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人气顶天的技术大拿,官宣了 -- 漂浮游

共:💬409 🌺2842 🌵31新 💬24 待认可1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8
下页 末页
                          • 家园 你校这是养藏獒模式,难怪方兄这么厉害

                            按我在DC一带几个学校的经历,读生物和理科PHD的还好,文科EE/ME的难一些,要教课或则GRA,有竞争,但还没有犯难到这个程度。曾有个室友是马里兰大学的EE博士,导师每天早上要组会,轮着介绍进展,做的不好或者讲得不好就骂娘,骂几次就滚蛋。这是我看到压力最大的。

                            读硕士就难的多,我在美国的第一个室友(我俩合租一个客厅,每月250刀)读会计硕士,到美国第二天就去唐人街刷盘子,好像半天50刀,管一顿饭。学费有时候交不上,就靠信用卡balance transfer周转。我看他有次非常困难,还借了他一笔钱过渡一下。那个兄弟现在在美东某银行高管了。

                            内人读博士,没有奖学金,前两年按照外州/国际收费,到了读不起的地步时遇到贵人,找到一个GRA,每周10小时,钱不多,但可以按照州内交学费了。至今感激招她的印度老师。我有奖学金,可以负责生活,勉强撑到毕业,不过最后一年也靠信用卡周转。尽管省吃俭用,可要养俩娃,信用卡的钱完全还上已经是她毕业两年后的事情了。

                            通宝推:落木千山,方恨少,七天,斯特拉斯堡,毛毛球,方平,
                            • 家园 GRA关键是能免学费

                              踢教授大概是在DC圈的大学教书。我一个非常要好的前同事,哥大的博士(导师是院士),在公司干了两年不喜欢了,去了George Mason;他老婆也在那里拿了tenure。

                              他跟我抱怨最多的,就是系里的派系斗争。而这个,也是我那个号称美国最大的系(20多年前一个系就有150个faculties)的顽疾。系里分十个专业,每次选系主任,都斗得你死我活,所以往往只能从校外招。这种复杂紧张的人事关系,导致有些专业即使有余钱,也根本不愿意将资源分享给其他专业的学生,比如GTA名额。所以学生们只能在GRA里卷生卷死。

                              专业内老师之间也是文人相轻。有一次Motorola出钱给系里通信方向捐了一个Chair title。好家伙,该专业八个大名鼎鼎的教授(包括院士),争得斗鸡似的,各不相让。最后Motorola只好将这个title一分为三,于是我之前那位大牛导师乐颠颠的在他的签名档上加了一行:1/3 Motorola chair professor...

                              这种氛围,让很多外来的教授很不习惯,比如我后来的印度导师,呆了几年,跟我抱怨:“我在这里根本找不到系里人合作”,实际上,他给我找的两位副导师都是计算系的 (我这位导师工资太高,20多年前就超过了25万美元,我系只能付3/4, 计算机系承担了1/4)。后来干脆趁着一次生病(cancer)的机会,回加州了,后来是加州某大学某学院院长,现在还在中国深圳某院校兼职。

                              当然了,Gerogia Tech 并不是每个系都如此tough。比如我老婆是计算机学院CoC,我们则习惯称为CS ---- 这里有戏谑与羡慕的意思:Community Socialism (社区/社会主义),讲座经常提供免费Pizza。而我们系与她们系之间就隔一个小系(微电子),所以经常厚着脸皮去假装听讲座,目的是蹭披萨。

                              其实真正羡慕她们的,还是该系能基本保证给每个录取的博士生提供5年的奖学金,这在学校里是非常稀罕的。也是因为那些年计算机被雅虎、Google等新势力弄的大火的原因吧,不缺钱。她们学院当年那个dean本身就是HP的CTO跳槽过去的,也会搞钱。

                              所以我老婆读书期间,还攒了一万多寄给国内,帮父母凑钱买房。

                              即使如此宽松的条件,也不能保证每个博士生都能经费无忧。有一次,老婆系的某教授在一个8年了还没毕业意思的学生门口,贴了一张小字报:“Phd candidate is NOT a tenure!” 😂

                              其实,读8年不稀奇啊,我知道还有读了11年的。我老婆也是7年半才拿下学位 --- 她导师决不允许灌水发文章,所以每年只能投有限的几个顶级会议。导致毕业时,她导师建议她再去自己当年的学校(CMU),跟着某位大牛(《阿凡达》电影的视觉技术提供者)读博士后时,我坚决拒绝。

                              这么多年过去了,读书时的艰辛往事,现在回想起来,更多的是回味,甚至有趣。这大概就是岁月沉淀罢。

                              顺祝踢教授新年快乐,阖家安康!

