会见的时间是从下午十时开始到十一时五十分左右结束。这次谈话是由费德林同志担任翻译的。

      宋庆龄先生首先给斯大林同志送了礼物——一件精致的象牙雕刻品。斯大林同志说了“谢谢”。然后即坐下来开始谈话。斯大林同志是一边用蓝色铅笔在纸上画画、写字,一边谈话的。斯大林同志的健康很好,态度很安详,谈话的声音很平静。以下是谈话的大概情形。

      斯大林(问宋庆龄):中国的情况有了很大变化,你觉得怎样?

      宋庆龄:是的,由于革命的胜利,中国的情况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感谢斯大林同志对我们的帮助。

      斯大林:我所期待的不是这样的回答。

      中国人是好人,很朴素,很勤勉。帝国主义者要把中国人弄成坏人,但是他们来不及做到这样。

      一个民族的文化是很要紧的。敌人可以把一个民族的人变成坏人,但是不能使它的文化变质。

      中国的农民的情形怎样?他们的生活是不是有了很大的改善?

      宋庆龄:是的,农民的生活普遍地有了很大的改善;最近又有了速成识字法,他们正在普遍地学习文化。

      斯大林:中国的妇女们的情形怎样?她们是不是已经和男子一样地参加工作(劳动)了?

      宋庆龄:是的,中国的妇女已经得到了解放,她们中间的许多人已经和男子一样参加工作。

      斯大林:妇女的工作能力是很强的。在苏联,妇女和男子同样地做工作。应该把中国妇女从厨房里,从家庭中解放出来。

      中国知识分子的情形怎样?是不是还有人不满意现状?

      宋庆龄:中国知识分子不满意现状的已经很少了。

      斯大林:在中国,小学教育是不是已经普及了?

      (宋庆龄看郭沫若)

      !!!!!!

      郭沫若:普及小学教育还谈不上,但是学制已经改为五年一贯制了。在实行义务的小学教育方面困难还很多,经费有困难,师资的数量不够,质量也不高。

      斯大林:师资不够,可以多办些师范学校。水准不要过高。

      郭沫若:是的,我们正在这样做,我们正在更多地举办各级的师范学校。现在中国的青年中有一种倾向,就是不大想学师范。

      斯大林:是不是他们都想当哲学家?

      郭沫若:不完全是这样。多数人觉得经济建设重要,都想学工叶[业]。

      斯大林:那很好。但是你们还应当鼓动他们中间的许多人学师范,在物质上寄[给]予他们帮助。

      郭沫若:是的,我们正在这样做。师范学校的学生是免费的。一般说来,培养建设干部,是我们文教工作的中心任务,我们在用大力来进行。

      斯大林:你们的大学是不是增加了?

      郭沫若:我们的大学的制度有了很大改变,学习了苏联的经验,废除了英美式的大学制度,实行了院系调整。结果,综合大学的数目减少了,但是专门的学院增加了,同时大学学生的人数有了很大增加。

      斯大林:汉字学习起来是不是有困难?你们采取什么办法来解决这个困难?

      郭沫若:是,是有困难。解决这个困难的方针已经确定了,这就是逐步地采取拼音的办法来改革中国的文字。

      斯大林:我们苏联的儿童,只要学习三个礼拜,学会了俄文字母和拼音法,就能够看书;你们的情形怎样?

      郭沫若:我们不行。往往学了三年还不能够看书呢。汉字学起来的确是有困难的。

      斯大林:苏联的少数民族原来有的也有自己的文字。例如有的民族用的是阿拉伯文,那是很不方便的;有的没有自己民族的文字。我们曾想推行拉丁化,但是不受欢迎。后来,使用俄文字母,差不多费了十年的工夫,结果是成功了。现在,各民族的文化水平都提高了。

      你们也有许多少数民族,你们的情形怎么样?

