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中医曾给我家族的伤害 -- Swell

共:💬49 🌺148 🌵5新 💬45 🌺9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 家园 基督教有句话,适合中医

        上帝,请赐予我平静,

        去接受我无法改变的。

        给予我勇气,

        去改变我能改变的,

        赐我智慧,

        分辨这两者的区别。

        可以改为:

        上帝,请赐予我平静,

        中医无法治疗的去看西医。

        给予我勇气,

        西医无法治疗的去看中医,

        赐我智慧,

        分辨这两者的区别。

        • 家园 你越来越像个文科生了

          我早几天的论断: 由于生命科学发展陷入死寂,而生命总会找到出路,所以医生这个职业的未来方向是文科化。

          你的“blood for LV”论也是一只薛定谔的猫,带着人性的光辉。

    • 家园 2. 大姥爷一辈子的悲剧

      当年的地主家庭呢。一般长子和其他孩子的地位有着非常大的差别。 一般倾向于给其他的孩子更多的浮财,比如钱啊,房子啊之类的。但是家族的主要财富,比如地啊,店铺啊,倾向于完整的给到长子手里。这也是我那个太姥爷能很快收归他兄弟手里的少量土地。自己钱生钱容易,兄弟们钱越花越少。

      所以大姥爷作为长子的培养,婚配也都是上了心的。找老婆主抓门当户对。大姥姥个字矮,长得据说年轻时候就只能算是一般。而大姥爷呢,我妈看金粉世家的时候说,跟那个男主角(陈坤)差不多。 所以俩人也基本就是法定婚姻。原来也没啥感情。大姥爷结完婚,该怎么玩怎么玩,什么情人啥的都是公开的。 大姥姥也不在乎,反正就算领回来也是妾,无所谓的。她就专心在家伺候婆婆,同时等着接班。

      当时俩人孩子不幸病死了,而且大姥姥也失去生育能力了。但也没啥担心的。孩子还不有的是。 你出去鬼混,弄出孩子来,抱回来,算是过继给我。这么大的家业,想干的还不排成排? 所以俩人也没那么担心。

      东北战争了,其实太姥爷有心让他买票先去台湾,算是给家里留条后路。但是他总是担心走了,将来财产万一不保。提出要走带着姥爷一起走。 一拖,解放军重炮封锁机场了。

      解放了, 他其实挺传统的。 想过离婚再找一个,大姥姥都同意了,不能让你家这里绝了后。 但人民政府不同意。 你一个被改造的想上天啊。他的过去情人,有有情有义的说我给你生一个,政府说学学法律,这叫流氓罪。 天天三反五反的,他也吓老实了。

      老地主土地是都没收了,但是像药铺啥的当年还犹豫来着。觉得他的成分跟资本家更像一点。特别是当年的药铺。交给人民政府之后有一阵子有点开不下去了,据说还曾想着把他找回去接着干来着。但是政治风起云涌,谁也把握不住。 老地主就在农村专心放猪了。大姥爷在风头稍微好点的时候,就给调到大队当会计,写的一手好字,人人都夸。 风头一紧,赶紧打回去。

      晚年在我家里过的。常常说:你吃的比过去地主都好。小时候就当是个笑话,长大了才知道,这话是有说服力的。

      通宝推:林三,方恨少,
      • 家园 【讨论】过去的地主

        记得有社科研究说,半殖民地半封建下旧中国的地主大多是小地主,和农民的阶级矛盾并不像解放后宣传的那么夸张。

        • 家园 主要是当时城市开始崛起了

          地主中稍微有点经济头脑的都开始把重心往城市转移了。

          假如不解放,我估计下一步老地主都会直接来到长春当房地产开发商。和卖房子比,其他事情来钱太慢,都属于情怀了。

          • 家园 不一定,房地产开发需要人

            需要投入,你说的只是依靠现有修修补补。还有地权问题。

            绝大部分地主可以在村子躺赢,如何去长春?还有在长春的势力突破问题。

            你说的可能是张作霖时期,不可能绕过奉系的。还有奉系时期的日本人。

            房地产开发哪里那么容易。

            而到了伪满时期是日本人一手规划,没有普通人的份,包括你姥爷这种层次的啊。

            这可不是改开初期,共产党还没搞懂。那时候也是国企开发多。

            不是你想象的那么简单。

      • 家园 算是幸运的地主了

        没挨斗

        • 家园 家境败落躲过一劫的例子不少

          还有很多【主动败落】的。

          我一个亲戚就是解放前的【地主+资本家】,赚钱之余顺带给党做过一部分工作,有些关系在。他提前判断要土改,主动送土地给各路亲戚,最后只评了个中农。他老婆当时天天哭骂,为了攒钱买地,以前是饿吐血过的,当然不舍得。

