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雪原剿匪中的白鸽 -- 萨苏

共:💬234 🌺680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6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雪原剿匪中的白鸽 再再再续

      20X用马鞭子一挑门帘就进去了。

      有没有用马鞭子把谁抽一顿的想法?

      那可真说不定,203有个不错的女老乡在军区医院(指的是绥宁军区医院,而乌云是省军区医院的,否则这件事会更热闹),这件事二团大多数的人都不知道,但20X心里是有数的。那时候部队的女同志凤毛麟角,203这种暧昧本来就招人嫉妒,这次居然。。。20X说得好:咋地呀,吃着碗里的,还看着锅里的阿?

      20X和203是山东老乡,203致死乡音未改,20X则南腔北调。

      屋里桌子上放着一大盆高粱米饭,旁边三个菜,一个炒鸡蛋,一个蘑菇木耳粉条炖肉看来是司务长动了血本,一大盘辣子炒鸡丁香气扑鼻,一个汤。有人说杨子荣当过司务长,20X坚决否认,他说二团的司务长另有其人,是个很不错的大师傅,倒也是山东人,但和杨子荣毫无干系。

      屋里坐着乌云,她的小战友,203,高波,还有一个男卫生员,看到20X进来,除了203,纷纷起来敬礼,乌云说谢谢首长,打了这么漂亮的山鸡给我们。乌云说汉语有一点儿发音不准,20X说不准是不准,更好听。

      20X咽口唾沫,气焰大减,没话了。203点点头,对乌云说:你们远道而来,我们招待一下是应该的,一家人么。回过头来对20X说你坐阿,我接着唱。203唱的是借东风,他的嗓子很不错。唱完,大家都鼓掌。

      乌云起身回唱一曲,是蒙古族的民歌。蒙古族的民歌荡气回肠,乌云的嗓音嘹亮舒展,一曲毕,门外很多战士都跟着鼓掌,被引过来了。

      大家吃饭,说话。主要是203在讲,讲什么呢?203说乌云同志你们的工作太有意义了,这次小分队的剿匪,是历史上罕见的。历次剿匪,虽然土匪依托森林,但是大多数情况下土匪并不愿意进林子,只是被剿得厉害了,才往林子里面躲,有机会还要出来,主要的剿匪战斗都在林子边上打。为什么呢?因为林子里头没有吃的,没有盐,待不住。这次小分队入林剿匪,是从来没有过的事情,听了你们的课,到了林子里,断粮的时候,就能够靠林子里面的东西解决给养问题,你们可帮了大忙。

      203口才好,一说就半个钟头。

      乌云听203说话,一手托腮,专注的看着203。20X说要是看我,我肯定脸红,203一点儿都不脸红。

      20X说这小子忒不老实,嘴里说着,俩眼死盯着人家乌云,一会儿跟人家握了三次手。。。

      老舅问一句 – 就和乌云握手么?和她的小战友握手了吗?

      20X打了个磕巴:也。。。也握了。。。

      那你还酸溜溜的干什么? -- 没人说,写到这儿萨自己给补上这么一句。

      天晚了,大家纷纷起身离去,走到门口,一直没找着话说的20X忽然冒出一句:乌云同志,你会骑马么?

      20X的骑术在二团相当有名,他有一匹从日本关东军手里缴来的好马,黑背白蹄,高头细腰,人称踢雪乌骓。20X对这匹马爱得不行,在那个困难的时代,竟然一有机会就用鸡蛋喂马,这个情节被曲波写进了小说《桥隆飚》里。

      有人说20X很象《林海雪原》里面的刘勋苍,其实这反映了曲波老师在写作中的特点,他是把身边战友的特点信手拈来,放在了小说的人物身上,所以,在刘勋苍身上出现了一点20X的影子,也是毫不奇怪的。

      乌云说好啊好啊,我会骑马。

      20X乐了,说你来看看我的马吧。

      就这样,乌云跟着20X到了马棚,20X说,我那警卫员举着马灯跟着我走,我抢过来说“滚。”那小子看着我,眼珠子都快掉下来了。

      20X给打着马灯,两个人看踢血乌骓,乌云说真是好马!奇怪,踢雪乌骓平时很傲,普通人接近不得,见了乌云却俯首帖耳,亲昵得很 – 其实这里面有些原因,还有比蒙古族更熟悉马的性格的民族么?另外,20X这时候还把乌云看作一个没见过世面的小姑娘,哪儿知道她的底细?

