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骑兵保卫西河—原创】冀鲁豫战场上的“哥萨克骑兵”(续十) -- 王外马甲

共:💬525 🌺1876 🌵2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5
下页 末页
    • 家园 【骑兵保卫西河—原创】冀鲁豫战场上的“哥萨克骑兵”(续十四)

      突破“铁壁合围”(下)

      “曾玉良到!”

      “徐青山到!”

      “王永元到!”

      “张起旺到!”

      “……到!”

      干部们高喊着自己的名字抽出腰间的战刀,党员们喊叫着抽出战刀,普通战士抽出了战刀。有坐骑的机关干部上了马,徒步的、徒手的同志们也紧跟了上来。有位军区领导喊着“同志们,拼了啊!这里不是倪家营子!”

      后来,当刘大爷知道“倪家营子”的含义之后,他才真正理解了当时的悲壮。的确,象曾玉良、况玉纯这样有过西路军惨痛经历的战士们,就是宁愿牺牲上一百次,也决不肯再重蹈曾经的覆辙。

      拼了,这是竭尽全力的最后一次冲击;拼了,骑兵的铁流,暴风般地涌向了大邢庄。从进攻一开始,骑兵们就以冲刺速度狂奔,不必给战马预留迂回机动的体力了,如果这次再冲不进村子,大家谁也没准备撤回来。

      村庄右侧坡地上,鬼子的机枪响了。有战马接连被打倒,摔下来的战士打几个滚,爬起来,满脸是血地举着马刀继续冲。跟在骑兵团后面的,是握着手枪、攥着手榴弹的机关干部,是学校学员、后勤管理员,是印刷厂工人,是医院的医生和伤员……有老有少、有男有女。所有的人,都冒着弹雨、义无返顾,为撕破鬼子的“铁壁合围”,向前冲!

      “猛子!韩猛子!干掉机枪!” 曾团长和参谋长都在喊。

      “好的!跟我去砍机枪啊!”

      四连长韩永正立刻扑向了机枪阵地,一彪人马跟着他。没有时间调整攻队形了,甚至没有组织乘马射击掩护,三十多匹战马呈一列斜线疾驰,战士们抡着马刀踏上了日军阵地。

      说起来,日军执行战术意图还真坚决。从头到尾,他们的机枪一直侧击着通往村口的方向,完全没有顾及接近阵地的这一路骑兵。大概,鬼子以为,凭借阵地上的二十来支三八大盖就能挡住几十匹战马了,可他们没料到,带头冲上来的是一级战斗英雄——韩永正。

      韩永正外号“韩猛子”,那可是从徐海东到陈再道都常挂在嘴边的勇将,是刘伯承亲自抄鸡蛋加菜慰劳的优秀人物。他本人的战绩且不用说了,就连他的战马(也叫猛子),也是有战斗英雄称号的啊,平时,一般普通的马都不敢栓在它旁边。

      韩永正是个左撇子,练就了左手刀右手枪的绝技,远打近砍的,谁能挡得住。他冲进敌阵,首先就把机枪手剁了,接着又带领战士们,一顿马踏刀砍,残余的鬼子跑到小树林里去了(骑兵难以追进树林作战)。

      刘大爷冲上土坡时,机枪已经不响了,阵地上还有几个端刺刀的在顽抗。马刀拼刺刀,步兵不是对手,他稍一错身,就把一个小鬼子的肩膀给卸了。可敌人一倒,战马“公鸡”前腿一跪,也倒了。

      先前在冲锋时,刘大爷就知道“公鸡”不行了。颈部受伤的战马经过长距离剧烈奔跑,血冒得跟涌泉似的。战马通人性啊,它也知道今天是最紧张的时刻,一直坚持战斗,到最后,虚弱得都开始打晃了,可它还在跑。现在,看着跪卧在地上发抖、奄奄一息的战马,刘大爷心痛得不行,却又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二班副颜胜才过来喊“大刘,快走快走,不能留在这里”,刘大爷抬头正想回话,却看见颜胜才在马上蹦了一下,接着就耷拉着脑袋栽到地上,不知从哪里飞来一枪,把他脖子打穿了。

      刘大爷这一路人马伤亡过半,捣毁了鬼子机枪阵地,他们来不及掩埋战友和战马,就匆忙赶往大邢庄与骑兵团会合。这时,经过搏斗,村庄已被八路军控制,院墙下、屋顶上、村子内外的死尸和血迹都证明了战斗的惨烈。据说,参与守备大邢庄的一个伪军中队,被激烈攻守的场面吓坏了,他们逃离战场,直接跑回了武城县城,那个中队长因为受不了这刺激,干脆脱了军装,连夜回老家当布贩子去了

