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重庆大旱。 -- 我不知道

共:💬76 🌺59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 家园 我倒是觉得

              既然已经建了

              投了那么多的钱

              各方面已经付出了那么大的代价

              至少在工程质量上管理上不要出什么大的问题

              估计这也是要十几年几十年才看得出来的

    • 家园 【文摘】三峡水库导致重庆高温?错怪了科学家

      三峡水库导致重庆高温?错怪了科学家

      陶世龙

      四川出现罕见特大旱情,8月16日,重庆市的綦江以44.5℃成为全国最热的地方。

      同时也打破了由彭水在1953年8月19日(最高气温44.1℃)一直保持至今的历史纪

      录。在温度创纪录的两天中,重庆已有两万人中暑。

      一篇2002年的旧闻《中科院专家称三峡水库形成后将使重庆冬暖夏凉》在网上流

      传,只因重庆酷热的现实已使它成为嘲讽对象,这篇三年多前的报道说:

      中新网重庆6月25日消息:据重庆晚报报道,三峡水库蓄水后,这个世界上

      最大的人工湖将成为“空调”,使山城气候冬暖夏凉。这是中科院三峡水库形成

      监测研究项目历时5年的论证结果之一。

      该项目属中科院重点科研项目,并于日前通过评审。项目负责人、中科院南

      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虞孝感昨日说,1997年项目启动后,中科院便派出6个学科

      的专家,对三峡库区的气象、地理、地质、生物等方面展开研究。研究范围上至

      重庆,下到湖北宜昌。

      研究表明,三峡水库将淹没632平方公里陆地,库容393亿立方米,成为世界

      上最大的人工湖。库区原有河流的水文特性、水化学性质、沉积物类型等都将发

      生变化。届时,三峡水库好比一个被群山环抱的“内陆海”,周围的空气湿度明

      显增加,库区形成湿润多雨的气候,水生动植物、鸟类亦会增加。他举例说,以

      前,由于长江三峡水流较急,生活在湖泊地区的鸟类几乎无立足之地,水库形成

      后,宽阔的湖面和温暖的气候将成为鸟儿们生活的“天堂”。同时,水库的建立

      把各条河流的食物“拦截”,使库里的鱼儿们生活得更富足。

      “其实受益最大的是重庆市民。”参与该项目的专家说,理论研究表明,三

      峡水库形成后, 393 亿立方米的水,就好比一个巨大的“天然空调”,盛夏,

      它能帮火炉山城降温;冬天则会因这个大“空调”升温。据估计,夏天气温可能

      会因此下降5摄氏度,冬天气温可能会上升3到4摄氏度。

      在重新发出的这些报道之后,可以看到网民愤怒的批评:“所谓中科院专家说话

      象放屁一样” “现在他们是没话说了。哪个还敢说三峡会使重庆冬暖夏凉。把

      他拖来丢在大街上站3个小时,让他体会下44.5度下的所谓冬暖夏凉”

      然而人们错怪了科学家,因为三峡水库不可能使重庆冬暖夏凉,这是记者不实的

      报道。主持三峡工程的科学家在看到后,当即做了纠正。 记录在《中国三峡工

      程报》记者陈宗清所写的《世界最大的人工湖? 》一文中,发表的时间是2002

      年7月22日。

      但一直在网上流传的,是重庆晚报记者岳志明写的《中科院专家称三峡水库形成

      后将使重庆冬暖夏凉》,一直收存在中国科学院的网站中,无疑增加了它的影响

      力,被许多网站转发,或据以报道,而广为流传。其中《中新网》发出的《三峡

      水库蓄水后将成为全球最大天然“空调”》 更是引人注目。

      而陈宗清纠正错误的《世界最大的人工湖?》则受到冷遇,除中国三峡工程报自

      身的网站外,仅《三峡探索》和《国际河网》(繁体) 上有,而这两个网很可

      能国内看不见,另有新华网的《 改地不换天截流不截雨三峡工程对气候影响极

      小》比较简略,也未引起注意。

      我在海外,很容易地在《三峡探索》中找到陈宗清的这篇文章,现将其有关内容

      摘录如下:

      中国三峡总公司副总经理郭涛教授读了《冬暖夏凉》一文之后,当即向本报

      明确指出,三峡水库并不是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湖”、“内陆海”;三峡水库对

      重庆库区的气候会有一些影响,但影响的范围、幅度并不很大。郭涛同时还出示

      了相关数据。三峡总公司科技管理部主任、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史振寰随后也向记

      者提供了三峡工程生态影响及世界大坝库容方面的权威研究资料。”

      资料表明“1992年,由中科院环境评价部与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共同

      完成的《长江三峡水利枢纽环境影响报告书》是经国家环保局审查通过的权威文

      件。《报告书》采用多种方法对三峡水库形成后的气温进行了测算,其基本结论

      是: “三峡水库建库后对气温有一定的影响,但影响范围不大,垂直方向不超

      过400米,两岸水平方向不超过2公里,大气稳定层结构更接近中性,逆温天

      气将减少。年平均气温变化很小,不超过0.2摄氏度;日较差平均缩小1摄氏

      度左右,年较差缩小0.6至1.0摄氏度。夏季月平均气温可降低0.9至1.

      2摄氏度。如考虑到夏季水库在低水位下运行时,水面展宽较高水位少,月平均

      气温也可降低0.7至1.0摄氏度。”

      7月5日上午,为了求证中科院是否立项了关于三峡水库对库区气候影响方

      面的新的研究项目,记者电话采访了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研究员虞孝感

      先生。

      虞孝感先生听到记者的查询后,先是吃惊,后是气愤。虞先生告诉记者,6

      月24日,他本人正在南京参加博士生论文答辩会,既没有到过重庆,也没有接

      受过任何记者的采访(包括电话采访)。据他所知,中科院并没有“三峡水库形

      成监测研究”项目,他本人根本不知道三峡水库形成后的气候效应是多少,也没

      有从事过此方面的专门研究。

      虞孝感先生随后立即向《重庆晚报》和三峡总公司发出书面声明。声明称:

      《冬暖夏凉》这篇报道,严重影响到他本人的声誉,不少单位直接来电责问,也

      严重损害了中科院科学研究的严肃性、可靠性。虞先生还要求《重庆晚报》采取

      措施及时予以更正,澄清事实、以正视听,消除不良影响。

      为了查清这一消息的来源,7月6日11时,记者分别与重庆晚报社会部主

      任黄小平(音)、《冬暖夏凉》一文作者岳先生取得了联系。岳先生告诉记者,

      前几天,他与另一位记者在采访三峡文物考古时,听别人谈起,三峡水库形成后,

      重庆的气温可能会变得冬暖夏凉。于是电话采访了有关专家,但专家没说那么细。

      夏季气温降低5摄氏度、冬天气温会上升3到4摄氏度也是他本人估计的,并没

      有原始依据。至于三峡水库是世界最大“人工湖”、“内陆海”等说法,他表示,

      由于自己手头资料有限,并未认真查考。

      《重庆晚报》社会部黄小平主任在向记者核实有关情况后表示,重庆晚报社

      愿意配合中国三峡总公司有关部门作好工作,采取适当措施,消除该报道产生的

      不利影响。

      《中国三峡工程报》编辑部认为,作为三峡工程的权威媒体,对这样的稿件

      没有核实而盲目转发,也应吸取教训。

      所以有关的科学家早已把事情讲清楚了,应该受到批评的不是这些科学家,而是

      《中科的院专家称三峡水库形成后将使重庆冬暖夏凉》炮制者和传播者。《重庆

      晚报》曾表示“采取适当措施,消除该报道产生的不利影响。”不知作了没有?

      而从网上的状况来看,如前所述,错误的报道一直在广为传播,纠正错误的文章

      难以看到。犹如人咬狗的消息,转发很快,而证实是狗咬人的消息,则没有发表

      的积极性了。对待所谓“地外文明光临泰山”就是如此。

      这位作者是重庆晚报的记者,从他炮制这条新闻的过程可以看到,确如竺可桢所

      言,中国的诗人与文豪为了自己的方便,如何不顾事实,虽然记者未必是诗人或

      文豪,但有些记者缺乏或者没有经过的基本的科学训练,思维习惯是一样的。岳

      志明当时也许是为了宣传三峡工程而写出,但管理三峡工程的科学家是老实人,

      没有因这条新闻可以使人们增加对自己所主持的工程的好感而欣然接受或打马虎

      眼,而是按科学的态度及时于以纠正。应该突出宣传科学家的实事求是的精神。

      科学是老老实实的事情,他是要受到实践的检验的,任何文人的秒笔生花,在实

      践的检验下都无济于事。遗憾的是现在有些人缺少这样认真的态度。

      读者也要注意,不要因为我是拥护建三峡工程的,只要这个说法对建水库有利就

      相信;也不能因为我是反对建三峡工程的,只要这个说法对建水库不利就相信。

      归根到底还得根据客观事实,用科学来判断。

    • 家园 【文摘】拍卖帝禹山河图等作品,自费考察空中南水北调(3)

      一、国画作品目录:

      可供欣赏和出售的国画山海经远古图腾108幅(孙晓琴绘,尺寸均为高66厘米、宽44厘米),每幅作品定价1000元,可以提供电子照片。该系列绘画作品乃千百年来首绘,造型神异,全套购进,更具收藏价值。

      五藏山经

      南山经

      1-1·1、P4基山·博他·尚付(44×66厘米,下同)

      2-1·2、P5青丘山·九尾狐 **

      3-1·3、P6南次一经之神

      4-1·4、P10南次二经之神

      5-1·5、P13令丘山·隅 *

      6-1·6、P14南次三经之神

      西山经

      7-2·1、P17太华山·肥遗

      8-2·2、P28西次二经之神

      9-2·3、P30密山·黄帝献玉膏

      10-2·4、P31锺山·鼓化为俊鸟

      11-2·5、P32泰器山·文鳐鱼

      12-2·6、P32槐江山·英招 *

      13-2·7、P33昆仑丘·神陆吾 *

      14-2·8、P34蠃母山·神长乘

      15-2·9、P35密山·西王母·狡

      16-2·10、P35长留山·员神

      17-2·11、P36章义山·毕方鸟

      18-2·12 P38天山·帝江

      19-2·13、P38黝山·神红光

      20-2·14、P43崦嵫山·孰湖

      北山经

      21-3·1、P46带山·欢疏

      22-3·2、P47谯明山·何罗鱼·孟槐

      23-3·3、P56钩吾山·狍枭

      24-3·4、P61景山·酸与

      25-3·5、P63发鸠山·女娃(精卫)填海

      东山经

      26-4·1、P72东次一经之神

      27-4·2、P76凫丽山·砻蛭

      中山经

      28-5·1、P94青要山·神武罗

      29-5·2、P95和山·神泰逢

      30-5·3、P103休与山·帝台之石 **

      31-5·4、P104堵山·神天愚 *

      32-5·5、P108骄山·神单围

      33-5·6、P117中次九经之神

      34-5·7、P121丰山·神耕父

      35-5·8、P125宣山·帝女桑 *

      海外四经

      海外南经

      36-6·1、P139欢头国

      37-6·2、P140三珠树

      38-6·3、P141贯胸国

      39-6·4、P144狄山·陵地

      40-6·5、P145南方祝融

      海外西经

      41-7·1、P147启获天乐

      42-7·2、P147三身国

      43-7·3、P148奇肱国

      44-7·4、P149刑天与帝争神

      45-7·5、P149女祭和女戚

      46-7·6、P151十日炙杀女丑 *

      47-7·7、P151巫咸国

      48-7·8、P152轩辕国(象征车轮) *(托)