      郭沫若:为少数民族改革文字或创造文字,是我们文教工作中的又一件重要的事情。我们目前还没有放手做。只是在有些地方进行了试验工作。例如,我们为西康彝族制定了用拉丁字母拼音的文字,结果很受欢迎。

      斯大林:哦,那很好啊。

      郭沫若:不过,汉字要实行拉丁化倒反而很困难。

      斯大林:怎么样?是不是你们舍不得丢掉汉字?

      郭沫若:舍不得丢掉是一个原因。但是实际上是有很大困难。我们的历史长远,几千年遗留下来的文化典籍都是用汉字写的。目前国家的法令文告,一切的书报都是用汉字写的。立刻废掉,要引起很大的波动。在这样的情形下,学了拉丁化的文字也没有什么用;除非书报文告都是两套,有汉字的,也有拉丁字的。

      斯大林:那当然很难做得到。中国的语言情形怎样?

      郭沫若:中国的语言很复杂。除了少数民族的语言不说,光是汉族,就有许多种不同的方言,而大的方言系统,可以分为四区。

      斯大林:这些方言的文法构造和基本词汇是不是很不相同?

      郭沫若:不。汉族的各种方言的文法构造和基本词汇是一致的,所以汉族的语言,是一种语言,但是因为历史悠久,地区广大,交通不便,并且也受到外来语言的影响,所以发音的变化很大,以致相互间根本听不懂。在这种情形下,使用汉字是有好处的,因为尽管语言听不懂,但文字都能看懂,因为汉字是统一的。

      斯大林:那只是你们知识分子的情形,农民还不是连文字也看不懂?

      郭沫若:最近的情况有些改变了。为了帮助人们学习汉字,最近我们采用了一种速成识字法:用注音字母和拼音的办法来帮助学习,同时选定了一种常用字——大约是一千五百字到两千字的光景,给不识字的人来学习。……

      斯大林:两千字足够了。

      郭沫若:此外,还适当使文字笔划[画]简单化。我们觉得,这些办法,确实是扫除文盲的比较方便的道路。现在,在军人里面,文盲大体上已经消灭了;工人、农民中间的文盲也将逐步地消灭。

      斯大林:好吧。我想问的,就是这些。你们有没有什么问题要问我?请提出来。

      宋庆龄:我没有什么问题要问斯大林同志。

      郭沫若:我有几个问题,是不是允许我提出来问斯大林同志?(!!!!)

      斯大林:当然可以,请吧。

      郭沫若:最近我读了您的著作《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其中说得[的]“封建制度的基础……是封建的土地所有制”。我觉得这个提示不仅表明了封建制度的本质,同时似乎也可以作为划分社会发展阶段的一个标准。我所以提出这个问题,是因为在中国,关于社会发展的阶段划分问题,有很大的争论。尤其是关于中国的封建社会究竟从什么时候开始的问题,不同的学者就有不同的意见,其间的相差竟达到一千多年。有一个困难的问题,就是耕种田地的奴隶和封建制度的农奴,往往是容易混淆起来,不能区别的。

      似乎也可以作为划分社会发展阶段的一个标准。我所以提出这个问题,是因为在中国,关于社会发展的阶段划分问题,有很大的争论。尤其是关于中国的封建社会究竟从什么时候开始的问题,不同的学者就有不同的意见,其间的相差竟达到一千多年。有一个困难的问题,就是耕种田地的奴隶和封建制度的农奴,往往是容易混淆起来,不能区别的。

      斯大林:土地的所有制形式在各个社会发展阶段的确是各不相同的。但是研究奴隶制和农奴制的不同,还是应该看奴隶的性质:在奴隶制度下,生产工作者是奴隶主所能当作牲畜来买卖,屠杀的奴隶;在封建的农奴制度下,生产工作者是封建主已经不能屠杀,但仍可以买卖的农奴。

      研究社会制度问题应该研究纯粹的社会状态,而不应该去研究那种发生了变化的状态。研究问题应该根据实际情形,而不应该机械地只是根据文件或书本来说明问题。

      最近我看了印度尼西亚的一些“理论家”的文章。据这些“理论家”说:印尼现在不存在封建制度,因为印尼的宪法规定土地是属于国家所有的,这样在印尼便没有封建地主了。你们看:这是什么“理论”?这不过是辩护士的理论罢了。其实,他们之所以要说印尼没有封建制度,是因为他们害怕要在印尼实行土地改革。

      郭沫若:在社会发展阶段方面,我还想问一个问题:社会发展是否可以跳跃式地发展?

