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人气顶天的技术大拿,官宣了 -- 漂浮游

共:💬409 🌺2842 🌵31新 💬25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8
下页 末页
                                • 家园 稍微多说几句

                                  绣铁丝/钉子的危险主要是破伤风,尤其伤口深,又没有出血的情况,一定要尽快注射破伤风疫苗。

                                  破伤风杆菌厌氧,出血后红细胞携带的氧能杀死破伤风杆菌,亦或开放性伤口,这种情况危险性会有所降低。

                                  通宝推:方平,
                            • 家园 2019年,华中XX大学XX系主任,留美交流一年,回国坐下第

                              一句话:

                              我在美国的时候。。。中国的教育制度真的不行。。。

                              • 家园 哪个系的主任呐,说这种话

                                2005年,我在学校校园里遇到母校来的考察团,一个院长六个系主任,都是海归(美、日、英),包括我自己当年的系主任,没有一个说这种话。带队的校长是根叔(美国威斯康星麦迪逊80年代的博士),也没说这种话。

                                一个院长是黄德修(国家863计划光电子主题专家组成员、光谷的首倡者),与校长住一个房。当时他俩在房间里还有过一场争论,我是唯一的旁听者。

                                争论的主题是:李校长认为像佐治亚理工这样的美国学校,博士毕业回国后可以直接当老师;而黄院长则认为回国后最好还是先读两年博士后,呵呵。

                            • 家园 不只是卖血

                              坛子里里还有一个个帖子是谈原研药的。

                              新药品经过动物实验后,还要人体试验吧。

                              那么,什么人愿意参加原研药的人体试验,以前听说过,但是总没有弄清楚。

                              前几年疫情期间,看到过有报道,陈薇院士的疫苗实在墨西哥进行的所谓三期还是及其试验。

                              参加原研新药的人体实验,是不是也是有与卖血一样的收入?

                            • 家园 你这个例子不对,国内访问学者属于特殊情况,是官方的公务人员

                              不管是大学、研究所还是政治单位。

                              那个1万美元省下来是自己净胜,是属于和你们呢留学生节省完全不同的。

                              尤其是后来,基本不怎么省了,他们呢还是邓一批科技人员的思路,省下来买大件。

                              我父母单位很多人也是如此,这很正常,他们并不难受。

                              通宝推:方平,
                        • 家园 你对GRA及美国生活费缺乏基本的常识,个人臆测颇多

                          你既然问到GRA,我就用自己的实际经历作一点说明罢。

                          这位卖血的中国留学生曾在佐治亚理工读硕士,以我当年在该校的读书经历,硕士是很难拿GRA,即使能拿也很少(要求学术非常优秀且参加科研)

                          我们20多年前读博士时,我系给的全额奖学金是一学年17000美元,合一月1400美元(称为1/2 GRA,即半工半读,还有更低一点, 1/3 GRA)

                          每个月的1400扣税后,到手大约不到1200。当年校园房租是(550美元-720美元),大多数中国留学生住不起。所以我从来没住过学校宿舍----那是96年奥运村改造。

                          我到美国的前三天,就是与同学在大街上顶着月份的太阳找房子,每个人437.5美元,两人合租一楼的一室一厅(还有房东的一条狗);房东与老婆住楼上。

                          没有床,买的前任留学生卖的床垫,直接放地板上。

                          除了房租之外,医疗保险也是必须交的。前些天有人说买书,我记得当年买了一本二手的《概率论与随机过程》,90美元。至于有人说学校复印免费 ---- 我没遇到过,我校图书馆是按页数付钱的,记得当年复印一页是2毛5)

                          最重要的是:GRA不是guaranteed 有保证的,被取消是常事。拿我自己为例:比如2003年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灾难,严重影响了我当时博士导师的经费(他是美国通信届大牛,拿过某年的终身成就奖),导致他一年之内将实验室23名研究生开掉了16名(留下的基本上是女生)。

                          我是第16名被“开掉”的,所以从被他通知到下学期开学,只有不到两周,完全没时间另寻导师找新经费。那年我记得非常清楚,揣着从多方筹借的6000现金去学校缴纳下学期的州外学费(学校规定如果外国留学生没了GRA或GTA则不能免学费,必须交州外学费)。到了学校缴费处,接待老师问了我之前导师的名姓,摇了摇头(看来不是第一次了),也很气愤,让我等着。然后她去后面找另一位负责人谈,回来递给我一张收据:将我的6000多州外学费减免为2000多的州内学费(省了四千多美元),很郑重的告诉我只能享受这一次。

                          4000美元啥概念?我当年拎着行李到美国时,总共就带了4000美元。这件事让我至今感念学校,感谢那位老师 ---- 美国人民大多数善良朴实。

                          我自费了一学期,上课之外,面试多次,找到了新导师。也因为经费困难,新导师所有的博士生,只能给1/3的GRA,也就是每个月1100(税前)。到后来连这个也难保证,所以最后几个学期,我是在校园里网络中心打工,一方面是导师的面子,另一方面是我出国前读书时就在学校网络中心。

                          我还算是幸运的吧。我一位同样被前导师开掉的上海交大的师兄,我陪他去找工作(某电脑店零工),一个小时是4美元。我真不知道他当时怎么养活他老婆还有两个孩子。

                          这都是20多年前的物价了。

                          回到这位佐治亚理工的硕士生,如果他能拿GRA,会是多少呢?最新数据,比如2025年秋季硕士MSBINF

                          MS Bioinformatics students enrolled full-time in good academic standing, with at least one semester of research completed (or in-progress) are eligible to apply.

