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中国的官办经济--世界上最怪异的经济(一) -- 陈经

共:💬1310 🌺3017 🌵7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88
下页 末页
    • 家园 这样搞政府就成了公司了

      而公司是有外部性存在的。公司只用对内部人负责,对外部是没有责任的。这就是它的不经济。比如石油公司开采石油天然气,他是不管对于当地环境的破坏,对居民生活的威胁的。这个时候就要有一个政府来强制收取它的资源税,要求它环境评价达标。这就是把外部性重新转化为公司内部成本。

      但是一旦政府本身成为一个大公司了,那就不可能有其他力量来追究它的外部性了。所以政府可以胡搞乱搞发洋财,屎都拉在百姓头上了。

      • 家园 嗨 全世界不都一样 你看米国肯加入京都议定书了?

        列宁主义的最大问题就是 在生产力未真正达到共产主义程度时 整个国家就成为一个超级垄断巨头 并且一般垄断巨头之间的竞争会升级成几个国家垄断巨头之间为扩大经济圈范围的争霸战争

        实际上这也是马克思不仅要求实践中进行各国无产阶级联合 互相支援 同时页在理论中着重提及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在多个帝国主义国家要共同胜利的原因 实际上马克思主义是很主张世界政府的国际主义 在一国建设社会主义最后建成了个挂马克思牌子的垄断帝国 是世界共产主义事业严重挫折的根本原因

        • 家园 但是即使自私一点说

          起码美国国民是这个公司的股多多少少可以分红的。屎都是拉在伊拉克人头上。

          但是在中国这个公司,分红的只有政府官僚,还有一些洋大人,最后外部成本还是中国的老百姓承担。

          • 家园 按人均比再怎么也不可能比欧美多啊 但和同一平均数档次国家比呢

            国家给每个人头上的隐形福利 毕竟也不可能超过人均GDP比例啊 人均GDP差20多倍 要想国家反而给的多 恐怕不太可能

            虽然和同是人均GDP3000刀的国家比一比 低物价的隐形福利还是可以的

            要不怎么美帝拼命想拿那个购买力指标逼着人民币升值呢

    • 家园 [闲话]关于“教育医疗产业化”的理解评价问题

      [闲话]关于“教育医疗产业化”的理解评价问题

      这个需要先设定评论的角度。

      一种是从“人伦天理”、“良心正义”的角度去理解评价。那么毫无疑问,政府搞教育医疗产业化是漠视民众利益,天理不容,怎么骂都行。这方面连政府的人看到骂声太大,都觉得无可辩驳,纷纷撇清责任。

      另外一种,是想得更远,从长远的角度去考虑,想找找更多的意义。例如对秦始皇修长城,一开始肯定都是痛骂痛恨。但是后来人们愿意从长远历史意义去考虑,就觉得,修长城也算是有很大价值,不能光骂了事。对于教育医疗产业化,也许有人会想,这是不是政府有什么长远考虑啊?是不是一种策略手段啊?先集中财力搞经济建设,先把教育医疗压一压,这也是有道理的啊。毛主席也压农民生活搞重工业。

      以上两种,都是从“好坏”角度来评论的。说坏就直接诉诸天理,说好就找出种种理由说也有好处。总之一定要论定,就是坏的,或者半好半坏,或者其实是好的。

      考虑好坏的时候,毛病在于比较主观,弹性很大。一个事情别人做就觉得坏人,自己也做的时候就说我其实不坏,有这样那样的理由。新闻里的人物总是觉得怎么这么坏,认识的人做错了事就觉得情有可原。要从“好坏”,或者“得失”的角度去评论,就经常会有各种令人迷惑的逻辑,各种人吵来吵去。

      但人做事的时候,主要是以利益为动机行动的。教育医疗产业化,从利益角度来说,是相当合理的,不发生才怪。我要是政府主管官员,我也会去搞教育医疗产业化,最多假仁假义多些。但实质上就是怎么让社会掏钱来办教育医疗,政府不用安排太多教育医疗预算,就有钱去搞其它事。我不会去打击贪污腐败搞来钱办教育医疗,没这个本事。我就只会欺负一般民众,知道你们不得不让小孩上学不得不交钱看病。

      对于一般民众,如果不打算闹,就只有忍受这个,讲正义公理是没有用的。既然你们都在说正义公理,没怎么闹,那我就不客气了,反正我早就没有正义公理了,当然是大搞特搞教育医疗产业化。如果你们闹大了,我会考虑考虑的。

      这是政府的考虑。教育医疗产业化之所以闹到民愤极大,教育医疗从业人员脱不了干系。他们也是利益团体,考虑的不是正义公理,而是利益。我自己都知道不该收红包,可人家都收,我也没什么不好意思的。我知道不该收高学费,可学校老师改善待遇政府不出钱,还能怎么样?以前我们医生教师过惨日子的时候,谁管我们了?