      49-7·9、P153诸沃之野 *

      50-7·10、P154龙鱼 *

      51-7·11、P155西方蓐收 *

      海外北经

      52-8·1、P159共工台·相柳 *

      53-8·2、P162呕丝之野

      54-8·3、P163附禺山·颛顼九妃

      55-8·4、P165北方禺强 **

      海外东经

      56-9·1、P168虹虹

      57-9·2、P169朝阳之谷·天吴 *

      58-9·3、P171雨师妾

      59-9·4、P172东方句芒

      大荒四经

      大荒东经

      60-10·1、P175少昊孺帝颛顼 *

      61-10·2、P181神人天吴

      62-10·3、P182鞠陵于天山·神折丹 *

      63-10·4、P185扶木

      64-10·5、P185奢比尸

      65-10·6、P186帝俊步下圣坛 **

      66-10·7、P189流波山·夔

      大荒南经

      67-11·1、P194舜之所浴

      68-11·2、P195卵民国

      69-11·3、P202白水山

      70-11·4、P204羲和浴日 **

      大荒西经

      71-12·1、P207不周山两黄兽

      72-12·2、P207女娲十肠 *

      73-12·3、P209西周之国 *

      74-12·5、P211柜格之松

      75-12·6、P214灵山十巫

      76-12·7、P216女丑之尸

      77-12·8、P218轩辕国(尾交首上)

      78-12·9、P218合兹

      79-12·10、P219日月山

      80-12·11、P219重与黎 *(托)

      81-12·12、P220常羲浴月 *

      82-12·13、P222黄姬之尸·天犬

      83-12·14、P223女祭和女薨

      84-12·15、P226互人国 **

      85-12·16、P227鱼妇 *

      大荒北经

      86-13·1、P230颛顼化鱼妇

      87-13·2、P237九凤

      88-13·3、P237强良

      89-13·4、P238成都载天(应龙战蚩尤)

      90-13·5、P241旱女魃

      91-13·6、P241风伯·雨师

      海内五经

      海内南经

      92-14·1、P253契窳

      93-14·2、P253氐人国

      94-14·3、P254巴蛇吞象

      海内西经

      95-15·1、P260昆仑墟

      96-15·3、P264巫彭(六巫救人) *

      97-15·4、P264三头人 **

      98-15·5、P265树鸟 *

      海内北经

      99-16·1、P267三青鸟为西王母取食

      100-16·2、P268犬封国

      101-16·3、P273从极之渊·冰夷 *

      102-16·4、P275登比氏(宵明、烛光) *

      海内东经

      103-17·1、P283雷神

      海内经

      104-18·1、P288韩流

      105-18·2、P290都广之野 *

      106-18·3、P291鸟氏

      107-18·4、P292九丘建木

      108-18·5、P296延维 *

      二、丙烯画山海经艺术地理复原图:

      可供欣赏和出售的丙烯画山海经艺术地理景观复原图(王红旗创意、孙晓琴创作,作品报价每平方米1万元,成套作品另议),画面文化内涵内容丰富,涉及我国古代的周朝、商朝、夏朝,以及先夏史时期的植物、动物、矿物、人物、山水等景观,乃数千年来首创,极具科学、艺术和收藏价值。

      A 、山海经自然地理艺术复原图组画(炳烯画,下同)

      1、南山经图,110(高)~160(宽)厘米

      2、东山经图,110~160厘米

      3、西山经渭水图,110~160厘米

      4、中山经洛水图,110~160厘米

      5、中山经嵩山图,80~110厘米

      6、中山经巴山图,80~110厘米

      7、中山经荆山图,80~110厘米

      8、中山经南阳图,80~110厘米

      9、中山经江汉图,110~160厘米

      10、北山经汾水图,110~160厘米

      11、北山经桑乾图,110~160厘米

      12、西山经昆仑图,110~160厘米

      13、五藏山经方位图,110~160厘米

      B 、山海经远古部落景观图

      1、 炎帝部落图,80~110厘米

      2、 舜部落图,80~110厘米

      3、 帝颛顼部落图,80~110厘米

      4、 帝俊部落图,110~160厘米

      5、 帝禹部落图,110~160厘米

      6、 黄帝部落图,110~160厘米

      7、 山海经群巫图,110~160厘米

      8、 山海经天文图110~160厘米

      三 、山海经人文地理艺术复原图组画

      1、海外四经全图,160~220厘米

      2、大荒东经图,220~80厘米

      3、大荒南经图,110~240厘米

      4、大荒西经图,240~110厘米

      5、大荒北经图,80~220厘米

      6、海内经图,110~160厘米

      7、海内四经全图,110~240厘米

      四 、山海经艺术复原图

      1、 山海经荆山图80~140厘米

      2、 山海经岷山图80~140厘米

      3、 山海经泰室山图80~140厘米

      4、 山海经洞庭山图80~140厘米

      5、 山海经昆仑丘图80~220厘米

      重构(王红旗)电话51843850 信箱[email protected]

      北京山海文化企划苑·重构文集001023L11-4800

      信息重构物体,基因重构生物,思维重构宇宙。

      善待自己,善待生命,善待自然。

      最自诩的著作是《经典图读山海经》,最得意的作品是《帝禹山河图》。

      • 家园 【文摘】拍卖帝禹山河图等作品,自费考察空中南水北调(2)

        三、拍卖千古巨画《帝禹山河图》,筹集空中南水北调科研资金

        对于笔者来说,当然希望能够从民间筹集到足够的资金用于空中南水北调的科学研究。但是,从现实的角度来说,这种希望的实现恐怕要经过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其结果很可能是使我国坐失良机。为此,笔者愿意以1000万美元的底价在海内外公开拍卖自己的《帝禹山河图》,以筹集用于空中南水北调的科研资金。

        《帝禹山河图》是一幅前所未有的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巨幅绘画作品,画高540厘米、宽780厘米,采用丙烯颜料,运用中西多种绘画技巧,绘有《山海经·五藏山经》所记载的447座山,以及相关的水系258处、地望348处、矿物673处(当时主要用于制作颜料,这是冶金术起源的原因之一)、植物525处(许多均有药用价值)、动物473处(许多神奇的动物乃是由人装扮的)、人类文明活动95处,再现了4200年前华夏大地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实乃数千年来的首创,具有极高的科学与艺术观赏和收藏价值,其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与《清明上河图》相比有过之无不及。