                              通宝推:李根,方恨少,加东,黄序,GWA,rentg,踢细胞,
                          • 家园 这篇看了有些颠覆认知了

                            我印象中,美国大学的博士都是不用为经费发愁的,至少是半奖+助教。

                            美国大学的硕士和博士是两个方向,不一定是两个级别或两个阶段,本科毕业直接读博士的很多。读硕士多半是职业发展考虑,而博士是为科研做准备。当然这些都是身边的知识,其他地方、其他行当可能不同。

                          • 家园 大城市生活成本太高

                            RA的工资涨的太慢

                            我20多年前在小城市一个月就有1400。后来结婚了租一个1室一厅的300多。

                            现在确实差远了。

                            记得当时很多印度人没有奖学金,6,7个人住一个1居室的房子。

                            通宝推:方平,
                            • 家园 工资最多翻了2、3倍

                              05年一两千,现在平均也就三五千。但普通城市房价普遍翻了一二十倍,一线翻了几十倍,物价同样不止,所以说收入分配出了问题,当经济不再能高速增长掩盖矛盾时,内部的不满呼声与改革压力就开始积累。

                    • 家园 东大的AI会经历西大最严格的检验

                      我认为大语言模型生成式AI会“骗人”。

                      同意你的观点,以及

                      一上西西河和真人交流还是有价值的

                      二东大的AI会经历西大最严格的检验

                      三我对自己的判断能力四个自信

                      四要让骗子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第二个问题,你认为美国卖血者都是为了换星巴克和梦想球鞋的,那又刷新认知了,是他们“拥有愚蠢的权利”呢还是“消费主义的洗脑后果”呢,先有鸡还是先有蛋呢,我看都是蠢和恶的社会,我当然无所谓,他们继续,这个分歧可以保留,我基于内心做自己的理想主义者,何其自性本来清净,干嘛要互相说服?

                  • 家园 当年描述许三观卖血,其实也是职业,导致了艾滋病问题

                    比如河南艾滋病村,就是这么来的。

                    不过最近十几年感觉应该还是少了点。

                    职业卖血人国内也是有的,确实不如这次小红书美国人疯狂。

                    但是,我想说美国可是世界第一啊,居然还有这个小群体,还是过分了。

                    按道理讲到了美国是为了避免这种生活的。

                    如果第三世界到了美国还过这种生活,那不是白去了吗??!!!!

                    贾队长说话,日本人没来你们打我,日本人来了,你们也打我,日本人不是他妈的白来了吗?!!

                    悲愤啊。

                    这就是我们左派问右派的话,跟着美国的也不都富裕了啊。

                    那么跟着美国的意义何在呢?

                    不能总要投入到美国怀抱对抗中国吧!!!现在就是面临选择了吧?!!

                    自由的机会岂是白来的?呵呵呵,总不能为了机会去印度吧!!?

                  • 家园 我现在也是在大量使用豆包,deepseek还没来得及下载,

                    等风头过了再去下载研究。豆包我用的最多的是搜索,百度的搜索广告实在是太多了。图像生成玩了几次以后就觉得意思不大放弃了。豆包做题目也是非常出色的,家里有孩子的可以广泛使用。据我所知,经常写文章的人使用豆包的频率也很高。

                    • 家园 豆包的市场认知度很高,不知道跟抖音的推广有没有关系

                      百度的文心一言其实挺不错的。

                      我啥AI都用,一个问题一个不满意就换一个,AI问答全面碾压搜索引擎了。

                      点看全图

                      工作中用付费copilot, 主要优势与O365的集成,总结teams会议,邮件,搜索公司内网资料比如sharepoint和onedrive常常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原来某个问题n年前就有人有人处理过。

                      点看全图

          • 家园 AI时代“提问能力”将成为每个人的最关键能力之一

            十二个待认可的楼

            忙总说过,能够正确的提出问题,问题就已经解决一半了。好像我的“提问能力”不太行。

            设想一个现代人穿越到3000年前,医疗方面他能给古人带去什么有价值的帮助呢?

