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为剿灭这个悍匪,解放军出动了6个团 -- 忘情

共:💬19 🌺249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为剿灭这个悍匪,解放军出动了6个团

    作者:忘情

    电影《沙漠追匪记》是几代人记忆中的经典,它是根据解放初期西北平叛时,我军生擒匪首乌斯满的真实故事改编的。

    乌斯满从上世纪40年代初开始,就是新疆著名的哈萨克悍匪,对西北各族人民都犯下了滔天罪行。1949年底新疆和平解放,王震率解放军进驻新疆。乌斯满与美国间谍克斯顿和马克南勾结,卖身投靠,甘当鹰犬。他在新疆西部边境接受美国空投的武器弹药,让部下接受美国的特工训练,扬言要在新疆西部开辟“反共游击战场”。

    1950年3月,乌斯满乘西北军区部队转入生产之机,策动部分国民党军起义部队叛变,将部众扩大到约7000人马。该匪帮在新疆、青海、甘肃等省人烟稀少的地方活动,残害人民,袭击解放军运输队,捕杀我军政人员,使乌鲁木齐至甘肃酒泉的运输线受到严重破坏,邮路一度中断。

    新中国岂容匪帮猖狂!1950年春夏之交,西北军区第2、第5、第6军各一部和战车团等部队,共1.1万余人,经过两个多月的军事进剿和政治攻势,歼灭乌斯满匪部大部。乌斯满率残部200余人逃窜到甘肃安西、敦煌一带。

    这一带是第3军骑兵大队的作战地域。一天,骑兵大队获悉乌斯满残匪在酒泉东北鼎新一带。但当骑兵们赶到时,残匪已经逃跑了,丢下了从蒙古族部落抢来的5个10岁左右的小女孩和一批物资。蒙民群众闻讯纷纷前来认领小孩和自己的物品,感谢解放军的大恩大德。

    1950年11月,有牧民向第3军骑兵大队报告,乌斯满匪帮数百人向敦煌南山一带逃窜。骑兵大队立即强行军130余里,在敦煌以西的瓦窑洞严阵以待。他们顶风冒雪埋伏了两天三夜,没发现残匪出现。有些战士被冻伤了,干粮也所剩无几,而且运输队仍未赶到。此时,侦察员回来报告,粮草运输队因风雪太大,在300里外迷失方向,无法到达。乌斯满残匪从当地反动头人口中了解到解放军动向,遂从瓦窑洞以北20多里处逃窜。

    骑兵大队闻讯立即出击,战士们虽又饥又累,但听到发现土匪,立即变得斗志昂扬,催马扬鞭,直向敌人扑去。追到傍晚,骑兵大队前锋与残匪交火,打得残匪昏头转向。排长张拉寇冲杀在最前面,率领部下们生擒10余名匪徒。他的双腿被土匪的子弹打断后,依然忍痛审问俘虏。土匪供称他们是乌斯满的后卫部队,残匪主力已向南山海子地区逃跑多时,乌斯满也在其中。这一仗,毙匪30余人,俘虏20余人,缴枪30余支,最大的收获是查清了乌斯满的行踪。

    西北军区接到报告后,立即电令骑青海、新疆、甘肃的第1、第2、第3、第4军各派出1个骑兵团,对乌斯满残匪展开三省会剿,以步兵第27团和骆驼兵团配合作战。以上部队由第3军军长黄新廷统一指挥。第3军则由骑兵大队和骆驼兵团组成甘肃进剿兵团。酒泉地委动员各族人民组成一支拥有900多峰骆驼的支前运输大队,支援剿匪部队。

    甘肃进剿兵团出发前,黄新廷叮嘱大家,剿匪需要胆大心细,对荒无人烟的戈壁沙漠、河沟交错的茫茫草原都要详细调查,尤其对乌斯满的行踪、活动规律、作战特点及生活习惯都要尽可能掌握,不断调查、研究、判断。部队要吃大苦、耐大劳,昼夜兼程,直捣敌剿,像一把钢刀插入敌心脏,机智勇敢地分割包围,穷追猛打。在誓师动员大会上,甘肃进剿兵团党委向部队全体指战员发出号召:“活捉乌斯满,为人民立大功”。大家厉兵秣马,斗志昂扬,准备与残匪决一死战。

    1951年2月17日1时许,甘肃进剿兵团分两路从敦煌出发,直捣乌斯满的巢穴。冬季的大戈壁气候十分恶劣。北风夹杂着黄土和雪片,像刀子似的向指战员们劈头盖脸地袭来。经过一天两夜长途跋涉,骑兵大队于19日拂晓前抵达海子。