        实现绘制《帝禹山河图》的过程相当漫长,首先是笔者对中国历史宝典《山海经》进行了长达25年的信息解读和多学科研究,发现《山海经》是由帝禹时代的《五藏山经》、夏代的《海外四经》、商代的《大荒四经》、周代的《海内五经》四部书合辑而成,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其中的《五藏山经》则是帝禹时代的国土资源考察报告,这也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史、科学史的伟大贡献。接下来是笔者夫人画家孙晓琴前后历时5年的创作过程,先后绘有350幅白描和水彩画山海经神异图、100余幅国画山海经神异图、远古文明场景组画、山海经艺术地理复原图组画,在上述创作的基础上终于在1999年9月9日创作完成千古巨画《帝禹山河图》,中国国家地理杂志、香港明报、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画报、地图杂志等等数十家报刊均予以高度评价,中央电视台和北京电视台亦进行过相关报导。

        如果拍卖《帝禹山河图》能够获得1000万美元,届时将建立空中南水北调科学研究基金,其中100万美元用于对已有气象、地形地性信息的收集和分析,200万美元用于设立站点、购买仪器、采集新的气象和地形地性数据,100万美元用于建立数学模型和计算机三维动画模拟,100万美元用于空中南水北调与其他跨区域水资源调配方案的对比研究,100万美元用于施工方案和相关新技术的研究,300万美元用于小规模空中南水北调工程的试验,剩余100万美元用于其他有关事项,直至提交正式的空中南水北调方案是否能够实施的科学报告(是否符合科学原理、技术上能否实现、经济上是否可行、社会政治和自然环境条件是否允许,以及实施空中南水北调方案的正确途径,对若干空中南水北调项目的具体建议)。

        为了西部大开发,为了北方的水资源,为了中国的发展,为了世界的和平,我们需要对空中南水北调进行认真的深入的立项研究,笔者欢迎有识之士的合作,期待着社会各界的支持!

        附件:山海经艺术绘画作品目录

        《山海经》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文化信息载体,它记录了华夏大地从2500年前到4200年前的文明信息。为了使人们更好地了解山海经的文化内涵,我们创作了一批艺术绘画作品,并愿意以画会友。有意者可参阅全彩绘《经典图读山海经》(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一书,该书收有包括帝禹山河图在内的所有山海经艺术绘画作品。此外,亦可在网上检索重构(王红旗)、重构文集、北京山海文化企划苑、帝禹山河图、经典图读山海经、基因自主设计论、万有智力论等条目,查阅相关信息。

        • 家园 【文摘】拍卖帝禹山河图等作品,自费考察空中南水北调(1)

          http://www.kxsj.com/bbs/Announce/Announce2.asp?BoardID=102&ID=72697

          拍卖帝禹山河图等作品,自费考察空中南水北调

          今年9月初,笔者将踏上自费考察空中南水北调之路,走214国道,转318国道,经玛多县看黄河源,穿巴颜喀拉山口实地观察空中南水北调的可能性,途径横断山脉、路过雅鲁藏布江大峡谷体验水汽通道。显然,目前笔者所能够使用的费用,距离全面科学地进行空中南水北调可行性立项研究,相距甚远。为此,笔者希望能够得到社会各界支持,通过拍卖帝禹山河图等绘画作品的方式,筹集相关科研经费。有必要指出的是,帝禹山河图等山海经艺术绘画作品,本身就具有相当高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参阅《深研山海经,精绘山河图》、《帝禹山河图在绘画吉尼斯的几个第一》、《从清明上河图到帝禹山河图》等文章)。

          与此同时,由于笔者已在海内外出版二十余部专著,涉及领域非常宽,对社会已有一定的影响力,特别是发现并提出了有望超越达尔文进化论的“基因自主设计论(智因自主设计论)”,以及足以挑战物理学决定论的“万有智力论”;因此,笔者参与创意和考证的帝禹山河图等山海经艺术绘画作品,应该具有独特的收藏价值和有魅力的升值空间。2005年8月重构补注

          为筹集空中南水北调科研立项资金

          向国内外公开拍卖千古巨画《帝禹山河图》

          一、空中南水北调的科学原理

          在世界各国中,中国是一个水资源贫乏的国家。由于水资源的空间和时间分布不均,我国除东三省以外的广大北方地区特别是西北地区,成为干旱半干旱、荒漠半荒漠地区;在上述区域里的许多城市严重缺水,许多农村甚至连人畜饮水也非常困难。事实上,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北方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的主要因素,也是西部大开发战略能否顺利实施的主要难题。

          在这种情况下,为了解决北方水资源短缺问题,我国政府和科研部门以及社会各界有识之士进行了长期不懈的努力,获得了大量正面和负面的经验,并逐步认识到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治理水污染、发展节水型工商业、退耕还林还牧、加大水土保持力度,以及寻找开发新的水资源,乃是解决北方水资源短缺的正确途径。

          目前,开发新的水资源主要有如下几个途径,一是寻找开发利用新的地下水资源,由于地下水资源储量有限,而且深层地下水属于一次性资源(具有战略价值,不应用于一般目的),因此这种方法是极其有限的。二是开发使用能够把空中水汽转化为有效降水的技术,比较常见的有人工降雨增雨技术;这是一种非常有前途的技术,但是它能否发挥重要作用则取决于到达北方地区的空中水汽资源总量的多少。三是进行陆路跨区域水资源调配,即从水资源充裕地区经陆路人工渠道调水到水资源贫乏地区,已经提出的方案主要有南水北调(把长江的水经由东线、中线、西线调到黄河流域),其中东线和中线方案只能部分缓解华北缺水问题,西线方案虽然能够部分解决西北地区的水资源短缺问题但由于地质条件复杂、工程浩大而困难重重。此外还有东水西调设想(将渤海咸水调到西部地区的低凹地,经自然蒸发改善当地水汽环境)、北水南调设想(将东三省水资源调到华北和西北地区)等等。由于陆路跨区域水资源调配存在着调水成本高、维修管理费用高、水分配复杂、系统脆弱、国防难度大、影响自然水汽通道等等一系列问题,它们虽然在技术上能够实现,在目前的行政管理模式下也能够硬性实施,但它们决不是一种好的方案,因为它们存在着事与愿违的危险,并可能转变为国民经济的长期沉重负担。

