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中医曾给我家族的伤害 -- Swell

共:💬48 🌺147 🌵5新 💬48 🌺15 🌵2 待认可1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中医曾给我家族的伤害

    这个故事部分讲过了,稍微润色一下吧。没有要和当前中医问题进行辩论的意思。这部分是历史了。算是讲故事吧。

    我姥爷的爸爸,我的太姥爷,当年的大地主。当他励精图治把他的几个兄弟的土地又收到自己手里,保住了家业之后,老地主敏锐的发现,其实当地主是一个收益有限的营生。

    为啥呢?一个是他是有资本了,但是呢,地还是得优先租给屯里的自己人。整个屯都已经沾亲带故了。敢便宜外人会被戳脊梁骨的。其次呢,确实是穷人欠了他很多钱。按说他可以当黄世仁了。可是穷鬼们躺平了,不光不还,有事还来借。同样的,当年的一个屯,大家是共生关系。你敢把人逼死,那下次胡子来了,大伙是帮你扛枪还是偷偷开门,可就不一定了。搞得他变成杨白劳了。过年过节之前赶紧离开家,怕别人以拜年的名义,再来借钱。

    但老地主强烈的事业心,让他和他的父辈比起来,勇于离开熟悉的老屯,去新兴的城市找出路。

    一个是城市变得越来越大了。最初的城市,比如吉林市,非常的小。小到那个城在我们今天几乎就是两条街的长度。但是后来城市越来越大,人越来越多,卖米这个营生就很重要了。刚开始卖米就和买菜什么的差不多一样。但是米,或者说粮食这个东西还是很重。运少了不行多了又不方便。应运而生就有了米行。米行就是稍微简单的一个大铺子。遮风挡雨。 这样商家有了固定摊位,也方便。他一看,可以投资米行啊。这个坐地收租可比收地租稳当多了。同时有了米行还可以控制一下米价。正好他也是大卖家。从渠道垄断,商业之道果然都差不多。

    一旦进了城市,他发现第二个有利可图的就是房产。买进,卖出,什么不用做,一买一卖就挣钱。后来他又发现一个规律。富人住的地方别买,买完了也不好出手。穷人住的更不能买,破地方没人去。专买紧挨着富人住的地方。买下来按照富人的口味,稍加修整。这些地方慢慢的,一些今天的话来讲,中产,既不是很富但又想往上流社会靠的就会接盘。 据说老地主后来根本就不管农村的地了。一律交给自己的原配在农村操办。自己带着几个师爷在省城专心操办房地产。

    他还有一份产业,算是祖产。就是药房。当年祖上发家就是关内关外倒腾。从关外运往关内的主要就是人参,鹿茸之类的名贵药材。自然自己也开了一个药房,消化产品。当时的药房都是配郎中的,看病开药一条龙。 生意甚是兴隆。他自然是不信西医。认为西医西药有毒,吃了伤身。不如中药调和。 但是做生意吗,绝不能和钱过不去。既然有人愿意买,他自然愿意卖。于是主要的一些西药他都卖。同时,当时也知道有打针这回事。但是高科技似乎都是垄断在日本医生手里。这也难不倒。他找来日本医生,俩人谈判。 你来我这里看病打针,收来的钱一人一半。 感情日本医生不是一个雇员,倒像是一个合伙人。而且条件苛刻,打一针几个袁大头,其他的一律不收。但就是这样,硬是供不应求。他的药铺开在县城里。出名了之后甚至有人从省城赶过来打针。

    这回说到正题了。他忙着挣钱,孩子也不少,4个女儿两个儿子。我姥爷的哥哥,我叫大姥爷,是家中长子。年轻时候也是一表人材。一米八几的大个,高鼻梁,深眼窝。走到那里都引人注意。 家中长子的婚姻老地主也是下了功夫,找的另一个大地主家的长女,我的大姥姥。俩人的孩子,就是家中长孙,也是宝贝的不得了。

    小孩十几岁那年,突然得了痢疾。痢疾致死不奇怪,但当时可以打针又有西药的情况下,好多农村人家里很穷的哪怕借点钱都治好了。但老地主这时候心疼自家人了。非说用西药伤身,找中医给开了各种名贵药方来治。结果,也是命不好,没等治两下呢,突然转成重症,再用西药,晚了。

    这大概成了大姥爷这一辈子悲剧的开始。从此事事不顺,裹挟在时代的惊涛骇浪里,苟且偷生。 几十年后还念叨:找日本医生打一针多好。非要吃那个破汤药。

    通宝推:不远攸高,
    • 上帖之待认可回复,花囧定1 / 0
      看看宋皇族

      大宋皇族,

      子孙生病照样,

      古代很多疗效差。

    • 家园 如果打一针之后人死了,咋说?

