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围炉话彭总 -- 云台峰上的123

共:💬91 🌺516 🌵5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 家园 !!!!!!!!!!!!!!
    • 家园 【文摘】关于彭德怀、林彪、黄克诚、肖克...

      关于彭德怀、林彪、黄克诚、肖克...

        送交者: 三野湘军 于 March 19, 2001

        

        上次咱们的讨论涉及到了彭德怀的个性与人品。我想就这一点谈谈我的看法。彭德怀在庐山会议的作为,今天的各种评论不管从哪个角度出发,对他的品格都是肯定的。对此我没有任何异议。

        

        众所周知,彭德怀个性倔强、孤傲。这一性情一方面表现为他在战争中的勇敢、无畏,以及后来的刚正和坚忍;而鲜为人知的另一面则是骄横跋扈与心胸狭窄,目中无人和瑕疵必报。使用这样的贬义词形容彭德怀这位悲剧英雄颇为不敬,但为了分析他这位历史人物的种种行为因果,对于这一点我们也无法回避。一个普通人具有这种个性并没有多大麻烦,然而一个政治人物则会因此使得自身、他人以致历史风云变换了。事实上,由于彭德怀长期处于敏感、复杂的政治环境之中,他的个性就成为他给别人和他自己造成悲剧的重要因素之一。

        

        我对于彭德怀的人品有所保留,就是从这一角度而言的。

        

        我曾接触过一位从江西时代就与彭德怀很熟悉的老将军,他对彭的个人评价只有很无奈的一句话:“彭总这个人呐,他连朱总司令都看不起!”尽管公开的史料中有彭与朱下棋的故事,而我还是相信这句无奈的话。至于看不起朱总司令在军内和党内意味着什么,就要牵涉到对朱总司令本人和许多高级将领的评价,那就扯远了,如有兴趣,另外讨论。在这里仅仅引用这句话让你我对彭德怀的个性从另一方面多了解一点。

        国内战争结束后,彭德怀在历史上的主要标志是三件大事,朝鲜战争,担任国防部长主持全军和庐山会议。庐山会议不用说了,谁都知道是怎么回事。前两件事其实给最后一件事埋下了不少伏笔,而公开的史料很多问题避而不谈,刻意维护人物的历史形象,但蛛丝马迹还是不少。下面我就说说我所知道的一些事情和自己的分析,以作茶余饭后的消谴。

        说到正题之前,我还想分析一下朝鲜战争的人选决策,只是题外话而已。

        中国参战前,志愿军司令一职的人选不好决定。对方是战斗力很强的美军,我方拟第一批入朝的部队是当时为准备参战而调五个军组建的东北边防军,都是四野的部队。故而志愿军司令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个人能力上必须擅长指挥大兵团作战;二、个人资历上必须能镇得住四野的骄兵悍将。符合这两点的人很少,后来的十个大将中仅粟裕一人有这两个条件,而他当时在负责对台湾方面的军事行动无法脱身。四野出身的大将萧劲光、黄克诚缺乏第一条件。全军其他类似地位的几个人如萧克、李达、刘亚楼等等都不具备第二条件。人选只能在后来的十个元帅中产生,而其中半数以上也都不行。朱总司令不可能;贺龙、徐向前国内战争时只担任了兵团级指挥,没有骄人的业绩,徐更不具备第二个条件;聂荣臻军事上不行,且在北平市市长任上;罗荣桓是政治元帅;叶剑英一直是个总参谋长的角色,上战场差点儿;陈毅与荣臻一样,军事能力有限,且在上海市市长任上。人选只有彭德怀、林彪和刘伯承三人了。刘当时已经急流勇退,辞去本兼各职,由贺龙接任西南军政员会主席,刘本人只担任南京军事学院院长。他年事已高,战伤累累,而且毛泽东对他素有看法,对此我也可另外分析,总之刘伯承是去不了朝鲜的。人选只剩下彭、林两位了,林本来最合适,四野是他的部队,他的军事能力绝对在彭之上。但他也确实有病,而更重要的一点你已提到,是他自己不愿意。当时政治局和军队高层不主张出国作战的是多数,建议在东北采取防御态势大有人在,林彪也是其中之一。这种观点是否正确,历史没有给予它证明的机会;而彭德怀则是少数主张出国作战的人之一,因而由他担任志愿军司令是最后的选择了。人选的重大决策必然要顾及当事人本身的意见,否则强人所难也是不明智的。

        当然,决不能排除彭、林两人的个人因素,在此点上彭胜于林。但我认为目前流行的看法,完全是由于一人“怕死怯战”而另一人则“见义勇为、主动请缨”才会形成了这段历史的观念,多少也是要打点折扣的。

        

        朝鲜战争

        

        先后参加志愿军的部队,二、三、四野的部队都有,恰恰没有彭德怀一野的部队。入朝时,其总部机关只是一个兵团级指挥部,还不是彭德怀的部属,从文学的意义上完全可以说彭德怀是只身奔赴朝鲜前线的。而当时除三野有对台作战任务外,一野王震进军新疆是兵团级的行动,其象征意义大于实际军事意义,因新疆已和平解放,陶峙岳、鲍尔汉完全控制了局面;二野进藏也是兵团级的行动,主力已分散剿匪。

        四野的海南岛战役已结束,主力态势与二野相同。因此当时给彭德怀配备一个完整的野战军总部不是不可能的。我认为这一现象主要原因是准备时间过于仓促,同时最高决策层包括彭德怀本人对后来的战争规模估计不足。而彭德怀在指挥他所不熟悉的部队和将领时,他的个性使他“树敌”过多,为日后他在党内军内造成了许多反对派。入朝作战准备仓促,作战方式生疏,初期某些部队作战不利在所难免。然而彭德怀对此处理得过分简单粗暴,伤人过甚。第一次战役时三十八军的行动迟缓,既有敌前侦察不利的因素,也有总部情报误导的因素。然而彭德怀却严厉叱责为梁兴初“怕死”,威胁要“斩马谡”;第二次战役三十八军作战英勇,彭德怀便立即写下了名言“三十八军万岁!”。实际上,一次战役只是团级规模的遭遇战,二次战役各军均有战果,三十八军还不是战果最大的部队,彭的这种大起大落的带兵方式则对各军将领产生了不少负面效果。而了三次战役后期,同样一个三十八军担任阻击,就有军级指挥官说出“如果由林总指挥,怎么也不会让我们主力与敌人拼消耗。”这样的话来。另外,彭德怀一向对与他同级的将领持有蔑视的态度,“连朱总司令都看不起”。而参加朝鲜战争的恰恰都是这些将领带过的部队,彭的个性使他在处理这些上下级关系时加深了矛盾。

        五次战役后彭与三兵团司令王近山等人检讨战役过程,对原属二野的三兵团他竟说出这样的话:“人家是专家,我是丘八,你们不都是刘伯承带出来的么?刘伯承不是挺讲战术么?你们怎么不讲战术啦?”

        如果朝鲜停战后,彭德怀的政治军事生涯到此为止,他的这些行为也无可厚非。粗暴傲慢的将军并不鲜见,打胜仗才是真的。然而,历史却偏偏要把他再推到“政客”的位置上,而被他伤害过的将军们也将要在政治舞台有所表演,彭德怀的个性就完全失败了。下回我将写给你彭德怀主持军委期间的一场运动和某些将军后来在文革之中对彭德怀报复的实例,都是不曾公开的。上述朝鲜战争的内容则在不少书籍中有迹可寻,都是支离破碎的,只是著者无心,而我读者有意罢了。

        为了让你对我将要写给你的事情有个更生动的了解,请你先考虑一下几个历史事件:

        刘伯承任南京军事学院院长到五五年,突然离任。继任院长的是宋时轮上将,学院的档次一下差了两级,此后这所学院便默默无闻了,为什么?刘伯承从此再未担任过有实权的军职或政职,以他的能力和他对军队影响力,这不符合当时的惯例,为什么?五十年代初,解放军是五总部建制,除现在人们所熟悉的总参、总政、总后外,还有总干部部和训练总监察部。这些庞大的总部级机关为什么到五十年代末都没有了?那些干部到哪去了?

        叶剑英在国内战争时任总参谋长,地位在十个元帅中仅次于朱、彭,其在党内的资历甚至超过了彭。为什么在十个元帅中他竟列名“副班长”?萧克在七十六员上将中名列第一,为什么在五十年代末他竟然在国务院最小的一个部,农垦部担任副部长?五七年反右风潮席卷全国,而军内总部级的大机关好象却不见动静,为什么?他们当时在干什么?

        庐山会议后军内批彭进行得十分顺利,九一三后军内批林可就很费了一番气力,两者为什么不一样?

        在具体探讨这些历史问题之前,我还想谈点别的题外话,对你提到的某些事说说我的看法。

        在此先说说彭德怀“功高震主”的事,也算是题外话。朝鲜停战后,彭德怀以国防部长的身分主持全军。当时中国体制学苏联,国防部长权力极大。注意这一点苏联军队是没有中央军委这级建制的。一九五六年一江山岛登陆战役时,战役发起命令就是由国防部长彭德怀签发而不是由中央军委主席毛泽东签发。而同时代国际上是冷战最激烈的时候,两大阵营互不相让。由于彭德怀在朝鲜顶住了美军,苏联赫鲁晓夫在他访苏时给予了极高的评价,称他是社会主义阵营的钢铁卫士。而毛泽东一向对与苏联接近的人深恶痛绝,国防部替代军委掌军的体制更不会让惯于独裁的他接受。彭德怀是个军人,不是熟练的政客,对毛泽东的心理不可能理解。

        无形中他已成了毛泽东反苏的牺牲品。顺带说一点,此前已有高岗受苏联支持的前车之鉴。最后是高岗上吊,陈光自焚,饶漱石终身监禁,可想而知结果之残酷。由于此次党内斗争是邓小平主持的,故而成了今天党史上最铁的铁案。彭德怀对此警惕不足,成为了下一个牺牲品,也是他非政客的个性使然。至于“功高震主”,不过是后人以丰富的想象力在演义历史。你我都清楚,彭德怀从未有过能威胁毛泽东地位的言行,不象林彪,发过行动手令。毛泽东在庐山所说的“上山找红军去”的话,不过是他在极力地强调自己对事件的强硬态度。毛泽东是文学家,他一生之中类似这种夸张的、文学色彩极浓的话比比皆是,我认为不能由这些话去认定当时全党全军已经面临分裂局面。事实上,毛泽东讲这些话之前,对彭德怀的“意见书”在会议上已经有反对意见了。支持者主要是张闻天和周小舟;反对者主要是上海的柯庆施等人,在毛泽东直接表态之前,柯庆施就已称“意见书”为“毒草”了。而此时多数中央委员在静观风向,等待毛泽东表态,就是想要分裂也无从分裂起。彭德怀在毛泽东发言的会后也并未退让,他的“屈服”是在多数中央委员群起而攻之之后。所以我认为“庐山的这场斗争”远远没有危急到党军两方即将分裂的地步。后人为了否定毛泽东,在彭德怀头上加了“为了全党全军不致分裂而牺牲自己”的光环,彭总地下有知,会作何感想?

        越扯越远了,干脆扯下去,接着说说黄克诚大将吧。

        黄克诚是上过井冈山的,堪称是毛泽东的嫡系将领。我听说过他在井冈山的一件事,接合庐山会议上的他,使我对他的人品极为敬佩。

        井冈山时期红军物资极为困乏,以至于有“朱军长挑粮上井冈”的故事。当时红军是不发军饷的,这在中国历代军队史没有先例,连土匪武装都要发饷呢,否则部队就要溃散。黄克诚当时很不理解这一点,认为如不发饷部队很难维持,他直接找毛泽东要求发饷。而毛泽东则以他特有的雄辩向黄克诚详细阐述了“人民军队” 的构想和原则,使黄克诚心悦诚服。此事如果换一个人,很可能从此就对毛泽东产生迷信,实际上不少人对毛泽东的迷信就是从这样的一些事情上开始的。而黄克诚佩服毛泽东,却决不迷信于他。历史上他对毛泽东提出过多次不同意见,从未因毛是领袖而退缩。

      庐山会议时,黄克诚时任总参谋长,他上山是在毛泽东已经发出了“上山找红军去”的

        表态讲话之后。当时三个政治局常委一同约见他,即毛泽东、刘少奇和周恩来。他们向黄克

        诚通报了会议情况,给他看了彭德怀的那份“意见书”,希望他表态。三巨头共同到场,已

        经有了明确的意见导向,足见对他的“恩宠”了。试想,彭德怀在提出意见时尽管出于公

        心,也绝未料到会演变成如此的结果。而黄克诚则是在一切都已明朗了之后,完全清楚后果

        如何的情况下上山的。而就是这位黄大将,在读过彭德怀的“意见书”之后,当着三巨头的

        面,毫不含糊地表示,“我同意这封信里的意见。”

        *在接下来与刘、周二人的辩论中,话题无意间涉及到了战争年代四平战役时的一件事,毛泽东插话打圆场说:“那是我决定的。”而黄克诚,就是在这种细节上也一步不让:“你决定的也是错误的!”