      所以,就这么搞下来了,民愤极大,钱照收不误。

      其实就事论事地说,教育产业化要好些,医疗产业化是真的太黑了。教育产业化,缺点虽然多,但也还有些比从前进步的地方。扩招是对的。再怎么说,能上大学的多了好几倍。学费虽然交得多,但如果没有扩招,很多人不可能上大学找到收入高些的工作。学校设施好了很多,交了学费的学生也算是买到了一些服务。但医疗产业化就没什么太大好处,却弄得人心惶惶。看个小病就化一堆钱,这就没有得到相应的服务。如果说上大学的人多了,那么看不起病或者主观上不愿看病的人多了。所以我预计,中央对医疗产业化的改革会多些。教育产业化,其实有些误解,应该着重向老百姓解释清楚,上大学象从前一样只交一点钱是不可能的(发达国家也不能),老百姓心理上预期正常了,就好受些。再把上不起学的惨事花不多一些钱解决掉,教育产业化应该可以对付过去。

      • 家园 查到点数据(国内的)大家讨论的时候可以借鉴下:并附自己的简述(整理完)

        del

      • 家园 教育、医疗的产业化很难绝对地说好坏

        政府出钱办教育、办医疗,政府的钱哪里来?最后还是从老百姓那里来,政府自己是变不出钱来的,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政府通过税收的钱来办教育、办医疗,这就一定比老百姓直接掏钱受教育、受治疗合理吗?不见得。政府的税收是普遍的,不管现时是否享受教育或医疗的好处,都要交税。换句话说,是所有人贴补部分人。老百姓直接掏钱,则是自己贴补自己。从理论上讲,通过税收最后享受,间接地支付自己的教育和医疗费用,有在时间上分摊的好处,这是老百姓直接掏钱所没有的。但直接掏钱也是“一次性”的,不是永远没有尽头的“阎王账”。

        • 家园 晨兄过于突出了

          产业化的好处了。而教育本身的特殊性,是不可以这么做的。刚查的,这次政府也出来反对了。嘿嘿。

          转两篇:

          外链出处

          教育部提出五大观点反对教育产业化

          吕诺  新华社  2006-2-28 15:46:55  阅读573次

          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王旭明27日在教育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教育部从来都是反对教育产业化的,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近日提出“有违教育公益性原则”等五大观点,明确反对教育产业化。

            王旭明说,第一,教育是公益性事业,教育产业化是与教育公益性原则相违背的;第二,非义务教育的成本分担机制,与教育产业化有着本质的区别。我们非义务教育阶段确实实行了收费制,但是这个收费制不是没有标准的漫天要价,是以成本核算为基础来实施的。而产业化就是赚钱,就是以盈利为目的。所以,我们提出坚决反对教育产业化和实施教育成本分担机制是不矛盾的;第三,发展民办教育不等于教育产业化。“教育产业”与“教育产业化”,一个“化”字,一字之差,差之千里。我们不反对教育产业,教育很多领域可以搞产业,比如民办教育。我们大力发展民办教育,民办教育促进法明确规定可以取得合理的回报。但是,不能把发展民办教育和教育产业化等同起来;第四,经过认真调查,我们发现目前世界上还没有一个国家把“教育产业化”作为国策,包括美国等大量发达国家在内,也包括一些不发达国家;第五,公共政策领域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教育产业化。

            王旭明说,我们要旗帜鲜明、公开地反对教育产业化。不仅教育部门要反对,各个政府部门都要反对,老百姓要反对、政府官员也要反对,大家共同反对,让它如同过街老鼠一样没有市场。

