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中印经济对比之我所见 -- wolfgan

共:💬57 🌺180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 家园 不止农机,还有农机站,不止农技,还有农技站

                  单纯农机自然是不够的。

                  还有不止教育,还有医疗,水利,文化等等等。

                  比如说农技站,就包括技术,种子,等等等诸多方面。这些都是国家依靠工业对农村进行的支持啊。

                  注意,农村本身花费极少,因为公社收费也就是粮食,是为了公社建设。而不全是上交国家呀。真正的农业税是很少的。

                  还有,各种专家下放到公社,是带工资下来的,公社是不算钱的。放电影是免费的。等等等。

                  不只是农机呀。这个农机本身还有补贴啊,怎么不算补呢?

                  你认为什么叫补?你这个黄金十年的补包括哪些内容呢?

                  • 家园 工业和农业的关系是多层次多方面的,并不是有些人想象的那么单一

                    首先是工业品和农业品定价的问题,这涉及到整个国民经济体系中工业和农业的分配,这个逆转确实是在黄金十年初期实现的。你说的农机,农技,种子,属于工业技术对农业的支持,是另外一个范畴。至于水利,改开前和改开后其实属于两个不同的范畴,因为动力来源改变了。至于农村的教育,医疗,文化事业,那又是另外一个范畴的东西了。这些不同范畴的东西,该细化还是得细化。把这些东西混为一谈,有文学上的感染力,但也真的缺乏说服力。

                    • 家园 另一个范畴是什么范畴呢?你这为何总是不说清楚呢?你的分析不该

                      如此吗?

                      你说的农机,农技,种子,属于工业技术对农业的支持,是另外一个范畴。

                      至于水利,改开前和改开后其实属于两个不同的范畴,因为动力来源改变了。

                      改开前后无论什么法范畴都不能否认国家支持农业的具体现实吧?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你听过吗?水利建设农村出人工,国家出设备和资金和技术人员,你知道吗?这叫不叫工业反哺农业呢?

                      你也知道毛时代农业更注重水利的灌溉作用。

                      我猜测你说改开前后,大概是改开后水利发电多于灌溉了,这个算反哺农业吗?还是你说没有反哺农业呢?

                      而且就算说这个,水利建设情况也总可以有数据,你总知道邓小平时期建设大量减少了吧?

                      我有时真是不懂你们的思路啊。

                      还有文化教育医疗等那不是文学问题吧,说的是这些行业的费用是农村大量少花钱了,你是真没懂吗?我真是很奇怪啊。

                      农村合作医疗的费用上实实在在的好处怎么是个文学问题呢,你是文科吗,还是你认为只是文学问题呢?这不是反哺吗?

                      你让我觉得很失望啊。你的学术训练就这个思路、不合适吧?

                      • 家园 一开始所谓的工业反哺农业,其实是被局限于一个非常小的范畴

                        也就是农产品价格的收购上,即农产品价格不再为了支持工业化而低卖。再后来被某些非经济领域出身的人极大延伸了,也就是你说的那些说法。但是这种说法的公认度,其实是有很大的问题的。所以,这又是一个首先涉及到定义的问题。很多人以为自己的定义具有天然的普适性,其实并不是这样。

                        • 家园 你这种看法是有问题的啊,不仅狭窄,而且不公平呀

                          我说的那就是事实啊。

                          那才叫真正的反哺农业啊,否则有什么意思呢,当然是实实在在的反哺农业,你要知道,在西方可以廉价,因为那是美国西方的基础,咱们不得不服。

                          但是我们也得自己努力啊。

                          有一些河友总以为和平天上掉馅饼,西方工业品贱就是新中国也应该贱,这是完全错误的。

                          在我看来,在一个时代,新中国提供了比正常时期廉价的工业品就是反哺农业了。

                          比如吧,青霉素问题,解放前一支一根小黄鱼,1954年,新中国下降到几毛钱,当然了,这只是一种产品,但是,这起码是一种真实存在。

                          @mhymark

                          你在长春,又不是不知道长春情况,另外,豆腐是早餐类食品,确实卖完了就没了,而不是没有能力,一般的,咱们长春就是早餐豆制品多,中餐少啊。

                          比如豆腐脑啊。当然了,现在也有店厉害,会剩一些豆腐脑到中午,这是很少的。

                          有一段时间我想喝黏碴粥,但是就是买不到,起晚了啊。在我们这个市场,卖碴粥的就两家啊。但是碴粥不是没有啊。

                          • 家园 你看,你先验的认为自己的定义就是天然正确的,

                            别人的定义如果不一样就肯定错误的。那当然别人定义和你不一样的也会认为你的说法没有任何价值。而事实上,左派经济学者的这种看法确实在常规的西方经济学那里被认为属于文学作品,没有任何学术价值。

                            • 家园 不是我先验正确,是西方为何不认这些数据呢?这不是不合理么?

                              为什么西方人要规定这些呢,我个人以为,就是要压低中国或者说社会主义的数据而已(不止针对中国)。

                              当然,或者我国自己自从改开后也是否定了自己,这就是邓路线的危害。

                              我真的很奇怪,那些数据既然存在,为何你也同样认为是文学作品、难道西方经济学吃一堆屎也算GDP就不文学了么?对于GDP的疑惑你也说过好几贴了吧?!

                              你用这个来否定那些数据,不合理吧?你用西方经济学如何评价苏联东欧呢?

                              • 家园 不是西方不认数据,而是左派的那些学者普遍逻辑水平不高。

                                就以你说的农机为例。你说改开后农机比例大幅下降后,农村生产凋敝。但是我列了从1950-2022年中国粮食产量的表,你仔细算下就知道,改开前后粮食产量增速其实没有本质变化。既然如此,农机大幅下降导致农村生产凋敝的结论又从何而来?

        • 家园 如果把1952年作为基准年份。。。。

          似乎可以把中印粮食产量2:1,发电量大致1:1时的社会看成相似经济结构的社会。

          当中国印度的粮食产量比值保持不变,而发电量达到2:1时,应该可以认为中印两国的经济结构已经很不同了。

          我印象中1952年估算的GDP中国比印度略低,大概是印度的0.9。突然发现2022年中国的GDP是印度的近5倍。

          中印之间的GDP之比会不会跟两国的发电量之比有映射关系?

          • 家园 不是这么算的

            中国1952年的真实GDP不可能比印度低,那个是印度0.9倍的数字显然是没有价值的。1952年时中国和印度实际上都是农业生产占压倒性优势的国家,两国的GDP比值应该是粮食产量比值再略微减去一些,也就是当年中国的GDP应该是印度是印度的两倍多。

            • 家园 我要查资料,印象里美国麦迪逊数据库估算52年中国比印度略低

              可能是我记错了

              • 家园 如果是那样的数据肯定是算错了。

                美国麦迪逊数据库的数据也只能说是一种有益的探索,并不能保证准确性。

                • 家园 我明白麦迪逊数据库对历史GDP只是估算,我记得也不确

                  我只记得1952年印度的GDP好象比中国高,其实是那时的人均GDP比中国高,中国大约是印度的0.85,而GDP总量中国是印度的1.3倍。(麦迪逊数据库2010版)

                  那个版本的数据库好象是选用1990年的国际美元做参照系的。

                  你认为1952年的GDP总量中国是印度的2倍,似乎很有道理,这样的话,中国的人均GDP就应该比印度高,这与通常的印象不太一样,我的印象中,多个机构的估算,50年代的印度的人均GDP都是高于中国的。

        • 家园 发重了删除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