        壮哉!黄大将!自延安整风之后,敢对毛泽东当面说出这句话的,全党全军仅此一人!

        这些都是我那个主题之外的东西,可谓下笔千言,离题万里了。

        让我们还是回到关于彭德怀的个性这个主题上,观察一下他在五十年代的作为。

        先谈谈刘伯承的事吧。

        这一部分的内容大多散见于公开的史料中,尤其在刘伯承的传记文字中有所涉及。但都刻意回避了彭德怀的名字,把责任推到毛泽东头上。而实际上,毛泽东尽管对历史上的许多事件负有责任,但在不少情况下他并不是具体事件的发起人和执行人,只因为作为最高领袖的态度对于事件的进程起着左右的作用,别的人则借助他而创造了历史。在毛泽东被否定的今天,墙倒众人推,鼓破乱人捶。功绩人人有份,“毛泽东思想是全党智慧的结晶”,历史罪过则全堆到毛泽东的头上,别人的历史责任得以解脱,结果是把本已混沌不堪的历史搅得更混。

        朝鲜停战后,彭德怀回国主持全军,在军委中的地位仅次于毛泽东。此前他从未有过如

        此之大的权力。然而让我们仔细回想一下五三年到五九年的军队建设,实在可以说是乏善可

        陈。除了向苏军体制靠拢外,在正规化方面没多大进展。而就是向苏军体制靠拢这一条路,

        也因人为因素而倍受干扰。

        彭德怀对此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朝鲜尚未停战前,刘伯承在南京开始对全军高级将领进行轮训。让这些其中不少是半文

        盲的老兵痞走上正规军人的轨道谈何容易?他们个个身经百战,军功显赫,军校的教官却只

        是国军的留用人员。“打败仗的教打胜仗的”,轮训的艰难可想而知。而刘帅从红军时代起

        就是军队正规化的极力推行者,他的许多建军方案到今天还在执行。也正是由于他的学识、

        威望及努力,这场历时数年的轮训取得了不小的成就。

        五五年时,连许世友、陈再道这样的老粗都已通过了毕业考试。可以说,南京军事学院

        在那几年里是中国军队正规化的一项成就。

        另一项成就则是到五五年时军队建成了五总部体制。这一体制完全是学苏联的,除去今

        天的总参谋部、总政治部和总后勤部之外,还有训练总监察部和总干部部。与中国建制最大

        的不同之处就是其中的训练总监察部,这一体制是否能够适合中国军队的正规化进程,仁者

        见仁,智者见智,但终归是正规化的一步。我下面还会讲到训练总监察部的人员配备,从中

        可看出当时花费了多大的心血。

        彭德怀本人的军事素养不高,他的作战能力基本是依靠他身经百战的军事生涯积累的战

        争经验,而不是以指挥艺术见长。这一点结合了他孤傲偏激的个性,使得他对于那些学识丰

        富、理论全面的同行们以及军队正规化的行动有着本能的抵触。请注意,做为普通人的彭德

        怀,有此个性也顶多被人称为老粗,无伤大雅;然而做为政客和历史人物的彭德怀,他的个

        性就必然要影响到他在政治上和历史上的行为,无论他有意还是无意,善意还是恶意。特别

        是当他拥有权力之后,个性鲜明的行为就具体化了。

        首先受到彭德怀打击的就是刘伯承和他的南京军事学院。在此有必要多说几句刘伯承的

        背景,刘从来不是毛泽东的嫡系将领。他虽是早年的川中名将,南昌暴动的参谋长,但未随

        朱老总上井冈山,而是去了苏联,在伏龙芝军事学院受训后于三十年代初才到江西任红军总

        参谋长。他的正规化军事理念与毛泽东和彭德怀的游击战观念历来有冲突。

        毛对刘一向是使用而不信任的态度。晚年的毛泽东在对张玉凤评价邓小平时,曾用蔑视

        的口吻说过“他只听两个半人的话,从不听我的话。”。两个半人即是刘少奇、周恩来和刘

        伯承,刘伯承是残疾人,故毛称之为“半个人”,由此可见毛对刘的敌视态度。而彭德怀多

        年以来一直都是毛泽东在军中最主要的支持者,其作用有时甚至都要超过朱总司令,毛和彭

        在对刘伯承的态度上完全一致。顺便说一句,毛泽东对林彪虽然一直是重用提拔,信任有

        加,但完全依靠他掌军则是庐山会议之后了。所谓林彪是毛泽东最信任的将领的说法是受了

        文革中“亲密战友”这一提法的误导。刘伯承对毛的意向很清楚,战争刚一结束的五零年便

        辞去本兼各职,埋头办学,以求急流勇退。然而这种古代名士的作法在中国党内是行不通

        的,可引用清末的一位老贵族讽刺慈禧的绝句形容一下五五年时的刘伯承,“老身避脚实难

        捱,竭力经营避脚台,避脚台高三百尺,高三百尺脚仍来。”事件的起因是南京军校的授课  内容中,讲授了不少苏军在苏德战场上的战例,苏军归纳

        为“十次打击”。彭德怀对此甚为不满,向毛泽东进言,并将毛的指示向军内的高层传达,

        核心即“专门讲人家的什么十次打击,而我们自己一百次打击都有过,却不肯讲。”彭德怀

        据此在军委内部开始对刘伯承进行批判,并迫令他在军委扩大会议上检讨过关。当时刘伯承

        旧伤复发,被迫兼程进京,在怀仁堂的数百名高级将领面前,发着高烧作检讨,当场“独眼

        之中老泪纵横”。而对刘帅的检讨,数百名将军的态度却是惊人地一致:全场起立报以掌

        声,以示对他的尊敬!而从另一角度对这次批判表示不满。刘伯承从红军时代就任瑞金红校

        校长,长征时任红军大学校长,可说是门生遍布全军。加上他对军队建设起过历史性的作

        用,本人又善于带兵且战功卓著,使得彭德怀对刘伯承的批判无形中起到了“伤众”的负面

        效果。

        这次事件的直接后果是,刘伯承被调离了南京军事学院,学院也因而降级;同年训练总

        监察部业组建完成,人员到位。

        军委本以明令发表刘伯承任部长,而刘帅因此次的事件没有到任,旋而由叶剑英接任了

        这一职务。从此,曾被白崇禧称为“共军第一号悍将”的刘伯承再未担任任何有实际意义的

        军职。同时,这次事件也成为后来波及更大的军内“反教条主义运动”的前奏曲。

        再说点体外话吧,彭德怀“连朱总司令都看不起”与林彪对朱老总的攻击是完全不同的

        两回事。彭是长期以来人品与个性的自然表现,不是某些具体的行为,且“看不起”是对于

        朱德个人而言;林彪的讲话则是一起有准备的政治手段,本质上是针对朱德所代表的某种倾

        向或势力,个人只是牺牲品而已。彭从未有过攻击朱德的具体言行,林彪在没有到达那个位

        置时也不可能这么干。注意,那时距文革已没几年了。

        毛泽东在庐山会议后对朱德不满,林彪便籍此巩固自己的地位。文革中林彪权倾朝野,

        他却从未提出过“打倒朱德”的口号,因为那时朱德已不再代表某种林彪要打击的倾向或势

        力了,即便是把朱德的扁担换上了林彪的名字,对朱德个人的褒贬已无任何实际政治意义

        了,何况毛泽东还要维护“朱毛”的历史形象呢。

        在中国的政治斗争中,任何的事物和言行都可以异化成为某种“手段”,与咱们普通人

        的思维方式不同。

        在我写给你的这段历史中,以及在中国现代政治斗争的每个章节中,你都可看到“手

        段”的变换无穷。

        现在终于进入咱们讨论的正题的核心部分了,这部分历史如今对大众还是一个谜。而对

        于我们的彭总而言,这是他庐山会议之前在军内最后的一次大动作,几乎可以说是他在军内

        权力运用的顶峰,如果不计较历史评价的是与非,也可认为,是彭德怀除庐山会议外在政坛

        上最后的一次辉煌。

        这场军内运动如果从刘伯承的检讨算起,庐山会议彭德怀离任而结束,历时近五年,正

        式阶段是五七年,与反右同步。

        运动范围以训练总监察部为主,几乎涉及所有五总部的高层机构。在此,我觉得有必要

        详细地介绍一下训练总监察部的种种背景,因为它是运动的主战场,也是所谓“灾情”最重

        的部门。

        训练总监察部存在的历史很短,五三年组建,五五年投入运转,五九年撤销,前后不过

        六年时间,以致今天没多少人知道军史上曾有过如此一个大机关。而当年它却是风光一时,

        人员配备之精良,在军史上都可谓是空前绝后的。五六年授衔,该部呈现一名元帅带六名上

        将的豪华阵容,其他四总部无法比拟。同时代总参的粟裕、黄克诚,总政的谭政都是大将,

        下属各部主官是中将;总干部部的规模不大,罗荣桓虽是元帅,下属基本都是后来总政干部

        部的人员,名气不大。

        总后多年来在编制级别上就比其他总部低,当时任部长的是洪学智上将。而训练总监察

        部部长是叶剑英,下属的五个部的部长全是上将,后来又调入一名上将。而这六名上将即使

        仅在那七十六员上将中比较也非等闲之辈,远不是今天人们所熟悉的“三杨”等人可望其项

        背的。我再介绍得详细一点,你或许会感到惊讶。

        陆军训练部部长萧克,曾任红六军团军团长和红二方面军副总指挥,当年在红军中是与

        林彪齐名的青年将领,他的六军团拥有二方面军实力的三分之二。抗战时任一二零师副师

        长。他本是南昌暴动上井冈的老红四军成员,因他在长征中的那场斗争中支持了张国焘,被

        毛泽东视为叛徒,所以一直受压,授衔时屈居上将,但在所有上将中仍名列榜首。

        军事条令部部长周士第,黄埔一期毕业生,中国最早的武装铁甲车队队长,南昌暴动时

        任由叶挺独立团扩编的二十五师师长,当时的聂荣臻曾在该师七十五团即著名的铁军独立团

        任党代表;南昌暴动失败后,周士第对上山的方案有怀疑,未随朱德上山而赴上海找中央。

        在抗战时任一二零师参谋长。以上两人的共同点都是在历史上担当过与半数元帅和全部大将

        可一比高低的军职,但个人历史有短处,在最后三年战争中无个人的辉煌。

        组织计划部部长李达,资历略浅,三一年宁都暴动才加入红军,但他的军事素养很高,

        长征时任红六军团及红二方面军参谋长,抗战时任一二九师参谋长,内战时任二野参谋长,

        是刘邓的得力副手。

        出版部部长张宗逊,黄埔五期毕业生,老红四军成员。个人的军事业绩不显著,但到内

        战时已任一野彭德怀的副司令,是彭在军中的主要干将,后来的运动中他几乎是彭德怀在训

        练总监察部的代表。

        院校部部长郭天民和后来接替张宗逊职务的彭绍辉在军内的影响不及上面三位,但也非

        比等闲。郭天民长征时已任红九军团参谋长,战争后期任陈赓、谢富治兵团的副司令兼参谋

        长;彭绍辉是著名的“独臂将军”,在江西时代任过红三军团三师师长和著名的“少共国际

        师”师长。

        这六员上将除了资深功显之外,还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文化水准较高,六人均未参加

        南京军事学院的轮训,一者说明他们地位较高,二者也说明他们不是军事素质有缺陷的轮训

        对象。

      从我罗列的这一大堆简历中,你大概就能想见当年组建者对训练总监察部的重视程度和

        耗费的心血了吧?儒将风度的叶剑英带着这六员有文化的上将在彭德怀的眼中是何种印象,

        我们可以揣测一下。

        训练总监察部从一组建,就注定要风波不断。原因就在于其他各总部在战争中早就定

        型,有长期的工作传统和久经磨合的班底。而这个部门在军史上从未有过,又是完全从苏联

        学来的。党内、军内潜在的山头主义在此必然要较量一番。而对比刘伯承、叶剑英等“儒

        将”,粗犷的彭德怀也代表一个山头,因为这时候的他已经是一位政客,无论他自己愿不愿

        意,历史已注定了他的角色。

        叶剑英刚一但任这一敏感职务,就不断受到军委的批评。五十年代中期,中苏关系极为

        敏感,而中方所聘请的苏联顾问中,军事顾问多数集中在训练总监察部。军委的批评也多是

        就与苏军顾问合作的问题而来的。叶剑英本人也是主张正规化的人物,自然与刘伯承的结局

        异曲同工。不过叶剑英是军中最熟练的政客,他自然清楚以迂为直的道理。在彭德怀主持的

        军委压力下,叶剑英主动地做出了高姿态,检讨错误,退居二线,授衔时他名列十大元帅的

        “副班长”,就是主动认错的结果。从那时起叶在军委中的作用一直不明显,直至文革后期

        才重新崛起。

        从五七年起,实际主持训练总监察部工作的是萧克。然而萧克历来与彭德怀不和,一方

        面他有文人气质,后来还曾写过小说呢;另一方面也是他的个性使然,他也看不起彭德怀!