          外链出处

          教育产业的理念大致出现在1980年代中期,理论界关于教育产业化的争论长达十多年,反对者主要从教育的公益性出发,在价值层面质疑产业化、市场化的主张;支持者强调教育所具有的产业性质,认为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教育产业的发展是无可争辩的基本现实。最近,教育部负责人严词否定“教育产业化”的提法;由于现实教育中的种种乱相,饱受其苦的家长和社会舆论几乎一边倒,强烈声讨“教育产业化”。显然,教育产业化在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都是混乱而面目不清的,有必要作一番疏理。

            一、“教育产业化”的理论之争

            教育产业化的理论并不“邪恶”。在计划体制下,长期以来我们只强调教育的公共性、公益性,进而认为教育只能由政府投资举办,形成国家垄断、包办教育的困窘局面。教育经济学、人力资本理论的引入,使我们认识教育既具有公共性,也具有私人性,非义务教育阶段的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等提供的是一种准公共产品,其公共性部分由政府购买,私人性部分作为个人的自我投资,由受益者个人购买。学校与学生的关系,也具有提供教育服务的交易性质。对国家而言,教育不仅是一种公益事业,还是具有很高经济回报率的战略产业,教育的发展需要打破封闭,引入市场竞争的机制,建立经费多样化的渠道。

            1980年代发达国家以及最近日本被称为“高等教育市场化”的改革,即通过引入市场机制改变政府干预过多的治理模式,增强高校适应市场需求的能力,提高教育的效率和效益。其主要内容包括:减少国家-政府对高等教育经费的投资比例,增加非国家的(包括市场、个人和家庭)对高等教育的投资;强化高等教育与私营经济部门和工商界的联系;加强私立-民办高等教育机构扮演的角色等。

            在许多国际组织的统计分类中,教育均被列为“服务产业”、“第三产业”。在1992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颁发的《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中,教育被明确列为第三产业,而且是“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全局性、先导性影响的基础产业”。《决定》提出要以产业化为方向,建立充满活力的自我发展机制,对包括教育产业在内的第三产业,坚持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它被主张教育产业化的意见引为最重要的论据。我国教育主管部门的基本态度,是承认教育具有产业属性,尤其是非义务教育阶段的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留学教育等。但从维护教育公益性的角度出发,反对提“教育产业化”,认为所谓“化”,就是彻头彻尾、彻里彻外之意。

            在市场经济发展到今天,教育具有某种产业性质,教育需要引入部分市场机制以增强活力、提高效率,个人分担一部分教育成本等概念应当说已经被社会普遍接受。无论支持还是反对“教育产业化”,在这些方面是具有共识的,争论主要在教育产业“化”与不“化”的认识上。我认为这种词语之争其实并没有更大的理论意义,反而削弱了我们对这一进程的实际关注。

            虽然我们的官方政策没有提“教育产业化”,但事实上“产业化”的问题之严重,是那些市场化程度更高的国家所没有的。一种理论的现实命运,并不是由讨论或表态决定的,而取决现实的社会需求、价值导向和利益博弈。

            二、“教育产业化”的现实表现在事实的层面上,究竟哪些行为、内容属“教育产业化”,同样众说纷纭。大家在使用这一词语时的所指其实是各不相同的。

            狭义的理解,它主要指在学校举办企业、科技类和服务类的校办产业。中小学的校企在1980年代红过一阵后,大多衰落不振。在1990年代全民经商的气氛中,高校掀起大办校企的热潮,一时公司林立,教师下海,蔚为大观。至2000年底,全国近400所高校共有科技企业近2100家。至2001年底,全国高校已有控股或参股的上市公司33家,其中在上海、深圳两地上市的公司29家,总市值约占深、沪两市市值总额的3%左右。

            这一成就背后的事实是北大方正、清华同方那样的企业屈指可数,大多数校办企业都是不赚钱的,高校深感风险巨大,无利可图。由于企业运作不规范,校企不分、产权不明晰,造成校企“小的亏了,大的跑了”的骑虎难下之势。尤其是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冲突,商业化价值对大学精神的侵蚀和对教育行为的扭曲十分明显,影响高校正常的教学、科研秩序。2001年8月起,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进行校企改制试点,明晰学校与企业的关系,并最终使校、企完全分离。宣告了这一政策的终结。

