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最近闲着,聊聊我的照相机吧 -- 大道至简

共:💬3 🌺22新 💬3 🌺3 待认可4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 家园 最近闲着,聊聊我的照相机吧

    不知不觉,用数码相机都二十年了。

    2004年,我咬牙买了一台数码相机——松下FZ-20,当年还叫“高端数码”,有别于一般的佳能尼康等普通卡片机。当时纠结的是索尼DSC-F717,价钱差不多,但造型太酷炫了。但,后来还是松下端庄内敛的造型收服了我,其实心里也有的小小的算计——索尼F717虽然炫酷,但转头这种吸睛的时尚就显得浮夸廉价。二者的配置对我来说反倒并不重要,因为我啥都不懂,就像如今掏出手机照相的随意性,一模一样。后来不久,在洪湖公园里,一个女孩端着F717给小伙伴拍照,那是让我唯一一次有点后悔的场景,因为女孩很漂亮,因为那个相机显得女孩更漂亮。

    这俩的核心性能都是500万像素,松下是12倍光学加上4倍数码变焦,索尼是5倍光学加上10倍数码变焦。松下是莱卡镜头,索尼是蔡司镜头。背后的液晶屏大小也相差无几,都不能翻转。至于最大光圈、测光、对焦性能等等,对我来说完全无感。更早前,照相就用过几次“傻瓜式“的胶卷相机。

    适逢深圳地铁一号线刚开通,我还带着FZ-20钻进地铁站拍照。碰巧地铁运行还不稳定,一站台乌央乌央的人群围着可怜的站务姑娘声讨为何刚才那列地铁不停靠就扬长而去。我拿着相机在步梯上俯拍这个场景,忽然被这个漂亮的站务看到,还以为是遇到记者,吓得她落荒而逃。当年这个“大”相机,多少还是有点唬人的。

    老娘早上必给我带午饭,滚烫的饭盒把包里崭新的相机蒙皮烫翘边儿了,把我心疼够呛,虽然不影响拍摄性能,毕竟着事关亮出来的“逼格”事情。就买了一点502胶水,结果更惨,弄得到处都是白色的胶水残渍,而翘边几天后又开了。

    那阵子经常往香港跑,这台相机也帮我记录了很多宝贵的青春时光。香港的一切对我来说都很新奇。土洋结合,新老交替,中西合璧。从街巷到维多利亚港,这台机器“啪啪啪”了很多现在看来质量很糟的图片。但却是我无可替代的时光记录。在中环斜坡陡峭的胡同里,刚擦黑的傍晚,一群初中模样的孩子,拎着我当年垂涎的佳能、尼康单反蹦蹦跳跳的跑来跑去。

    问漂亮的女警察,如何找到码头?女警认真看我的相机,很努力的用不太流利的普通话反问我“是想坐船还是“影相”?”——我才知道香港人把照相叫“影相”。我在尖沙咀附近,我拍摄双层公交车时画面时,构图还特意摆入一个年轻女警察扶着栏杆的背影——女警察个头不高,姿态调皮。圆翘的两臀上,一边挂着可爱的米老鼠钥匙链,另一边则撅着硬邦邦的左轮枪套。

    地铁站里面问如何换乘,窗口里气质提拔、身材姣好的站务看我听不懂粤语的样子,干脆开门走出来,领我到换乘的站台,并且再三仔细叮嘱我下次在哪里换乘。在粉岭迷路了。随便问旁边擦肩而过的初中女孩,她让我跟着她走,直到分手位置又指给我继续往哪里去。我问她的普通话怎么这么好,她说学校教的。十多年后,当年的那些初中生应该也成了黑暴的主力,让人五味杂陈。哎。。。还是说回照相这件事吧。

    我的悟性从小就低。加上买相机也大半是为了勾搭女朋友。所以,照相这门功课,我自始至终,就没下功夫认真琢磨过,什么M档手动等等都从来没用过,仍然把“高端数码”当成过去的“傻瓜相机”一样用,拍摄技术就没太进步,不断在老婆的批判中原地踏步。只是,不必再花钱去照相馆冲洗,那份钱倒是省下了。