        于是,持续了几年的较量迅速表面化了。

        这场斗争实在是际近荒唐,比文革中的大辩论不在以下。无论彭德怀还是萧克,对正规

        化和向苏军靠拢都没有明确的观念,“正规化”本来是一种目的,却变成了双方进行争斗的

        手段,用来攻击对方,就像是我们今天在网上互相“扔板儿砖”一样!令人遗憾的是,主动

        发起攻击的一方是彭德怀,因为萧克在党内军内的权力和实力都无法令他有所主动。

        运动的导火索,是五七年陆军训练部一位上校副处长贴出了一张大字报。当时苏军顾问

        机械地强求训练演习与苏军的标准一致,而中国的军队装备无法达到。因而在训练演习之中

        各级的军官与苏军顾问均产生过矛盾,这张大字报的内容就是主张不要照搬苏军条例。这位

        上校曾将大字报的梗概向萧克作过汇报,萧克未表示不同看法。实际上在此之前张宗逊已当

        面向苏军顾问的首脑表示过同样意见。然而,由于苏联对彭德怀有过高度评价,“反苏”就

        被异化成了“反彭”!

        原因就在于这张大字报不是出自代表彭德怀的张宗逊方面,而出自对立的萧克方面。结

        果原本据有同样意见的张宗逊秉承彭德怀的意见发起了“反教条主义”的运动,开始直接批

        判萧克。这时军外已开始了“反右”,那么“反教条主义”正合其时。同时在彭德怀的授意

        下,总参、总政和当时的总干部部都派出要员到训练总监察部参加“调查组”,形成了对萧

        克和训练总监察部的围攻。按照我们局外人的思维,把发难的逻辑核心归纳一下:

        正规化是向苏军靠拢,反对照搬苏军那就是反对正规化。

        彭德怀的本意是反对正规化的,而此时的逻辑已走了样:

        苏联对彭德怀有高度评价,那么反对照搬苏军就是“反对彭总!”

        你看,目的变成了手段,以达到另一个目的的手段。至于手段本身原来是什么,没人在

        乎了。

        如果你细心观察一下中国历次政治斗争的细节,就会发现这一方式的采用是何等的普

        遍。直到今天,江核心也还在熟练运用。

        而再从反方向注意一下:一旦是手段转化成了目的,那么千万小心,已经离一败涂地不

        远了。

        我绝不敢说这种逻辑就是颠扑不破的真理,但在我党党史和我军军史上与之吻合的实例

        比比皆是。外国的政治史我不熟悉,而在战争史上相符的战例也数不胜数。

        不熟悉,而在战争史上相符的战例也数不胜数。

        “反教条主义”运动的规模扩大之后,各总部也都多少有所动作。总参谋长黄克诚大将

        在一次会议上,曾表态认为那张大字报确实有问题,但在一位与他很熟悉的,于训练总监察

        部任职的少将当场提出反驳后,黄大将也没有坚持自己的意见。大概是他也搞不清楚“反对

        彭总”的确切涵义。而秉承上命参加“调查组”的各总部要员中,最活跃的是来自总干部部

        的刘其人中将,一方面他主动与训练总监察部的次一级将领单独见面,搞人人表态;另一方

        面他又在各次会议上当面指斥萧克“反对彭总”。他的活动形成了不小的运动声势,而萧克

        却没有提出有力的反驳,最后只是拍案而起,说“我萧克好汉做事好汉当!”,完全是意气

        用事了。我再举一个例子,到了运动后期的一次会议上,还是这位刘其人中将,在台上声色

        俱厉,指责训练总监察部有不少人“竟敢反彭总!”。而在台下,曾支持过萧克,这时接替

        萧克代管陆军训练部,素来以耿直著称的郭天民上将竟然噤若寒蝉。我们可以想见,当时运

        动压力已大到了何种程度。当然“顶硬上”的人也不是没有,除萧克本人“好汉做事好汉

        当”外,最为强硬的是当时在陆军训练部任处长的蔡铁根大校,不但从始致终坚持自己的意

        见,而且把自己的观点写成大量的文字,而也就是由于他的这些文字“证据”,才造成他本

        人在这场运动中的下场最为悲惨。

        从这场运动的过程和涉及的观点来看,既没有什么如同十一届三中全会那样大是大非的

        问题,也没有文革或者九一三那样生死攸关的权力争夺,从一定的意义上简直可以说只是彭

        德怀和萧克两人个性的碰撞。运动的名称虽冠以“反教条主义”,而核心的命题却是模糊不

        清的“反对彭总”。运动中从没有人对这个命题加以界定,除少数几个人外,双方也没有形

        成明确的阵营。而更加不可思议的是,彭德怀的一方提不出什么象样的证据来说明对方在

        “反对彭总”,萧克的一方也从未试图明确什么才是“反对彭总”,双方都简单纯朴到了让

        人觉得“可爱”的地步。由此可见,彭德怀和萧克都不是高明的政客。相形之下,后来的林

        彪或叶剑英的确是高手。

        从事件前后的种种细节上看,很难说彭德怀早有预谋,也不能说萧克处心积虑。两个人

        都很象是老顽童,互相你不服我,我不服你,一有机会,就要让对方知道:“马王爷有三只

        眼!”在彭德怀的个性面前,刘伯承肯屈服,叶剑英有谋略,而萧克则“铜盆碰上铁扫

        帚”。意气之争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即使在军队的高级将领中也不新鲜。然而可

        悲的是,历史把彭德怀和萧克放到如此敏感的位置上,特别是彭德怀的位置。他本身的个性

        不是政客,却以这种个性当了政客,并干了政客的勾当!所谓“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彭

        德怀非政客的个性给当了政客的他造成政客的悲剧,早在庐山会议之前就开始了。

        “反教条主义”运动的直接后果是,训练总监察部撤销建制,以陆军训练部为主缩编为

        总参军训部;军事条令部解散,人员转到军事科学院;组织计划部缩编为总参军训部的一个

        处;院校部改编成高等军事学院;出版部改编为总参战士出版社。如果你对后来的军队机关

        编制有所了解的话,就会发现六七十年代甚至到今天的机关编制中还有这场大整编的痕迹。

        在军事科学院之外还有叠床架屋的高等军事学院,完全是一个闲散部门,直到七十年代中期

        才完全并到军事科学院之中;军队出版业一向由总政负责,而到今天总参还拥有一家不合体

        制的战士出版社。

        训练总监察部被撤销还有一定的国际背景。五十年代末期,中苏关系趋向冷淡,苏军顾

        问撤走,向苏军靠拢的正规化已失去意义,军队的体制要进行大调整。在撤销训练总监察部

        的前后,总干部部也被撤销,军队恢复了五十年代初期的三总部建制,五总部体制在军史上

        成为昙花一现的过客。

        六员上将的豪华阵容不复存在,萧克被调离军界,派往与他素有介蒂的王震任部长的国

        务院农垦部任副部长,惩戒的意味昭然若揭;周士第不知为何降职安排,任命为空军副司

        令;郭天民到高等军事学院赋闲;李达、彭绍辉到总参“帮助工作”;只有张宗逊转任副总

        参谋长兼军训部部长,带有提升的意味。

        次一级的将领中,数名中、少将被调出了总部级机关,到省军区一级的单位任职;几位

        大校级的军官被调出了北京,降职安排。坚持不肯低头的蔡铁根大校,被开除军籍,解送黑

        龙江监视劳动。而这位蔡大校一直在不断撰写自己的种种理论见解及其他各种“黑材料”,

        到六十年代终于被指为“反革命分子”而遭关押。到文革的混乱岁月中,终因“现行反革

        命”罪名而被枪决!如果这几年江核心的反腐败中没有惩处过这一级别的军官,那么我们仍

        可认定,蔡铁根是在建国后被处决的最高级军官。当然,他被处决跟彭德怀或萧克没一点关

        系了,那时彭德怀的处境比被处决好不了多少。

        罗列了这么多未经公开考证的史料,其中细节处必有问题,特别在年代上,大概会有些

        出入。我不过想据此来分析一下彭德怀的人品性格,不料还是越扯越远。下次让我们转入自

        己的分析吧。

        我所写的那些内容,可说是在从反面描述彭德怀。很容易令人产生我把彭当成反面角色

        的印象。而我的本意是对当今把彭树为完美偶像的做法提出异议,并不是要把彭的形象彻底

        毁坏。从庐山会议来说,彭的确是英雄,战争年代的彭总就更不用说了。但是,今天在为彭

        德怀树立形象的人,其实还是把这一行为当成了“手段”,推崇彭德怀不是他们的目的,目

        的是在于否定毛泽东。毛泽东该否定的地方甚多,但用这种“手段”来否定则要矫往过正,

        适得其反,对彭总本人的历史也不够客观和尊重,结果是为推翻一个神而造了另一个神。在

        我们最后的讨论中我将阐明我在用什么眼光观察这些近乎于神的历史人物。现在还是让我们

        把该结束的先结束吧,如你所希望的,这段历史还没完。

        顺带说一句,在对刘伯承的问题上,如你所言,毛泽东确实应负有责任,不能完全归到

        彭德怀的头上。历史如允许假设,那么即使没有彭德怀,毛泽东迟早也会给刘伯承来那么一

        下子的,可以说彭德怀让毛当枪使了。

        让我们回到五十年代末吧。

      那场运动的最后结局中,还有一件不合惯例但颇有讽刺意味的事:那张大字报的原始作

        者,时任陆军训练部某处副处长的张。。上校,居然没病没灾地继续当着他的上校副处长。

        此人在七十年代任。。部副部长直至离休。你能体会到我举出这个例证的意义么?从中

        我们可以看到,“手段”本身是什么,当时没人在乎,运动的目的是打击对手,不是打击

        “手段”本身。

        在“反教条主义”的全过程中,毛泽东始终没有过问。至少是我到今天还没有见到或听

        到他对这件事具体表过什么态,发过什么具体指示。但我们可以从毛泽东本人的个性中去设

        想一番,毛泽东最忌讳的事莫过于别人的权力和他比较大到了某种程度,军队是他的命根

        子,而彭德怀在军内有这么大的动作,想来毛泽东在内心不会无动于衷。毛泽东绝不可能喜

        欢萧克,但彭德怀的独断专行不会不令毛泽东产生某些别的念头。也许庐山会议上,毛认为

        彭想“夺权”的看法,在上庐山之前就有苗头了,*从朝鲜战争到庐山会议,彭德怀在军内

        的种种作为,很难说是完全出于恶意,只不过是他军人的个性在政治舞台上的表现,与他在

        战争年代的作风是一脉相通的。我已说过,战场上的将军以胜败论英雄,彭的个性与他的偏

        激做法,比较他的战绩就无可厚非了。但到政坛上,他的个性就势必要给作为政客的他和别

        人带来悲剧性的结果了。彭德怀在这段历史时期的作为,无疑在军内起到了“伤众”的负面

        效果。这些被“伤”的“众”,在政治舞台上表演起来,也不可能是品格高洁的。而某些没

        被直接伤到的人,难免有“物伤其类”的情结,一旦有机会,也要乘机铲除对自己政治上有

        威胁的因素。这不同于军事指挥上的争执,这就是中国式的政治斗争,你死我活的斗争,比

        战场上更要来得狡诈和残酷。

        庐山会议后在军内的批彭,进行得较为顺利,除去当时对毛泽东的迷信因素外,不少高

        级将领对彭的个人恩怨有着重要作用。特别是那些感到“物伤其类”而要自我保护的人。被

        彭德怀“看不起”的朱总司令,在庐山上因为“和稀泥”而招致毛泽东的不满。相比之下,

        握有实权的贺龙、罗瑞卿等人“一边倒”的态度就很能说明问题了。注意,庐山会议后,贺

        龙任军委第二副主席,是文革前毛泽东牵制林彪的主要人物,取消军衔制就是他的杰作;罗

        瑞卿则接任了黄克诚下台后的总参谋长和军委秘书长。从军队的角度看,这两个人加上林

        彪,是彭德怀悲剧中得到最大利益的人。林彪后来对这两个人的打击也是因为他们妨碍林彪

        取得最大权力。同时,在军内高层推行批彭阻力也不大,或许有个别将领发出过不同声音,

        但中央没有为此有专门的举动,可见其过程是顺利的。请注意,我所说的“顺利”,是指当

        事件被毛泽东定性之后在全军开始的批彭,在庐山上当然有人支持彭的意见,但在毛泽东讲

        话后象黄克诚大将那样明确的就鲜如凤毛麟角了,在次一级的非中央委员的将领中更是如

        此。在此有必要提一下彭德怀的肱股干将张宗逊的事,庐山会议后他依然如故当他的副总参

        谋长,未受任何冲击。以他和彭德怀的关系论,如此局面很难想象他在对批彭的态度上能否

        达到朱总司令“和稀泥”那样的程度,更别说黄克诚的程度了。张上将在文革中也被打倒,

        但林彪一倒他就出任邱会作空出的总后勤部部长一职,直到邓小平推倒华国锋为止。在毛泽

        东去世后那几天叫劲儿的日子里,又是这位张宗逊上将,给江青、张春桥发出了效忠信!当

        然,当时干这种勾当的在军内也不是他一个人,上将级的还有当时担任副总参谋长的杨成武

        和工程兵司令陈士榘。你感到惊讶么?