                          是 $1,550每个月(税前)。这个钱,我不知道现在够不够他一个月的基本生活费,因为我知道一个邻居的孩子前年去了佐治亚理工读本科,一个月的房租就是1200美元以上(4人合租)。

                          应该说,我当年的情况不算最困难的。我知道有的印度学生找到了300甚至200美元一个月的住处。曾发生过一个印度学生被抢劫时,被击中腹部重伤的恶性案例。

                          说到抢劫,在校园周边被抢劫不算意外了。我到美国第一天,就在校园门外的大街上学到一个词:”要烟“,我开始还说没有烟呢。后来才知道,黑人兄弟那样说只是“要钱”的客气话,呵呵。从此也跟师兄师姐一样,每天走路上学时,兜里总揣着几个quarter,以备万一。

                          我从当年学校参加工作后不久,曾收到系里一封邮件,说系里的博士生辍学率太高,其中60%是因为财政困难。至于学校这些年来要求捐款的邮件、电话,从来没断过,比如昨天:

                          点看全图

                          我那个系,美国专业排名前五。能从硕士通过博士资格考试的,每年不到1/3。这么多博士生因为钱的问题辍学,当然是极大的浪费。这也是现在美国工业届如此缺乏相关人才的原因之一罢。

                          通宝推:落木千山,回车,西电鲁丁,为什么不可以,心远地自偏,方恨少,西江城,北纬42度,加东,青青的蓝,GWA,潜望镜,斯特拉斯堡,寄意寒星,师兄,中关村88楼,毛毛球,何求,脊梁硬,rentg,
                          • 家园 老留真能忍。。。

                            自己掏学费读phd,听起来就跟天方夜谭一样。

                            还不如fire phd老板,飞到加州,跟着老黄画GPU版图。

                          • 家园 如果这硕士(窃以为是单身直男)真的每月1500刀。作为一个

                            八九点钟太阳的学生,他不应该焦虑,除非天生焦虑症。更没有必要卖血。左理工俺没能上。录取了但没给一分钱。后悔呀但不提了。但后来去参加培训过。很好的学校。就是地点不好整在市中心。房租是会有些小贵。但应该不至于四人合租还一千二。他标准高那就另说。有朋友去年刚搬到亚特兰大downtown工作租房一千六是个studio。这硕士作为咱们都经历过的穷学生时期如果将就一下,合租房租不应该超过一千。每月一千五他交不了什么税。剩下的钱基本够吃喝。下馆子就不够了。当然现在的孩子和咱老一辈要求不一样。但不能说没有基本保障。本人当初来了后,那是还在亚特兰大奥运之前,因为成绩不够优秀,学校只给了一学期一半学费的一次性奖学金。加上从亲戚朋友那里凑的钱交够学杂费书本和第一个月250刀房租(合租)之后兜里就剩二十多快钱。当时也顾不上焦虑,就知道马上要想办法弄钱呀。第三天就开始打最低工资每小时4.5刀一周25小时同时fulltime上学,每个月不到500刀,没买过血,无其他收入,吃住用都够了。我当时其实已经是另类了,除了我和另外一个,在我那学校,中西部州立,就没听说还有别人再需要上学同时打黑工挣钱过活的。都是博士硕士全奖RA/TA/PA学费免到州内,有的周全免但我们这里不是,加stipend生活都够了。我看他们都是大款。后来来上学的年轻人更是不缺钱,包括我家亲戚。有没有奖学金无所谓拿着父母的钱不当钱,其消费让当地人都膛目。哪里还要买血?父母哪里会允许?

