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西晋春秋 -- 陈不到底

共:💬103 🌺198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 家园 根本原因还在他尊蜀汉为正统的立场吧

          开篇第一段,就在褒扬刘备的同时把周瑜鲁肃“臭骂”了一顿,评论也多有双重标准。里面的很多记载真假争议不少。但是抛开真伪争议,我倒觉得通篇除了树了几个典型就算是真的意义也有限得很。

          说诸葛亮曾经生活于襄阳附近,不也是他自己写的。我对这个记载很怀疑的。要是这样,刘备在新野“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路上要跨越全国地图上都能看得到的大河数条,当时诸葛亮的名望是不是值得刘备如此费事,我是抱怀疑态度的。如果是南阳就方便多了。

          • 家园 这是个地方上的老问题了

            南阳和襄樊为争夺卧龙岗的地望吵了好多年了。

            实际上新野到南阳武候祠和新野到襄阳的隆中的距离差不多,都有将近百里。在古代,百里虽然也是个不近的距离,但对于乘马的人来说,也不算长途旅行。

            还有一个支持诸葛亮在襄阳隆中的说法,诸葛亮是刘表的亲戚,准确地说他是蔡瑁的亲戚,他能受到良好教育,又不需要为稻粮谋,年纪轻轻就可以优游山林,靠的就是这层关系。南阳距襄阳有两百里之遥,隆中到襄阳城却只有二十多里,可以随时打打刘表的旗号,也靠近政治和学术中心,所以诸葛亮在襄阳隆中隐居更可信些。

          • 家园 新野县属于哪个郡?
        • 家园 很有可能

          这些名地,真想去看看啊,我现在虽然有书,有地图,甚至还是卫星的,,可还是无法想象,完全纸上谈兵么(又说赵赵了),看到老萨的帖子被翻出来,我想应该组织大家去亲身走一趟秦岭,大概很多人就会改变原来的想法的

      • 家园 整体上我觉得《汉晋春秋》作为史书是很不严谨的

        里面不少记载我是抱怀疑态度的。

    • 家园 【原创】西晋春秋 司马懿时代 230 下半年 (有图)

      230 下半年

      就在杜恕上疏的时候,督雍凉的大将军曹真进京。曹睿下诏升曹真为大司马,骠骑将军司马懿为大将军,远在辽东的公孙渊为车骑将军。

      曹真回到洛阳以后,向曹睿建议说,“蜀连连侵犯边境,应该对其讨伐。只要数道大军齐头并进,必能攻克。”

      这次曹魏伐蜀的提议,就是这句在曹真本传的一句话,既看不出来具体的计划,也不知道曹大司马是要破汉中呢,还是要破蜀汉。曹真二月进京,六月卞太后过世,七月卞太后下葬。大丧之后,曹真的这项提议就得以实施,曹睿同意多路出兵汉中。

      230年的时节,魏既没有大丰收,蜀也没有大灾难,没有任何迹象表明曹真此时出兵能得建大功,分析起来,可能是曹真无法再等待下去。这个时候的魏,已经是第二个皇帝,立国十年了。对于武皇帝曹操那一辈人,从迎立汉献帝都许昌的艰难时刻,到曹氏统一整个北方,也只是十年(196—207)光阴而已。如今,曹真这拨军方的第二代领导,十年之间,寸土未得,蜀、吴两贼还都称帝。作为文帝曹丕钦定的辅臣,曹休在东线大败身亡,南线的司马懿虽然没立过大功,可也有千里奇袭平叛孟达的风光事迹。曹真自己这里的西线,却屡屡被诸葛亮侵袭,虽然蜀没有得到好处,可魏也没有得到土地。