      斯大林:可以的。这要看情况。例如一个民族,它的邻居——另一个民族很进步,那么,在它的邻居的强大影响下,这个民族便可以跳过一定的社会阶段而发展。例如,苏联境内的许多少数民族就是这样。

      (按:我知[之]所以提出这个问题,是因为有一位苏联的历史学家说:苏联的中亚细亚各民族,自原始公社制度即直接进入农奴制,而越过了奴隶社会的阶段。但因为我对中亚细亚各民族的历史没有研究过,所以没有进一步请问斯大林同志。但我认为:斯大林同志的话,对于马克思的学说是一个很好的补充。马克思说:社会发展阶段不能跳跃,那是在无外来影响下的一般情况;但在外来的强大影响之下,事实证明是可以跳跃的。)

      郭沫若:我正在从事和平运动方面的工作。我感觉到和平运动和民族独立运动之间存在着微妙的关系。在进行民族独立斗争时,宣传和平颇有困难,因为容易妨碍到战争动员工作。因此,我们感觉到在和平运动中,适当地照顾到民族独立问题,以免使这两个运动互相对消。因此,我们在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和平会议上,曾通过了尊重民族独立问题决议。当时英国和法国的朋友们,颇以为我们的要求有点过高。但这一次在维也纳世界人民和平大会上,又一次提出了尊重民族独立的问题,而且获得通过。足见在和平运动中适当提出尊重民族独立的要求,是有必要的。

      斯大林:不好,这样不好。和平运动应该就是和平运动,它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维护和平,不应该把民族独立的要求加进去。我们的和平运动的范围应该是很广括[阔]的。如果把民族独立的要求加进去,人家就会说我们要求和平不是真诚的。这样,有些人就会不来参加和平运动了。你懂得这个道裡[理]吗?

      郭沫若:这个道裡[理]我是懂得的。但是我觉得到了现在,民族独立的要求在殖民地国家与殖民国家之间,似乎没有那么尖锐的对立了。因为美国的战争政策不仅侵犯着殖民地、半殖民地等附属国家的独立主权,同时也侵犯着殖民国家,如英、法等的独立主权。所以英、法等国的人民一样在要求独立主权的尊重。在今天适当地提出,似乎是可以的。

      斯大林:不好。和平运动应该就是和平运动。这个运动的主要对象是那些有发动战争的危险的国家,是美国、英国和法国等等国家。这个运动的目的是要争取这些国家的广泛的人们来参加我们的运动,连资本家也要争取,以便孤立战争挑拨者。如果在和平运动中提出民族独立的要求,就将达不到这个目的。

      郭沫若:是否还应该照顾到区域性的不同?比方在亚洲,大多数国家都有强烈的民族独立的要求,是否要照顾到这种要求,以便顺利地开展和平运动?(我并且举出了最近在维也纳世界和平大会上朝鲜、越南两个代表团不满意大会未把解决战俘问题办法及要求撤退外国军队写入宣言的事情。)

      斯大林:不好。你们不要把两件事混在一起。民族独立的工作,要另外来做。你懂得这个意思吗?

      郭沫若:斯大林同志的意思我懂得了。我还有一件事想请问斯大林同志的意见,这问题我已向法捷耶夫同志提出过了。这个问题就是:约里奥·居里(和平大会主席)表示想要到中国去,如果法国局势更恶化,以致他不可能再在法国活动的话。这样他可以一方面帮助中国研究科学,另一方面仍可领导和平运动。斯大林同志对这件事的意见怎样?