    但也在其他方面继续烧钱,譬如当年短暂流行的“数码伴侣”。其实现在看,就是个移动硬盘。把当年笔记本电脑的那种小硬盘,通过一个铁壳子装起来,再连接一个转接电路板,通过USB和电脑连在一起。当时的卖点是,为了保存宝贵的照片。但我的照片并不珍贵,而且那个硬盘的存储空间,没过多久也照样不够用了。。。加了个相机论坛,被煽动买了相机清洁剂,滴在镜头上那一刻,我就后悔了。那么清澈的镜头,这些坏水根本配不上用。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通宝推:大眼,普鲁托,汉水东流,林三,
    • 上帖之待认可回复,花囧定1 / 0
      你后悔没买F717难道不是因为它那个

      红外夜视功能吗?

      一个女孩端着F717给小伙伴拍照,那是让我唯一一次有点后悔的场景,因为女孩很漂亮,因为那个相机显得女孩更漂亮。

      我这么解读“因为那个相机显得女孩更漂亮”没问题吧😜😁

    • 家园 第二个看着怎么像摄影机?

      是相机的话,镜头也太夸张了吧

      ==

      另外,请教一个问题,这么20年前的大个子松下,比起现在的手机,拍照效果如何呢?

      • 上帖之待认可回复,花囧定3 / 0
        那时候主流感光芯片是CCD,色彩跟CMOS不大一样

        柯达败落以后,坚持CCD路线也被指为其败因之一。但是CMOS渐成主流之后相当长一段时期,见识过CCD效果的人当中还是有相当多的人认为CCD的色彩效果比CMOS好。

        有点胶片时代“德味,毒”的那个意思。

        F717在当年以超高变焦比闻名,在不可拆镜头相机当中是独一无二的存在。虽然没有防抖等高科技加持,镜头素质也受诸多限制,但在“首先要拍得到,然后才谈得上画质”的理念下,满足了相当大一个范围用户群的需求。

        当时“计算摄影”还不存在,所有像差、畸变等等全靠镜头的物理素质,镜片动辄高达十几片,加上变焦、对焦的机械结构以后,外形十分夸张。相比之下,现今手机相机的各种像差和畸变,能靠软件消除的就用软件消除,消除不了的才借助镜头和镀膜,对于镜头物理素质的要求大大降低了,以影像为卖点的顶级旗舰型号手机,镜片数量也不过9片,总体成片效果却接近甚至超过过去所谓的“大三元”、“小三元”。

        10倍变焦,那么多镜片镜头小不了。

        当年F707,F717是很能打的数码相机。

        刚好看到B站有人专门介绍索尼F717

        【【单反】SONY黑科技红外透视功能的DSC-F717视频详解索尼历史上的经典之作-哔哩哔哩】 https://b23.tv/ZVJD8EG

        “透视”的卖点,在我选择纠结的当时,还没成网络热点。不然没准我还真奔这功能买了。然后没事去大梅沙海滩拍比基尼👙,然后被打被抓,然后去蹬缝纫机,然后学会里面很多技能,然后人生改写,然后路越走越宽。

        但是我没买。

        说到二十年前的相机和现在的手机相比,我姑且把你说的“现在”就比做最近的华为Pura 70吧。以数码产品这种“与时俱进”的典型特征来看,压根没法比。

        当年500万像素的感光元件已经不光是如今十倍的五千万级的升级变化,核心原件的质量、稳定性,光线的宽容度,对焦的速度和智能化,更有五倍光学变焦和50倍数码变焦的区别,毕竟能直接拍月亮。其他大光圈,广角,液晶屏亮度,色彩和分辨率,动态录像,从硬件到软件等等等等都彻底不在一个水平线上。这还不算手机的社交、金融,游戏,学习等等功能,仅仅比较照相📷而已,说是关公战秦琼也差不多了吧。

        太晚了,刚看到老婆飞机延误才落。我🉐马上睡觉喽。有空再聊哈。

    • 家园 我爱M档

      在数码时代里,太多太多的速食快餐,我们怀念胶片时代里,相机里的每一卷菲林都是充满了未知数,而M档让我找回了这种感觉,在1GB1GB的废片里寻找着那一张没有过曝又准确构图的片子。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