        对比批彭,九一三之后军内批林的进展就不同了。林彪已经死于境外,四大金刚就擒,

        政变的证据确凿,批判死人及打落水狗的难度比较庐山会议应容易一些,事实却并非如此。

        林彪事件向下传达是当年的十一月,批林完全展开是七二年了。而军委在周恩来主持

        下,于七二年一月召开了一次高级的批林座谈会。参加会议的人员很少,在组织系统上很不

        合常规。十个元帅之中,林彪、罗荣桓、贺龙已死,彭德怀不可能翻案,刘伯承抱病。其他

        人除朱德外全部到会,大将之中,徐海东、陈赓、许光达已死,罗瑞卿、谭政、黄克诚尚未

        翻案,张云逸抱病,而粟裕、萧劲光和王树声三人也到会。从参加会议的人员结构中我们就

        可以看出,除去在文革中被明确打倒,未能参加“九大”的人之外,最高级将领几乎都到

        了。与会者除了叶剑英有明确的政治局委员和军委委员的职务外,别人当时都只是有中央委

        员的虚衔而无实际职务。或者说都是在文革中处于“靠边站”的位置。更值得注意的是,萧

        克参加了这次会议!当时他连中央委员都不是,从六十年代起,他直到七二年新年联欢会才

        以“参加联欢会的还有。。同志”的面貌重新在宣传媒介中出现,中央连“结论”都没给他

        做呢。但我们可看出,参加会议的人是经过精心选择的,全都具有对军队内部次一级将领的

        强大影响力。

        会议的内容完全是批判林彪在军史上如何反对毛泽东,特别集中在井冈山时期,而对于

        林彪文革中的作为毫无涉及,当然各人的发言中都流露出对林彪个人的怨恨。而会议的详细

        内容作为中央文件的附本迅速向下传达到军内高层,对次的;二者在军史上林彪的作用之

        大,我们都清楚得很。当时军内将领中对林彪还有着不小的崇敬,特别是四野出身的将领中

        有强烈的“林总”情结。林彪出逃的消息传达后,军内竟有不少人痛哭失声!如此状况对推

        动批林很不利,打蛇打七寸,要把林彪在军史上扳倒,老帅老将们的言论最有力。

        为什么批彭和批林如此不同呢?还是两人个性的不同。彭德怀在军内有“伤众”的举

        动,林彪则一向善于笼络人心。就一般将领而言,对彭是敬畏多于信服,惧怕多于尊重,对

        林彪则不同了。林彪带出的四野将领在数量上也远多于彭的一野,从上述的“四野”情结对

        比一下张宗逊的“一野”情结,军中一般将领对彭、林二人的态度,我们就有个大概的轮廓

        了。下面我再讲一件令人齿冷的事实,此事在彭德怀的某些传记文章中不点名地提到过,但

        我要进一步披露一下,以作参考。

        文革中曾在北京军区举行过批斗彭德怀的大会。在大会休息时,有一个人冲进关押彭德

        怀的小休息室,恶狠狠地将彭一拳打倒在地,而且真的踏上了一只脚,并且还叫喊道“彭德

        怀!你也有今天呐!”。同一次会上,还有一个人把便纸篓当高帽子扣到了彭德怀的头

        上。。。

      你能想象得到这两个人是谁么?他们既不是当时造反的红卫兵小将,也不是投靠造反派

        的一般干部,两个都是货真价实的中将,参加过长征的老红军!你能相信么?为了让你相

        信,我点出这两个人的姓名,他们今天大概还“依然健在”:

        第一个人是当时任。。。。。副司令的李。。中将!

        第二个人是当时任。。。。。副政委的王。。中将!

        两人都曾在朝鲜战场上受过彭德怀的训斥和处分。李后来在训练总监察部任职,“反教

        条主义”后被降职到了。。。。

        。。

        这件触目惊心的事实,当然首先表明了这两位中将极其卑劣的人品。而我们站到历史旁

        观者的角度,就有理由思考一下,同样是雪山草地走过来的,何以对彭德怀的个人仇恨能达

        到如此的程度?文革中被批斗的高级将领为数不少,非人的当场迫害屡见不鲜,但充当打手

        角色的均是当时的红卫兵、造反派,大概也有下级的干部或军官。而高级将领如此恶毒的似

        乎只有这一例,恰恰又发生在彭德怀身上。对此我总在想,“积怨”何在呢?从彭德怀那一

        边思考是反常的,但也许能有启发。

        关于批林,再多说几句。

        四人帮阻扰批林的说法,也是为了达到将这两个集团绑到一起的“目的”而提出的“手

        段”。而四人帮实际上在批林活动中捞到了不少好处。我所说的批林,不是人们一般所言的

        “批林批孔”,而是在此之前的“批林整风”。在这次的批林中,核心是批林彪的政变行

        为,反毛泽东的行为以及那些荒唐的形式主义行为。由于毛泽东是始作俑者,批林就不可能

        批到极左路线上去,也伤不到四人帮。林彪的行为证据确凿,四人帮正要极力洗清自己与林

        彪的关系,阻扰批林无异授人以柄。批林中传达了毛泽东给江青的信,这是江青最大的政治

        资本。在结束“批林整风”的“十大”上,王洪文成为接班人的角色,四人帮的帮派最终形

        成,可见他们捞到的好处。实际上,四人帮对批林兴趣盎然,在后来的“批林批孔”中,把

        林彪和孔老二生拉硬拽绑到一起的也是他们。

        还是回到我们的正题上,我罗列了这么多,就是想从各个角度去思考一下彭德怀的个性

        与他的历史行为之间的关系。历史人物和我们一样,都是有喜怒哀乐的凡人,毛泽东乐于人

        家投怀送抱,小克林顿碰上陆文斯基也找不着北。彭德怀也是凡人,他的个性类型在我们的

        日常生活中也很常见。不同的是当一个人处于政治的历史的特殊位置时,其个性的表现就必

        然异化为某种政治的历史的事物。彭德怀的个性有缺陷,这种缺陷不影响他成为横刀立马的

        彭大将军,但却要极大地影响他成为合格的政客。彭德怀本人肯定是不愿意当政客的,但历

        史终归把他推到了那个地步。不但是他,几乎所有的元帅和将军们都被历史推上这条道路。

        那么,他们每个人的个性就都在政治舞台上对历史和他们本人的结局产生作用。比如,那两

        位中将对彭德怀的报复本身完全是私人间的怨恨,但实质上就成为了一种政治行为,而在历

        史上留下了极为丑恶的一笔。彭德怀的个性不是政客的个性,但是他不得不成为了一个政客

        而且干了政客的事,“反教条主义”是如此,庐山会议也是如此。他对萧克的打击也很难说

        是历史错误,两人个性的冲突说不清有谁是谁非,然而到了政治舞台上一切就异化了。彭德

        怀非政客的个性害了别人,也害了他自己。我对他的人品有所保留,就是从这一角度而来

        的。由军人转化为政客,彭德怀完成了悲剧,而叶剑英则完成了喜剧。林彪做为政客也有高

        明之处,他几乎完成了比叶剑英还要壮观的喜剧,结果却成了一场闹剧。

        说点题外话,再举例阐明一下“手段”和“目的”的关系。

        林彪运用“手段”达到“目的”的政治行为最能说明两者的关系,庐山会议后军内批

        彭,当时中苏关系恶化,向苏军靠拢的“教条主义”帽子就扣到了本来对正规化很不感兴趣

        的彭德怀头上;而后来的“大比武”,林彪本是很赞成的,作为大军统帅出身的他肯定知道

        军训的意义。当时著名的神炮手,炮兵副司令赵章成少将下到基层连队传授他高超的迫击炮

        操作技术,林彪对此曾大加赞赏。甚至以他的元帅身份公开提出练兵标准是“象赵章成同志

        那样,使技术达到艺术的标准。”但到了文革,为打击罗瑞卿,同一个林彪就能把“大比

        武”说成是罪过;林彪在文革中还提出过荒谬的“军队骡马化”的方针,以标明他突出政治

        和走中国道路的姿态。

        其实富有战争经验的他何尝不知道机械化的威力?而中国最早的两个机械化军,三十八

        军和六十六军正是在林彪主政的六十年代末完成换装的。你看,在政客林彪那里,任何事物

        都可异化为“手段”,即便给后世留下笑柄也不在乎。如果我们清楚了这种政治游戏的规

        则,在观察历史事件和人物时,许多令人不可思议的地方就迎刃而解了。

        在观察思考毛泽东、彭德怀、林彪等等人物时,我更注重那些与他们地位相同或接近的

        人们,同他们相互之间的关系,从中更能发现他们作为一个人的个性所在。距离远了,形象

        必然失真。至于象李志绥、李银桥这样医生、卫士的角色,他们的回忆文章只能作为参考,

        因为他们尽管在形体上比任何人都更接近对象,但他们实际并不能进入到对象内心重要的决

        策过程中去。在他们眼中,毛泽东还是一个神,只是个有血有肉的神。同样道理,残酷批斗

        彭德怀的红卫兵们,和在贺龙囚室窗外唱“洪湖水,浪打浪。。。”的哨兵,同样是在把他

        们当成了神,不过是善神和恶神两个极端罢了。而与这些历史人物共同创造过许多历史的人

        就不同了,在他们眼中,毛泽东、彭德怀等人才是具有复杂个性的人,也许可视为“人

        物”,但不可能是神。彭德怀与萧克之间老顽童式的争斗,那两位卑鄙的中将对彭德怀的报

        复,再结合庐山上的彭德怀,我们不是就得到了一个更生动的彭总了么?

      通宝推:jboyin,
      • 家园 【文摘】“军事林彪”和“政治林彪”

        本文网址:http://post.news.163.com/bbs/rep.jsp?b=shishi_bbs&i=1099073323221

        不少论坛上一大主要话题是林彪,不少人把林彪与粟裕、刘伯承等对立起来,抑此扬彼,或抑彼扬此,铁杆拥林者有之,铁杆反林者有之,中立者有之;态度客观者有之,讨论问题者有之,出言贬损者有之,开口恶骂者亦有之!我建议大家停止咒骂攻击,认真讨论研究问题,客观叙述事实、持心公正地讨论,好自为之。

        只要认真讨论而不是咒骂,我对任何人持何种观点都无意见。当然我要针对我认为不对、不正确、不全面的论点发表自己的看法,但也决不期望他人都如此认为,一是我的观点不可能就那么正确全面,肯定有局限性或错误成分,二是他人的观点也一定有其形成的客观背景和道理。别的不说,仅从经历和家庭角度讲,四野出身的人及其后代很少有持反林彪观点的,与三野有历史渊源者贬斥粟裕的恐怕也鲜见,刘伯承部下及其后人也一定多以二野为荣,等等;此外有时思考者的思维方式、习惯、角度甚至性格、脾气都会影响甚至决定其对某人的看法----不

        然为什么有时候你喜欢谁憎恶谁不需要太多理由,一眼上去或一句话说过就足够了!这些都十分正常,关键在于思考观察者是否对你不喜欢的人和事也持有客观态度和“平常心”,以及设身处地的理解。我同意陈路兄关于如何看待林彪的意见。这方面堪为楷模的是黄克诚大将,但可惜党内军内这么多年也只出了一个能象他这样对事不对人并直言之、且对自己做过的错事时有反省的人物。他的事大家都知道,不多说了,我比较佩服他的是他在回忆红军时代中央苏区肃反清查AB团运动时说过的一句话:“如果细算历史旧账,仅此一笔,黄克诚项上的这一颗人头就是不足以抵偿的!”并对他自己在清查AB团运动中的作用感到五内俱焚。我不知道他在杀AB团一事中负有多大责任,杀过多少人,也许老来一句后悔自责的话对于那些无辜冤魂来说是太轻飘飘的了,可是除了他,还有另外任何一个人反省过此事,说过类似的话吗?