      曹睿跟父亲不同,曹丕总想“不战屈敌虏,戢兵称贤良”,现在这位皇帝对于征伐的事却从来没有拒绝过,曹真既然如此提议,那就实施好了。

      于是曹睿指定大司马曹真在雍凉向汉中进军,同时给督南线的52岁的司马懿假黄钺的权利,令其在荆州西部同时与曹真进军。

      这时另外一位辅臣陈群听说曹真要从斜谷进攻汉中,就上疏说,“以前武皇帝攻打张鲁(那次号称“山行千里,升降险阻,军人劳苦”),靠沿途豆麦以供军食,而张鲁还未攻下,军粮就没有了。如今斜谷沿途既无军粮可以凭借,而且道路险阻,难以进退,运送的军粮在途中又容易被抄掠堵截,如多留兵士守卫要害之处则太消耗兵力,此次出兵应该多多考虑。”

      斜谷是汉中通往陇西三谷道的最西端靠北的位置,道路在三谷道里最宽敞,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就是从这里出的兵。可这个地方离曹真驻守的长安却是最远,当年曹操走这条路的时候,花了近三个月时间才到的汉中大门阳平关前,当时曹军军粮告罄,只是因为张鲁守军自败才成功拿下汉中。(详见老文刘晔传)

      曹睿认为陈群说的不错,曹真又上表说主力军可以走最靠近长安的子午道。陈群认为子午道太过险阻,虽然离长安最近,但路途却最遥远,“并言军事用度之计”,但还是发表了一些意见。

      陈群虽然发表意见说伐蜀不易,但并没有明确反对出兵。

      这位陈辅臣的日子并不好过,就在这一年,以前同是号称曹丕太子四友之一的吴质进京出任侍中,他跟曹睿说,“骠骑将军司马懿,忠智至公,社稷之臣也。陈群从容之士,非国相之才,处重任而不亲事。”司马懿忠心至上,绝对是社稷之臣。陈群虽然世代名士,身在重位,却没有达到该做的职责。

      曹睿表示同意,第二天就下诏督促陈群(~陈大人,说你呢,认真着点~~这么着年初曹真、司马懿二辅臣升官,却没陈辅臣的事)

      吴质这个人,和先皇帝曹丕私人关系很好,经常互相馈赠诗文。曹丕与曹植争做太子时,吴质出了很多主意,相当于曹丕的杨修。曹丕称帝后,吴质出任假节都督河北诸军事的职务,完全是大后方的享福高官。吴质仗着曹丕的宠爱,说话一直都无顾忌,曾对大将军曹真说过“你曹子丹算什么,我吞吃了你,嘴牙都不用动”这样的话。

      当年太子四友的几个人,陈群、司马懿位列辅臣,另一人朱铄出任中领军(统领禁军的官),朱铄也曾被吴质骂的狗血喷头,陈群也被吴质看不惯,唯独司马懿入得吴质法眼。司马懿已经开始处于魏臣中争议的中心,有说他十全十美的,也有人开始担心,毕竟这个时候,出镇军事边境的大员,就剩下司马懿和曹真了。

      这个张狂的吴质,到了洛阳半年就死了,(大概)司马懿念着他的好处,几年后把吴质的女儿娶过来给长子司马师续弦。司马师、司马昭两人的婚事,都是绝对的政治联姻,22岁的司马师此时的妻子是故征南将军夏侯尚的女儿,就是那个失宠的曹氏的女儿,是绝对的皇亲。司马昭的亲事也马上有眉目了,对方的祖父是故司徒王朗,现任散骑常侍的王肃之女,只是孩子才14,还不到既笄的年龄,21岁的司马昭还得再等等。从两个儿子的婚事上看,司马懿可谓精通官场之道矣。这些政治婚姻,后面还会提到。

      跑了这么远的题,本来是要说伐蜀的事咧~~接着讲

      曹睿将陈群的建议发给曹真,并亲自送行。八月,曹真从长安出兵子午道,雍凉诸军从斜谷方向,和武威方向同时进军。荆州的司马懿则逆汉水而上,(汉水的上游就是汉中蜀军的驻守点,现在陕西城固、洋县一带),希望各路大军能在汉中会合。