                            通宝推:踢细胞,方平,
                          • 家园 这句话差点把我乐死 -- 有补充

                            “你说的这个Emily Gallagher我也不认识,话的可信度未知”。这是学术文章,你当然可以质疑批判,但都得你认识才可信?我竟无言以对😭

                            下面这个只提供给不认识也能信的同学:

                            https://rgs-ibg.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111/tran.12679

                            大北美土狼屯一个教书的;这儿先岔一句,这是但凡我认识的,儿子女儿就藤校医学院的地方,也算是一个挑战。这篇文章第二节里也介绍了米国有偿献血的地理分布,也是说这是穷人的营生。里面的引文也介绍了以前的研究,其中一篇北墨没鞋跟大学的一个教书的,虽然估计上面这位老兄也不认识、也不能信,但作者小组画了个血站分布图

                            点看全图

                            不过在这之前,我还真不知道这个米国的血浆产业。粗粗找了找,没有找到这个卖血的人数估计。但是根据上面我不认识的没鞋跟的那位的文章里的地理分布,我臆断一下人数应该不多,占总人口应该是低于、起码不会显著高于一、两个百分点。大概看看地图,再臆断一下应该大多不在白领华人的生态圈里。不过,根据这些文献,人少力量大,米国血浆出口值比大豆出口值还高。

                            最后友情提醒大家一下,我们北墨这儿老师家长从来都是告诉小学生不能相信不认识的人,但我认识北美藤校上医学院法学院商学院的人。

                            通宝推:心远地自偏,方平,
                            作者 对本帖的 补充(1)
                            家园 一个对比图 -- 补充帖

                            米国有个主要分布在中西部的快餐连锁店,有上千家分店,估计东北部的人知道的不多。上面我贴的地图里有900个血站,可以对比一下。

                            点看全图

                          • 见前补充 5044632
                            • 家园 关于美国卖血产业,那位商学院女助理教授是从金融学角度研究

                              为什么此文发自商学院的金融学教授之手?因为这是一个Business,作者的确做过详实的数据调查:

                              1、“超过三分之二的卖血者是为了支付日常必需品和紧急情况”

                              2、“卖血是你在没有任何工作经验的情况下,可以赚取的最高时薪之一。你能在 90 分钟内赚 50 美元,对于年薪 只有15,000 美元的人来说,这真算是很高的时薪”

                              3、“卖血人数与与借高利贷者(Payday loan)人数大致相同“

                              4、“高利贷机构与典当行越多的地方,卖血站越有可能在那里开业” (解释了兄台贴的分布图)

                              5、“借高利贷者主要分布于在年轻人(35 岁或以下)中,与卖血者的年龄结构相符”

                              6、“研究人员还发现,在新卖血站开业四年内,附近居民寻求借高利贷的可能性就会大大降低

                              7、“卖血站并没有帮助那些已经深陷高利贷的人摆脱债务,但却提供了最后一刻的某种缓冲----比如能帮助你避免因付不起 100 美元的房租缺额而被赶出房子的威胁”

                              8、“根据消费者金融保护局的数据,考虑到典型的高利贷(两周发薪日贷)年利率为 400%,而且 80%​​ 的高利贷者至少会展期一次,卖血站对减少新的高利贷债务意义重大。研究人员估计,因为卖血,美国家庭每年可避免大约 1.8 亿至 2.27 亿美元的高利贷成本。”

                              最后3点,作者的行为貌似甚至可算是卖血站对美国底层老百姓”“不乏益处”“了 ---- 这大约才体现了商学院金融学教授的味道

                              该文还回答了卖血人数及频率分布问题:

                              (1)美国每年有300万人卖血(主要是低收入成年人),提供了全世界 70% 的血浆

                              (2)美国是全球仅有的五个允许制药公司向捐献者支付报酬的国家之一,而且与奥地利、捷克共和国、德国和匈牙利相比,美国允许的卖血频率相对较高(每周两次,每年最多 104 次)。与之对照,比如奥地利每年只允许捐献 50 次,平均每次 30 欧元。

                              (3)虽然20%的献血者每年只捐献一次,但 29% 的卖血者卖了10次以上

                              根据现有数据:

                              ”从 2014 年 1 月到 2021 年 7 月,美国的卖血站数量增加了一倍多“

                              得出产业预测:

                              “市场研究公司 BCC Research 表示,全球血浆市场预计将从 2022 年的 332 亿美元增至 2027 年的 457 亿美元”

                              在作者笔下,这真是一个蓬勃发展的“产业”。

                              通宝推:方恨少,加东,GWA,
                          • 家园 凑是这么无耻啊

                            是啊,可以因为钱把你踢出去,然后转身就管你要钱,希望你捐款,毫无心理负担。

                          • 家园 你这篇文字,字字血泪,颠覆了很多人的认知

                            这说明很多人的认识是有严重缺陷的,是很有问题和错误的。

                            当然由于种种原因,你不是最惨的,只是当时的慌乱。

                            但是大家可以想见没有你说的条件的人会如何操作。

                            学校或者相关单位的这个方法也很美国,符合美国的运行规则。

                            这就是资本主义美国。我这类人、极左派,凭借天然的对美国不信任,不会不接受这种状态的描述,不会排除这种可能性。

                            虽然我以前不知道,但是总是疑神疑鬼美国还有各种猫腻,因为资本主义资本家就这样不可信。

                            也许有人只是因为你的人品信任你的描述,但是还是不能接受美国是坏人这种基本事实。

                            但是,这种东西迟早会越来越多的被列举出来。

                            看吧。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