        话说远了,回到正题上来。我想提醒一句的是:要深入客观地讨论林彪,请把作为军事家的林彪和作为政治家的林彪区别开来----不要因为林彪的政治行为去否定他的军事业绩,也不要

        因为林彪的军事业绩就肯定他后来的一切。事情远没有这么简单。也许有人说,无论军事还是政治,事都是他一个人做出来的,为人是有连续性的,你怎么可能区分开 “军事林彪”和“政治林彪”呢?此话有一定道理,但不全对,人是可以转变的,而这种转变可能是主动的也可能是被动的,或兼而有之……我由此想到好多往事,让我试着叙述分析“军事林彪”和“政治林彪”的表现, 大家一起来分析讨论吧。

        对于林彪的军事才能和战功,我不想参加讨论,也不想把林彪与刘伯承、粟裕等人做简单类比。林彪可圈可点的是他后来的政治行为。1955年全军授衔,林彪赫然排在元帅第三位,足以说明他的军功,无须争论。要知道当年授衔是一件何等不易的工作,定下授衔名单已经费了好大力气,获同级军衔的人的排名顺序更是大有学问,一再反复斟酌。据我所知,除了党内军内的资格和历任职务等等,每级军衔获得者还要列出所指挥的战斗、战役,列出胜仗次数和败仗次数。当然最后军衔评定还有许多其他因素,如政治元帅、政治大将、政治上将均有且不在少数,政治中将和少将就更多一些,但是作战次数和胜负次数也确实是非常重要的硬指标。哪位仁兄了解内情,希望贴一篇专题报告,现在网上有关授衔的文章很少,涉及内情也不深。

        元帅排名为: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朱德位居第一,无需讨论和争论,彭德怀第二,亦无话说,林彪位于第三,除了军事业绩把他推上此位,别的无可解释。论资格,他仅仅是黄埔第四期学生,聂荣臻、叶剑英是他的老师,徐向前属黄埔一期是他的学长;南昌起义时林彪是排长,而刘伯承、贺龙分别是参谋团团长和军长、起义总指挥,陈毅在南昌起义部队和红四军中则当过林彪的直接上级;林也就比罗荣桓的资历强点。然而,林彪把他的教官、上级通通越了过去,凭什么?只有凭硬碰硬的战功,单凭毛泽东欣赏他是绝对不行的,要知道那时毛泽东还没有成神,也不那么一言堂,此外也得全军上下心服才行。不知各位弟兄听到过没有,我是从未听说有人对林彪的元帅排名位置公开表示过不满或疑问(私下里的不服气和争论大概是免不了的),另外四野的战绩也为全军所称道,尽管有时还有些不大不小的争论。刘伯承元帅排名元帅第四位,同样是由于赫赫战功,但刘帅没有说过一句对林彪有意见的话,而且还称赞过四野的好几个战例,如丁盛率四野8纵135师对白崇禧集团作战时的的“腰斩七军”。

        要知道授衔名单中的排名位置可是不那么简单地一排了之,更没有象后来“按姓氏笔画为序”。关于授衔的事我多说几句,与主题无关。10员大将排名顺序是:粟裕、黄克诚、谭政、萧劲光、王树声、陈赓、罗瑞卿、许光达、徐海东、张云逸。粟裕排名第一,也靠的是响当当的战功,如果比资历和红军时期的职务,粟裕逊于多数大将,但大家同样对第一大将心服口服。军中一直有传言,网上也时有帖子,说粟裕争当元帅,或对粟裕没当上元帅表示惋惜。粟裕的战功是不争的事实,可与林刘比肩,远大于贺龙、陈毅、聂荣臻、徐向前诸帅,更不必说叶剑英罗荣桓,但粟裕的资历确实还够不上评元帅,如果他的战功超过林彪,也许有可能。此外以我通过三野老人们对粟裕大将为人的了解,他不大可能去争元帅位置。历史上他两次让出正职甘居副职,并不以职务地位为重;尤其后一次,如果他不让,官拜华东野战军司令,授衔时评元帅倒真的有可能,军委不会让一个大野战军不出元帅。粟裕1951年1月即被任命为副总参谋长,其时聂荣臻任代总长,副总参谋长只有这一位,不象后来那么一大堆,可见对军委他军事才能的器重。其后军委于1952年11月任命黄克诚和张宗逊、1953年2月任命李克农为副总长。1954年 10月粟裕出任总参谋长,副总长多达11位:黄克诚、张宗逊、李克农、陈赓、王震、许世友、邓华、彭绍辉、张爱萍、杨成武、韩先楚。粟裕乃一“全心全意” 式的纯军人,丝毫不想粘政治的边,出任总参谋长的四年时间里,一切从实际情况出发,所作所为半点也不“政治”,为人又坚持原则,在自认为正确的问题上常常毫不退让据理力争。粟裕与彭德怀许多事上观点不同,关系恶劣,毛泽东对他也产生了看法,终于于1958年5至6月遭到彭德怀主持的军委扩大会议的斗争,同年10月被免职。粟裕挨整表面原因有若干,核心原因只有一个:必须“毛指挥枪”,任何潜在的可能对这一铁的原则有影响的人和事都必须予以铲除,即使是粟裕这样主观上绝对不会这样想的人在其指导思想和拟议的规章制度“削弱”党的领导时也得戴上“极端个人主义”、“向党伸手”的帽子;粟裕与彭关系不好、观点不同只是表面原因罢了,彭也只不过做了毛的工具。一年后彭德怀挨整下台,核心原因是相同的,诱因不同而已。以粟裕那样的为人,毛泽东要命也不会相信粟裕会有威胁他的动机、能力和胆量,但一旦该人要建立的制度有可能影响其集权,无论此种可能性多么潜在或微小,毛都会将其尽早彻底消除。在这一点上毛的敏感和远见无人能及,堪称大家圣手。比如长征途中一、四方面军在四川懋功会师后张国焘提出要当总书记,中央“总负责”的张闻天觉得没什么,就让他当好了,中央的其他人包括周恩来、博古、王稼祥等也都不反对,唯有毛泽东断然说不行,宁可交出红军总政委职务,也不能交总书记。回话给张国焘,张也就没坚持原议而当了红军总政委。从这里可以看出众人即使是心怀异志的张国焘都不及毛的深谋远虑,如果张国焘拿到了总书记的名义,那么后来开会“另立伪中央”就不是“另立”而是中央合法的人事变动,新中央自然也不“伪”。真是这样,张国焘“此间用中央、中革军委名义”,原中央毛、周、张、博“用西北局、西北军事委员会名义”,历史就会是完全不同的面貌了。毛的政治家敏感性和对策、应变能力就是比别人棋高一着,学是学不来的。“天生大任于斯人”的政治家都是如此,如汉高祖刘邦,在战败逃入韩信大军驻扎的广武城时,根本不去韩信军中,先找个小旅馆住下,睡了一夜,第二天在一大早来到韩信驻地,以汉王名义直入中军,先取了韩信的将军印信,然后才把韩信从床上叫起来,二人商量事情。刘邦这么做的理由是:如果战败时,孤身一人(还有几个随从)去到韩信军中,韩信如有异心,一夜的时间,足够酿成阴谋,下定决心,而自己无丝毫还手之力。先不让韩信知道自己来了,待他知道时,不仅汉王人已到,将军印都已在汉王手中,想要如何,时间、兵力、形势各方面条件都不具备,也就无从谈起了。看看一流的政治家,滴水不漏,潜在的危险事件被他“扼杀”得半点发生的可能性都没有!不过,活得也够累的??也许对政治家来说,这不是累,而是“与人奋斗,其乐无穷”?话回头说粟裕。粟裕下台一年后,彭德怀、黄克诚等被打成了“反党集团”。粟裕在历史上基本与彭无关,而且是被彭德怀搞下台的,批彭可谓一身清爽,公私两利,但他没有因为挨彭德怀整而多说一句!有人劝粟裕把受彭整一事提出来,粟裕明确表示:“我不愿在彭德怀受批判的时候提我自己的问题,我绝不利用党内政治风浪的起伏,我几十年的革命实践足够说明自己了。”他终其生都是“军事粟裕”,从未做过“政治粟裕”。其他大将各有千秋,本文无力涉及,奇怪的是大将中除了粟裕,真正的名将、战将很少,徐海东曾是一员,但因病退出战场太早,陈赓也算一员,他经历不凡,多才多艺,别的方面也很出色,给人有点博而不专的感觉,军事能力在他身上不是绝对强项,但由他主持军事科研、教育如任哈军工院长则如飞龙在天,是不作第二人想的上佳人选。其余黄克诚半军半政,谭政和罗瑞卿本就不是军事干部,张云逸、王树声、萧劲光、许光达虽主要做军事工作,但每人都没有什么拿得出的傲人战绩,还不如若干上将。

        大将们望众弟兄陆续给予介绍,我这里不再多说。值得补充几句的是当时曾拟议授傅作义大将军衔,但因为如果这样,其他几位比傅作义原地位资历更高的国民党起义将领如程潜、龙云等人无法安排,来自我军将领方面的意见也太大,最终没有实现。不过听说(只是听说)后来还是暗中给了傅作义大将。消息来源是1969年在嫩江抗洪时,听参见指导抗洪的水利电力部一个人和黑龙江省军区一个干部说的:1963年黑龙江发大水威胁哈尔滨,水电部长傅作义亲临哈尔滨抗洪现场视察,当时洪峰太猛,黑龙江省军区部队负责的一段大堤吃不住劲了(部队绝对是在最危险的位置上,那是一种信任和光荣),部队拼命堵也岌岌可危,在场的黑龙江省军区某副司令员看那么多战士可能会牺牲,要下令撤退,傅作义发话不能撤,不然哈尔滨就全完了。某副司令员吼道:“你管不着我们军队!撤!”傅作义大吼:“我是大将!当然管得着你!你敢撤我马上毙了你!”随即傅急电告总理,总理回话同意傅的意见,并授予傅临机处置全权。最终部队没有撤,堤没有垮,哈尔滨也保住了。事后据说总理在一次会议上大大赞扬了傅作义,说傅部长这样做非常正确,真正是对人民负责,不考虑个人(指他国民党出身而敢于管共产党的军队干部),不然国家人民损失就太大了等等。此事听起来有演义成分,但是出自两位“当事人”之口,姑且记之存疑,希望诸位仁兄帮助证明其真实性如何。

        上将共57员,1955年授衔55人,1956年和1958年各补授一人。前10名上将名次排列是:萧克、李达、张宗逊、李克农、王震、许世友、邓华、彭绍辉、张爱萍、杨成武。萧克名列第一,这已经够委屈他的了。萧克是井冈山红四军的老人,当大将资格绝对够,只因当年支持张国焘站错了队,尽管资历仅略低于张云逸而不逊于其他诸位大将,并在红军时期(红六军团军团长、红二方面军副总指挥)、抗日战争(120师副师长)和解放战争中 (晋察冀野战军司令员、四野参谋长、第一参谋长)的职务高于任何一员大将,仅解放战争期间职务低于粟裕,还是没能侧身大将之列,屈居上将,但名列榜首。上将最后十名是陈明仁、贺炳炎、阎红彦、谢富治、陶峙岳、乌兰夫、周桓、杨勇、李志民、赵尔陆。1956年补授王建安、1958年补授李聚奎上将军衔,未排名。如果重新排名,王建安不知会排在什么位置,但李聚奎即使进不了前5名,也会在前10名之内。李聚奎的资格甚老,而且上上下下人缘甚好,若干员上将如杨得志等人曾是他的部下,见了他毕恭毕敬。1958年他从石油工业部回军队,军委和总政觉他的军衔如何授可是件不太好办的事:授上将吧,他的资历比绝大多数上将都老,授大将吧,元帅大将授衔时有定数,岂可轻易增加;最后内定授上将,又怕李不满意,于是总政派人先与李协商这件事,未及开口,李单刀直入:“我的军衔,就低不就高,上将就可以了!”于是皆大欢喜。