          第四种途径被笔者称为空中南水北调,所谓“空中”是指自然水汽的人工引导,所谓“南水北调”泛指跨区域水资源调配,而不仅仅指南方的水向北调。实际上,这是一种气象水利工程,也可以称为大气环流导向工程,乃是将人类古老的“呼风唤雨”愿望变成科学的现实的“引风送雨”工程技术。众所周知,决定一个地区降水多少的主要因素有太阳幅射、地球公转和自转、地球引力、空气和水汽的自然性质,以及海陆的分布、陆地的地形和地性(涉及到地表岩石、土壤、地貌、植被等等物质的成分、结构、颜色、物理和化学性能,在气象学上称为下垫面),此外还有动物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因此,既然自然的地形和地性可以决定一个地区降水量的多少,那麽如果人工改变某个地方的地形或地性,也同样有可能增加某个地区的降水量。事实上,退耕还林还牧措施,其实质就是通过改变地性(植被)来达到改善当地水汽环境的作用。对于空中南水北调方案来说,其科学依据则是通过人工改变某个地方的地形,也可以实现增加某个地区降水量的目的;从这个角度来说,地形也是一种可以开发利用的资源。

          具体到我国北方干旱半干旱、荒漠半荒漠地区来说,其主要原因正在于青藏高原和秦岭阻挡了印度洋和南太平洋水汽的输送,日本列岛、朝鲜半岛、山东半岛、太行山阻挡了西太平洋的水汽输送,天山山脉和阿尔泰山脉、阴山山脉阻挡了大西洋和北冰洋的水汽输送。值得注意的是,青藏高原并不是铁板一块,其间存在着众多峡谷,它们为印度洋和南太平洋水汽的北上提供了天然通道;例如,经由雅鲁藏布大峡谷输送的水汽构成了雅鲁藏布江水资源的主要来源,经由横断山脉大峡谷输送的水汽构成了长江上游和澜沧江、怒江水资源的主要来源。

          需要注意的是,高大山脉通常都是气候与降水的分界线,例如秦岭是我国南方与北方气候的分界线,也是汉水与渭水的分水岭,巴颜客拉山则是长江上游和黄河上游的分水岭。尽管如此,高大山脉中的风口、峡谷仍然承担着水汽通道的重要作用,水资源充裕地区的水汽仍然有一部分可以穿越这些地方输送、渗透到水资源贫乏的地区;这是因为,一般来说海拔越低的空气中(这里的温度要高一些),水汽含量也就越丰富的缘故。有鉴于此,笔者认为,在高大山脉峡谷中修建的水库大坝或多或少都会阻挡并减少水汽向上游地区的输送量,反之在高大山脉的适当地点人工开辟新的风口或峡谷则可以形成新的水汽通道。例如,人工加大巴颜客拉山某些山口、峡谷的宽度和深度,完全有可能引导更多的来自印度洋和南太平洋的水汽穿越巴颜客拉山抵达黄河上游地区;这些水汽一部分会形成自然降雨,一部分可以经由人工降雨增雨技术形成降水,其余部分则有助于改善黄河上游地区以及北方广大地区的水汽环境(增加空气湿度、减少蒸发量、补充高山积雪、提高降水机会等等),应当说利用率是非常高的。

          从上述分析可知,空中南水北调方案是把地形视为一种可以开发利用的资源,并认为地形资源与水资源存在着高度相关性。事实上,横断山脉大峡谷乃是中国水资源的命脉,在北极与赤道的温差作用下,来自印度洋(经由孟加拉湾喇叭口)、南太平洋的水汽源源不断从这里输送到长江上游地区,部分输送到黄河上游地区,并形成降水;其余的水汽则在西风(其主要动力是地球自转)的吹动下又输送到长江中下游和黄河中下游地区,并增加了这些地区的水资源。因此,采用工程手段提高横断山脉的水汽通道功能、在巴颜客拉山开辟新的人工水汽通道,完全有可能较大增加中国的水资源总量,特别是北方的水资源总量。当然,其他山脉也同样存在着可以开发利用的地形资源,例如天山山脉,通过适当的工程手段可以把更多的大西洋和北冰洋水汽转化为能够利用的水资源。应当说明的是地形资源不仅是开辟水汽通道,而且还可以通过增加某些山脉的高度(使其达到雪线以上),或者改变某些山脉的外表结构(其原理与水汽凝结在某些树叶上或电线上类似)而获得更多的水资源。

          二、空中南水北调方案需要科研立项资金

          由于空中南水北调是一种解决我国北方水资源短缺的根本措施,它具有一劳永逸的性质,不需要任何维修管理费用,也不怕空中打击,对当地自然环境的影响很小,没有移民问题,因此是一种非常有价值的设想,完全有可能据此而形成一系列非常好的可供实施的工程技术方案。与此同时,空中南水北调也是一种高科技创新,它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循,在许多方面甚至也没有现成的数据可供分析,几乎一切都要从头开始。在这种情况下,许多人对空中南水北调持怀疑态度,应当说是可以理解的。

          事实上,目前对空中南水北调的研究,仅有很少的人在进行,而且基本上均属于个人行为。笔者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注意到地形(包括水库大坝、城市高层建筑等人造地形)对降水的影响,80年代注意到高山峡谷的水汽通道作用,90年代正式提出大气环流人工导向技术和空中南水北调的具体方案,并逐渐引起各界人士的重视,笔者的有关论文和文章已在一些报刊公开发表。但是,由于空中南水北调是一个非常庞大、非常复杂的高难度全新课题,这种个人的研究毕竟是极其有限的,或者说是不可能胜任的。

          在这种情况下,对空中南水北调方案的研究,已经到了需要正式科研立项的时候了。现在的问题是,目前对空中南水北调所作的研究工作,还不足以说服政府及其官员同意进行正式的科研立项并提供相应的科研经费;而不进行科研立项并获得相应的科研经费,则又不可能对空中南水北调进行更深入的科学研究。因此,解决这个矛盾的唯一方法,只能是通过民间途径筹集科研立项资金,以推动空中南水北调研究的进一步开展。

    • 家园 【文摘】哪位律师能帮我打赢这场特殊官司?(1)

      http://www.kxsj.com/bbs/Announce/Announce2.asp?BoardID=109&ID=79364

      哪位律师能帮我打赢这场特殊官司?