      是不是几十年后还念叨:找日本医生打一针死了。吃汤药多好🤔

      人有命运,首先是命,命不够硬的话,碰上啥事都能挂。

      • 家园 那就是西药有毒了

        人只能有一次经历。又不是打游戏,选错了重来一次。

        • 家园 药即是毒,毒即是药

          按中医的理解,药的本质就是毒,所以才可以治病。不能治病的没毒,也就不是药。

          用到社会上,能解决问题的方法必然有副作用会带来新的问题。但是如果没有副作用不留下后患的,也解决不了当前的问题。

          如果有人说有万全之策,大概相当于说有长生不死之药,不是骗子的,万中无一。

          通宝推:亮子,
    • 家园 归罪于中医,太奇怪

      在人心不古的时代,借助中医坑人,也会变得多起来了。就像枪炮子弹杀人,能怪罪枪炮子弹?然后就废弃不用枪炮子弹?长期思想上被西方送进很多毒药,包括污蔑中国传统的很多毒药,很多人已经没有起码的辨别力了。

      一个新冠,西方推销的疫苗,明显是毒药,却很少有人质疑,毒害亿万中国老百姓。补充解释一句,病毒疫苗不是短时间能制造的,尤其是容易变异的RNA病毒,就没有成功先例。这都是西方预先准备的害人工具,但在中国和世界都被西方控制思想的情况下,质疑的声音,基本被限制,而少有人知。

      补充,刚看到,要用ai主导教育了,这恐怕就是让西方资本家控制中国教育了。我这个预言,很多人不愿意相信。问题是中国如今的网络媒体,基本都交给西方资本家。将教育交给西方资本家控制,不过是这个路线的继续。

      • 家园 中医没了,咋依靠?

        老师没了,只好托付AI,只因管事的光为自己牟利让基础垮掉。

        • 家园 没那么悲观,好比刀郎的歌曲,是中国人骨子里的东西,所以大众很

          喜欢,感触在内心。

          中医也是如此,既然如此西方可以从放血疗法到现代医学,中医没有理由不继续。

          那些搞中医的基于利益和内心精神需要也必然要坚持。

          都是很重要的支柱,况且还有疗效呢。

          这些东西不是一时半会可以消失的。

          历史还没有证明中医无效。也无法证明。

          所以,只能继续,坚持。

          你不用悲观。大家身边就有典型案例。不可能消失的。

      • 家园 在新时代,真相总归会出现,这个他们遮不住

        这次ds,我想给中国人,年轻人增强了信心,削弱了权威和西方的主导型,必然会产生冲突。

        这样一些人如同美国人,太猖狂而贪婪了!!不给年轻人机会。

        那就看未来吧。

    • 家园 不是,两种都无效的情况为啥区别对待 迷信西药

      本是心态问题 在假设 以释情绪。实际上是中西医两种方法都用了,可能情况是中医药用晚了、西医药用晚了。

      • 家园 我就是讲一个故事

        题目算是当事人观点。

        我确实没法回答。都不好使呢。就算用西药也可能不好使呢。根本就不是痢疾呢。这些都没法说。

        可以说亲人小时候给我讲的故事也潜移默化的影响了我吧。

        • 家园 读你那故事有感, 我这儿有类似的

          我姥爷家也是东北屯里的,屯里基本没几户外姓人家,有也是逃难过来的在打工,周围屯上也都是亲眷自己人,枪是不可少的。家族里请先生有私塾,姥爷是大哥 家教严又用功入讲武堂做官,按分工二爷管生意在社会上有一帮朋友,曾在沈阳光天化日劫法场 救下地下党,三爷读书也好十几岁读清华加入进步组织后去了南京军政教书。

    • 家园 3. 当年的屯的武装

      去年夏天回去扫墓,看到了大概是留在农村最后的一户当年的老家人了吧。他们也搬离老屯了。但是很仗义的承担了日常的扫墓活动。看我们去了,非要热情的带我们去缅怀一下遗址。我也算终于见识到了老屯啥样。