          他的企业主动公私合营以后,进入当地商贸系统一个基本行业垄断的批发企业。很快成了级别不低的干部。虽然是单位二把手,但因为一把手是老红军根本不懂业务,一切都是他说了算。在那个计划经济物资紧缺的时代,家里门槛都被踏破了。无论是物质生活还是精神生活,都比做【地主+资本家】的时候高了一个档次。之前村里都做不到第一,后来在地区都算是红人。

          可惜后来陷入共产党内部斗争。“桃园经验”后,那个一把手老红军的对头派系要整他,派工作组来。不好对资历深厚声望很高的老红军动手,就对这个亲戚刑讯逼供,要他搞老红军贪污的证据。本来老红军因为没文化,很多签章是有问题的,但他算是有情有义,就是不从。对方就泄愤把罪名按在他头上,给开除公职了。晚年比较凄惨。之前自以为得意的把钱换成古董,保值还能藏富,没想到根本没有市场变现,白瞎了。各种压抑下精神也不大正常,都给砸了。特别是孩子们长期担心他这个污点被人知道,工作有入党提干机会也不敢要(怕社会关系调查)。

          • 家园 这种叙事很多都有复杂原因,并不像说的这么单纯,而且人性很复杂

            资本家最喜欢自己歌颂自己。

            他提前判断要土改,主动送土地给各路亲戚,最后只评了个中农。

            我觉得,我太姥爷,没有准备的才是正常的大多数。他当然也不完全干净,比如给日本人筹粮食,也是参加了的。

            虽然是单位二把手,但因为一把手是老红军根本不懂业务,一切都是他说了算。在那个计划经济物资紧缺的时代,家里门槛都被踏破了。

            无论是物质生活还是精神生活,都比做【地主+资本家】的时候高了一个档次。

            之前村里都做不到第一,后来在地区都算是红人。

            也许就是因为你是它的亲戚,所以你才信任他说的一切。

            就是过去的小地主,也不是个个都是白莲花。都是见过血的。

            想当年中国各地农民械斗的时候,都是很疯狂的。

            嘿嘿嘿。

            • 家园 我们那里自然条件还可以,都是顺民

              反正谁来当领导就给谁纳粮。所谓械斗几乎没有。一方面基本全是平原,水资源还可以,大部分村是水浇地和旱地都有,没有那么渴望水源。另外在城市和铁路边上,有很多种地以外的其他机会,所以比较惜命。当然底层因为活不下去闹革命的也同时比较少,反而主要是地主家的读书人儿子要求进步才去革命。

              隔壁县靠近山区,因为用水紧张,和他们隔壁的县倒是经常发生群体械斗。他们群众参加革命的多,隔壁县的隔壁县,再往山区方向过一两个县就是所谓的老区了。那里本来就是大山,种地出力也不怎么收成,自然想闹革命找出路。

              • 家园 你这说的是有铁路时期,没铁路的时候呢?

                你村似乎水没问题。那是极好的。

                这么好的地方也要收到反弹的。历史以来就是争夺好地方的状态。

                能不能守住要看武力的。

                谁来给谁粮食,日本人可是就地补给的,虽然东北情况好,在城里有工业贸易,满洲开拓团眼里可不容沙子,要获得东北最好的土地的。

                还要种大米,大豆等。这在当年是很费地的种植。

                我看过日本人东北开发史,日本人都要占好地方的。当年抗联大规模攻击开拓团就是这个理由。

        • 家园 我姨丈更幸运

          昨晚吃饭时,我妈跟我女儿讲故事,讲到了我二姨丈的故事,姨丈小时候父母双亡,就过继给了他大伯,他大伯是个地主,没有儿子,于是全副身家都给了我姨丈,但他小时候没有好好读书,是个浪荡子,结婚前赌博,解放前夕,把地都给输光了,结婚没多久,就跑到柬埔寨去投奔一个亲戚躲债。

          再后来解放了,由于没有地,我二姨被评为贫农,结果就不会被批斗,姨丈写信回家,问二姨改嫁没有,被我大舅回信臭骂,五十年代的时候,作为华侨,带点钱回家,生了我表姐,捐了一辆自行车给公社,又回了柬埔寨,因为他在那边娶了个老婆。

          再后来,躲避红色高棉举家逃到越南,再后来越南战争,逃到泰国,在难民营住了几年,最后澳洲接收难民,在80年代初来到澳洲,晚年儿孙满堂,18年走的时候是98岁高龄。

          我姨丈应该是对我二姨心怀歉疚,经常寄钱回国,有机会都会回中国,最后一次回国,是90岁高龄,看他这边唯一的一个女儿,这个表姐算是为他开枝散叶了,去年我跟她聊天,她有三个儿子,两个女儿,十三个孙子孙女!

          顺带我的运气也很好,当年我在澳洲读书的时候,他家经常给我送吃送喝的,几乎每周都招呼我吃饭,亲戚们都说我沾了二姨的光。

    • 家园 你这题目不对啊

      明明是你家太姥爷决策错误,保守了,怎么能说是中医带来的伤害。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