    此时夜色朦胧,残匪们仍在酣睡,正是进攻的好时机。鉴于担任策应的骆驼兵团还未赶到,骑4连遂从右翼进攻,骑3连从左翼进攻,侦察连直插中路。一声令下,30余个战斗小组从东、北、西三个方向直扑敌巢。残匪从睡梦中惊醒,眼见刀光闪闪,耳闻“不许动,缴枪不杀”、“解放军优待俘虏”的哈萨克语喊话,吓得魂不附体地当了俘虏。侦察连副连长秦玉根带领的战斗小组仅用一个多小时,就俘虏60余名残匪,缴枪60多支。此后,骑兵们与负隅顽抗的敌人展开了短兵相接的激烈战斗。万籟俱寂的海子草原上枪声大作,马嘶犬吠,响成一片。残匪们找不到匪首,乱作一团,抢枪夺马,四散逃命。

    打到天亮,骑兵们已经抓到了100多俘虏。除留下一些战士看押俘虏外,其他人策马扬刀,分三路追歼被打散的敌人。激战到中午,大部分残匪被歼。骑4连战士杨福海在头道沟击毙乌斯满的副手加拿伯。侦察连战士王云龙等5人,在草丛中搜出被打伤的乌斯满的参谋长哈巴斯。此时骑3连派人飞马来报,前面骑一区大白马的正是匪首乌斯满。代理团长李文彭立即命令各连:“乌斯满就在前面,一定要把他生擒回来,实在不行就要他的狗命!”

    一时间,数百铁骑像一股狂飚向乌斯满逃窜方向卷去,天罗地网越收越紧。不久,前方地平线上出现了一股敌匪散骑。骑兵们士气大振,挥刀执枪,直冲敌群。一阵仇恨的子弹扫过去,残匪纷纷落马。骑白马的乌斯满不时回头向我骑兵射击。骑3连文化教员孔庆云不顾枪林弹雨,冲杀在最前面。他机智地躲过乌斯满射来的子弹,在两匹马靠近的一刹那,孔庆云飞身跃出马背,向乌斯满猛扑过去。两人同时摔下马背,在地上撕打起来。乌斯满仗着人高马大,用枪叉刺伤了孔庆云的额头。孔庆云毫不示弱,拳打脚踢,死死缠住乌斯满。乌斯满狗急跳墙,抽出一尺多长的腰刀向孔庆云砍去。在这千钧一发之际,炊事员刘华林飞马赶到,就势用枪托猛击乌斯满头部。乌斯满被打得昏头转向,腰刀脱手。刘华林和孔庆云合力将他五花大绑。至此,骑兵大队经过20多个小时的战斗,全歼乌斯满残匪主力,生摛匪首乌斯满。

    这时,俘匪供认:乌斯满的同伙、哈萨克族头人胡赛因率包括乌斯满家属在内的千余人,企图向南翻越昆仑冰大坂逃往西藏。甘肃进剿兵团立即同兄弟部队一道,向柴达木盆地纵深追击,堵住昆仑山口。解放军一方面严惩造谣惑众的坏分子,一方面派干部战士深入哈萨克族部落宣传党的民族政策,终于争取则勒其巴也、木汉得利和斯盘沙等3个部落返回海子定居。、

    至此,三省会剿胜利结束。剿灭乌斯满匪帮的喜讯轰动了敦煌。当地上千名各族群众,在县城西门敲锣打鼓、载歌载舞、热烈欢迎子弟兵凯旋归来。1951年3月14日,《新疆日报》报道了“乌斯满匪首押解来疆,各族人民欢迎解放军万岁”的消息。在新疆人民的强烈要求下,恶贯满盈的乌斯满最终得到了他应有的下场。

    通宝推:死扛着,翼德,方恨少,桥上,梓童,侧翼,广宽,
    • 家园 骆驼兵团来自起义国军

      抗战中孙越崎(孙维爷爷)建成了中国第一个油田玉门油田,解放前最高年产量八万吨,为了保卫油田国军成立了这支骆驼兵团,相当于骑兵团。兰州解放后孙谋划油田起义,并策动骆驼兵团跟随起义,起义后划归第三军。

      • 家园 没想到孙越崎以孙维出名了

        子孙不肖,累及父祖。

        • 家园 想起另一件累及父祖的事情

          不久前写过孙越崎1934年在陕北勘探石油的故事:

          https://www.talkcc.com/article/4942778

          最后打出了油,虽然产量很低,却给了参加者很大的信心,尤其是发现了很多之前美孚在陕北勘探的错误,觉得洋人的水平也不过如此。随后35年红军占领油田,勘探工作停止,36年趁着东北军重占油田的机会(其实是红军和小张演戏骗老蒋),参加勘探的知识分子都跑回了国统区。在这次对陕北勘探的基础上,两位参与者潘钟祥和谢家荣提出了陆相生油的观点,潘后来留学美国,1941年在美国期刊上发表了正式论文,学术上只认论文,所以学术上这个功劳归在潘身上。

          但是有了理论还得有应用,这就没有论文那么简单直接的判据了。很显然该理论最成功的应用就是大庆的发现,那么谁最先提出去东北找油就成了关键。50年代大部分时间石油部门忙着在西部找油,在玉门克拉玛依柴达木四川发现一堆中小型油田却没发现大油田,中央当时很不满,部长李聚奎被换成余秋里,因此石油部门抢不到这个功劳。是地质部门当时负责勘探的谢家荣和黄汲清在50年代中期首先提出去东北勘探,石油部门才派了铁人等打井队去东北。而地质部长是李四光,所以就有了家喻户晓的传言,李四光提出陆相生油理论发现了大庆。

