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西西河不是左右的问题,而是一群骗子想立牌坊的问题 -- forger

共:💬89 🌺353 🌵4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 家园 说起火车还真有值得震撼的

                这些不是区别,是巨大的差距。你在我之前就出国,还对国外有所了解。在互联网年代之前,只能说你家境好或者你单位工作到位。

                就说说火车吧。虽然现在德铁一塌糊涂,但是当年对我确实有震撼感。第一,德国当时可以镇镇通铁路,而当时中国最发达的省份之一浙江还有三分之一的人口和地区没有铁路,包括温州,台州,丽水和舟山,我92-98年间都坐海轮在上海和温州之间往返。第二,居然有轻轨通勤这东西,轻轨是公交的一部分,通用公交车票。第三,月台随便上,上车不检票。(快车上列车员可能过来检票,慢车只有偶尔查票)。第四,上海在93年废除公交月票,德国居然大面积使用月票,学生月票非常便宜。我当时的大学生学期票合大概每月20马克,100元出头,在总面积7300平方公里的莱茵鲁尔交通联盟里随便乘火车,地铁和公交车,火车快车除外。

                • 家园 就跟朝鲜一样,普通朝鲜人到了国外见啥都新鲜

                  你跟潜望镜是两个阶级的人,看法自然不同

                  你是温州农村出来的穷小子。

                  潜望镜估计是红贵家族。

                  我记得叶剑英的孙女,从小都坐的是私人飞机,从来不知道坐飞机,还有民航飞机。

                  -------

                  就跟朝鲜一样。普通朝鲜人到了国外见啥都新鲜。

                  反过来,金太阳家族的,啥没见过?

                • 家园 你刚来上海有没有震撼?

                  其实从农村到上海,再到国外,算是个等比数列,你既然有刚来上海的经历,不难预想国外大概是什么样子的。

                  我还是那句话,我初到国外,见到的比国内发达,但是没有超出我的意料之外。如果国外汽车在天上飞,我也会震撼的。可惜并没有。

                  新中国七十多年来,一直处于追赶的过程。差距本身有什么可震撼的?难道出国前你不知道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德国打完两次世界大战,千机轰炸伦敦的时候,中国还是个农业国呢,还不会造飞机呢。这个历史事实你不会不知道吧?追赶了四十多年,三分之一不通火车,对比德国镇镇通,这个差距很大么?或者说,看起来遥不可及很难追上么?

                  只能说你震撼的阈值低。

                  • 家园 从来没有被上海震撼过

                    上海给我的印象一直是亲切和有烟火气。91年第一次去上海的时候,住在一个地下室的招待所里,虽然灯光灰暗却也很干净,记得好像还给配了洗脚盆。其它印象记不得了,只有弄堂里热闹,还有在路边吃早点,生煎,锅贴什么的。后来陆续去了记不清多少次,但实话实说,没有一次受震撼的,但这不妨碍上海是我最爱的城市之一,我每次去都会很放松,感觉很有亲和力,又有边界感和精致感。

                    要说有震撼的,我觉得我90年代到日本参观访问时经历的,大概住了近两个月,日方还全程配了翻译。当时在东京就住在新宿附近,好像是代代木附近,每次去换地铁,基本上都会被当时的地铁站的规模和四通八达的地铁网以及新干线震撼到。彼时中国尚未有高铁,我每次出行绿皮车居多,刘强东也还在乱糟糟的中关村电子城卖盗版光盘。

                    最近一次被震撼到的情况是疫情前到印尼的一次出差,因为项目的关系,有机会深入到雅加达靠海的棚户区。被震撼到是因为当时看到那么恶劣的生存环境,居然还有人世世代代居住,被人们的忍耐力感到震撼和悲哀。

                  • 家园 92年到上海没那么大震撼

                    先说重点。我92年从温州到上海受到的震撼比98年从上海到德国的震撼小。

                    温州在改开前很穷,80年代发展不错。上海在改开年代的大发展是浦东开发带头的。我92年到上海,那时候杨浦和南浦大桥已经建起来了,但是浦东还是农田,东方明珠还没有,地铁还没有,内环线还没有,上海新客站已经建好了。但是我乘轮船过来的,在公平路码头到达,那一片破破烂烂的。有关住房,厨房,卫生间什么的我前面已经说过了。比较让我震惊的是,一,自来水供应,管道煤气和供电都很便捷和稳定,二,公有制还很发达,交通运输,医疗,餐饮,商店全部或大部分还是公有制的,当然服务态度也比较一般。

                    • 家园 92 到 98 上海发展你是亲眼目睹的

                      92 到 94 年号称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是真的而不只是口号。之后,这个发展速度没有停下来,到你 98 年出国的时候,离发达国家不远了,至少是望其项背了。

                      就高楼大厦而言,德国到今天还比不上 98 年的上海呢。

                      不过单间这个,单人间和双人间有质的区别,双人间和八人上下铺就区别不大了。主要关乎隐私。中国这一点上似乎有执念,无论如何都不肯做单间,连中央党校都安排领导干部合住,坚决不给你隐私空间。

                      • 家园 会不会做单间没意义?

                        双人间是两个人住,单间就不知道住的几个人了。我就这么一说,潜河友你别当真,也不当假,自由心证呗。

                        我觉得一般不要单间的好,这叫强制社交,也是一个学习和煅练,人终究还是社会性的。非单间对大多数人是可接受的。要隐私很容易的,当年我们的同志是这样子的:来,5块,拿去喝啤酒,今晚别回来了。下次潜河友进党校时不妨试试。😉

                        • 家园 现在党校管的非常严。

                          只有吃饭,没有聚餐,酒根本都不能喝,上课的时候手机集中存放,还带人回来,还嫌死的不够快。自己出钱买二锅头吃都被处分了。

                        • 家园 可能就是你说的这个心理

                          单间和双人间有本质的不同,心理上类似于城堡和领地,容易独。

                          英超那些大牌球星,俱乐部不管多有钱,球员也要住双人间。肯定不是钱和资源的问题,而是心理上的一个措施。

                          这不全是社交问题。譬如我跟客户虚伪应酬没有问题,但是我住惯了单间,就不适应家人,哪怕父母妻子都嫌烦。我只有出差在外,一个人住商务酒店,才有家的感觉。没有家人的地方才是家。

                  • 家园 火车到镇,可能是因为国家小,城际轻轨确实还是值得赞赏的

                    不过当年我从长春到北京、上海,并未觉得很震撼,对这种建设不是很敏感。

                    当然了,我毕竟不是从农村直接到城市,可能感触不太一样。

                    • 家园 你是生活在吉林省?

                      我想给你一个链接,无奈手机考不下来。

                      吉林省的火车早就到镇了。有些村也是有的(临近矿产资源的村)。这是中国最早工业化的地方,没铁路怎么工业化。

                      你坐过吉林到长春的南线吗?高铁不到一个小时的车程可以开4个小时,一路都是村,镇。农民带着鸡上火车

                      • 家园 没有镇镇通,做到不容易,但是我们是有这个基础和条件的

                        只是因为最近或者说改开的方向性转变,完犊子了。

                        这是一个不以大城市为中心的省内规划模式带来的结果。

                        但是由于中心化就不能这样设计了,由于特殊需求建设的特殊小铁路不算。

                        吉林到长春没问题,白城那边就难了。我记得同学说延边那边也不行。

                        吉林的确是有条件的。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