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在美重阳 -- 方平

共:💬103 🌺719 🌵9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 家园 非常赞同

            我也是疫情几年身体是最健康的几年,仅有一次感冒还是打了疫苗后被大雨淋了一次。家里住在一起的人从来也没阳过,包括一起出国游的时光。测核算也测了很多次。

            今年夏天8月份我家三口人在上海入境先玩几天,第三天就感染了,各种典型症状,眼睛痛等。我们也懒得测,旅游探亲照常进行也就一周时间就过了。国内亲属也都不以为意,谁都没有带口罩。因为大家在去年底都经历了,口罩消毒做的再好,也几天之内全部放倒了。还好其他人都没事儿。看了好多人都是回国即感染的,这个跟国内人口密度有很大关系。我们就是带孩子去登东方明珠在里面人挨人排了几个小时队染上的。

            好多人说阳后身体素质下降,我觉得跟个人情况有关。我反正没有,我还专门对比一下安静时的心率和长跑呼吸机能,一点都没有影响,配速6跑10公里也很轻松,这还是在回国吃一圈后长了三公斤肉之后。

            通宝推:很高兴,方平,一腔诗意喂了狗,
          • 家园 我和你的看法本来也差不多,不过

            时常听到在医院工作的,时不时提起新冠人数上升,及病人对新冠后遗症的抱怨,总是觉得有些大惊小怪、夸大其辞。

            不过现在倒过来想一想,也许是因为接触的人群不一样,所以观感不一样,结论也不一样。

            对我们这些普通人来说,要接触到的新冠病人人数有限,即使有重症也是很少,毕竟每个人的接触圈子有限,但是作为医护工作的,他们所接触的,是浓缩了的病人群,能够更清楚的知道新冠症状程度,也能更多的了解到后遗症的严重程度(不过我觉得也许很多人自己夸大难受程度)。

            • 家园 我父亲同学群大概30来个人中,

              因为新冠去世的有三人。

            • 家园 医生讲的都是他们确实接触到看到的

              比如我有个国内野外救援队的朋友,经常分享各个救援实例。他讲的可都是一个个真人真事,发生在野外的事故包括死亡。对于他事故是百分百发生,所以才需要去救援。但是对于我们普通的户外爱好者总的来说发生事故的概率还是比较小,尤其是大部分都准备充分杜绝发生意外。

              现在我们大部分人对感冒并不是非常重视,一般人谁还没有得过几次感冒呀,身体好的连药都不吃硬抗几天也就过去了,大不了吃点药睡几天就好了。可是听医生朋友说感冒

              对人类寿命的影响非常大,但是现在有谁在乎?即使在乎又能如何?还不是平常心对待。

              通宝推:方平,菜根谭,
            • 家园 海外河友的感受,与国内河友的差异化应该不小

              1、我们大多数是中年人+孩子,与父母老人住在一起的比例,肯定较国内河友远低。众所周知,新冠威胁最多的,还是老人。比如我这个镇,截止停止公布数据之前,有新冠纪录的死亡22人,平均死亡年龄超过75岁,其中14人死于2020年爆发的前两个月。

              2、海外尤其是我们北美,看个病尤其是“小病”(当然新冠不能算严格意义上的小病了),远较国内河友去医院麻烦,有了咳嗽发烧之类的“小病”,基本上都是自己扛过去了,除非自己觉得很严重才有可能去看医生。譬如我一个领导,全家人多次感染过,每次都是一家人整整齐齐躺床上一周(其中一次孩子还短暂失去过嗅觉),而这种情况在国内早就去医院排队了。所以我们去医院的机会远较国内河友为少,接触的相关病患更少。

              我写自己的状况,非常不想让自我的感觉来误导国内河友对新冠的“轻视”。

              我老婆今年年中回国为老人办后事。前天说了一句:武汉去年开放后这一波走了多少人,看看那一大片新增的墓碑就知道了。我母亲去年冬天也说过,大院门口那段时间贴出的讣告,是2020年武汉疫情封城期间的两倍。

              中国人是最注重家庭、孝道、老人的。

              通宝推:nettman,秦波仁者,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所以去年这事必须要有7/24的人出来背锅