      斯大林:(把铅笔搁下了一会[儿],然后继续在纸头上画,声调高了一些):法国朋友太感情了。法国的局势不会变化得像所说的那样利[厉]害。就是局势变得再坏些,他为什么就那样容易地考虑离开自己的祖国?他应该学习日本的德田球一同志的榜样,他在祖国工作下去,一直坐了十几年监狱。他做和平运动有什么不好?法国政府要逮捕,就让它逮捕吧。要坐监,就坐监吧。我想,用不着十多年,法国就可以解放了。他也应该学习一个法国的女孩子的榜样,她为了阻止法国政府把军火运到越南去屠杀越南人民,而卧在铁轨上。他当一个民族英雄,这有什么不好?我假使是约里奥·居里,无论环境怎样恶劣,我是决不轻易离开自己的祖国的。

      你们不应该劝他逃亡。

      宋庆龄:时间已经很晚,我们应该告辞了。

      斯大林:不要着急嘛,要好几年才能见一次面。哦,还不只好几年呢。

      宋庆龄:是的,我在一九二七年曾会见过斯大林同志。斯大林同志还记得吗?

      (!!!!!!!!!重点)

      斯大林:怎么不记得,我们不是在加里宁同志的家里见面的吗?你看,我们要二十五年才能见一次面呀。

      宋庆龄:斯大林同志那一次的指示,我始终没有忘记。那时我问斯大林同志:我回到中国去后应该做些什么工作?斯大林同志说:你应该做一切你能够做的工作。

      不过,我们很怕斯大林同志会太疲劳了。

      斯大林:你要使我疲劳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郭沫若:你的时间是很可宝贵的[“可”字是多余的]。

      斯大林:我们这样谈也很有意义啦。不过,你们一定要告别,那也是可以的。那么,就下次再谈吧。

      郭沫若:宋庆龄先生决定在明天乘火车离开莫斯科返国;我决定乘飞机回去。

      斯大林:哦,走得那么快吗?我本来要请你们吃饭的,这样也来不及了。

      费德林同志,要告诉他们给宋庆龄先生挂一节专用的车厢。

      谈话至此,我们即告辞而去。在将近两小时的谈话中,斯大林同志足足画了三张半纸头。

      (廖盖隆笔录,郭沫若校。一月二十七日)

      通宝推:桥上,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关于文字讨论

        斯大林:我们苏联的儿童,只要学习三个礼拜,学会了俄文字母和拼音法,就能够看书;你们的情形怎样?

        就英语来说,没有英语环境,就是学习十年,学会30000个单词,也不一定能看报纸。

        • 家园 儿童的意思,当然斯大林也不是这个意思

          他们在探讨教育普及问题和文字容易普及的问题。

          实在是个很高深的国家建设问题。显然,我方胸有成竹,而且不太认同斯大林的建议啦。

          郭沫若没有一味跟着斯大林走。宋庆龄先生,基本就是吉祥物,这些他不管。

    • 家园 说郭沫若,可以说一下他的诗歌,可以说一下文革前后的表态

      静夜

      作者 | 郭沫若

      月光淡淡,

      笼罩着村外的松林。

      白云团团,

      漏出了几点疏星。

      天河何处?

      远远的海雾模糊。

      怕会有鲛人在岸,

      对月流珠。

      这首小诗的意境极好,也极其恬淡,完全不是网上所谈的癫狂的郭沫若的形象啊,呵呵,一看时间,这是我的天啊,1921年的作品,那是什么时候,那是民国知识分子一篇文白说话的时代,当然也是压抑的八股文虽然是已经刚刚被1919年白话文运动冲击的时代,在那个时代,优秀的鲁迅先生还在僵化的西语和日语式普通话,可是郭沫若就已经可以这么恬淡的表达自己的情感了,这种相对表面化的表达,已经超出当年的人们一大截子了。

      这首小诗虽然很短,但是内涵很丰富,不信大家可以对照胡适的两个蝴蝶。

      两只蝴蝶

      【作者】 胡适

      两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

      不知为什么,一个忽飞还。

      剩下那一只,孤单怪可怜;

      也无心上天,天上太孤单。

      这个就太直白了,而且还故意押韵,这是明显伪装现代白话文了,当然,也属于半文半白。作为1916年的作品,的确可算开义气之先,但是比郭沫若那首,可是差多了。

      哈哈,想当年,胡适的粉丝是疯狂赞美这首诗歌呢!