      20006年2月,我向北京某科技报刊投稿《DNA是智力系统吗?》,这是一篇在生命科学领域由中国人自主创新提出的全新科学假说。同年3月该报刊主编以“不刊登科学假说”为由,拒绝发表我的文章。为此,我准备通过法律程序,维护我在科技报刊上发表科学新观点的权益,并希望与对此有兴趣的律师合作。当然,打赢这场官司,不会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主要难点在于没有先例。但是,也不是没有胜诉的可能,而且一旦胜诉其社会意义非常重大。

      1 、情况说明

      众所周知,神创论(又称智能设计论)主张生命体的复杂结构是外来智力(例如上帝)设计的,把生命科学引入到神秘主义。进化论主张生命体的复杂结构是生物随机变异在自然选择下的结果,把生命科学归结为随机主义。

      对比之下,我从2004年正式提出并论述的“智因自主设计论”,该理论认为,生命体内的染色体(以DNA为主)是一种可与神经元媲美的智力系统,生命体的结构是由DNA设计制造的,正如高楼大厦是由大脑思维(以神经元细胞为主)设计制造的一样。人设计制造的高楼大厦,要符合自然环境和自然规律(例如力学);同理,DNA智力设计制造的生命体结构,也要符合自然环境及其规律(例如重力)。我们没有理由说,因为高楼大厦符合自然环境,就相信水泥、沙子、砖头、门框、窗户就会随机变化并在自然环境的作用下形成一座座高楼大厦。

      显然,智因自主设计论既克服了神创论的神秘主义,又避免了进化论的随机主义。也就是说,智因自主设计论是在生命科学领域的一项新进展,开辟了全新的思路。客观地说,人类大脑智力设计制造的一个非常简陋的石器,都被称之为智力的杰作。那么为什么,对于复杂的细胞结构、复杂的人体结构,我们就不能从染色体(DNA)智力活动的角度进行探索和研究呢?

      问题在于,长期以来,我国科技报刊(包括其他报刊媒体)普遍奉行不刊登“科学假说类”文章的做法,这种行为已经成为严重制约我国构建创新型国家的重要负面因素。道理很简单,任何原始创新,特别是在重大自然原理上的自主创新,都是从提出科学假说(例如太阳系形成的星云假说)、科学猜想(例如歌德巴赫猜想)开始的。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国报刊媒体不分青红皂白地拒绝刊登、发表具有科学假说价值的创新学术观点,无疑将沉重地打击我国公民在科学探索上的热情和积极性,并在客观上使我国公民的科学创新处于极为不利和被动的境地。这是因为,由于我国公民的科学新发现得不到及时公开发表的机会,从而会把科学新发现的发现权拱手让给了外国人。

      有必要指出的是,中国的科技报刊拒绝发表、报导中国人的科学新观点、科学新假说,实际上是一种根深蒂固的自卑心理在作怪,对中国人能够在科学领域创新严重缺乏自信心。显然,这是发生在科技领域的“弱国心态”,与21 世纪中国重新崛起的发展形势格格不入,现在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时候了。

      2 、诉讼理由和证据,以及诉讼标的

      那家拒绝发表我的文章的报刊,其公开宣称的宗旨是“关注、评论科学与社会、科学与经济、科学与文化诸多领域热点;及时评介国内外科学发展新趋势、新动向”,可以视之为该报刊与读者和投稿人的一种具有法律效力的合同约定。由于我的文章《DNA是智力系统吗》,属于“国内外科学发展新趋势、新动向”,符合该报刊的宗旨。因此,该报刊拒绝发表我的文章,是一种违约行为。

      所有生命体及其复杂的结构,都是我的“智因自主设计论”科学假说的证据。正如所有的人造物,都是人拥有智力的证据。

      为此,我要求该报刊及时发表我的该篇文章,或者发表对我提出的“智因自主设计论”的评论文章,并就此前拒绝发表我的文章的行为做出公开道歉。与此同时,要求该报刊做出切实的改进,例如拿出10-30%的固定版面,用于发表、报导科学研究领域的新观点、新假说,特别是中国公民提出的具有原始自主创新的科学新观点、科学新假说。

      有必要指出的是,我之所以采取诉讼方式要求科技报刊公开发表我的有关科学探索新观点的文章。不仅仅是为了我个人,也是为了我国所有的科学探索者,更是为了落实我国政府提出的构建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

      王红旗(重构)电话010-51843850 信箱[email protected]

      北京山海文化企划苑·重构文集060323GN8-1800

      附件一:某科技报刊向全社会公开的办刊宗旨

      《××××》面向全国科技界和教育界,突出权威性、科学性、新闻性。

      关注、评论科学与社会、科学与经济、科学与文化诸多领域热点;及时评介国内外科学发展新趋势、新动向;交流探讨国家知识创新体系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科技体制改革、科研管理问题;研究科研院所、高校与企业文化建设方面的经验;普及科学知识、倡导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关注科学道德建设。

      附件二:《DNA是智力系统吗》原文

      众所周知,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在一百多年前提出的进化论,是生物学领域的一个相对成功的科学假说,它可以很好地解释许多生物现象。当然作为科学假说,进化论也不可避免存在着某些缺陷,而这正是需要我们今天在重大自然科学基本原理上通过自主创新来解决的课题。

      几乎每个受过中等教育的人都知道,进化论是这样向人们解释生物现象的:生物从诞生到今天,始终都处于进化过程中,一种生物物种经过随机的、缓慢的、一点一滴的变异,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可以进化成为另一种生物物种,例如从鱼类进化成为两栖类动物,从爬行动物进化成为鸟类,从卵生动物进化成为胎生动物。现代生物学家相信,导致物种发生变异的生命体结构就是细胞内染色体上的遗传物质DNA。

      无庸讳言,进化论关于生物进化的描述,长期以来不断引起包括生物学家在内的广泛质疑。疑点之一是,如果生物物种随机的缓慢的一点一滴的进化发生在地质时代,那么人们就应该能够找到大量的处于各种阶段的过渡物种的化石,可是一百多年来科学家找到的所谓过渡物种化石少之又少。同理,如果生物进化在今天仍然发生着,那么人们就应该能够见到许许多多长着半成品器官的动物个体来,事实却是除了畸形动物外并没有任何动物长着半成品的新器官。