          之所以功劳都给了李四光,是因为在提出去东北勘探而大庆没有被发现之前,谢黄二人不幸被打成了右派。后来谢66年被迫害而死,71年李四光也去世了,黄熬了过来,70年代末上书邓要求平反并评功,80年代初有了正式文件,功劳排行是李黄谢。李发现大庆的传言当时全国人民都知道,不好改,据说黄能排第二主要跟他给邓的上书有关,谢去世得早,没人替他争。

          黄汲清95年去世,也是这一年黄的孙女嫁给了中石油副总的儿子,而这位副总就是方便面。朝里有人好办事,何况方便面还是石油行业主管,而且一查档案,李基本就是领导签字同意,没做什么实际工作,因此到了00年代,李就让位了,排序里黄成了第一。

          然后方便面倒台,连带累及黄老身后的名声,因此戏剧性的是如今第一人又变成了谢家荣,谢老这可真是躺赢。。。

          通宝推:衣香楚楚,袁大头,落木千山,纳米小洞儿,青青的蓝,唐家山,凤城,方平,心有戚戚,
          • 家园 李四光有个好爸爸,黄冈飘荡有千年的回和

            其父李卓侯开私塾授徒,除了教出了李四光这个宝贝儿子,还为共产党培育一群又一群英烈:

            李卓侯先生有三件引为平生自豪的事。第一件,是参加过同盟会,跟孙中山、黄兴等先驱共过事;第二件,是给林氏三兄弟启蒙。三兄弟中,最著名的,是林彪;第三件,是为这个国家培养出自己的儿子李四光。

            其实不止林氏三英了:

            孩子们毕业了,李卓侯就送他们到黄州到武昌学习,他后来还倾家荡产,在黄州办了一所小学。在他的影响下,林家大湾的人们纷纷将自己的孩子送到外地求学,甚至还把足不出户的姑娘们也送到学校,读书风俗在大湾愈演愈烈。陈潭秋、陈荫林兄弟、包惠僧、王亚南、熊十力、肖云鹄、李四光都是那时和林氏三雄一样走出大湾的。

            除了弟弟陈荫林,陈潭秋也将自己的两个哥哥发展成为革命者:二哥陈防武、三哥陈春林。尤其是陈荫林,后毕业于北大英语专业。若非在革命途中早逝,也会是主席麾下一名能文能武、学贯中西的得力助手----

            他担任过湖北省农民协会的副委员长,参与筹建由毛泽东同志主持的武昌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并任教,曾带领湖北农民武装训练班学员600多人编入贺龙的部队,后参加了南昌起义,任农工委员会的宣传科长,在随起义部队南下途中病逝于瑞金

            那时候的黄冈,虽然穷,读书人却人才辈出,尤其在国家危难之时,为革命兄终弟及,几多满门忠烈。

            从根上说,毛主席及中国革命应该感谢千年之前的苏东坡。他因乌台诗案贬官黄州,从此看破了仕途,也勘透了人生。从此“故我非今我”,既修出“数亩荒园留我住,半瓶浊酒待君温”的恬淡,也炼出“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的豁达。

            在黄州,他不仅给我们这些中华后代们留下了大块朵颐的东坡肘子,也开启了黄州一地的千年教化。其实苏轼的影响,也不止黄冈一地了:

            人生低谷,苏氏诗云:“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国难当头,主席答曰:“东等不才,剑屦俱奋。万里崎岖,为国效命“

            苏氏感慨:“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主席回和:“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主席与苏轼,是千年的知音。

            通宝推:dfindy,北纬42度,衣香楚楚,袁大头,strain2,凤城,flycloud,广阔天地,心有戚戚,camelry,清风咋地,青青的蓝,金台夕照,秦波仁者,
        • 家园 会不会是家庭教育就不行?

          充分说明老资历不能说明什么。

          就这事来说,北京大学这个宿舍都不怎么样。很可怕。

          • 家园 北京大学?

            你是说BZC那个宿舍吗?

            我猜你是写错了。

            • 家园 是写错了,清、北反正都是一路货色,欺负老百姓而已

              都没什么高贵的,反倒事事、时时显示出他们内心中的小(极度庸俗)来。枉费中国浪费这么多资源给他们。

              咱们国内的这群人似乎显得自己高大上,其实处处显露出自己的小。

              太没出息了。许可馨、北极鲶鱼等都是典型。

          • 家园 典型的权力腐败

            别人搞暗杀警察一审就破案了,老干部子女搞暗杀警察一查就查不下去了,还让赶紧跑路。江胡时代产物不奇怪。

            • 家园 朱令那个是慢性中毒,和直接把人捅死当然大不一样了

              投毒造成的慢性中毒,你首先就不好取证。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