      《蝴蝶》是现代诗人胡适于1916年创作的一首新诗。此诗通过对一只独自在空中飞着的黄蝴蝶的描写;抒写了诗人远离家人、孤身一人在国外求学的孤独苦闷之情,是因景起兴、有感而发,既内蕴丰厚,又含蓄蕴藉。全诗语言自然、朴素,口语化,尽管留有旧诗的痕迹,但总体上已不用典、对仗与平仄之类,读来明白如话,新鲜活泼。

      霁月

      淡淡地,幽光

      浸洗着海上的森林。

      森林中寥寂深深,

      还滴着黄昏时分的新雨。//

      云母面就了般的白杨行道

      坦坦地在我面前导引,

      引我向沉默的海边徐行。

      一阵阵的暗香和我亲吻。//

      我身上觉着轻寒,

      你偏那样地云衣重裹,

      你团鸾无缺的明月哟,

      请借件缟素的衣裳给我。//

      我眼中莫有睡眠,

      你偏那样地雾帷深锁。

      你渊默无声的银海哟,

      请提起你幽渺的波音和我。

      再看郭沫若的这首,虽然有一些热情起来了,但是绝对不见天狗、凤凰涅槃等的癫狂,可能也有点类似《天上的街市》,这首《天上的街市》内涵不算太丰富,比不上这首霁月。

      霁月的修辞是同样具有美感的,这说明了1921年的郭沫若的诗歌的确相当成熟了。而且比较美丽,完全不像网上胡说的像个疯狗一样。

      然而网上,世间所传都是郭沫若的癫狂诗歌,嘿嘿,还被说成是,呵呵,是个人都能写,这真是吹牛了!!真是悲哀。

      郭沫若的《天狗》诗通篇杂乱无章,专家们却把它捧上了天,为何?

      呵呵,都是这类的。

      《水调歌头·庆祝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十周年》1976年5月12日

      四海《通知》遍

      文革卷风云

      阶级斗争纲举

      打倒刘和林

      十载春风化雨

      喜见山花烂漫

      莺梭织锦勤

      茁茁新苗壮

      天下凯歌声

      走资派

      奋螳臂

      邓小平

      妄图倒退

      奈“翻案不得人心”

      “三项为纲”批透

      复辟罪行怒讨

      动地走雷霆

      主席挥巨手

      团结大进军

      《水调歌头·粉碎四人帮》1976年10月21日

      大快人心事

      揪出四人帮

      政治流氓文痞

      狗头军师张

      还有精生白骨

      自比则天武后

      铁帚扫而光

      篡党夺权者

      一枕梦黄梁

      野心大

      阴谋毒

      诡计狂

      真是罪该万死

      迫害红太阳

      接班人是俊杰

      遗志继承果断

      功绩何辉煌

      拥护华主席

      拥护党中央

      这两首诗似乎很有意思,但是大家都知道,第一郭沫若很聪明,第二,邓小平在文革后出山势在必行了,郭沫若是研究古代历史极为精准的大师,他怎么会不知道邓要出来一手遮天呢,1975年邓当三副一总的整顿已经证明了邓的威力了啊。

      那么大家可以看到,第一首是骂邓小平的,第二首是支持文革的,当时华国锋打倒四人也是以四人违反文革为理由的啊!

      那么,其实他根本不矛盾,一些人的理解才是有问题的,呵呵,比如这个凤凰草鸡网文章也算是典型了。

      专门造假的凤凰网

      哈哈哈哈,比较有意思的是,这样简单的道理,居然国内一个论坛也不让发表,这也是天下的奇闻了!似乎,这种说法只能公开发表在西西河啊?