        获中将军衔者175人,时任总干部部副部长的徐立清排在首位,这是因为原拟授他上将,但后来上将名额减少,他主动提出自己授中将,说自己做评军衔的工作,理应带头做榜样,最后把他放在中将第一位。中将前10名是徐立清、肖向荣、张经武、张震、刘志坚、阎揆要、钟赤兵、唐天际、谭希林、莫文骅,压尾的10名是陈先瑞、旷伏兆、李雪三、谢有法、张天云、卢胜、黄新廷、吴先恩、阿沛?阿旺晋美、朵噶?饶错彭杰。1956年补授聂鹤亭中将军衔,1958年补授贺诚中将军衔,中将总数达177名。聂鹤亭是军史上一位蒙着面纱的神秘人物,参加南昌起义时是主力营长,其资格堪与大将们比肩,抗日战争时还身在中军帐,后又任过四野第一副参谋长。但长期不得志,鲜有人知其所终。有谁知道为什么55年没给他授衔而56年补授?为什么只授中将?我只知道他对自己仅获中将衔极不满意,受到中央严厉申斥。贺诚是我军卫生工作的鼻祖,建国后调地方工作,出任第二任卫生部部长,由于中医政策问题(他非常看不上中医,多方限制)犯了错误,毛泽东也发话批评了他。58年调回军队,补授中将军衔。中将是卫生工作人员能得到的最高军衔了,傅连璋(应为左目右章)也是中将。1955年获得少将军衔者共802人,前10名是解方、陈沂、童陆生、詹化雨、刘其人、张瑞、彭富九、李信、曹广化、魏传统,最后10名是游好扬、赖光勋、李木生、徐其海、黎光、贺吉祥、张步峰、樊学文、汪易、李布德。少将中解方是第一名,对于解方的资历和战功,尤其是作为志愿军参谋长表现出的能力和起的作用,少将是授低了,作为某种补偿,他成了少将中的“状元”。在少将中,他的军事能力当之无愧地名列前茅。不过少将太多,名单如何排列一定非常棘手,大非周章,有人知道详情望能送一贴。

        授衔的事就说到这为止,回头说林彪。前面提到元帅中林彪第三,刘伯承第四,文章也正在这儿。二人都是军事家,头脑都格外清楚,也都知道政治的险恶。天下打下来了,如果你只想当军事家,那么就到此为止,下面干什么你自己选,可以做军人远离政治,如果还想在政治舞台上继续表演,那就得军人参政做政治家,而政治家可不是谁想做就能做的,最起码的一条,得会象真的一样地说假话。搞军事、打仗,说假话造假情况就只有吃败仗,没有一点疑问;而搞政治,“不说假话办不成大事”(据说是林彪的话,但实际上是所有政治家口中不说心中坚信的金言),说真话必定吃大亏倒大霉,同样毫厘不爽。你必须根据自己的情况作出选择。刘帅是一纯粹军人,对政治素无兴趣,1950年平定西南后立刻采取行动,辞去二野、西南军区和西南军政委员会本兼各职,由贺龙接任,自己只身一人前往南京创建南京军事学院。林彪此时同样不愿涉足政治,打到广州后就开始生病。他有病是真的,但同时也是在避开政治。他曾想要到某个边远省区当个省委书记,朝鲜战争也拒绝率军出征,这里有身体的因素,有对美军实力我军实力的考虑,但离开舞台中心也是潜在的不可忽视的因素。高岗事件里林彪是否参与、起了什么作用,远未解密,人们如今是在瞎猜,但我们看到的是林彪一直在养病。不过你躲政治也不见得躲得过,政治会来找你。刘伯承后来的遭遇、林彪后来的际遇和悲剧结局给出了一正一负两种形式的例证。刘伯承的事网上有过帖子,不多说了,还是扣紧林彪这个主题。

        1955年9月27日中南海怀仁堂元帅授衔之时,有一个情况,虽然书中文章中叙述过,但没有人对此加以重视和进一步深入研究;而这个细节所包含的信息却不那么简单----大家可能还记

        得,当时十大元帅只有八位出席,缺席的两位不是别人,正是林彪和刘伯承。其时二人都称病在青岛休养,接到通知,均回答说不能参加授衔仪式(有的老人说,其实他们就是为躲开授衔仪式才去休养的)。认真说起来,二人有病也不是急病重病,也不是病了一天两天了,再怎么样,要想参加授衔仪式也不是真的支撑不了;实在不行,穿上元帅服,列队从老毛手里接过授衔命令和勋章,照完相就走也行,招待会参不参加无所谓。另外从历史、从人生、从功业……看,大千世界人至人归,古今中外上下几千年,有几人能有这种机会、荣幸和际遇能参加此等盛会获元帅军衔?然而二人似乎对此并不重视,就是不来。为什么?刘伯承是正处在风口浪尖上,彭德怀正秉承毛泽东的意思对刘伯承本人及其所创建的“教条主义大本营”(毛泽东语)----南京

        军事学院进行批判,他不愿面对毛、彭,此外也不愿现身排在贺龙之前,因为贺龙对元帅排名不满,他认为“党军”来自八一南昌起义,自己是南昌起义总指挥,朱德、刘伯承、叶挺、聂荣臻均在手下,林彪更是名不见经传,为什么自己帅位才排第五名?对刘帅来说,更重要的也许是从打下天下起他就想避开政治而就是避不开,在针对他的军内政治运动中,象这种公开的政治场合,还是不露面为好。林彪更是明白人,其他九位元帅有八位比他资格老,而且象南昌起义时这些人比他高何止一级两级,现在他赫然排在第三,前面只有两位不可能不在他前面的人,其余他的教官、上级统统站在他身后,用民间话说,不是找着遭恨吗?他起码不想成为众矢之的,可不象后来文化大革命中。授衔前元帅们要先到场集合,闲聊一阵,别人都是“平辈”,自己一个“后生”,说些什么?战功自然不假,但资历在军中从来就是极重要的,就是到现在,部队中说到有关人的什么事,第一句话必定是问:“你(或他)是哪年兵?”林彪对此点极为敏感,当了军委第一副主席、国防部长以后也是一样,他曾问罗瑞卿:“我们威信不够吧?因为我们不是南昌暴动领导人。”可为佐证。不参加授衔仪式也是他在躲避政治,躲避可能的麻烦困扰的一种具体体现----此时,他还是军事家林彪。

        1956 年八大后,八届一中全会选中央委员会主席,毛泽东未得全票??他把自己的一票投给了林彪。也正是在这以后,八届二中全会上,林彪被增选为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副主席,这明明白白是毛泽东要他做政治家的信号。彭德怀如果有政治家头脑,他从此时即应明白毛泽东的暗示和警告:军中第一人从现在起是林彪而不是你彭德怀!从而逐步淡出权力中心,最后解甲归田,明哲保身得一善终,绝不会时至1959年还傻到在庐山会议上大发其言并给毛写什么信,往人家枪口上撞。可惜彭德怀也是军人而非政客,事实上从他从朝鲜回来主持军委工作时起,他已经身不由己地做了政治家,但却无政治家的头脑、意识和手腕。正如铁流兄于1999年写的《彭德怀的悲剧探源》中指出的“他本身的个性不是政客,却以这种个性当了政客,并干了政客的勾当!正所谓‘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彭德怀非政客的个性给当了政客的他造成的悲剧,早在庐山会议之前就开始了。”林彪是明白政治这柄双刃剑的,对毛的信号不敢忽视,但也绝不积极,当了中央副主席仍然以养病为主要工作,中央全会、政治局开会几乎次次请假,到了1959年庐山会议仍然请假,直到毛泽东把他紧急召上庐山,委以军委第一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兼国防部长的职务,正式把他推上了政治舞台中心,权力中心。林彪对于这些职务权力是向往多年终于如愿还是身不由己不得不干,谁也不敢下肯定断语,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考证;只有一点可以肯定,即从这一刻起,军事家林彪已经成为历史,以后的林彪,已经是“政治林彪”了。他的悲剧也就从此开始。

        林彪在庐山会议上参加批判彭德怀,拖出罗瑞卿任总参谋长,回北京后奉毛之命开军委扩大会议斗争彭德怀,在全军从组织上和思想上“肃彭”,从政治角度讲,无可指责。政治斗争就是招招见血,必须善于伪装,能曲能伸、想东说西、,心狠手辣,拉帮结派,服从现实而不服从道德标准……(欢迎大家一起来给政治及政治家作结论下定义)。我为林彪惋惜、对他开始有负面看法也是从此时开始。他的所作所为也许是主动、精心策划的,也许是已经被推上战车,也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不得已而为之;但是,客观上,他的政坛言行不能获得历史的正面肯定。彭德怀个人的缺点错误再多,再是以一军人身份硬要去干政,可彭到底是军人而非真的政治家,还是耿直并有正义感,他的发言和“意见书”反映了当时中国的真实情况,对老百姓、对党、国家、军队都有益,这已为历史所证明。林彪可以对彭德怀有看法以致恨彭,这都可以理解,也无可指责,谁也没有权力要求谁就一定要喜欢谁或不喜欢谁,彭德怀说话办事确有粗鲁可恨之处,为人也并不是那么可爱。但庐山上所争论的事关系国家和民族命运,并非简单支持或反对彭德怀个人的事。应该怎么办?此时就看良心和人品了。政治家与良心是对立水火不容的,批彭也就批了罢, 但民间实情要不要说?

        林彪在政治局常委会上说明了长征中会理会议之前他写信给军委一事与彭德怀无关(此事20多年来老毛对彭一直耿耿于怀),提示他整彭德怀有身不由己的一面,但他显然没有以民间真实情况见告老毛。从这里你可以看到政治会把人异化到什么样子:“军事林彪”能当面顶撞老毛:“不是那么回事。你知道还是我知道?你是听说,我是在前线亲眼见!”而“政治林彪”就能180度相反,心知肚明民间情况是什么样而不顾良心地说假话----不是他不顾,而是政治家就

        是良心的天敌!那些积极批彭的人如刘少奇、彭真、柯庆施、罗瑞卿、李井泉等也一样,何人不知大跃进的后果和民间真实情况?何人不知彭说的是实话?只不过是出于个人利益和个人历史现实恩怨,批彭作为政治投资或泄愤罢了;许世友之类对彭德怀开口骂娘则是出于对老毛的愚忠,他反正能吃饱饭且吃得好,不必想老百姓是否饿肚子!试想一下:如果林彪一面作为“政治林彪”猛批彭德怀历史上反对老毛的种种“劣迹”,一面象“军事林彪”一样把真实情况私下汇报给老毛,可能出现什么情况?以老毛对林彪的欣赏和信任,他有可能一边搞掉彭德怀,去除这块心头大病,一边暗中真正大力纠“左”,挽回大跃进造成的后果,挽回自己的威信,不至于三年后在七千人大会上下“罪己诏”。要是林彪真的那么做了,历史将为他大声喝彩,彭德怀很可能就因此而黯然于历史,今天彭德怀头上所有“为民请命”、“体察下情”之类的光环都将落在林彪头上!然而,历史无情,无法假设,上述设想也许只是我们头脑简单的一厢情愿,以林彪之精明透彻,他未必没有这么考虑过,但政治有时复杂得超出我们的作为常人的逻辑和想法;出于种种我们想得到和想不到的原因,他没有这样做。我们只能看着林彪走向政治深渊。

        你会说,庐山会议上对毛不说真话的何止林彪一人,那么多中央大员,包括如今为神为圣的周恩来,不也都没说实话吗?为什么只对林彪有负面看法?提起那些大员,无论人品好坏,多数本来就是政治家或曰政客,不说真话由来已久,而林彪是有可能免当政治家而以军事家彪炳于史册的,但不幸(?)陷入政治漩涡,说话从真到假,整人从少到多,扑朔迷离,至今难于盖棺定论。你对惯说谎话的人再说谎话一般不会感到奇怪和气愤,但对以前沉默寡言不说假话的人开始说假话则会感到不可容忍,有被出卖和愚弄的感觉。那些人中周恩来是由于在做政治家的同时还时时有着中国老百姓得吃饭的概念从而鞠躬尽瘁地维持着这个国家,同时又能尽量不整人,能让人过得去就过得去,才在老百姓心中有地位;如果仅凭他当政治家的那些言行,他早已与他人一样身后寂寞了。君不见刘少奇平反后又如何?有几个人怀念他,包括跟随他多年的那些人?别的不讲,只举一个例子:1954年高岗饶漱石事件发生之后,刘少奇与彭真是肃清“高饶分子”最积极的,在东北大抓“高岗爪牙”,造成不少冤案,当然政治斗争不可心慈手软,但事情也要留有余地,不能做绝。当时的黑龙江省委第一书记李延扈(长青),为人耿直,外号“橛子”,与高岗无半点历史渊源,只对刘彭如此抓高岗分子看不下去,出面说了几句公道话,惹怒了刘少奇与彭真,立刻被打成高岗同党并撤销党内职务,因为李参加革命很早,不少老人为他说话,最后处理不算重,留党察看,改任教育部副部长。但这个“橛子”本性难移,继续向中央说明东北抓高岗爪牙的真相,这一来刘少奇与彭真更加震怒,开除了李的党籍,下放至内蒙包头师范学院任副院长。岂不知李到了包头仍不断向中央写报告说明情况,而且毕竟入党多年,有很多老关系可能通天。于是在1961年8月某日,李延扈正在包头大街人行道上走路,一辆轿车神秘驶来,李延扈以“车祸”毕命。你说刘少奇、彭真挨毛泽东整是冤还是不冤?天道循环,天理昭然,“好剃人头者,人亦剃其头”!