      蜀那边接到情报,一直在汉中的诸葛亮率领蜀军在早先修筑的城固军堡附近驻扎,这个位置正是曹真主力军的出口。

      曹睿并没有像两年前到长安助阵,反而离开洛阳去许昌东巡去了。

      可是这个230年的秋天,魏国几大辅臣期盼的决战并没有发生,连着三十多天,整个陇西地区都在连绵暴雨的笼罩之下,伊、洛、河、汉各个水系全都暴涨,本来就很险阻的子午谷根本无法修筑栈道。在荆州西城(今陕西安康)出发的司马懿水军虽有小胜,但也因为河水暴涨的原因停滞了下来。(司马懿的行进的水军路线,现在有个石泉水库。另外整个黄河流域是以秦岭为多年平均年降水量最多的地区,局部达900毫米以上,当然这是现在的记录,不知道那会是不是)

      在许昌的曹睿得知曹真大军受困于大雨,同时后方的魏臣纷纷上表,诉说这么多军队吧嗒吧嗒吃着粮食却不办事的坏处。

      时任少府的陇西天水人杨阜、和散骑常侍王肃都上疏说,“曹真军队受大雨阻隔,军粮接济不上,道路险阻,而蜀军那边以逸待劳,这样强行进军十分危险。以前周武王伐殷纣王,也曾因天时不济而撤军,(近一点的)武帝、文帝也都曾面对江水无法讨伐孙权而撤军,这都是顺天知时的缘故。”

      太尉华歆也上疏,先把魏国、和曹睿夸了一下,转即说道“兵不得已而用之,故戢而时动。臣诚原陛下先留心於治道,以征伐为后事。”征战是不得不用时才用,平时应该安稳下来等待时机。陛下现在首要的是为政,而不是为征伐。臣听说今年因伐蜀的征役,已使农桑之业失去农时。“为国者以民为基,民以衣食为本”现在首要的是解决民生民事。

      陈群也和大家的意见一致,认为此时应该撤军。

      曹睿是个听劝的人,他给华歆回信说,“吴、蜀凭恃山川,祖辈父辈尚且不能克平,我怎敢断言能消灭二贼。诸将认为虽然不能一下子将其攻灭,也只是伺机出兵。如果天时未至,周武王尚且还师,前事之鉴,我不会忘记的。”

      这样,九月里,曹睿下诏曹真、司马懿等人回军,这次伐蜀雷声大,雨点也大,就这么着取消了。

      十月曹睿返回洛阳,代理督扬州军事的满宠的上表也跟着到了,说孙权扬言说要进攻合肥新城,请求召集兗、豫诸军汇集应对。曹睿同意后,孙吴那边又扬言撤兵,于是洛阳意思兗、豫诸军可以各回本地。满宠又上表说,“孙权大举出兵却又扬言退军,绝非本意。必定是伪退,等到我方诸军撤退再乘虚进攻。”所以请求不罢兵。十多天后,吴军果然去而复返,在有所准备的合肥城前,还是不克而还。

      满宠在扬州十分称职,却还是没有从代理升为正职,否则就不用如此与洛阳之间来回上表请示了。

      另一方面,曹睿深感人才不足(或者自己一手提拔的人才不足?),再次下诏群臣公卿举荐贤良。可曹睿没想到的是,父亲留下的辅臣,马上要再消失一个了。

      吴那边,年初出海的卫温、诸葛直终于回来了,满怀期望的孙权并没有得到什么好消息,船队并没有找到传说中的亶洲,只是掳掠了夷州当地的几千居民而已,出行时的上万士卒,却因为疫病死去十之八九。孙权这个时候正在因魏国间谍,隐蕃事件大为恼火(见前文),之前说过隐蕃好话的群臣大受斥责,廷尉郝普因此自杀,孙权的女婿朱据也因此受冷落。孙权还想不到卫温、诸葛直的失败,隐蕃事件一完,孙先生扭头又看见这件糗事,他可不记得当初陆逊等人的反对,只是指责卫温、诸葛直失职,下狱!杀!