      疑点之二是,进化论认为生物及其物种进化,是生物的随机、无方向的缓慢变异,在自然选择作用下形成的。但是,生命体的精巧、协同、不可降解的复杂结构,又确实体现着某种智能设计和跳跃发展的特点。对此,许多坚持进化论的生物学家都陷入了进退维谷的困惑之中。

      美国学者迈克尔·J·贝希在《达尔文的黑匣子:生化理论对进化论的挑战》一书中,详尽描述了生命体的种种精巧、协同、不可降解复杂性结构存在的事实,然后极度困惑地写道:“对于智能设计生命的观察,同发现地球围绕着太阳公转、疾病是由细菌引起的、以及辐射以量子形式传播等发现一样重大。这个持续了几十年,以如此巨大的代价赢得的胜利应该值得整个世界去开启香槟酒以示庆祝···但是,并没有人开启香槟,也没有人握手。相反,围绕着细胞赤裸裸的复杂性的是奇怪的、令人窘迫的沉默···为什么科学界没有急切地拥抱它的令人震惊的发现呢?为什么对于生命设计的观察要戴上智能的手套呢?令人进退两难的现象是这一边的标签说它是智能设计、另一边也许被标为上帝(注1)。”

      经过长时间的深入思考和著述生涯(已在大陆、香港、台湾出版20余部著作),我发现在上帝和进化论之间,科学界还可以有第三种选择。2004年7月以来,我撰写一系列文章,提出并论述DNA是智力系统,亦即智因自主设计生命体结构的科学假说(注2),认为生命体细胞内的DNA主要由两部分结构组成,其一是人们已知的基因,其二是人们尚不熟悉的“智因”(取自“智慧的基因”),智因负责设计生物的躯体结构,基因负责制造、管理和复制生物的躯体结构。生物学家之所以找不到过渡性物种,生物个体之所以没有长着半成品器官,乃是因为智因只有在完成新器官设计(用时较长)之后,才会交由基因去实施制造(用时较短,类似由蛹变蛾的过程)。

      进一步说,人类的智慧不是凭空出现的,而是由动物神经元层次的智力、细胞DNA层次的智力发展而来。生物物种进化的主要动因是DNA层次智力系统(智因)的自主设计躯体的活动。人的智慧一步步设计制造出窝棚、砖瓦房、直至高楼大厦,同理DNA的智力也是一步步设计制造出单细胞生物、多细胞生物、直至自诩为万物之灵的人类。人的设计要接受自然环境(包括生物环境)的考验和选择,智因的设计同样也要接受自然环境的考验和选择。综上所述,DNA是智力系统的假说,既可以解释进化论能够解释的生物现象,也可以解释进化论不能解释的生物现象。

      注 1、《达尔文的黑匣子》,迈克尔·J·贝希(美)著,第280页,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

      注 2、《基因的主动变异与自主躯体设计》,署名王红旗,刊载于《中国当代思想宝库》第813页,中国工人出版社,2005年6月。《关于智因自主设计生命体结构的假说》,科学世界网自然科学论坛(署名经典图读山海经),人民网科教论坛(署名重构)等,2006年1月。

      联系方式:电话010-51843850 电子信箱[email protected]

      文章编号:北京山海文化企划苑·重构文集060216B59-1800

      附件三:王红旗(笔名重构)已出版著作目录

      1 、《追寻远古的信息》,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出版(1998年)。

      2 、《神奇的八卦文化与游戏》,曾由中国民间文学出版社(1988年)、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3年)、香港三联书店(1990年)、台湾晓园出版社出版(1995年)。

      3 、《神妙的生肖文化与游戏》,曾由北京三联书店(1992年)、台湾时报文化出版公司(1996年)、山东友谊出版社出版(1997年)。台湾版180台币。

      4 、《神秘的星宿文化与游戏》,曾由解放军文艺出版社(1991年)、台湾时报出版公司出版(1997年)。台湾版26元台币。

      5 、《生活中的神妙数字》,曾由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出版(1993年)。

      6 、《符号之谜》(《生活中的神秘符号》),曾由中国华侨出版社(1992年)、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出版(1996年)。

      7 、《探寻圣人的足迹》,曾由台湾商鼎文化出版社(1992年)、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出版(1998年)。

      8 、《谈兵说阵-中国古代阵法趣谈》,曾由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出版(1992年)。

      9 、《宇宙的重构》,曾由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出版(1997年)。

      10 、《灾祸与生存》,曾由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出版(1996年)。

      11 、《一言兴邦》,曾由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出版(1996年)。

      12 、《预测的玄机》,曾由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出版(1998年)。

      13 、《审视你的座右铭》(《名言点评》),曾由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出版(1998年)。

      14 、《财富属于谁》,曾由山东友谊出版社出版(1998年)。

      15 、《天地人鬼神图鉴》(与孙晓琴合著),曾由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出版(1997年)。

      16 、《中国古代神异图说》(与孙晓琴合著),曾由现代出版社出版(1995年)。

      17 、《中国古代民间福佑图说》(与孙晓琴合著),曾由金城出版社出版(1998年)。

      18 、《中国古代百将图说》,曾由中国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2004年)。

      19 、《山海经点注》,12万字。曾被收入《新绘神异全图山海经》一书中。

      20 、《新绘神异全图山海经》(与孙晓琴合著),曾由昆仑出版社(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出版(1996年)。

      21 、《经典图读山海经》(与孙晓琴合著),2003年由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定价128元。

      全彩色16开大画册,收入女画家孙晓琴创作的巨画《帝禹山河图》(42平方米),以及山海经艺术地理复原图组画、山海经全本插图六七百幅,由王红旗撰写文字说明,对山海经记录的远古文明内容进行了全面深入的信息解读。该版本山海经,系刘歆编辑山海经、郭璞注释山海经之后的又一重要版本,也是历史上第一部全彩山海经版本。

      22 、《老子隐迹》(长篇小说),曾由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出版(1993年)。

      从楚庄王问鼎开始,描述老聃的父母在李树下托孤(假定老聃生于公元前592年,属龙)。通过少年游、山林游、人世游、书海游、随心游、神思游、隐世游共计七章篇幅,揭示出老子的生平及其思想的形成;指出老子由于参与王子朝携周室典籍奔楚事件,而不得不辞周而隐。书末附有作者对《道德经》全文的白话文翻译。