      首先当年老地主的宝地真的是太偏了。最近这些年大基建,路已经很顺了,但最后去老屯的地方还是不通路。因为相当于往山脚下走了。除非未来把山打穿,这地方没有通路的必要。

      当年这就是优点,山高皇帝远。直到共产党之前,所有的政府其实都没有实现管理。就是每年来和老地主商量,你得纳粮。老地主成包税官了。自然相对的剥削也少。

      但是这种地方自然土匪的威胁也大。于是我叫舅老爷带我们看了这个老屯的遗址。大概有今天北京一个小区那么大吧,是那种几栋楼的小小区。本来这地方就偏,这个屯还更偏。都快到山脚下了。一下子可以看出其军事用途。屯由四个角上的炮楼和中间的围墙围成一个类似正方形。正方形的两个边背后不远就是山。所以前面空地不大,人多也不好展开。另外两边被山上下来的小河近似于隔开一块。大概类似个护城河。虽然河水不深,但冬天枯水就是个沟,马不好过来。

      屯的主要城防是四个砖石砌成的炮楼。据说将近三层楼高。底下是近似实心的,炸都没用。上面是雇佣的神枪手,当时东北叫炮手。多的时候有十几个职业炮手。

      炮楼之间有接近一人高的土墙。这个土墙不是防人的,是防马的。据说这么高,你骑马就算助跑也跳不过去。你一旦下马当步兵了,神枪手就可以招呼你了。

      城里就是屯里人的生活区了。随着人口增加,城外也有一些住户。有事的时候就一起往类似堡垒里面跑。就算翻过墙也没大用。里面很多的房子也可以作为据点继续打巷战。据说,只要拿不下来炮楼,土匪就别无办法只能撤退。

      当然里面的核心就是地主家的大宅,最后一个堡垒。高墙深院,里面各种轻重武器。当年被人民政府抄家的时候好一顿忙乎。

      所以遇到土匪,炮手们上炮楼,老百姓,特别是壮年男性持枪在城墙上提供火力支持。

      当年各个屯都是靠这么展示武力,和土匪们达成军事均衡,让他们知道确实吃不掉你,才肯去跟你谈判的。没有武力,早就如林海雪原中讲的那样,被团灭了。

      等到我姥爷小的时候,确实他是没见过土匪来骚扰屯了。所以这些对他也是传说了。主要就是当时一个是有了电话,而且公允的说关东军对土匪有了火力,机动性的优势。这也是为什么要巴结县长的原因。

      土匪一看打不过,他们也不打了。换了一些隐蔽的方法。比如来个中间人,说想要和你用山货换点钱或者粮食啊。当然是意思意思的山货,还是要你交保护费。你要是不交,那人家就设计一个绑票之类的。他家确实被绑票过。意思是我们还是有实力的。所以一般也就是花钱免灾了。但这种程度的勒索和当年的刀光剑影比起来那是和平多了。

      • 家园 十几个炮手,那得相当富裕了,你们那里的地怎么办啊,不可能围起

        来的啊。

        另外,这个地方看起来距离吉林市得有点距离了,中间路的土匪怎么防啊,比价得运米到吉林市卖啊。

        这块很真实了,就是屯子里自己保卫自己的屯子。

        只是不知道,如何解决对其他屯子的利益纠纷。

        如果说是山脚下,不知道水如何?

        土匪一看打不过,他们也不打了。换了一些隐蔽的方法。比如来个中间人,说想要和你用山货换点钱或者粮食啊。当然是意思意思的山货,还是要你交保护费(道路通过费,还算是文明的了,属于成熟路线)。

        你要是不交,那人家就设计一个绑票之类的。

        他家确实被绑票过。意思是我们还是有实力的。所以一般也就是花钱免灾了。

        但这种程度的勒索和当年的刀光剑影比起来那是和平多了。

        此事在天津上海都是很多啊。

        日本当然打土匪了,因为有可能威胁到开拓团土地啊。

        看起来你屯的土地不怎么样,似乎日本人不太关注,应该是你屯缴了相对足够的粮食和物资。

        关东军条件比较好,经营东北时间长,在东北城市有大量利益,不必像关内那样重新经营,修改利益关系,融合调和利益关系。

        这也是张学良不抵抗的原因(没能力,被渗透的一塌糊涂)。实际上关东军+满铁已经是东北的隐性政府了。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