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乡愁 ---- 献给中秋佳节 -- 不爱吱声

共:💬24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乡愁 ---- 献给中秋佳节

    每逢佳节倍思亲,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中秋节就要到了,一屡屡乡愁涌上心头.做此篇,以解思乡之情.

    我是沈阳出生,沈阳长大,而后到北京上的大学,自那以后就只有放假会回家看看.后来一毕业就来到美国,本来是抱着准备和平演变美帝国的重任来的,可是这么多年来,美国变本加厉地帝国主义,而自己远离故乡,最近一次回国在家乡小住不到一个月,还是三年前的事儿.算来算去离乡背井也有十年了.

    在海外,初次见面的国人之间有一句寒喧语―――“你是哪里人啊?”这代表了移民的典型特征,在无根的漂泊中寻求同乡的认同,如果是老乡相逢,那种亲切和兴奋更是特别令人感动。如果不是老乡,也会有一种同病相怜的乡愁在彼此间交流―――毕竟都是背井离乡啊。

      我已经有很多年没回过故乡了,虽然离开了生我养我的那方水土,但我仍带着浓浓的乡音和豪侠的烙印啊。

      “沈阳啊沈阳,我的故乡,马路上灯火辉煌……”,这是在我家乡广为流传的一首歌。这首歌原本是知青反城时候在火车上传唱的.但这首歌确实能让一座城市热血沸腾,让走南闯北的沈阳人一听到这首歌就潸然泪下,这恐怕在我国是绝无仅有的都市奇观。在北京读书的时候,每当火车即将抵达沈阳南站的时候,这首歌的旋律就会在车厢中回荡,当苏军阵亡将士纪念碑上的那辆坦克已经映入眼帘的时候,泪水早已挂在了脸上!

      钟楼的老边饺子、鼓楼的李连贵大饼都是百年老字号.即便在儿时改革开放之前,记得沈阳人也以红梅牌味精和双喜牌压力锅为自豪.小时候,我们那帮孩子最自豪的就是生活在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城市,这里造飞机造大炮造机枪造子弹,造各种巨无霸机器。不知何时起,这些工厂又改成生产大巴洗衣机自行车了,但这是后话。那时,沈阳人见面的寒喧语是,你是哪个厂子的?看到青史微言有朋友讨论沈阳职工下岗的问题,只有嘻嘘的份了,时代不同了,改革是会有阵痛的,但为什么不管怎么改,吃亏的却总是老百姓!

      最令人怀念的是童年的冬天,冰天雪地的,穿着“棉猴”,脚蹬大头鞋,脖子上挎着“棉手闷子”到河床上滑冰车去了,最难滑的是“单腿驴”,是用两根冰钎子撑着,身体的重心全在一小块木板下面的一块三角铁上,很不容易掌握平衡,只要能滑上几百米不摔跤,那就是顶尖高手了。捎大一点,伙伴们在一起,搞些土豆,玉米,地瓜,甚至奢侈点的还有大虾,然后在雪地里挖个洞,生上火,由于天寒地冬,雪水融化的速度和凝结的速度相同,根本不怕雪会化掉熄灭火,烤熟的东西香喷喷的,隔着手套,捧着滚烫的地瓜,还有啤酒,哥们几个开始胡吹海说,寒意全无,烦恼全无!

      沈阳是前朝盛京,八旗之都,有满汉全席,但那不是老百姓的家常便饭。老百姓的真正喜爱是“乱炖”,就是粉条土豆茄子豆角之类乱七八糟的,整到一起,要啥味有啥味。大盘子大碗是我们那疙瘩的风俗,尖椒干豆腐、小鸡炖蘑菇、酸菜粉条汆白肉,人家问东北菜有什么特点,我说,没别的,就是管够造、下饭,吃得过瘾、撑个没够,就是那么回事。为了吃,那疙瘩人可费了力气,那时,一到秋天就开始“坚壁清野”,挖菜窖贮存大白菜,挑沙子埋大萝卜,怕萝卜糠了,土豆埋下去也长芽,我老妈说那芽有毒,吃时要掰干净了。酸菜缸更是每家必备,到了冬天就指着它呢.不过现如今,新鲜蔬菜到冬天也供不应求了,大概没人再去折腾了,但儿时的记忆是挥之不去的.

    柳条湖是个很美的名字,那是“九?一八”事变爆发的地方,日本人在那里修了一个炸弹形的纪念碑,今天它成了沈阳人以及中国人的国耻碑。努尔哈赤和皇太极长眠的东陵和北陵、十王亭拥立大政殿两旁的故宫都是我儿时经常玩耍的地方,而大帅府,已经装满了尘封的历史典籍。很多年以前,沈阳人听说少帅张学良要回“奉天”,正琢磨着要上街欢迎呢,少帅又不来了,你能说他已经把家乡父老遗忘了吗?当时在电视上看到张学良依然是满口浓重的家乡口音,我懂了,有故乡的血液流淌在血管中,他无论走到哪里,都是心有不甘的游子啊。

    席慕容用他优美的诗歌告诉我们:

    乡愁

    故乡的歌 是一支清远的笛

    总在有月亮的晚上 响起

    故乡的面貌 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望

    仿佛雾里的 挥手别离

    离别後

    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

    永不老去

    是啊,乡愁确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故乡的色彩在我们心底永不褪色.故乡的故事在我们心中永存不忘. 当我们为生计游走他乡,在金钱与利益间徘徊时,那遥远的故乡为我们燃起“乡愁”,指出通往心灵原始世界的坦途,捞起那些遗落在现实生活中的灿灿金片。

    而此时中秋佳节之记,心中惦念的只有故乡。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前年我去了一次沈阳

      从桃仙机场到市里,一路上都很不错,高楼林立,玻璃幕墙,蓝盈盈、金碧碧。

      但是到了铁西区,心情就沉重下去了,越走越沉重。

      那情景我都不想说了。东北的问题,尤其是辽宁的问题,去年全国工人堵公路,东北最多。我妈妈回家一个月,附近发生了四次。东西都特别便宜,但很多人家还是日常不能保证小孩有肉吃。

      今年国内粮价上涨,油价上涨,沿海富裕地区可能觉得无所谓,但是同学来邮件就说,家里的亲戚已经觉得承受不来了。辽宁有中国历史上素质最好的工人群体,再不振兴东北,这些人就失去了。

      我曾经鼓动公司救助的范围从贵州分一部分出来到东北,已经开了头,但后来业务问题,这个事情至今没能作下去。

    • 家园 原来这里还有一篇这么好的文章,

      顶一下!

      今天不过节,师兄的文字,照样把莫名的乡愁点燃。

    • 家园 原来这里家乡人这么多。。。

      同是沈阳人,看到你这篇文章感觉很特别,让我想起了许多美好的回忆。。。

      高高的坦克见证多少人来去匆匆,可它从没发过一声吼,无论是亲人离去的哀伤,还是在外游子归来的喜悦,它永远高高的站在那里默默的,默默的。。。

      青年时代上学时的景象至今久久不能忘怀。大冬天骑着个车在冰上四平八稳的前进是我们每个人必然练就的绝世轻功;在雪地里打雪仗打的面红耳赤也不会有人叫停,甚至头发上的汗都结成了冰;为了谁比谁更高大打出手,第二天又跟没事似的一起玩耍;参观九一八纪念馆时的群情激愤,到后来每年那天晚上都要苦读书到第二天凌晨不睡。。。沈阳见证了一个年轻的背影所留下的每一个足迹。

      前朝盛京是沈阳人永远的骄傲,努尔哈叱和皇太极的陵墓永远神圣的庇佑着这块神奇的土地。中国足球在这里冲出亚洲,我虽不是很迷信,但要不是在沈阳踢,我真不相信他们能踢出去。

      。。。。。。

      万万千千道不尽,思乡之情难散去。谨祝所有在外的游子佳节快乐!

      • 家园 谈到足球,我还记得那年老辽宁队在沈阳捧得亚俱杯的情景.

        对日本钢管队,好不容易整张票,带了一大袋毛磕,提前两三个小时就入场,已经人满为患了.彩旗飘扬,锣鼓喧天.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的歌声响彻云霄.至今是中国俱乐部唯一一次亚俱杯得冠的记录.

        还有那年国家队踢伊朗2:0(当时伊朗可是亚洲最NB的),沈阳是中国队福地的称号就是那次比赛留下的,记忆中国家队在沈阳的比赛还真从来没输过.

        • 家园 四,五年没回过家了,想家啊。

          我也是沈阳的,在沈阳生,沈阳长大,到北京上大学,然后到国外。到美国后,只回去过一次,到现在,已经四,五年没回过家了。去年母亲病故,我这唯一的儿子没能赶回去奔丧,每每想起来,难过不已,心痛万分,觉得永远不能原谅自己。

          离开沈阳很多年了,从北京到美国,越走越远,但是总觉得自己象风筝,飘的再高,那条线总牵在故乡的手里。百忙中,会不经意的想起故乡的人和事,想起南站的纪念碑,想起中华路,太原街。

          不爱兄提起当年人民体育场东药队战胜日本钢管队夺得亚俱杯,我也去看了, 还跟着去游行,不过觉得那年头的亚俱杯好像不值钱,尽管如此,当年的东药队给我带来了多大的快乐啊。

          只是一切都过去了。。。。。

        • 家园 何只是“中国俱乐部唯一一次亚俱杯得冠的记录”!应该是

          中国男足在亚洲唯一得冠的记录!前几年铁路中学代表队还获得了世界少年足球锦标赛(世少赛)冠军!是迄今为止中国男足获得的唯一一个世界冠军!

    • 游客 我是樘春的╋有同感?u?u?u
    • 游客 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 家园 日暮乡关何处是, 西西河上使人愁!

      不爱吱声不说话, 原来是十年磨一剑啊!

    • 家园 Re:【原创】乡愁 ---- 献给中秋佳节

      在沈阳混过几年,在那里有过许多人生的第一次经历。这一生中最伤心的眼泪也是留在了沈阳。

      常去中山广场,中山公园,太原街,东北电影院,小剧场。

      你对家乡的描述也勾起了我的思乡情。你描述的童年游戏,我几乎也都玩过。我的家乡离沈阳不远,也在经历着沈阳所面临的困境。

      向老乡问声好。感谢你的这篇美文。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