        林彪虽然已经陷入政治,但他仍然清醒。作为政治家,首先要保证自己的生存。1959?1964年间,搞了几篇文章,点出“现在发生的一切挫折是因为没有听毛主席的话、没有真正贯彻毛主席的指示”,进一步巩固了毛对他的信任;并开始由解放军报每天刊登一条毛主席语录,之后编出了著名的“小红书”《毛主席语录》和《毛泽东著作选读》,并大力突出政治,搞出了“四个第一” 和“三八作风”并倡导“四好连队”和“五好战士”运动等等。这一切颇得毛的欣赏。对比林彪在东北搞出的“一点两面”、“三三制”、“三猛战术”、“三种情况三种打法”、“四快一慢”、“四组一队”“六个战术原则”,你可以发现“军事林彪”和“政治林彪”的不同。战争期间,林彪绝对务实,那么多年从不见他以与军事对立的方式突出政治,1947年9月毛泽东曾修改批转过四野3纵诉苦教育经验的报告,但那诉苦运动与改变解放战士的思想观点、提高战斗力及解决兵源问题直接有关,非常实用。林彪很明白部队怎样带,兵要怎样练才顶用,1959年后,以林彪之头脑,他会不清楚当时中国军队真正迫切需要的是什么?然而“身在江湖”,为了政治目的,为了取悦于毛,他在提倡鼓吹他实际上也不相信欣赏的那一套,别人抓了军训比武(这本质上是贺龙、罗瑞卿出于政治目的而非真正治军目的而搞的,不过客观效果不错)也要无情打击。林彪岂能不知练兵对于部队的意义?这就是政治的魔力!尽管我的前辈中有人与林彪关系相当近,因而对林彪待部下的尊重宽容和个人生活的俭朴节制多有了解,也知道许多林彪用兵的故事,但这无法代替他在政治中的颠倒黑白。我私心敬佩林彪的不可否认的优点长处,可这与他的政治行为是两个范畴的事,不容混淆。

        林彪不会忘记政治的危险性。一方面作上述事,一方面仍然尽可能离权力中心远一点。从1962年秋指挥部队入闽防止蒋介石反攻大陆后就又长时间称病休养,让罗瑞卿替他监军,政治局开会仍然请假,军委会议也是能不出席就不出席。至今军委所开重要会议会后留下的照片中,只见一张中有林彪,那是1962年军委常委广州会议后的合影。但是,既已是“政治林彪”,再如“军事林彪”时期那样淡泊江湖已经不可能,即使做法相同,其意义和效果也决然不同了。在政治学的意义上,你既身在其位,又躲开其位,他人需要这个位置就是自然的,搞明里暗里的阳谋阴谋抢夺此位也是合理的;而你自己除非真的不干彻底躲开,否则玩阳谋阴谋打击对手保自己的位置也是理所当然的。反正搞政治就与良心义气厚道说真话等等无缘。大家记得李宗吾先生的《厚黑学》否?“心子要黑,脸皮要厚”是搞政治的基本条件,搞政治的最高水平是“心极黑脸极厚而又使人们认为其不黑不厚”,方臻于化境矣。果然,贺龙以军委第二副主席的身份主持军委工作,东奔西走,一时很成气候,而罗瑞卿这位监军也是胸怀大志,有不断进步的意向,一时间政治局、书记处、国务院、军委、总参甚至人大无处不见罗长子那人高马大的身影,权重一时,以致毛泽东后来说:“罗长子不是军委主席么!也不是军委副主席么!党内也不是政治局委员么!怎么由他做总结发言?……大将也不只他一个么!现在许多元帅和大将怎么没工作干了?党政军的工作就靠罗长子一个人干?……”有文章说:林彪因不大管事,罗瑞卿逐渐与贺龙靠拢接近。贺龙乃一枭雄,不费几下就把罗瑞卿搞定。事实并非如此。罗瑞卿当时与贺龙接近不假,但罗绝未被贺“搞定”。贺龙无论在刘少奇眼里还是罗瑞卿眼里,都是只能利用不能依靠的人。这是对的,你细看一遍贺龙的历史、战绩及历任职务就会明白他的素质。此外以罗的为人个性,绝不会甘心屈居于贺龙之下。刘真正看重的是罗瑞卿,而罗的工作能力和“进步意向”(或曰野心)也是大家公认的。据说刘少奇曾于1965年5月说:我们的国防部长的接班人是罗瑞卿。我不知此事真假,但罗瑞卿倒台的关键原因是毛泽东失去了对他的信任是无需争论的。一些文章说是林彪是打倒罗瑞卿的主谋,林彪担心罗瑞卿取其位代之。而毛泽东被迫接受了这个结局,因为毛需要林彪在未来的斗争中支持他本人而不是刘少奇,权衡利弊,只有保林舍罗;也有文章说打倒罗瑞卿实为毛的战略部署的第一步。林彪如同在打倒彭德怀时一样没能在打倒罗瑞卿一事上持公正立场,但林彪绝非要打倒罗瑞卿,而是在得悉毛的态度后,对毛表示支持,并同意毛的安排。哪种说法更接近于历史的真实情况,也许我们今生看不到有关材料的解密,无法得知了。不过我也不遗憾,两个政治家在一起协作、对局,互相猜测对方说出的话中的真实含义,或曰互相说谎,又要隐藏自己的目的又要达到自己的目的,你敢保证留下的文件上的东西就是他们的真实内心想法?也许上述两种说法都对呢!从另一个角度看,罗瑞卿倒台也是历史的必然,毛林不要打倒他,也会有一个什么事件让他下台,原因就是他陷入政治太深但作法在某些方面又太不“政治”,厚黑均不到家,或者厚黑到家却让人觉得其也厚也黑,也是一种不到家。后来杨成武接任代总参谋长,被毛置于毛林周及诸位中央大员之间,不到两年也进入监狱,可见非政治家在未厚未黑或厚黑未到一定水平时涉足政治的后果之可怕。再有罗倒台的一个次要原因是他的人缘不佳。可以数一数全军有多少人在他倒霉时替他哪怕在私下说过话!?没人帮忙说话也就罢了,还有更精彩的表演。1966年3月18日军委扩大会议即“三月会议”期间罗瑞卿跳楼后,叶剑英以改宋朝辛弃疾《贺新郎?送嘉茂十二弟》词的下半阙来表达其欣喜之情:“将军一跳身名裂,向河梁,回首万里,故人长绝。易水萧萧西风冷,满座衣冠似雪……”辛弃疾原词下阙第一句是“将军百战身名裂”,全词写汉朝李陵之事,叶剑英饱读诗书,博古通今,信手拈来,移花接木用在罗瑞卿身上。以“身名裂”形容战败投降匈奴的李陵是虚写,只对一半,而以“身名裂”形容跳楼后的罗瑞卿则是写实,而且万分贴切:从无形精神上罗瑞卿名裂、意志裂,因而有此一跳,结果是从有形物质上罗瑞卿身裂、腿骨裂。叶帅真真是文采风流,以“一跳”两个字下接“身名裂”,改得撼人心魄,入木三分??何等手笔!又何等功力!这是不是与后来北京卫戍区副司令员李钟奇少将在北航批斗彭德怀的大会中间休息时亲自动手把彭德怀打翻在地又踏上一只脚有点相似?虽然叶剑英的作法比李钟奇的行为高雅一万倍。我本人极不欣赏叶帅这种幸灾乐祸、落井下石的态度和作法,但遭斗争被迫跳楼后引来别人赋诗庆贺,是否跳楼者的人际关系中也存在着某种值得深思的东西和某些问题?罗瑞卿受不了军委扩大会议上众人的冷酷目光和语言,那他还记得1959年9月斗争彭德怀的军委扩大会议否?那时他可是“众人”的领头人之一,目光和语言的冷酷程度大概不次于这次“三月会议”上的众人。冥冥天道运行之中真的存在着报应?

        罗瑞卿的女儿罗点点写的《点点记忆》文笔流畅,有一定思考深度,亦有反思,真实性也超过绝大多数回忆录,颇值一读;不过我们不知她是否知道军内很多老人称罗瑞卿“罗长子”有两种含义:一种是外在的,因为罗的个子高;另一种是内在的,来自民谚:“猴拉稀坏肠子”,“罗长(肠)子”言其整人时心肠之坏之狠。此外号内涵或可帮助说明罗瑞卿的人缘。附上一句:如果点点女士有机会看到这段文字请不必介意,我只是记述一点事实,绝无诬蔑罗将军的意思。人都是天生的保爹保妈派,非常自然和正常,我也一样。点点如果因此生气,我百分之百理解并在此预先致歉。

        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正式开始,5月18日林彪做了“五一八”讲话,之后八届十一中全会把林彪推到党内第二的位置,从此时直到1971年9月13日,林彪的言行也都是“政治林彪”的所作所为,史迹斑斑,无需我再多说,我也无法再对“政治林彪”心存半分敬佩。他与毛泽东的关系从“亲密战友”走向死敌是谁的责任,我们同样可能在今生无从得知真相;但这对于我已经没有多大意义了,其理由与我不在意是谁先想整罗瑞卿的理由相同:两个政治人物面对,尔虞我诈,谁的话可信?谁有理谁没有理?谁对谁错?如果是“军事林彪”对决毛泽东,我可能会为林彪欢呼,但“军事林彪”早已不复存在, “政治林彪”对决毛泽东从本质上来讲只是历史的悲剧兼闹剧。有人说《五七一工程纪要》是反对毛的独裁暴政,是清醒现实地看待文化大革命的第一个历史性文件,林彪上台会比毛泽东要好,云云。对此我不敢苟同,因为我实在还看不出任何“政治林彪”恢复成为“军事林彪”的可能和迹象。如果“政治林彪”上台,不过是换了另一种表达方式的第二个毛泽东罢了,国家不可能有本质性的好转。不过令我感到林彪还保留了一点军人气质的是他在与毛泽东决裂后不再与毛见面,坚决不写检查,被迫无奈出席1971年天安门上的五一晚会时敢比毛晚到达,在毛泽东不与他说话时他也不理毛泽东,坐了短短一段时间后起身拂袖而去。这是他与毛泽东见的最后一面。林彪的行为说明他还没有完全彻底政治化,如果是成熟的政客,不会硬顶,而会在形势不利时批评自己,以曲求伸,以求来日东山再起。林彪到底是军人出身,他最后在毛泽东面前的强硬行为和无声抗议令我在对他的负面看法中有了一点点正面的火花。先不论谁对谁错,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七大以后,无一人敢在遭毛泽东批评指斥时拒不检讨、顽强对抗,周恩来没有做到,彭德怀没有做到,邓小平没有做到,陈云也只是称病而不敢相争,唯有林彪。林彪结结实实给了毛泽东当头一棒,起码,林彪让毛泽东知道了到了他已为神为圣时还有敢于和他硬顶而拒不屈从他的意志的人,哪怕只有一个。此外,毛一生英明,看人极少看走眼,几乎没有什么人什么事能瞒过他,却在林彪问题上实实在在、彻彻底底地失蹄翻车。诚如刘亚洲所说:谁也骗不了毛主席,只有林彪。林彪也让毛泽东知道了他并不能洞察一切,包括跟随他多年的人。当林彪在天安门晚会上转身离席而去、把毛泽东撇在身后时,我不知林彪是否想起了战争年代的岁月、想起了他与毛泽东的争吵和辩论,想起了当年的“军事林彪”?他是否设想了今后自己人生的几种可能性?

        1971年9月13日夜里一声巨响,无论林彪是死于蒙古荒原,还是死于传说中的北京某地,反正他是离开了这个世界,走入了历史。这对于林彪本人和中国乃至世界是一件幸事,还是不幸,现在我们知道的一切还远远不足以做结论。我最想知道的是:林彪本人对他自己从称病躲避政治到进入政治中心舞台,是被动还是主动?是认为不该出山还是惋惜做得不够成功?在降低高度准备迫降的三叉戟专机上,或是在开出毛的住地即将与火箭筒弹接吻的大红旗轿车上,他是否对自己成为政治人物感到了后悔?