      当时,作为继承毛的华路线得到了郭沫若的拥护。这是根本不奇怪的啊,虽然坚定执行文革路线,就像老舍一样,但是他还是中国文化界宣传部门的传声筒,官方传声筒,所以他只能接受这个说法。

      有传闻是别人写了诗,郭沫若在病中签字了的。当然,从风格来看,应该说还是很像的。

      但是郭沫若有两件事,第一一直说要埋葬大寨,第二是确实埋葬到了大寨。要知道,我前面已经拒了例子,也大加讨论过,陈永贵在那时一直被批判,包括其他的优秀榜样村庄。

      作为一名水平极其高超的高级知识分子,郭沫若如此选择支持陈永贵,这不是很奇怪的事情,但是,如果大家和我一样,要深入的了解透彻了郭沫若,就会知道,他这么做,简直不要太正常了。

      他是真心作为一名高知,真诚支持农民的,新中国的简化字运动,他是推动者和领导者!!!所以,他支持中国农村大寨式道路天经地义。他真是真心支持中国广大农民获得基础教育的权力和自由的。教育普及,郭沫若也同样是支持者。还有爱国卫生运动,他也是副主任。所谓中国爱国卫生运动,主要是农村的爱国卫生,农村妇女健康,现代化接生,这是功在千秋,和西西河里很多人的生命息息相关的措施!!

      点看全图

      1961年,郭沫若在浙江观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写了一首七律:人妖颠倒是非淆,对敌慈悲对友刁。咒念紧箍闻万遍,精逃白骨累三遭。千刀当剐唐僧肉,一拔何亏大圣毛。教育及时堪赞赏,猪犹智慧胜愚曹。毛泽东看到郭沫若的诗,感觉不妥,尤其是要千刀万剐唐僧,非常不恰当,便提笔写了《七律·和郭沫若同志》:一从大地起风雷,便有精生白骨堆。僧是愚氓犹可训,妖为鬼蜮必成灾。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今日欢呼孙大圣,只缘妖雾又重来。意思是,虽然唐僧不懂事,但可以治病救人,不要对唐僧太苛刻,要把唐僧团结起来,和妖魔鬼怪战斗。

      作者:温伯陵

      [/QU1962年12月是毛泽东70虚岁生日,郭沫若写了一首《满江红·领袖颂》: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人六亿,加强团结,坚持原则。天垮下来擎得起,世披靡矣扶之直。听雄鸡一唱遍寰中,东方白。太阳出,冰山滴。真金在,岂销铄。有雄文四卷,为民立极。桀犬吠尧堪笑止,泥牛入海无消息。迎东风革命展红旗,乾坤赤。

      毛泽东看到这首词,填了一首《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既感谢了郭沫若,又表达了自己的志愿:小小寰球,有几个苍蝇碰壁。嗡嗡叫,几声凄厉,几声抽泣。蚂蚁缘槐夸大国,蚍蜉撼树谈何易。正西风落叶下长安,飞鸣镝。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要扫除一切害人虫,全无敌。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是郭沫若独创的名句。

      就凭郭沫若的古文功底可以写无数的高级文化诗歌,但是他情愿这么表达。

      麻雀麻雀气太官,天垮下来你不管,麻雀麻雀气太阔,吃起米来如风刮,麻雀麻雀气太暮,光是偷懒没事做,麻雀麻雀气太傲,既怕红来又怕闹,麻雀麻雀气太娇,虽有翅膀飞不高。你真是个混蛋鸟,五气俱全到处跳,犯下罪恶几千年,今天和你总清算,毒打轰掏齐进攻,最后方使烈火烧,连同武器齐烧空,四害俱无天下同。

        摘自《人民日报》1958年7月4日第八版。作者郭沫若。原题《太阳问答》。

        大跃进中有一首民歌是问太阳的,很有意思,说太阳睡懒觉,起得太迟;晚上天不见黑,又收工得太早。因此,大跃进中的农民向太阳挑战,要跟他比赛一下,看谁更勤快。我替太阳拟了回答,又让月亮和星星也参加了辩论。最后农民表示谢意,日月星农齐声合唱,使天上地下插遍红旗。

        农民:

        太阳太阳我问你,敢不敢来比一比?