      20X说好啊,明天我带你骑马去,敢去不敢?

      乌云说一言为定,我骑你这匹。20X说不行,它太暴,太高,我给你找一匹小一点儿的。乌云一笑,没说话,拍拍马头,给乌骓添一把草料。

      乌云说:你们这位203首长可漂亮啊。-- 乌云的汉语不太好,不知道对男的用“漂亮”不对劲。

      20X:。。。。嗯。。。

      乌云问:他有对象了吗。

      [待续]

      元宝推荐:擎箭天使,
      • 家园 唉,同是天涯落坑人,给一起等填坑的兄弟们转点东西

        真是萨鲶讲古,坑人到家啊... 不过,花还是不能少了人家的。

        贴点古狗来的,给还没看过的朋友们...

        童年时京剧“智取威虎山”、少年时小说“林海雪原”里面那些英雄形像,永远铭刻在心中... 才知道曲波同志三年前已经过世,想起他在小说中的献词:“以最深的敬意,献给我英雄的战友杨子荣、高波等同志!”,一时间眼前一片云雾...

        [转自胶东在线]

        曲波——当代作家。山东黄县人。1939年参加八路军,任连队文化教员、指导员等职。1943年进胶东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写过《麦收之后》等剧本。1944年任大队长、团政委。翌年赴东北,率小分队进入深山密林参加剿匪的战斗。1947年随军南下,后在辽沈战役中受重伤。1949年调海军学校工作。1950年转业,任铁道部工业局副局长等职。后曾任中国作家协会理事。出版了长篇小说《林海雪原》、《山呼海啸》、《戎尊碑》、《桥隆飙》。还发表过一些短篇小说。代表作《林海雪原》成功地塑造了杨子荣、少剑波等英雄形象,情节曲折惊险,故事引人入胜,细致深刻地再现了惊心动魄的剿匪斗争,富于传奇色彩。曾多次再版,被改编成话剧、京剧、曲艺和电影,并被译成英、俄、日、阿拉伯等多种文字出版。

          http://www.shuku.net:8080/novels/dangdai/linhai/linhai.html

                      《林海雪原》作者魂归大海

          其孙辈中大多没读过爷爷大作。

          长篇小说《林海雪原》和据此改编的京剧《智取威虎山》曾影响了新中国几代人。7月4日清早8时许,在北京市人民医院太平间旁一偏僻的小平房里,亲人们为小说作者曲波举行了一个极其简短的遗体告别仪式,随后曲老被送往八宝山革命公墓悄悄火化,没有开追悼会,陪伴灵车前往的只有其老伴和儿孙等10人。

          根据曲老生前要求,家人随后将把其骨灰洒进渤海和黄海交汇处,"他希望死后要汇入太平洋,随大海周游全世界",与曲波相濡以沫60年的老伴刘波告诉记者:"老曲生前立下遗嘱,丧事从简,不发讣告,不通知亲朋好友,不搞任何追悼仪式,不要组织上写生平的评语,功过是非自有历史评判"。

          这位79岁的著名作家就这样走了。曲波在国外的4个儿女,有3位回国奔丧。刘波告诉记者:6个孙子、孙女和外甥大都生在国外并都加入外国籍,有的还不会说汉语,孙辈中只有两人看过爷爷写的《林海雪原》。

                        曲波悄悄地走了   高 莽

          曲波悄悄地走了,留下了《林海雪原》、《桥隆飙》、《山呼海啸》、《戎萼碑》……

          一年多以前,当他患病住院时,已留下遗言,告诉家人,一旦离开人世,不要惊动老友们,因为他们都已年过古稀;也不要举行追悼会,免得麻烦大家;把骨灰撒到家乡的大海里就是了。