      今天中学历史课本里因为和台湾有关系留下大名的这两人,最后就这么着死了。

      蜀汉那里,诸葛亮的蜀军没有等到曹真,趁着魏军的撤退,分派魏延、吴懿西入羌中,大破魏后将军费曜、雍州刺史郭淮于阳谿(今甘肃武山县西南)。此时的诸葛亮正准备再次出兵北伐。

      补一个google地图,几个重要的地名都能看到,天水、西安、洛阳、成都,在红圈里的就是汉中,可以看到汉中盆地与西安之间明显的秦岭,可惜水系看不太清,那个白线是现在省的边界图。

      呵呵,现代人的手段是比过去强多了哈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关键词(Tags): #西晋春秋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原创】西晋春秋 司马懿时代 230 上半年

      230年  上半年

      年初,魏因扬州前哨合肥城年久(是曹操对抗袁绍时修的,张辽等人就是在这座城屡次击退孙权进攻的),于是修筑合肥新城做驻军点。

      吴那边,当了皇帝的孙权不知哪根筋走弦,不顾陆逊、全琮反对,派将军卫温、诸葛直率领一万多士卒出海寻找夷洲及亶洲,打算去掳掠一些当地土著作劳动力和充军。夷洲是今天的台湾,亶洲有说法是今天的琉球群岛,在孙权的时候,也只是有人因为风暴才偶尔漂流到这些地方,对于沿海的孙吴来说,这些地方还只是传说中的海岛,并没有准确的航线。

      孙权所在的长江中下游,这时还算不上经济发达地区,现在我们看地图好像孙吴的面积很大,可是今天的浙江、福建、台湾、安徽、江西到广东、海南、广西、云南各省这广大的东南弧形地带,所生活的是被称为百越的多民族部落,孙吴能控制的也只是少数发达的郡县。

      但是孙权的吴国,却是自先秦以来定都江南的最大政权,汉化度已经很高的百越民族只是众多部落依据山险、不纳王租才被称之为山越。孙权在这样偏僻之地与中原对抗,有这么多人却不能收钱也不能征兵,自然很是不满。孙吴与蜀汉结盟,老是出工不出力,也是因为孙吴的大半精力都用在讨伐山越的战争中了,吴的主要将领几乎都参加过,而吴从对山越战争中获得的士卒累计就达十多万,更不要说强行迁徙屯田的山越居民了(而孙权对山越的开发正是日后东晋偏安江南的基础。蜀、吴两国能对后世产生影响的还是孙权的吴国,后面慢慢说)。

      孙权对夷洲及亶洲的远航,是想再开辟一个海上“奴隶”运输线,而且孙权对自己的造船技术也是相当自信,此时最大战船据说就可以承载三千士兵,现在的航空母舰除了美国的那几艘人员编制在五、六千人外,其他国家的也就一两千人,可以说当时孙吴的造船技术已是非常先进了。

      于是,这次被写进今天历史教科书的海上远航,浩浩荡荡的出发了。

      这个时候,在洛阳发生了一次不大不小的事件。

      时任司徒的董昭,针对洛阳当时流行的浮华风气,向曹睿上疏说,

      “凡有天下者,都是敬重敦朴忠信之士,痛恨虚伪不真之人者,是因为后者毁教乱治,败俗伤化。现在有这么一批年少者,不复以学问为本,专更以交游为业;不以孝悌清脩为首,乃以趋势游利为先。这些人合党连群,互相吹捧,对于依附同意的人大加赞叹,不附者就诋毁怪罪。还因为这些人的地位,使得执法的官吏畏其权势,不能指摘(他们的错误)矫正。甚至他们的奴客冒充官员,在宫廷内的机密部门传送书信,互相探问吹捧。这样的事,都是法不能允许,刑不能赦免的,甚至比当年的魏讽(曹操晚年时人,以口才名动邺城,后阴谋联结党徒谋反被株)还要严重。”