      把鬼子第一道封锁线撕开了个缺口,军区特务团做后卫,骑兵团当前锋,掩护着大家接着往外冲。曾玉良团长说,现在要分秒必争,趁着敌人后面的两道封锁还不严实,赶紧突过卫河,到包围圈外面去。

      几个司号员在村口吹召集号,一些跑散的战马听见号声就回来了。可战马虽然来了,昔日的战友却永远也回不来,大家的心情都很悲愤。有一匹战马还带回个伪军士兵,那是三连班长王立贵的马,不知道怎的让那家伙给骑上了,战马听见号声猛地往回跑,伪军控不住,就给带过来了。三连的人红着眼把这个倒霉蛋拽下来,拖到路边就是一枪,旁边过路的各级领导干部那么多,也没听见谁说个不字。

      敌人负责实施第二层封锁的一般都是机动部队,在公路上有坦克和汽车,在其他地方则是骑兵队和自行车队,他们在外圈来回游动,一遇到突围出来的八路军就进行拦截、追杀。

      为避开日军的坦克装甲车辆,骑兵团没走大道,选道沟多的地方迂回前进。那些年鬼子搞“囚笼政策”,挖了不少封锁沟,这些东西被人民群众反复破坏,结果形成了一些深浅不一的沟壑,坦克车辆开不过来,战马却过得去。

      走着走着,前卫部队遇到了一些被打散的同志,他们是七旅的,纷纷说前面有鬼子骑兵挡路,过不去了。曾团长看了看地形,决定集中全部机枪(至少有12挺)埋伏在道沟里,每挺枪配上两个人(骑兵乘马射击,轻机枪原本是没有副射手的)。团长的命令是“用最快的速度,把子弹全部打光”。接着,骑兵团在道沟的侧面列好战斗队形。

      过了不多久,鬼子骑兵来了,足有一个大队。敌人一看见这边是同行,兴奋啊,哗啦一下,与我军平行列队,当官的哇啦哇啦一叫唤,三列横队就开过来了。那招势,是要比咱们土八路正规得多。

      敌人马队从徐步行进换快步行进,冲击力逐渐起来了,可八路这边还没动作,老老实实地站着。鬼子以为咱们土八路不懂业务,他们拣便宜了,“杀给给!”准备冲锋。看他们刚一提速,曾团长就大喊:“打!打!打!”,这边道沟里的机枪、那边七旅的步兵扯开伪装开火了。

      子弹象刮风一样的扫过去,前面的敌人几乎全部被打倒了。战马在运动提速阶段,很难实施躲避,后面的马匹顿时拌在一起,队形没了、速度也没了,全乱了。

      “乘马射击!徐步走!”现在,该我们启动了。而这时候,最着急的是那些机枪手,他们要在我军接近敌人之前把子弹打光啊。

      “出刀,冲锋!”当骑兵团开始冲刺的时候,那些有武术道精神的鬼子也只有调转马头,逃跑了。八路军顺势突破了第二道封锁线。

      据说,合围结束后,敌人在大营(南宫与武城之间的一个镇)开总结会的时候,鬼子的骑兵官被他们的司令骂得够戗——马甲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

      天黑的时候,大队人马绕到了卫河边,计划从这里突破第三层包围。一般,鬼子的最后一道封锁都设置在村镇和交通路口,而附近的河滩路口,叫做军营村。斥候前卫回来报告说,村里没有发现敌人,这让大家都松了一口气。

      军营村实际上象个寨子,有寨墙,还有东西两个寨门。当时,寨门马马乎乎地掩着,里面什么动静也没有。上级命令传下来:部队不进村,从寨墙外的小道下河滩,骑兵团也由前卫改做后卫。

      奔波疲劳了一天的人们相互搀扶着,在特务团的协助下陆续过河,首长们也在商量,突破封锁后,党政军各机关如何分开行动、部队如何组织保卫……

      刘大爷和刘金魁在西寨墙外站着。一边聊天,一边看着机关的同志从身边走过。苦战了一天的刘金魁依然兴致勃勃,故事段子俏皮话说个没完。

      聊着聊着,刘金魁突然说:“喂,大刘啊,你说这村子里真的没有鬼子么?”

      “应该没有吧”

      “不对啊,我怎么看那房顶上,黑乎乎的东西旁边,象是有面日本旗呀?”

      …… …… ……


      本帖一共被 4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不知说啥好了,送花!