            发展教育产业也指发展民办教育、发育教育培训、留学教育等教育市场。的确,民办教育本来应当是教育产业化最重要、最主要的力量。尽管近十年来民办教育获得了很大的发展,但仍然非常弱小。2002年,民办小学在校生仅占全国小学在校生总数的1.83%;民办普通中学在校生占0.9%,职业中学在校生占1.25%。具有颁发学历文凭资格的民办高校在校生32万人,仅占高校本专科生在校生总数的2.2%;即便将各类民办高教机构的学生都算上(包括大量高考落榜补习者),也只占9.6%。无论与1950年时的规模、水平还是与其他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相比,几乎都不具有可比性。民办教育缺乏与公办学校平等竞争的政策环境,产权不明晰和难以保障等等,成为制约民办教育发展的重要问题。

            广义的理解,教育产业化泛指利用市场手段扩大教育资源、利用市场机制“经营”教育的各种举措。其中最突出的,是多种渠道筹集教育经费和缴费上大学。中国农村的“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就是主要通过集资办学,所谓的“人民教育人民办”,农民自己为自己埋单而支撑的。

            近年来随着农村税费改革和学校实行“一费制”,许多地方义务教育陷入难以为继、前所未有的困境。1997年全国高校实现“公费生”和“自费生”并轨收费,高校学费标准从1998年的1000余元快速攀升,目前多为4000-5000元以上,加上其他各种费用和生活费,大学生实际支出的费用要高得多,大约相当于一个城市职工一年的收入或两个农村劳动力一年的收入。由此,导致大学出现约占学生总数20%左右的“贫困生”阶层,每年都有家长因缴不起学费而自杀的悲剧发生。虽然国家有“奖、贷、勤、减、补”等五种方式帮助贫困生,但作为主体的国家助学贷款因种种原因难以大面积推进。

            不难认识,近年来教育产业的发展是有其正面价值的,如教育培养能力扩大、效率得以提高,教育经费的来源更为多样化,教育服务、教育消费概念已经形成,教育市场和教育的选择性开始出现,学校与政府、社会和学生之间的新关系开始建立等等。

            但这一进程的弊病和代价同样巨大。教育资源短缺形成的巨大市场与陈旧落后的体制相接,出现了种种“寻租”活动,致使教育行为扭曲,教育腐败丛生。各种价值模糊、产权暧昧的“改制学校”,如“民办公助”、“国有民办”的学校,实行“一校两制”的“校中校”、“二级学院”等等,利用国有资源和名校品牌大赚其钱。社会腐败风气对学校、教育的侵蚀,连年发生的高考舞弊案、学术剽窃案、“注水文凭”、逐渐制度化的权学交易和钱学交易、人为制造的“择校热”和巨额的“择校费”,以及严重的教育乱收费等等,导致学校的功能、面貌变异,教育的社会形象和公信力受到严重影响。社会舆论对“教育产业化”的强烈批判和否定,正是基于这种最宽泛的认识,即把学校围绕经营、创收等产生的种种怪事乱相都归于“教育产业化”名下。由于教育产业、高等教育市场化在理论上毕竟具有特定内涵,因此我更倾向于将上述弊端归因于“单一财政视角”的改革所导致的后果,这是我们当前特别需要认识和辨析的。

            三、对“单一财政视角”教育改革的反思

            在教育经费严重不足的背景下,多年来教育界推行的是一种被称为“财政视角”的改革,或者说是一种“经济主义路线”的改革,其主要动机为弥补教育经费短缺,兴奋点围绕着创收、经营、转制、上市、产权、市场化等问题,以增长和效率为主要追求,而缺乏对教育公平、教育品质的关注,经济话语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教育话语。因此,现实生活中出现这样强烈的反差:一方面,教育的数量增长、规模扩大,人们受教育的机会显著增多;与此同时,教育越来越昂贵,越来越“豪华”,享受“优质教育”越来越成为金钱和权力的较量。一方面,各级教育的发展达到历史上的最好水平;与此同时,出现教育价值失衡、教育行为失范,以及教育品质的恶化,公众对教育的评价降至20年来的最低点。