      70多岁的董昭是曹操时代的旧臣,他所指的“当今年少”,是当时在洛阳的诸葛诞、邓飏等号称四聪八达的一批年轻人。

      四聪八达,还有个三豫,说法是夏侯玄等为四聪;诸葛诞等为八达;中书监刘放子刘熙、中书令孙资子孙密、吏部尚书卫臻子卫烈三人为三豫,还有何晏、丁谧、毕轨等人。这些名号是因为诸葛诞、邓飏等人聚集在李胜家互相吹捧得来的。

      夏侯玄,夏侯尚子,父亲死后入京,20岁就出任散骑黄门侍郎。但是因为轻视曹睿出身低微的小舅子被皇帝闲置。

      诸葛诞,诸葛丰后人,与蜀汉的诸葛亮是同宗,前文提到过,那个同杜畿一起遭遇沉船的尚书郎,此时是御史中丞尚书。

      邓飏是东汉开国名将邓禹后人,年纪轻轻就在洛阳很有名,此时任中书郎。邓飏为人贪财,曾经有人用父亲的侍妾赠给邓飏来买官做,被当时人讥讽为“以官易妇邓玄茂”。

      李胜的父亲是张鲁的旧臣,曹操收服汉中后,一同迁徙到北方。李胜此时交游洛阳,与曹爽一干公子哥关系很好。

      何晏前面提到过了,就是曹丕非常讨厌的“假子”。曹睿同样不喜欢此人,听说何晏爱擦粉,就在大夏天赐给他热汤面,何晏边喝边擦汗,脸是越擦越白。何晏在曹丕那里得不到位子,在曹睿时也同样赋闲。

      丁谧的父亲丁斐做过曹操的典军校尉,丁谧因为父亲的名声此时任度支郎中。

      毕轨的父亲是典农校尉,本身又是皇亲(儿子娶的是曹家公主),家资殷富,年龄较大,时任黄门郎。

      刘熙、孙密、卫烈名声才干差了许多,只是因为正当权的老子的缘故,也混迹其中。

      这些人基本都在中央供职,都是中书省、尚书省、侍中寺的中级郎官,本身又是高干子弟,互相吹捧,应该也不是一时半会的事了,这些,明眼人看出来不过是一群太子~党而已。这些太子~党围绕在同是宗族,又与当今皇帝交好的大将军曹真长子曹爽身边,并推崇夏侯玄、何晏两人为首。

      何晏此时40岁左右,年长许多于这些公子哥,但他以皇亲之重,再加上好声色,美姿容,而由他改自药方的五石散,被他说得神乎其神,当然是这些公子哥崇拜的对象。何晏不仅是磕药的祖宗,也是空谈的先锋,因为两代皇帝的闲置,何晏得以充足的时间去研究他喜好的老庄,与夏侯玄交好,也与司马懿长子时年22岁的司马师关系亲密。

      只是这时的公子哥真没几个有真才实学的,还没人有能力与何晏辩论,使得此时的魏晋思想,仅仅停留在玄学产生前的空谈阶段而已。

      (魏晋玄学的大家王弼此时才4岁,向秀3岁,后来被称为竹林七贤的那几位名士阮籍20、嵇康7岁、山涛15,王戎还没生呢~~)

      曹睿对董昭上疏的内容深表赞同,这帮公子哥在洛阳的浮华名声也不是一天两天了,26岁的曹睿厌恶之极,二月里下诏书把这些浮华不务正道的家伙们全部革除,包括诸葛诞、邓飏、李胜、丁谧、毕轨;而夏侯玄、何晏本来就不被曹睿亲近,但因为身份超然,没有受到浮华案的太多影响。与皇帝亲近的曹爽看着这些小哥们儿都落了闲,恐怕是高兴还来不及呢——都被免官了,当然更有时间凑在一起空谈游玩了。