                我之前说了几乎所有人都有认识的人在这一轮中去世,不是在编造或者夸大其词。

                在21世纪的今天,在我们国家制造这种级别的灾难,还没人负责,这从哪个层面都是不正常的。

                现在这个时代,无论是个人还是国家,信用都是极为重要——甚至是最重要的东西。我很不理解为什么一尊和他治下的这一届,似乎把信用当成是擦脚布一样糟蹋。

                从去年开始我就表达,我们在对比西方时,从一个骄傲的、实事求是、讲科学的唯物主义国家,变成了一个比特朗普红脖子还反智的国家。国家信用的丧失,是过去这一年很多问题没有好转的重要原因。

                最近又来新的左右互搏,前脚说完“先立后破”(虽然的确也挺缺心眼的),后脚马上用最突兀的方式放了个黑天鹅出来。中宣部的领导不是“北大神童”吗?这书是读出了“两耳不闻窗外事”般“五谷不分”的境界。中宣部还有些领导,和捅娄子相关的,我看网上说也是他老人家的嫡系,只能说他老人家的嫡系在坏事上都有特别的才能。

                奥巴马说拜登“Don't underestimate Joe's ability to fuck things up”,我看用在他和他的人这里也挺贴切。

                他对国家造成的危害、对国家信用造成的破坏,难以估量,且与日俱增。每天中枢整出来的新闻,甚至不需要做什么加工,就能拿来当成搞笑素材。

                为了以防大家以为我在编故事,前两天喏,最高法谈裁判文书网的问题,直接来了句:“公开不等于公布”。这句话放到胡温时代,可能堪比“不管你信不信,我反正是信了”。

                还有喏,昨天的新闻,他老人家开民主生活会

                会议强调,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顶住外部压力、克服内部困难,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面深化改革开放,顽强拼搏、勇毅前行,推动经济恢复发展,圆满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粮食总产再创新高,就业物价总体稳定,科技创新实现新突破,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新一轮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基本完成,高水平对外开放持续扩大,抗洪灾、化债险、保交楼成效明显,居民收入增长快于经济增长。港澳工作继续加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扎实推进,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继续改善。全面从严治党和反腐败斗争持续发力,良好政治生态不断巩固发展。成功举办成都大运会、杭州亚运会,我国体育健儿创造良好成绩。这些成绩来之不易、可圈可点。

                最顶层的民主生活会开成闭着眼睛、无视现实的自吹自擂,内容就像是讽刺节目里的人写出来的反话,国家的吏治风气怎么好得起来?

                他手下这么多酒囊饭袋在那尸位素餐,把我们国家搞得像小丑一样,怎么就不能找几个出来,为去年底这一轮背背锅,划个句号?

                通宝推:史料推理,
                • 家园 大功不赏大过不罚,而且放开并不是谁人的过错,人力有时而穷

                  即便去年借着上海那一拨顺势放开,该来的死亡高峰依然会来,二阳三阳长新冠依旧会有,唯一的好处是去年的经济数字会稍微好看点罢。至于一直封控下去,可能会有西方因为长新冠导致的整体素质下降导致整体崩塌的一天,但是我们应该撑不到那时候。

                  人类对抗新冠的失败,如果说谁有罪,那也应该是人类整体的罪,是老天爷或者是上帝对傲慢的,内斗的人类的惩罚。正如艾滋病是对人类堕落的惩罚一样。横向对比中国做的当然有瑕疵,但足够担当得起一句负责任。本来应该组队打的大boss,你的队友一个个躺了甚至投了,你有什么办法。

              • 家园 八十岁上下的老人是重灾区

                你的感觉是对的。

                八十岁上下的老人是重灾区,刚好是我的父辈那一代,去年年底走了一大波,很多我都认识,有我父母的同事、同学,我同学、朋友的父母,我的老师等等。

                父母退休的大学有一个负责联系离退休老同志的群,群里会发布一些老同志的信息,这个群里就发布了5-6位老同志去世的消息,集中在去年12月到1月,其中有2位是我中学同学的父亲。