        我们出工老半天,你睡懒觉迟迟起。

        我们摸黑才回来,你早收工进地里。

        太阳太阳我问你,敢不敢来比一比?

        太阳:

        同志同志你问得好,我举起双手投降了。

        我因为要朝西方跑,故有半天你见不到。

        西方的情况真糟糕,不劳动的人光胡闹。

        超英十五年用不到,同志同志我敢担保。

        月亮:

        同志同志你问得对,太阳下山我来带队。

        你可把太阳错怪了,他在夜里并没有睡。

        夜里让我来打灯笼,光辉还是他的光辉。

        但是同志你问得对,是不该少慢而差费。

        星星:

        同志同志你问得奇,星星听了都笑咪咪。

        我们相隔得太远了,但是关系却很亲密。

        白日和太阳在一道,夜晚和月亮不分离。

        虽然我们的光不大,白日黑夜都照着你。

        农民:

        太阳星星和月亮,你们话儿开心肠。

        我把太阳错怪了,他的一笑多大方。

        感谢你的光和热,处处提高亩产量。

        小麦亩产五千斤,感谢你并感谢党。

        合唱:

        感谢党啊感谢党,党是不落红太阳。

        东风永把西风压,社会主义放光芒。

        鼓足干劲争上游,多快好省建天堂。

        红旗插遍全世界,红旗插在天顶上。

      哈哈,当年各种嘲笑郭沫若,在今天,都看起来像个小丑。

      http://bbs.tianya.cn/post-no05-452388-1.shtml

      当然,此文实质不是骂郭沫若,当然骂得还是共产党啊!

      通宝推:死扛着,达雅,颐颢山庄,苏仙岭,
      • 家园 郭沫若和毛主席诗歌

        我个人觉得,这个词水平不错,比较工整,味道也美,就是意境格局不太大,和毛主席全球同此凉热比不了。

        郭沫若 《试和毛主席韵》之《念奴娇•咏此泉•小汤山》

        京畿左翼,小汤山,一脉温泉无色。

        广厦万间新建立,引入玉池清澈。

        冬日疑春,朔风孕暖,溪内游龟鳖。

        华清何似。令人高下难说。

        小伫怀碧桥边,荒池待理,犹自封冰雪。

        遥指颓楼思往事,人道胜朝末截。

        那拉常游,浴宫已毁,独乐亡家国。

        请看今日,兵民共享温热。北郊龙脉,玉池漾,帝后欢天颜色。

        怀璧桥头听管笛,别样浮华萧瑟。不过风回,千年往事,谁解是非得。楼阶空剩,任随蒿草疑惑。遥想楼馆当年,云蒸霞蔚,凭仙人游鹤。

        款款一方盛御液,享尽小汤山乐。放眼平湖,绿荫广厦,今可心则个。小恙七日,欣然同此温热。

        沁园春·流水春秋(步韵毛泽东主席词《雪》)

        流水春秋,一地殘红,叶落风飘。

        感时光易逝,情怀惘惘;青春不再,心浪滔滔。

        跃进文革,摇旗呐喊,遥想当年志气高。

        回眸望,尽悲歌聚散,仍觉妖娆。

        大同理想多娇,洒热血生平只折腰。

        凭忠心赤胆,奔波革命;各行诸业,引领风骚。

        斗转星移,桑田沧海,资本为弓射大雕。

        小百姓,勇图强奋进,共享今朝。

        20151217

        附毛主席词及柳亚子等唱和之词:

        沁园春·雪

         毛泽东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柳亚子唱和《沁园春·雪》

        廿载重逢,一阕新词,意共云飘。

        叹青梅酒滞,余怀惘惘;黄河流浊,举世滔滔。

        邻笛山阳,伯仁由我,拔剑难平块垒高。

        伤心甚,哭无双国士,绝代妖娆。

        才华信美多娇,看千古词人共折腰。

        算黄州太守,犹输气概;稼轩居士,祗解牢骚。

        更笑胡儿,纳兰容若,艳想秾情着意雕。

        君与我,要上天下地,把握今朝。

         

        《沁园春 和咏雪词》

           陈毅

        两阕新词,毛唱柳和,诵之意飘。

        想豪情盖世,雄风浩浩;诗怀如海,怒浪滔滔。

        政暇论文,文余问政,妙句拈来着眼高。

        倾心甚,看回天身手,绝代风骚。

        山河齐鲁多娇,看霁雪初明泰岱腰。

        正辽东鹤舞,涤瑕荡垢;江淮斤运,砌玉浮雕。

        池冻铺银,麦苗露翠,冬尽春来兴倍饶。

        齐欢喜,待桃红柳绿,放眼明朝。

         

        沁园春·和毛主席韵

           郭沫若

        国步艰难,寒暑相推,风雨所飘。

        念九夷入寇,神州鼎沸;八年抗战,血浪天滔。

        遍野哀鸿,排空鸣鵩,海样仇深日样高。

        和平到,望肃清敌伪,除解苛挠。 

        西方比美多娇,振千仞金衣裹细腰。

        把残钢废铁,前输外寇;飞机大炮,后引中骚。

        一手遮天,神圣付托,欲把生灵力尽雕。

        堪笑甚,学狙公茅赋,四暮三朝。

        这首1946年的沁园春也行。

        1944年郭沫若写甲申,那时就算苏联预想最好的结果,南北分治,郭沫若也不该抛弃成熟的国大代表、文化工作委员会职务(以这个身份替国民党访苏,国民党以天下共主的地位伪装和苏联合作,苏联也接受国共联合政府,认可对这种第三世界的合作)、中央研究院院士可能性(其实也是由文化界重要代表)资格留在国民党最轻松啊?

        何必挨揍,颠颠又跑香港,又经朝鲜跑东北呢?没有必要啊?难道不是有原子弹的美国强大吗?

        没有任何证据是说郭沫若向共产党推荐这个文章,可能性是向民国推荐也未可知,当然,结果就是,国民党觉得这个算什么?没人懂,只是毛主席一看?呦呵,有意思,拿来一用。郭沫若应该有这个意思,警醒民国,但是,民国国民党是啥,谁还管这个?所以成了我们共产党的整风文件了!!

        郭沫若:??!!!!

        一些国民党人总希望苏联全力支持国民党(意思是应该像全力支持共产党那样支持国民党,或者类似二战中的支持尺度)打共产党,也是很有意思的思路。苏联总不好太过分呀,单纯支持国民党啊。

    • 家园 郭沫若是吃了毛泽东的挂落。谁让他是毛的真朋友呢

      恨毛而不敢言,就只好公开污蔑痛骂毛的朋友、毛的追随者、毛的战士。

      通宝推:呆头呆脑,
  • 见前补充 4874117
      • 家园 黄慕兰很多回忆是胡说八道

        当不得真

        • 家园 黄慕兰晚年“糊涂”了。

          玩了一生谍战、也被谍战玩了一生。

          她晚年还会见些拜访者、采访者和党史工作者,但是一问到某些敏感问题(比如顾顺章案她的角色和作用)就会“犯糊涂”(据说是因为她之前说法不一)……

          她不止和郭沫若传过绯闻,她还单方面说饶漱石之前追求她而不得后面报复她。

          她是难得的在隐蔽战线上工作多年却得到长寿安乐终老结局的人,还有华克之、陈修良等也是。

          比起关露、袁殊、潘汉年这些和他们一样红、白、黑、黄多色交杂的混色特工他们真是又幸运又不幸。

          通宝推:真离,
        • 家园 黄有些回忆可看,有些和官方不对

          也有一些其他问题。

          她本身还想获得高地位,不好办。

          这是个高要求的女人,好在寿命高。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