      8年以后,曹睿对吏部尚书卢毓(汉末名士卢植幼子)说,“选举人是否得当,可全在卢先生。千万别选举‘名士’,所谓‘名’,不过如画地作饼,一点实用也没有。”

      卢毓回答说,“依靠‘名’声虽不能招致异才,但起码可以得到常士。臣愚鲁不足以识别异才,但对得到的一般人才,却可以随后进行考验测试。古时就有考课的制度,只是现在荒废无用,才使得现在的士人以互相吹捧为标准,到底谁是真正的人才,已经是虚实难辨了。”

      曹睿对卢毓的提议,根本与此时曹魏的九品中正选官制背道而驰,卢毓委婉的避免了这个问题,只说可以选了官之后,再以考科评价官吏是否合格。考课制度是从战国就开始形成规模的考核官吏政绩的体系,到了三国时期因为战乱频繁荒废,魏的考课大部分是针对州郡级别的官吏,考核标准无非是户口垦田、钱谷出入、治安状况和供给军备军粮这些内容,比如前面那位落水而亡的尚书仆射杜畿,他做河东郡太守的时候,河东郡“常为天下最”,这个‘最’就是考课成绩的优等,杜畿在河东十六年,当年曹操在关中大破马超、韩遂,杜畿就供粮二十馀万斛,曹操军队完全仰仗河东郡的支持,杜畿因此考课成绩优异,大受曹操赞赏。

      但是曹魏中央官员的考核,却一直没有实施,卢毓的回答使曹睿决定作考课法。

      (这次考课法引起曹魏官员上下大讨论,却因为不久后曹睿的去世而作罢,后面慢慢谈)

      此年的浮华案则引起曹魏对中央官员考课制度的第一次讨论,

      杜畿之子杜恕时任散骑黄门侍郎,史称“时又大议考课之制,以考内外众官”,杜恕因此上疏评论,三国志本传有全文。

      杜恕的上疏,缘起是评论科考,具体的内容却是从评法开始,他引用儒家经典说,“世有乱人而无乱法”,法为人所用,决不是人为法所制,好比人是医生,法是针药,针药是死的,医生是活的,面对相同的病状,庸医使用相同的针药可以杀人,良医却能活人,可见分别不在针药,而在医生的贤愚。有了好人,什么坏法都可以弄得好,有了恶人,什么好法都要变坏,可知治乱之由,不在法而在人。现在提议课考的人,明确依法的本意是好的,但对于现在的社会还不够尽善尽美。除了制定的科考内容,还要显扬其名声,(达到以德化人的效果)。

      为君为臣,一定是以“君为元首,臣作股肱,明其一体相须而成”,(即儒家所提倡的尊君卑臣,君要有德行能审查真伪,惜物爱民。卑臣是君主手足,辅助君主),而绝不是“大臣守职辨课可以致雍熙者哉”,并不是只死守那套死板的课法就能达到国家兴盛。

      现在的人,一昧的崇尚商鞅、韩非的法术,认为儒家已不再切合实际,“此最风俗之流弊,创业者之所致慎也。”

      杜恕认为想要避免出现像诸葛诞、邓飏这样的浮华之士充斥官场,不是简单依靠制定科考之法就能解决的,而现在的人全都轻视儒道,而(因曹氏祖孙曹操、曹睿重法术)“师商、韩而上法术”,这才是最大的问题。首先还是人,而不是法制。

      这个时候的杜恕,仅仅才到皇帝身边供职两、三年而已,他父亲杜畿去世后,居家的杜恕十分低调,是此时高干子弟的一个异类。曹睿因为他父亲有功,又因公去世,在杜恕成年后,将他任作散骑黄门侍郎,这是一种在皇帝身边侍从,比如给皇帝提个醒,做个建议的工作,其实并没有实际的指派任务,一旦因为时政某事发表的意见被皇帝采用,就有可能继续升迁到别的实权官职。这个散骑侍郎的位置,通常都是重臣子弟的实习期,比如曹爽、司马师都是从这个职务起家的。