                妹夫的母亲住在广州一个研究所的宿舍楼(单位的房子),她那个门洞有9位跟她年纪差不多的老人,有7位没有挺过来。

                北京也是重灾区,我的一个朋友的父亲(北工大教授)就是在12月份中招去世,他母亲也在几个月后去世。

                大学同学在班级群里转了一个帖子,从11月13日到12月10日,我们的大学发了9条老同志的讣告,其中就有我大一时的高数老师葛教授。有微博称,1个月之内清华北大发了40多条讣告。

                母亲的大学同学也发来微信,母亲有两位大学同学在12月因新冠去世,其中一位我认识。

                通宝推:阴霾信仰,方平,菜根谭,秦波仁者,
        • 家园 长新冠是有的,说点科学数据吧

          实际上肺病也是我的研究领域,我有幸前后拜会过钟南山院士两次,还谈过合作的事情。

          只是因为我的个人的原因,实验室进展很慢,合作没成功,希望以后再有机会吧。

          我的好朋友和剑桥那边一直在临床上合作,有个新方法,可以测量肺部气泡壁的通气能力,MRC给了一大笔钱研究新冠后遗症,数据结论给我看过。

          我可以提前透露下:

          参与研究的几乎所有新冠幸存者(Covid-19 surviviors), 不论症状轻重,他们的所有的肺部呼吸功能都有了明显的恢复,但是肺部气泡比的局部通气功能都没有恢复,纤维化损伤是终身的,肺部通气功能对比正常组织下降了大概90%,氧气从肺部进入红细胞所需时间大大增长(以上结论是significant的)。

          这篇论文应该是已经见刊或者近期见刊, 这个也算不上泄密。

          通宝推:夜郎国主,知其何休,广宽,方恨少,nettman,梓童,南门桥,rentg,大眼,桥上,史料推理,方平,
          • 家园 钟南山院士已经为“免疫债”邪说代言了

            对于近期呼吸道疾病患者明显增多的情况,钟南山认为,呼吸道疾病进入高发期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常规原因,即天气燥骤冷后,鼻黏膜的免疫功能降低,所以病毒容易进入呼吸道。二是因为长期戴口罩也会使得自身免疫系统无法正常发挥作用,削弱了抵御疾病的能力。

            “除非出现病毒大流行的时期,或者前往人群聚集的地方,否则不是特别主张长期佩戴口罩。”钟南山说。

            现阶段且不说儿科医院的人满为患,就说最近新冠厉害的新变种在国外流行的新闻被报道,他老人家决定要在此时宣传一波免疫债,宣传不戴口罩。

            我国现在这个阶段能稍微有点名气的人,几乎都逃不过一个“晚节不保”。

            那些真正有节操的人,往往得不到媒体的青睐——让人说什么好呢?

            • 家园 这是钟国师让国人摘口罩吗?这是疯了吧?

              二是因为长期戴口罩也会使得自身免疫系统无法正常发挥作用,削弱了抵御疾病的能力。

              这就是改开的榜样吗?这也太疯狂了?当年戴口罩也是他说的吧?

            • 家园 人家这语言的艺术,你得学啊

              “不是特别主张长期佩戴口罩”,这到底是啥意思呢?

              “不是特别主张”=“一般程度地主张”,这个等式成立吗?

              • 家园 这个带着最大善意理解就是“眨眨眼”

                网上名梗:你要是被威胁了就眨眨眼

                -

                不过,院士大人这段话为什么令我愤怒,主要原因不在于在戴口罩问题上“婉转”了一下,而是公然宣传免疫债邪说。

                你只要宣传免疫债邪说,自然就会有很多人不戴口罩,后面戴不戴口罩的话你都不用说。

                也不知上面那双操作这一切的手是不是有什么变态的心理疾病,净挑着大冬天干这种拉高曲线的操蛋事。

                特么这么一想,春节是2月10日,他们不会真有这种想法吧……

            • 家园 “因为长期戴口罩也会使得自身免疫系统无法正常发挥作用”第一个

              中枪的是医护人员,按照这个逻辑,医护人员天天带口罩,实在是怀璧其罪,免疫力一定不如正常人,“近期呼吸道疾病患者明显增多”这个里面一定是医护人员群体最多,而不是小祖宗们。所以说这样的话符合事实吗?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