          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我为他宽阔的胸怀,为他的体贴与关爱所感动。记得去年年初到医院探望时,他头脑还那么清晰,侃侃而谈,回忆往事,关怀亲友……下半年再去医院时,他勉强能坐起来,眼神有些恍惚,谈话有些迷乱,但还可以听出他仍然在关心朋友,关心家人。今年再去医院,他躺在病床上已经不能动了,眼睛也没有睁,只是嘴里嚷嚷不停,不知在说什么。我的心悬了起来。

          回家翻开过去的日记。一次次亲切地交谈又浮现在眼前。特别是1983年2月3日那次谈话。那一天他突然来访,聊了整整一个下午。

          他说《林海雪原》是他的第一部作品,写于1955-1956年。完成时他33岁。(其实,他早在部队里当宣传员时已写过剧本等,只是未把部队的习作当成真正的作品而已。)

          那一天,他深情地回忆了三十年前的情景。1955年,当时他已从部队转业,在齐齐哈尔车辆厂当党委书记。地方领导让他推广苏联实行的"一长制",他认为不适合中国当时的国情。领导让他检查自己的思想,并作出检讨。他检讨不写,更不写书面检查。批判他,他不服。他感到委屈感到压力,但他没有屈服。正是在这种情绪下支配下,他想起枪林弹雨中的生死战友们。他拿起了笔,写的不是检讨而是小说,这就是后来的《林海雪原》。

          那年腊月三十,除夕之夜,大雪纷纷扬扬,炮仗震天响,他独身一人在雪中漫步,看到孩子们欢天喜地的样子,看到解放后的幸福生活,他不由得想起为此献出生命的老战友杨子荣,觉得战友就在自己的身边。

          曲波回到家里,望着窗外的鹅毛大雪,写下了一句话:"以最深的敬意,献给我英雄的战友杨子荣、高波等同志!"后来此话便成了书中的献词。他说,这么一写,英雄就挺立在自己的眼前了。

          于是天天写,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一天写上万八字,写了八个月,还没有写完,工作调到北京。最后在北京完成了。小说描写的是他的亲身经历--东北剿匪斗争。当时进行了72次战斗,他只写了其中的 4次。

          小说写完了。他抱着40万字的一大包原稿,找到《中国文学》杂志社。《中国文学》杂志社的接待人员告诉他,他们是用英文出版的一种对外刊物,建议他把稿子送到作家出版社去。他说:"我不是作家……"

          二十天后,作家出版社回了信。他怀着取回原稿的心情去了,但那里的责任编辑告诉他:"小说可以用。"只是建议他把少剑波与小白鸽的线索扩展一下。问他20天是否能够改完。他用三天就补写了两章。

          1956年小说问世了,受到了广大读者热烈的欢迎,特别是年轻读者和部队战士。文艺界的领导们也都予以表扬并鼓励他继续写下去。他说:"我意识到自己功力不够,再说,杨子荣已达到了顶点,无法再发挥了。"

          那一天,他还给我讲了他和贺龙元帅邂逅的一段故事。

          曲波到北京医院去看病,进了高干病房。他正在检查时,来了几个人,他认出其中一位是贺龙元帅,便忙让座。

          贺老总好奇地问他:"你这么年轻,有啥毛病?"他说:负过伤,腰常常作痛。"在哪儿负的伤?""在辽沈战役的战场上……""你为啥穿便服?""我已经调到地方工作了……""在哪儿?……""在铁路系统。"

          贺老总略有所思。"我问你一个在铁路系统工作的人,你知道不?"贺老总湖南口音较重,曲波没有听清楚,也可能有点紧张。"他写了一本书……"

          "什么书?"

          "小说。叫《林海雪原》。"

          曲波愣住了。当贺老总得知《林海雪原》的作者就是这个年轻人时,拉着曲波的手,便回到自己的病房去,路上还带上了医生和护士们。

          贺老总向大家介绍,说这是一位青年军官,写了一部好书,叫《林海雪原》。大家说,看过了……

          "那就再看一遍……"贺老总又嬉笑又认真地说。

          曲波回忆到这里时,心情十分激动。他还记得自己怎样眼巴巴地望着贺老总慈祥的脸,脸上浓郁的八字胡子,同时感受到搭在他肩上的大手的温暖。

          贺老总说,彭老总在部队的会议上提到过这部小说,建议全军都来读一读。"彭老总说这部小说是咱们部队里的一位参谋写的,不知为什么让他离开了部队?把他找回来嘛!"贺老总说着高兴地笑了:"我这次把你给找到了。哈哈哈!"