      杜恕此时25岁左右,却相当老成持重,以儒家的道德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他父亲杜畿不仅是行政好手,更是尊儒学贵德行重名节的典范,他所任太守的河东郡,“举孝子、贞妇、顺孙”,“修戎讲武,又开学宫”,杜畿亲自出任执经教授,史称“河东特多儒者,则畿之由矣”。(*注二十七)

      杜恕的两个弟弟都精通经学。他父亲在河东时,“崇宽惠,与民无为”,遇到郡民互相诉讼,杜畿出面“为陈大义”,让诉讼的双方回家反省思考,如果还是不行的话,再来诉讼。这种亲身德化的效果,是乡邑父老“自相责”,曰:“有君如此,奈何不从其教?”。

      出身于这样的家庭,不难理解杜恕这次上疏的内容。

      头一年,镇北将军吕昭兼任冀州刺史,杜恕就上疏直言,

      “像冀州这样魏国人口最多的大州,位置既不在吴、蜀边境,也不靠近北方胡地,为什么还要由军事将领出任管民事的州刺史?!现在魏靠近吴、蜀及胡族边境的各州,都在用兵,能给中央和这些地区提供经济支援的只有兗、豫、司、冀这几个尚属内地的州郡了,这种情况,出任州刺史的应该是专事民事的人才,如果非要在北方安置大将镇守,那就再另外安排,那样所设置的费用,与(吕昭)身兼两职没有差别,可是陛下却因宠把吕昭身兼文武两职。

      这么说来,国家是以人择官,不是为官择人也!

      (我认为)官得其人,才能政平讼理;政平才能使民富贵,而使诉讼法律的事件减少。陛下继位以来,天下断狱的官员有百数十人,每年都在增加,到现在都已经五百多人。如果不是因为(陛下的)政教失败,那就是州郡长官的失职了!”

      杜恕这两次的直谏上疏,并没有什么成效,以他此时的资历,人轻言微,在当时人欲横流的时代得不到什么共鸣,皇帝重的是法,臣子重的是术,年轻人则热衷于空谈,杜恕片面的主观强调以人为本的德行礼仪,在这个时代,太浪漫了……

      *注二十七

      杜畿与太仆李恢、东安太守郭智关系很好。李恢有个儿子李丰,郭智有个儿子郭冲,都是当时比较有名的年轻人,尤其李丰。但杜畿当时并不看好他们,别人都认为杜畿没有看人的眼光。

      就在杜恕低调出仕的时候,李丰已是当时驰名一时的年轻俊才,只是此时还没人能猜到李丰最后的结局。

      那个郭冲一直在郡守的位置,看来是没有在升迁的机会了。不过郭冲倒是能讲故事,他写的“郭冲二三事”,里面就是生搬硬套的把驻守宛城的司马懿,与第一次北伐的诸葛亮唱了一出空城计。此人简直是早年的小说家,罗贯中的祖师爷了。

      关键词(Tags): #西晋春秋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杜恕的结局是悲惨了一些,不容于魏晋两家

        不过有个大牛儿子杜预, 想必也算是种安慰吧

        • 家园 杜恕还是很牛地

          唐朝大诗人杜甫也是杜恕的子孙。

          唐太宗李世民应该看过杜恕的文章,因为那句“水以载舟,亦所以覆舟。”好像还是杜恕提出来的,不知道是不是,哪位具体清楚,也指正一下。

      • 家园 花,原来还以为老兄写错了

        蜀汉有个说马超李恢,李丰是李严的儿子。还以为他们里通外国呢。查了资政通鉴,原来除了他们,在魏国还有一套李恢李丰阿。没想到那时候叫这个名字的这么多。在袁术手下就有个李丰,好像吕布手下也有。另外张南、马忠也有两套。连诸葛(liang4)都有俩。真俗。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