            ……………

            豆包

            3000年前大致处于中国的商周时期,医疗水平相对较低。一个现代人穿越到那时,能在医疗方面给古人带来以下有价值的帮助:

            传播医学知识

            - 个人卫生习惯:教导古人定期洗手、洗脸、洗澡,保持身体清洁,减少寄生虫和疾病传播。建议他们用温水洗漱,避免用脏手揉眼睛、口鼻等部位。

            - 环境卫生维护:指导古人清理居住环境中的垃圾和污水,保持室内通风良好,减少蚊虫滋生。倡导定期打扫房屋,在居住区域种植一些有驱虫作用的植物。

            改进诊断方法

            - 观察身体细节:传授古人通过观察面色、舌苔、脉象等更细致的诊断方法,帮助判断身体状况。例如,观察舌苔的颜色、厚薄可以了解体内的寒热虚实。

            - 了解疾病特征:教导古人区分不同疾病的症状特点,以便更准确地诊断疾病。比如,让他们认识到发热伴有咳嗽、流涕可能是外感疾病,而发热伴有腹痛、腹泻可能是肠胃疾病。

            丰富治疗手段

            - 利用自然疗法:介绍一些自然疗法,如用热敷缓解疼痛,用冷敷减轻肿胀。还可以教古人利用温泉、阳光等自然因素促进身体健康。

            - 尝试草药治疗:凭借现代草药知识,指导古人使用一些常见草药治疗疾病。比如,用生姜治疗风寒感冒,用艾叶治疗腹痛等。

            疾病预防与控制

            - 预防传染病:当出现传染病时,指导古人采取隔离措施,避免疾病传播。建议他们对患者使用过的物品进行消毒处理,如用火烧或煮沸等方法。

            - 增强体质:传授古人一些简单的养生方法,如适当运动、合理饮食等,以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

            推动医学发展

            - 记录医学经验:帮助古人建立医学记录系统,记录疾病症状、治疗方法和效果等信息,以便总结经验,为后世医学发展提供参考。

            - 培养医学人才:将现代医学教育的理念引入古代,培养更多具备系统医学知识和技能的人才,推动医学的传承和发展。

            豆包没说煮沸消毒,是不是意味着当时人民已经会了?其他的好像没有什么特别有价值的,是不是我没有问到点上?

            大过年的,新年好,借个地方放一下啊。

        • 家园 毛主席是放弃了北大的机会,不是没机会,完全可以通过李大钊弄个

          文凭以他当时的能力完全可以做到。

          但是他没时间。

          蒋介石应该说过毛主席蠢,比如重庆谈判和之后一段时间。

          重庆谈判,蒋介石是绝对占优的,体现为占据了东北精华区,拖延了毛主席参与东北决策的时机,重庆谈判占据了大部分优势。还恶心了苏联,苏联并不反对中共占据东北为自己建立缓冲区(包括内蒙和华北自治政府)。

          但是当1948年我军再次反击后,他就没时间瞧不起毛主席了。

      • 家园 论文都涉嫌抄袭的张文宏什么时候成了顶级专家?

        在新冠疫情期间去,像个小丑一般上蹿下跳的张文宏,在行业的学术上有何建树?

        • 家园 上海的顶尖三甲科室主任

          不是顶尖?你知道要请这样的去飞刀,普通人要出多少钱?别咋咋呼呼。张本科入院,论文抄袭,都可以成为专家,千千万万比他基础好,做人踏实的年轻医学生,如果有他的位子,中国不更伟大?无脑贬低张文宏,其实也在无脑贬低中国这个国家,如果张是一个无知无识的人渣,让此人渣登此位置的中国,是何渣国?别被党争冲混头脑。。

      • 家园 老一辈科研人的水平普遍不如年轻人

        但是老一辈在“造原子弹不如卖茶叶蛋”的年代坚持下来,还是应该得到尊敬的。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