        我完了,看马甲大哥的文,我头晕目眩、热血沸腾、眼睛发酸、身上忽冷忽热、神情恍惚,不知身在何处。

      • 家园 日军骑兵一个大队是多少兵力?花一下。

        很好看,希望力求真实,尽量避免夸大之文风,以免最后写成小说。

        如著名之还我魂魄,写南艾铺李营阻击两万日军的战斗,真实性大减,只能被归为小说类,很可惜。

        看历史,追求的是真实。

        • 家园 日军骑兵一个大队是多少兵力?我不知道,请高手指教

          以我目前的资料(部分书信和笔记),有四处说到了这次战斗,可是,都没提是在什么地方打的(估计在突围途中大家也弄不清),所以,我也只好打马虎眼。

          对于兵力的说法,分别是:“敌骑兵大队”、“日军的一个骑兵大队”、“日寇骑兵部队”、“日军快速部队”。因此,我认定应该是一个大队。可是,总共有多少兵力?消灭了多少(“前面的全部被打倒”是肯定的)?逃跑的跑去哪里了?——我知道这很重要,但我不敢乱说。

          最后,谢谢拉拉兄的善意提醒,我一定牢记在心。说实话,我并不能保证所有的细节完全准确,因为我手头的材料,有的产生于特殊年代,可能会受到政治因素的影响;还有的材料,当事人彼此间的叙述都不一致,让人莫衷一是。

          不过,在西西河发这个系列,我会记得自己是一个叙述者而不是创作者,我会要求自己,不要以感情代替了理智。

          更何况,英雄的业绩是用生命写就的,用我的键盘编造不出。这一点,马甲有自知之明。

          • 家园 花顶这句!

            英雄的业绩是用生命写就的,用我的键盘编造不出

          • 家园 今天俺大开花戒了!

            冲员外这点题外话就值得一花。

            回头一想,标题这么说是不是有点不妥--说得自己跟个采花贼似的。

            • 家园 我曾经查过,但没把握

              好象,日军普通的骑兵大队,一般下辖两个骑兵中队和一个机枪小队。如果用步兵的人数来算应该在400人左右,可是骑兵是不是这么回事,我就没把握了(因为骑兵有些单位是步兵没有的)。

              嘿嘿,你既然开花戒了,我就猛花你吧!花!!!

              呀哈,果然开花戒了不一样啊!

              恭喜:意外获得【西西河通宝】一枚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西西河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 家园 一个骑兵大队辖两个骑兵中队一个机枪小队是没错

                但是贫道记得没错的话,一个骑兵中队的人数比步兵中队要少,也就一百来人,所以总数应该不到三百人。

                日军骑兵主要是作侦查部队使用的,以骑兵中队为单位配属其他部队进行作战。大队规模的骑兵冲锋应该很少见。这个骑兵大队长确实应该枪毙,呵呵。

          • 家园 敌军骑兵人数是不是应该和我军骑兵相当

            或者更多一些

            • 家园 应该是起码不少于我军

              日军的大队相当于营,而我骑兵团基本上可以算是一个加强营。如果大家都满编的话,我军应略多于日军。但考虑到当时两军所处环境,日军的人员战马及物资的补充是明显会优于我军的。八路军身处敌后,光是战马一项就很难补充,所以估计这场突围战之前两支部队的人数应该已经比较接近。到经过突破第一道包围圈的血战后,骑兵团的人数几乎可以肯定是少于一个还没怎么打过硬仗的日军骑兵大队。

              当然这些分析是建立在对日军一个骑兵大队这个估算是准确的这个基础上。

              • 家园 敌军的人数应该等于或者大于我军,我是这样想的

                就象大嘴兄说的,满编的话,应该两方人数在一个数量级上,但是我军减员严重,人员就不如鬼子了.

                至于日军是不是一个大队呢?我觉得是.大家如果打过群驾就知道了,人数是很重要的.记得<蛊惑仔>里面的镜头,陈浩南和山鸡他们三个人战战兢兢的穿过一个中学,虽然陈浩南他们都是黑社会老大,但是面对大群的毛头小伙子,还是害怕.日军是过来围剿的,人数占了优势才好冲锋.

                还是古代打仗有意思,不管人数,先列阵,然后首领出来厮杀,这个有点贵族战争的意思.

                不过对于日本侵略者,还是好好的砍吧.

      • 家园 本以为

        自己已过了轻易地就热血沸腾的年纪,但从看到续13的“共产党员集合”到读完续14冲锋这段时间里,俺相信自己的血液温度绝对是高于正常值的。英雄们的视死如归固然可歌可泣,员外的文笔也当然功不可没。说句心里话,比当年的《连心锁》还要强。而且员外的另一个强项是叙事以外再加上对骑兵战术的解说(比如战马提速时的薄弱之处),这真是令俺获益匪浅。

        看完续14,更是扼腕痛惜曾团长的牺牲--尽管员外还没写到那一处。。。

      • 家园 马甲兄啊,

        以后出了书,卖了钱,别忘了给河里的弟兄们每人送一本签真名的大作啊!

      • 家园 马甲啊,你最近这几篇文章我都没舍得看那

        看了就没了,今天看完了,写的好,越写越好.

        胃口也吊的好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