            “单一财政视角”的教育改革的局限性和后果已经彰显。为此,我们需要深入反思,重新认识教育发展和改革的基本规律、基本价值,认识在市场环境中政府的教育职能和行为定位。

            1.教育的健康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想,维护教育公平的基本价值。

            由于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学校与社会、教育与经济的关系越来越密切,警惕和防止市场价值对教育功能、教育价值的异化,保持教育的人文性、公正性、纯洁性已经成为对现行教育的一个基本挑战。不能不看到,一些学校被迫的创收压力正在变成主动牟利的动力,并形成某种利益集团(最近北航招生丑闻即是一例———编者注)。在以经济利益为主要追求的教育活动中,有的地方将重点学校作为地方财政的财源;许多地方通过政府干预,用借贷等方式创办完全脱离中国国情的昂贵的“重点学校”、“示范学校”(建一所高中动辄花费几千万元、一亿元、两亿元甚至更多),用高收费的方法将债务转嫁给学生家长。类似地,如果私立教育以营利为目的是不合理的,那么用政府经费举办、拥有优质资源的公立学校,大规模公开牟利的行为难道是可以允许的吗?

            我们需要重温渐被淡忘的教育宗旨和教育方针,认识现代教育制度、教育政策的道德基础,认识义务教育和公立学校的本质功能,需要重申作为人类文明成果、世界各国共同遵循的教育价值,尤其是社会公正、教育公平的价值,从而避免教育改革蹈入目中无人、惟利是图的价值真空。

            2.明确政府的教育功能定位。

            政府最主要的教育责任,是依法履行实施义务教育的义务;最重要的教育功能,是建立和维护市场环境中的教育秩序,以及通过财政转移支付和其他措施保证教育公平。多年来教育经费不足的现实是迫使学校自谋生路、教育走“产业化”道路的根本原因。解决教育经费危机的根本之举是政府承担自己的教育义务。邓小平曾说过,“我们要千方百计,在别的方面忍耐一些,甚至于牺牲一点速度,把教育问题解决好”。这是至今仍未真正实现的小平同志的遗愿之一。切实保障教育经费投入,甚至不惜降低一些经济增长速度,把义务教育、农村教育搞好,是当前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

            现代国家教育政策的基本价值、政府的主要功能是促进和保障教育公平,这几乎是没有例外的。教育不能“劫贫济富”,没有一个政府是以扶持强者、制造和拉大差距作为教育政策的。用倾斜政策人为制造和扩大学校差距制造“重点学校”,以及移植泡沫式房地产开发思路,将制造豪华、昂贵的“优质教育”作为政绩工程和既得利益,是一种典型的反教育行为。需要真正贯彻基础教育均衡化的方针,而不是只当作一句时髦的口号。

            3.提高教育效率的根本之举是改革宏观教育资源的配置方式。

            旨在提高教育效率、扩大教育资源的“教育产业化”,由于在高端和宏观上教育资源没有放开、政府垄断没有打破的情况下,将危机下放到终端,让学校、教师在微观上去“搞活”,因而必然是畸形的和不健康的。提高教育效率的根本途径是打破对教育资源的垄断,吸引社会资金向教育的流动,把教育办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事业,建立民办教育与公办教育公平竞争的制度环境,促使民办教育的良性发展。

            此外,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垄断、包办高等教育。正如不少学者建议的,在教育经费有限的情况下,一个可行的选择是政府集中力量办好一批优秀高校,让一部分高校转制,将节余的政府教育经费用于支持义务教育。

            4.提高教育效率、改善教育品质需要推进教育管理体制改革。

            政府包揽过多,教育管理、教育决策中行政化、长官意志主导的弊病严重,它与扭曲的教育市场的结合,极易成为教育腐败的温床。因而,有必要使教育改革走出单纯的财政视角,进入更为实质性的管理体制、办学体制改革。在现行制度环境下,促进管理体制改革,减少冗员冗政,建立信息公开、社会参与的民主管理,不仅可以有效地降低教育成本和提高效益;也是在市场环境下改善教育品质、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途径。

            (作者系北京理工大学教授)

