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3=1+2,三战 = 一战 + 二战 -- 自以为是

共:💬3 🌺11 🌵1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 家园 3=1+2,三战 = 一战 + 二战

    老规矩,欢迎基于事实与常识参与讨论,有下列爱好者请勿参与

    1. 喜欢给人扣帽子(包括但不限于:卖国、买办、被洗脑、五毛)

    2. 不谈事实,只会骂人

    3. 人身攻击(包括但不限于:辱骂,牵连他人亲属,问人多大了)

    4. 阴谋论爱好者

    一别两宽,各生欢喜。

    -----------------------------------

    题解:当半个标题党

    ——————————————

    现在的国际局势,越来越滑向战争的深渊。从欧美的角度看,也许就是一战与二战中的德国被中俄分别代替。中国与一战前德国的相似之处在于,都是后发国家,实力强大,但国际地位与其国力严重不符。而俄罗斯与二战前德国的相似之处在于,都是觉得在前一次战败之后受到了不公正的对待,要恢复往日的荣光。

    列宁的《帝国主义论》到现在也没过时。欧美最初的发展固然是基于其国内制度的变革与技术创新,但也离不开殖民地。到了20世纪初,世界殖民地瓜分完毕,帝国主义强国之间进入内卷,这是战争的根本原因。而德国,因为后发,所以来不及抢占多少殖民地,还都是偏远地区,小而零散,不成气候,因此与英法的矛盾难以调和。一战没打明白,所以就开打二战。二战之后,几个因素的共同作用确立了几十年欧美的和平:美苏争霸、核武器、技术进步、殖民地解放。

    关于殖民地解放,需要多说几句。首先,在殖民地时期,一个国家的殖民地是这个国家专属的,不仅是政治上的控制,还有经济上的控制,而且是绝对控制。殖民地没有或没有多少与宗主国之外的国家搞贸易的权利,所以才有瓜分一说。等到殖民地解放了,政治上独立了,但经济上仍然难以独立,只不过从原来宗主国一国的殖民地,变成了各个帝国主义国家的公共殖民地了。但这种转变,极大地提高了殖民地的经济价值,推动了战后几十年欧美经济的大发展。举个例子。原来日本从东南亚进口石油橡胶要受到英国荷兰的制约,二战后反而可以比较自由地进口了。二战后几十年,战败的德日发展远好于战胜的英法,就是因为英法失去了对殖民地的垄断,而德日反而获得了与前殖民地国家交易的自由。

    现在中国也处于与一战前德国类似的位置。一方面自身实力强大,另一方面在国际市场上步履维艰,处处受到掣肘。想买原材料,就被别人搞垄断收高价;想投资矿产,就被别人搞武装冲突给废掉,或者被逼退股;想买高技术产品,就被禁运;想卖产品,就被造谣强逼硬生生失去市场。更甚于当时德国的是,不仅周围一圈大大小小的国家不断捣乱,连自己国家还没完成统一。要说起来,比德国的怨气大多了。不少人吵吵着要打仗,不是没有原因的。

    不过今日的中国与百年前的德国有很大不同。首先而根本的区别,就是中国大,很大,特别大。一战时,德国与英法俄罗斯打生打死的时候,旁边还有个大家伙在看热闹。如果中美陷入战争,地球之上可没有这样的旁观者了。一战之后,德国战败,俄国变天,英法半瘫。要是有三战,中美谁胜谁败都是半瘫,等着俄罗斯当渔翁?要是俄罗斯和欧洲都参战,印度没准真的做成了有声有色的大国。

    至于俄罗斯,倒是一句话就够了:俄罗斯美女放下刀剑铠甲,自己脱光了去献身,被蹂躏一番之后还是被嫌弃了,一怒之下变回了北极熊原型。

    当然中国从来都是和为贵,和气生财的,但这显然没有成为普世价值,欧美可从来都是仗剑经商,早期商船与海盗船可是处于薛定谔状态的,一定要见到其他船只才会确定是哪种状态的。

    这几天北约庆祝75周年开峰会,把新西兰、日本、韩国、澳大利亚这些太平洋里面的国家找去,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也许是大西洋太小了,装不下一个北约。美国众议院议长直接把中俄伊朝称作新轴心,摆明了要与中俄联盟决战的架势,虽然中俄自己没打算结盟。这种集团结盟对抗,也像极了一战前的欧洲。只不过目前看,并没有两边都在主动需求结盟,而是一边美国逼着其他国家与它结盟,并一边中俄并不想结盟。