        张国焘在《我的回忆》中有一句被鲜血浸透了的话:“政治就是充满罪恶,革命也不见得就是圣洁。”我想,这可能是中国革命史上最重要的一句话。张在有生之年认识到了这一点,是他的幸运。张国焘五四运动时期求学于北京大学,是陈独秀的学生,能力极强,帮陈独秀做了许多工作。中国共产党一大选陈独秀为总书记,李达为宣传局主任,张国焘为组织局主任。这是中国共产党最早的三个干部。中国共产党开山的第一代人,包括毛泽东在内,无论什么出身,什么学历,哪一个不是满腹学问,胸怀大志。以他们个人的能力学问来讲,要在那时给自己混出个功名地位绝无问题,但他们向往中国富强,向往一个合理的社会,不停寻找达到这一目标的途径方法,为此,他们多少人身家性命、名利地位视若无物,只一心为将理想化为现实而奋斗。对于这一代人的革命初衷,我们唯有敬佩。为了上述目的,他们进入了政治“场”。然而,政治本身的属性不可能因为你追求向往的目标的崇高伟大而减少一丝它的黑暗可怕。我们现在都已经清醒地认识到政治就其本身运作来说其实是最没有阶级性的,管你什么封建政治、资产阶级政治还是无产阶级政治,游戏规则运行规律一样的残酷。曾经有多少人根据共产党宣言推理判断,既然无产阶级是代表了社会发展规律方向的先进阶级,其政治就应该且可能是光明磊落的,革命因而是世界上最神圣的事业,为此献身也在所不惜。然而,落花有意,流水无情,凡是这样希望或认为的人,几乎无一不得出相反的结论,包括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人,后来的代代人,也包括我们这一代。这不是说他们的目标、理想和追求是错误的,但是他们认定的途径、方法和手段被过于理想化了。在政治中,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人有的认识到自己的白日梦,引退了;有的无法适应政治的厚黑,被吞没了;有的被政治彻底异化,嘴里讲的笔下写的还和原来一样,但血管中流的已经不是血而是油;有的为了适应政治场中生存的需要,言行方法作了不同程度的改变,但心里仍顽强地坚持着理想,坚持奋斗……他们之中,多少人从知识分子、学生、“专业人员”化为政治人物,开始你死我活的拼杀,对敌人,也对自己人。后来的代代人,也在不断进入这个“处理器”,发生着不同变化。这变化过程中间,一代一代出现了多少让人敬仰、鄙弃、消沉、鼓舞、切齿、雀跃、迷茫和大彻大悟的人和事,多少人在人世沉浮中醒悟或更加沉迷……。就说张国焘,曾经尊师敬老,热心助人,处理党内事务与陈独秀意见不合时,陈独秀一发怒,张国焘立刻站起来老老实实听训,一如在学校中,还曾以自己恋爱失败(追刘清扬)的经验劝导别人,如此等等。曾几何时,在政治角斗场上已经变得血冷手黑。他在政治上的争夺和角逐包括和毛泽东的争斗,那些是非曲直我们就不予置评了(也难得评得清),只说在鄂豫皖根据地和川陕根据地肃反中他杀的大批人;我不知道是不是他就真的认为这些人罪有应得,就是该杀?或是为了神圣的革命目的,即使冤杀也是必要的代价,什么样的手段都可以使用而且可以心安理得?希望他写出上述的那句话是真的认识到了政治的可怕和他个人被政治的异化,对因他而死的那些冤魂有过发自真心的忏悔,而不是仅因为安慰自己多年来政治上的失意而发出的一句慨叹。希望所有的政治人物都能在离开人世之前尽早有类似的感悟和认识。

        据说周恩来在证实了林彪死于蒙古之后曾嚎啕大哭。如果这是真的,那么这一哭是太具有历史性、其内涵太丰富了,对此我们几乎没有能力全部理解,因为周经历过的人和事以及他所知道的党内军内不为人知的事太多太多,要研究这一哭,无论从正面从反面从侧面还是哪一面,写本书都不算多。我试着从正面猜想一点点:此刻周恩来对这个党、这个国家和这支军队一定感慨万千,对他们这一代走过的路一定有不堪回首的感觉,一定产生了与张国焘相似的想法??想当年他们个个少年英雄,意气风发,为了中国富强,为了社会合理,东奔西走,建党建军,出国回国,出生入死,但在崇高的革命历程中,同样发生了一切人的劣性所造成的现象,沉浮生死,曲直是非,冤屈义伸,功过荣辱……不同的只是这些发生在革命的名义下。看得多了,经历得多了,虽然心渐硬血渐冷,但毕竟还心存希望。革命胜利了,建了国,那些东西不但未减反而越来越烈,以致不是一个山头派系的不容,意见不同的不容,最后并肩走过这些岁月的人也反目成仇,难免一死!革命就是这个样子?这个目的?一辈子为之奋斗目标的究竟有什么意义?这个党、党中之人竟到了这种地步……

        文化大革命中,辽宁省有一个势力很大的流氓集团头子,称为“马二爷”。此人在得知九一三事件时的评论是:“哥们不够意思!”??不是“亲密战友”吗?那两个人就是哥们了,哥们之间两肋插刀都是应该的,怎么可以这样呢?他的评论可以列入“话糙理不糙”的范围。确实,即使流氓集团当中,哥们义气即互相对得起是极其重要的,谁要是“不够”,那就丧失了继续在此集团中混下去的资格,因而江湖上流氓集团也罢,黑社会也罢,乞丐的帮派也罢,相互之间的关系的确是很“铁”的。你瞧,这就是政治家之间的友谊,到了全国全世界皆知的“亲密战友”程度,还赶不上江湖流氓们之间的关系牢靠!

        刘亚洲写道,从九一三起,毛势不可挡地见老,在这个意义上林彪并没有全输,他毕竟折了毛主席的寿。刘亚洲的话对,但没有再深一步。可以说,从林彪死去的这一天起,毛泽东也死了,周恩来也死了,中国革命也死了。毛的形象、理论和脸面最终完全破灭,剩下的只是维持,维持自己的存在,维持这个党、这个政权和这个国家的存在。下面干什么呢?不知道。继续革命?你再动员号召,连白纸黑字写在党章上的接班人都成了“林贼”,成了敌人,有谁还真心信你的说教?你再说信任谁重用谁,“副统帅”和“亲密战友”都照样翻脸,死于非命,谁还敢一心跟着你走?

        这个党、这个国家还能以这种样子继续存在和运行下去吗?人们开始用自己的脑子思索,试图寻找答案。想一想,有多少曾经满怀革命豪情和理想、到老毛把他们赶入广阔天地仍念念不忘革命的年轻人是从林彪的死开始对革命的目的和手段产生幻灭,从而彻底重新认识领袖、党、国家、世界、社会、人生、理想和现实的呢?

        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的清醒就是从林彪的死开始。林彪以毛泽东的亲密战友、接班人和副统帅身份与“伟大的导师,伟大的领袖,伟大的统帅,伟大的舵手”毛泽东决裂并在此之后非正常死亡是他对中国做出的最大贡献。

        2001年1月29日

        附记:

        这篇东西匆匆而就,想到哪里写到哪里,原只想说说对林彪的一些想法,结果枝蔓横生,主题也不突出了。有些个人观点有感而发,未及深入考虑;有些历史事件,手中无书,错误难免。好在网上高手甚多,贴出去就教于同好,请大家批评指正。愿我们都能从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思考中有所收获,活得更明白和更正直些,活得更愉快和更有人性些。

        说到底,“军事林彪”和“政治林彪”是一种代号,前者指的是没有被政治异化,能够实事求是说真话;后者指的出于政治目的和利益,可以在各种冠冕堂皇的言辞和外表下颠倒黑白指鹿为马,可以以崇高神圣的名义制造各种罪恶。政治是人类、世界离不开的东西,但又是人类永远的恶梦,有政治,就有谎言和罪恶,一如张国焘认识到的那样。历史已经证明,所以天下无论什么好的东西,一带有政治目的,必定走向罪恶,酿成人类灾难。基督教的教义谁云不好,真正的教徒怎样活着想必大家也都见到过,但恰恰是基督教政教合一造成了欧洲历史上最黑暗的中世纪和几次宗教战争;大多数下层人会是虔诚相信,无可怀疑指责,但那些主教上层以上帝的名义制造人类互相残杀的罪恶,不知他们的灵魂上了天堂还是下了地狱?

        无可否认,如今中国政治存在许多问题,但中国还是在缓慢地走向光明。我们所希望的是中国国家决策时能听实话、说实话,不要再为某种政治目的编造事实,导致灾难性决策??中国再也犯不起大的错误了。但是目前中国还陷在很多谎言中,一个具体的例子就是长江三峡大坝。在作出决策前,中央派人到四川,指令四川拍一部有关长江三峡上下的电视片供决策讨论者参考。不幸的是电视片如何拍上面有明确指示,要拍得让人认为建三峡大坝非常必要,说明白点就是要用摄像机撒谎。四川电视台和成都军区政治部宣传部执行拍片任务,拍摄过程中发现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如果真正客观地拍,结论只能是三峡大坝不能建。他们知道此事关系重大,但如实拍又无法交差,结果拍了两部,一部按上面的意思拍,用以交差,一部按客观事实拍存档,以在将来某时证明他们的看法和行为,对历史有个交代。此部反映真实情况的片子现在存在成都军区政治部宣传部。我这个消息某些细节可能不一定完全准确,但事情绝对真实。希望哪位能通天的网友将此事告知有权力有良心的中央领导人和有关机构,调反映真实情况的片子,重新审议三峡工程,大家共同阻止我们中华民族可能发生的灾难!用文化大革命语言来讲,真该砸烂决定上三峡大坝工程的有权人物的狗头(少说那是人大通过的,谁不知那幕后的操作?),更该砸烂那些披着“科学家”外衣却因个人利益政治原因不说实话的家伙们的狗头!我们需要“军事林彪”,绝对不再要“政治林彪”!为了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崛起,让我们大家共同努力!

        通宝推:jboyin,
      • 家园 都是些诛心之言啊

        动不动就让大家想象一下,历史就是这么想象出来的么?

        文中动辄出现“xxx的本意是xxx,但xxx”,“我们可以想见xxx”,“xxx的直接后果是xxx”,“xxx最忌讳的事莫过于。。。,想来。。。,绝不可能。。。”,反正我是很难信服这种逻辑。

        在我看来,这篇文章也就是它自己文中说得一种“手段”罢了。我也在这里学着文中做点诛心之论,对文革中彭总作用的官方评价是“为民请命”,那么打到这种评价的真实目的其实就是打倒对文革的官方评价!

        关键词(Tags): #手段
      • 家园 关于“手段”的那一段,非常精彩.

        某,灭辽奴也。

      • 家园 一开始张宗逊可是被肖克批得很惨的,所以训监的事情很难说

        肖克回忆录承认一开始是他批张宗逊,张在训监单枪匹马,被肖批的很惨。当然后来张搬来了彭这个援军,于是风向倒转,变成肖被批了。肖克自认这个事情他一开始做得也不对。

        批彭很顺利么?我看不见得,万毅钟伟这种公然对抗的事情在批林的时候发生了么?当然了,两件事情的时代背景是完全不同了,很难简单比对。

        李钟奇打人这个事情么,比对某位大将被打倒之后某位元帅写的“将军一跳身名裂”的诗句,看来到底档次不一样,元帅就是比李这样的将军层次高啊。

      • 家园 略说一说“瞧不起”

        世界上有一种人性格孤僻了一点,常常被人称为眼高于顶,其实,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这未尝不是???的表象。彭总的一些特点我认为就是这样。

        之所以说,因为我也是这样的人。从小到大,被人说成“牛”,看不起人。。。。。

        其实,我内心敬佩的人(特指身边的人)还是不少的,只是外人无法知道罢了。引申到朱彭之间,恐怕局外人的一孔之见是不能作为如此重要立论依据的

        实际上,人之间有很多东西就连当事人自己怕也是说不清楚的。有敬并不等于就没有看不起的地方,反之也一样。

        忽然想起名人中鲁迅和林语堂好像也是这种关系吧

    • 家园 这样的文章,一定要献花。
    • 家园 【击节送花】给老字号上花!
    • 家园 花! 说实话, 彭总为人从政毛病多多, 可他是我心中的大英雄!

      抗日战争打日本, 抗美援朝打美国人, 为咱中国人干了多少事!

    • 家园 欲了解彭德怀,我推荐《彭德怀自述》

      和云台峰兄的文章对照看来,刚正不阿彭德怀呼之欲出。

      有两种观点我一直觉得不太能够接受。

      认为庐山批彭德怀是为了维护权威和团结,是形势需要,彭也对,批彭也对。我以为这种观点是为了给尊者一个台阶,也可看出作者找到这个观点的为难和不得已不得已。

      强调彭刘矛盾,个人以为是转移话题,彭在庐山的为民请命,刚毅不屈和彭刘矛盾的话题毫不相关。

      孔捷生写道,彭德怀在庐山背上了十字架,一直走向地狱的深渊。

      在地狱里也是一个昂着头的彭大将军。

      通宝推:子系走神,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