          • 家园 【文摘】美国大学的扶贫

            转自八阙

            美国各大名校之间的竞争这几年到了白热化的程度。其中大家拼的最凶的一个领域,就是看谁给贫困生提供的条件最优越。也就是说,大家通过扶贫来“斗富”。

            美国名校的财政实力,主要看其所拥有的捐助资金。在这方面,哈佛、耶鲁分列第一、第二位,捐助资金各有221亿和127亿多美元。但实际上,捐助资金不足100亿美元、排名第四的普林斯顿是最富的。因为普林斯顿规模小,平均每个学生拥有的捐助资金就成了各名校中最高的,学校在每个学生人头上就更花得起钱。所以,1998年,普林斯顿宣布,凡是家庭收入46500美元以下的学生,其贷款将全部用奖学金替代。美国给学生提供的教育财政资助常常是奖学金和贷款混合。奖学金不用偿还,但贷款是需要偿还的。不过贷款从利率到偿还期都非常优厚。用部分贷款上名校,本是一个回报甚厚的投资。但人们很快发现,来自贫困家庭的孩子,因为受惯了穷,比起富家子弟来,他们特别怕负债。一听说贷款上学,毕业后欠一两万块的债,他们就可能在名校面前止步(蚂蚁注:人和人都一样,美国如此,中国也如此)。普林斯顿这一招,就是打消贫困生负债的顾虑,把最优秀的学生抢到手(再注:中国目前的大学教育理念和这里的差别一目了然)。 2001年,普林斯顿索性把这一政策扩张覆盖所有学生:只要你需要并有资格获得财政资助,你拿到的就全是奖学金。贷款上学在普林斯顿从此消失。

            普林斯顿连出两张硬牌,等于逼着其竞争对手跟牌。但是,普林斯顿的钱太多,手面太大,其他学校跟不起。等到2004年,哈佛大学才宣布,凡家庭收入在 4万美元以下的家庭,教育费用全免。这张牌比普林斯顿的牌还是软得多。因为普林斯顿的计划等于给所有需要资助的学生提供免费教育,其中有些学生的家庭收入远远高出4万美元。不过,哈佛这张牌,其他学校跟得起。2004年,布朗宣布以1亿美元将135名学生的贷款替换成奖学金。 2005年,耶鲁宣布家庭年收入低于45000美元的学生,教育费用全免。斯坦福大学在2006年3月宣布了同样的条件。几天后,宾夕法尼亚大学宣布家庭收入5万美元以下的学生,其贷款将全部用奖学金替换。

            大家拼来拼去,还是没有人能挑战普林斯顿,但是全都和哈佛叫板。因为几个学校已经把免费教育的基准,从哈佛的家庭收入4万,提高到4.5万甚至5万,这就把世界第一名校逼到墙角里。结果,3月30日,哈佛大学宣布,其学生家庭收入6万美元以下的,教育费用全免。

            这里有几点必须澄清。第一,教育费用全免,并非一切都是无偿的。学校可以给学生安排一些校内工作,其收入可以作为奖学金的一部分。不过,学生的校内工作有严格的时间限制,必须保证不影响学生的学习。事实上,大部分工作非常轻松,许多学生可以在工作岗位上看书。第二,所谓教育经费,不仅仅指学费,而且包括住宿、伙食、学习用品等所有正当教育费用。这些费用加起来,一年可达四五万美元。那些家庭收入 6万美元以下的学生,自然不可能负担这样的费用,他们一般都根据收入水平得到了不同程度的资助,只不过不是免费上大学而已。

            当然,哈佛最近的行为,不过是大学争夺贫困生和下层中产阶级的“军备竞赛”的一个小段落,大家日后还会层层加码,名校通过扶贫来斗富的好戏,也许还在后面。

            □薛涌(旅美学者)

            总结:中国目前肯定是达不到美国现在这样的水平的,但这肯定是个方向。美国学校的财政组成也很值得中国大学效仿,拓展筹资思路,而不是搞校办企业,创收,教授开公司。教育的公益性永远是第一位的,学校的收支要服务于公益性这个目的,而不是把这个挤到一边。

            • 家园 啊哈,你漏了重要的一点

              这些名校的财政实力是哪里来的?不是国家的教育拨款,而是历年的私人捐赠,包括校友捐赠,鬼子话叫endowment fund,这类款项在中国大学里有多少?这不是教育理念的问题,说到底,又回到一句说滥了的老话: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而且你列的这些大学都是私立大学,没有一个是公立的,和我们所说的又有绝大的不同。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8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