    说起中俄关系,确实复杂。我的看法,就是背靠背,互相给个稳定的后方,然后各自忙活。俄罗斯是要向西,中国是要向东,向南。想想中苏交恶那些年双方在互相敌对上浪费的资源,现在这种虽不结盟但互相保证后背安全的状态,已经好太多了,更何况还能互相贸易。这些年中国海军下饺子,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可以腾出防备俄罗斯的资源搞海军。海防还是塞防,算是中央帝国两百年不变的难题。现在塞防变宝藏,轻松多了。

    但两国关系肯定没有官宣上看起来那么好。首先两国利益冲突很多,中亚是重点。其次两国人民其实没什么好感,甚至恶感和蔑视更多。第三,两国谁也不服谁,谁都不可能控制住对方,也都怕被对方带沟里。所以,两国正常情况下不会再次结盟。当然不排除被欧美逼迫而结盟。但我认为这种可能极小。

    那么,中国怎么办呢?说难也难,说不难也不难。根本上讲,还是搞好自己的发展。经济发展了,技术、军备都会有,民心也安稳了,就可以做到孙子所曰: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当然,现在如何搞好经济,一言难尽。对外,首先是不生气,其次是广交朋友。中东的伊朗沙特,就是例证。东南亚这边,美国虽然不断挑事,但从来也只能搞定一个国家跟中国闹,近年来从没有能同时挑动两国国家同时折腾。至于日韩,面子上过得去就是了,能做生意做生意,多的别想了。

    拉拉杂杂,不知所云。有能耐心看完的河友,鞠躬致谢。

    • 家园 所见略同

      有两个圈子现在对中国很重要:RCEP和中海自贸区。

      很多人关注金砖和上合,但恕我直言,这两个组织成不了什么事。倒是RCEP和中海自贸区,在经济体量上并不比金砖或者上合小,又没有体量与中国对等的对手,但愿中国能自此走出一条新路。

      当然了,这几个组织性质不尽相同,发挥的作用也就各有侧重。不过话说回来,那么些国家上赶着要加入金砖和上合,恐怕主要还是惦记着赚钱,那就跟RCEP和中海有得一比了。

      这跟老兄这两句颇有暗合:

      其次是广交朋友。中东的伊朗沙特,就是例证。东南亚这边

      此外关于帝国主义与殖民地,以前曾说过一点

      工业革命首现英国,驱动了英国向外拓展市场、掠夺资源。经过两百年殖民,世界上可瓜分的地方已经被英法瓜分得七七八八,留给后来者不多了。

      美国体量够大,“地大物博,人口众多”,足以自发进入资源——生产——市场这个工业化正循环。

      但是德国并没有这么好的条件。它体量太小,如果没有殖民地供应资源并倾销工业品,它自身无法像美国那样支撑起一个工业化循环——这一点在去年俄乌战事开启之后又一次凸显出来。因为自身地理条件的限制,也因为它后发的劣势,它在海外拓展殖民地困难重重,不得不向自身周边寻求拓展生存空间。

      与老兄“到了20世纪初,世界殖民地瓜分完毕,帝国主义强国之间进入内卷,这是战争的根本原因。而德国,因为后发,所以来不及抢占多少殖民地,还都是偏远地区,小而零散,不成气候,因此与英法的矛盾难以调和”的观点略同。

      至于中俄关系,放眼台海平靖之后,应该还有一次竞争合作机会,就是雅尔塔体系崩溃之后,填补美国撤出亚太之后的真空,重建东亚秩序,尤其是在韩、日的主导权。

      这是俄国人千载难逢的获得一个面向太平洋的不冻港的机会,因此其意愿与能力之比会远大于中国,届时如何拿捏与俄国的竞合关系,十分微妙。

      届时我们可能会有两种选择:与俄国瓜分日本;或是放驻日美军“穷寇莫追”,让美俄继续在日本方向对峙。

      当然,前提是我们在台海能打赢,不然一切都是空想。

    • 家园 RFI 华语 -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问了个奇怪的问题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问:

      北京为什么非要跟北约作对?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