          曲波由于腿部伤情较重,没有回去。

          那一天,曲波还讲到"文革"期间江青怎么召见他。1969年 6月27日,他被接到钓鱼台去。江青向他讲了三件事:一问他《智取威虎山》改编的好不好?他说:"好……不过我是来学习的……"江青接着提出:如果好的话,你就根据剧本改写你的小说。曲波迟疑了,想了一下说:"我的水平不够……"第三,江青让曲波写一部辽沈战役的小说,一定把林副统帅写进去,因为他最好地体现了毛主席的战略思想。江青还说,为了让你能写好,还准备给你配备两名助手。曲波一听,脑袋发涨,立刻婉言谢绝,说他只是个中层指挥员,不了解整个战役。再说他也没有指挥青年作家的能力。后来,小报上讲,江青说:"曲波很坏,不听我的话。"

          两天以后,《智取威虎山》样板戏彩排。曲波又被请了去。江青把曲波介绍给周总理,周总理热情地握了他的手。总理在讲话中提到《林海雪原》中的几位英雄人物的名字,然后讲了一段话。他说:你是红小鬼,啊,是小八路。你没有读过多少书,是党把你培养起来的。你参加过抗日战争又参加过解放战争,歌颂了战斗英雄们的业绩。有的人已经去世了,有的还在工作,还在为党的事业奋斗。你还要歌颂他们。《林海雪原》是你的起点,不是终点。你有生活,有潜力,还要继续创作……

          总理当天另外有事,没有看样板戏的彩排便告辞了。

          那天,我听完曲波的讲述便问他:"你为什么不把这些事写成文章?"他沉吟了片刻:"有人会认为我是自吹自擂。"接着又认真地补充了一句:"我的孩子们也不让我写回忆录,说写回忆时的人就说明他已经老了。他们还希望我朝气蓬勃。"

          如今,曲波走了,我把他讲的事追记了下来。我想不会使人感到他有自吹的嫌疑吧。

          2002年 6月27日北京的天气一直阴沉沉。天下过雨,忽然亮了一阵,打了一个响雷。大概是苍天在召唤曲波吧!

                          《北京青年报》2002年7月2日

      • 家园 “乌云问:他有对象了吗。”

        陷阱啊

      • 家园 先花了再看
    • 家园 我觉得20X就是小说中的刘勋苍

      很早以前看小说时就觉得刘也爱白茹.因为小说中写道,打下威虎山后,大家正吃饭,有个民兵请白茹给个被受伤的土匪再上点药,刘就说:"别去",白没听,站起来要去,刘就伸手拦她,203首长就说"刘同志,你别动粗了!"这203、20X和白茹还真象萨苏写的那种关系!

      另外,看了曲波和夫人年轻时的合影,觉得曲夫人象小说中少剑波的姐姐的原型,那年代戴眼镜的女同志很少啊!

      我读大学时,从图书馆借了“林海雪原”来看,第一页就是作者曲波的大幅黑白正面免冠照,穿中山装,应当是此小说第一次出书时照的,那时刚三十出头,眼睛不大,单眼皮,可非常有神,两道剑眉上挑,鼻梁挺直,一股英气扑面而来。而且他是文武双全的大帅哥,真的是二十多岁就率小分队赴深山密林剿匪!而且五十年代人的精神面貌比当下的好太多了,脸上有一种神圣的光环,时下的明星帅哥不少,可没几个有那种高尚神圣的光彩。(一位香港网友XX听了我的这段描述,被高高调起了胃口,非常想一睹曲波年轻时的真人照,我把藤壶的“真人版小白鸽和203”传给她,结果她一看曲穿着臃肿的肥棉裤,脑海中梦想的帅哥形象全被击碎。。。)

      诸位大概能分析出我喜欢什么样的男主角啦,要英气逼人又文武双全,比较阳刚一点的那种。

      我想曲波其实也是一个很有点小资的人,而且有点自恋,张灵甫、小马也都是这种人,有才华又长的帅,当然应该自恋一点。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