    • 家园 【文摘】哪位律师能帮我打赢这场特殊官司?(2)

      王红旗(笔名重构)已完成待出版的部分著作:

      1 、《全本绘图山海经》(与孙晓琴合著)

      本书将<<山海经>>记述的山川地貌、神奇动物、怪异人神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分别一一绘制在612幅黑白图上,并采取一页图一页文字说明的编排方式,左图右文,欣赏阅读非常方便。每一页的说明文字,包括<<山海经>>的原文、不常见字的注音释义,以及作者对原文所承载的古老信息的精辟解读,每每令人恍然而悟。该种版本的<<山海经>>乃两千年来的首创,是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必读书。

      2 、《帝禹山河图诠解》(与孙晓琴合著)

      画家孙晓琴根据<<山海经地理复原图注>>一书的研究成果,于1999年9月9日绘制出巨幅彩画<<帝禹山河图>>,画高5.4米、宽7.8米,将<<五藏山经>>记述的447座山,以及相关的水系258处、地望348处、矿物673处、植物525处、动物473处、人文活动95处等数以千计的场景一一绘出,其绘画风格、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均为前所未有。王红旗将巨画《帝禹山河图》分成二十五个小部分,并对其博大精深的内容一一撰写文字说明。

      3 、《新绘古代神话传说图集》(与孙晓琴合著)

      中国远古神话传说是中华民族弥足珍贵的信息宝库,她记录着我们祖先的文明足迹,也透露出那个洪荒时代的自然环境信息和社会环境信息。本书根据中国古代众多的神话传说,精心选择、绘制成242幅黑白图(16开),每幅图配写一页文字,图文并茂,论述精彩,见解独到,为绘图中国神话传说集大成之作。

      4 、《彩绘古代神话传说图集》(与孙晓琴合著)

      中国远古神话传说是中华民族弥足珍贵的信息宝库,她记录着我们祖先的文明足迹,也透露出那个洪荒时代的自然环境信息和社会环境信息。本书根据中国古代众多的神话传说,精心选择、绘制成242幅水彩图(16开),每幅图配写一页文字,图文并茂,论述精彩,见解独到,为绘图中国神话传说集大成之作。

      5 、《屈原诗歌图解》(与孙晓琴合著),26万字,194幅插图。

      楚辞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每一个人都应当了解它。该书以新体诗的形式传唱古老的<<楚辞>>,并对屈原及其同时代楚辞作品进行深入的解读和赏析,对屈原生平事迹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观点,同时附有精美的插图194幅。主要章节有:《中国诗歌的起源》(7600字)、《周朝的诗歌暨诗经》(2000字)、《楚辞的诗篇及其艺术特点》(2400字)、《屈原出身之谜》(6200字)、《屈原的生平事业》(7200字)、《屈原去世之谜及其人格魅力》(6400字)、《离骚赏析》(4000字)、《九歌赏析》(14000字)、《天问赏析》(8000)、《招魂赏析》(3600字)、《九章赏析》(14000字)、《卜居渔父赏析》(3400字)、《九辩赏析》(14500字)、《大招赏析》(1800字)、《远游赏析》(2800字)、《屈宋李杜诗谁高》(10000字)、《香草图赏析》(1800字)、《屈原著作年谱》(3600字)。

      6 、《星宿、生肖、易经扑克牌游戏》(与孙晓琴合著)

      扑克牌是中国唐代天文学家一行发明的,它将天文知识、文化知识、预测知识与智力游戏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深受广大群众喜爱。为了弘扬中国优秀的星宿文化、生肖文化、易经文化,作者发明了星宿扑克牌、生肖扑克牌、易经扑克牌,每副扑克牌均为64张,仍分4门花色,每门花色15张,另有王牌4张,既可玩所有的普通扑克游戏,还可进行独特的易经游戏、生肖游戏、星宿游戏等新奇有趣的玩法,妙趣横生、老少咸宜。本书可与星宿扑克牌、生肖扑克牌、易经扑克牌配套出版发行。

      7 、由绘画作品《帝禹山河图》复制的艺术挂图(纸载体或丝绸载体、瓷砖画)

      国宝级巨画《帝禹山河图》,画高540厘米、宽780厘米,绘有《五藏山经》记载的447座山,以及相关的水系258处、地望348处、矿物673处(当时的矿物主要用于制作颜料,这是冶金术起源的主要原因)、植物525处(许多都有药用价值)、动物473处(许多奇异的动物都是由人装扮的)、人类文明活动95处,以上数以千计的场景均绘于一图之上,再现了帝禹时代的自然景观和文明景观,为中国绘画历史中的首创,实为国宝。

      自《帝禹山河图》问世之后,许多人就希望能够买到它的复制品。2001年8月,《帝禹山河图》作为唯一的手绘艺术地图在第20届国际制图大会的国际地图展上展出,深受与会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好评,他们纷纷表示希望购买其复制品,因为它即有文化魅力和艺术收藏价值(国外已经出现一批后现代艺术家,热衷于在艺术创作中引入地图要素),又有地理制图借鉴价值,而且还可以用于地理教学,以及壁画装饰和旅游文化(禹文化、山海经文化)纪念品。

      8 、《破解穷人经济学》(《解读中国贫困问题》),26万字。

    • 家园 【文摘】重庆高温41度,应该考虑三峡大坝的风阻效应

      http://www.kxsj.com/bbs/Announce/Announce2.asp?BoardID=102&ID=82163

      重庆高温41度,应该考虑三峡大坝的风阻效应

      2006年7月下旬至8月上旬,重庆持续高温(8月10日达到41摄氏度),四川盆地干旱少雨。显然这与大气环流的变化有关,其中不能排除三峡大坝新地形地貌的影响。笔者长期关注人造地形地貌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问题,并希望有更多的人关注这个问题,特别是国家决策部门,在考虑上马大型人造工程时,首先要认真调查研究人为改变地形地貌对自然环境可能造成的正效应和负效应。而且,对那些已经施工完成的大型工程,也应该建立环境影响追踪档案,以便吸取经验教训。重构2006-8-11补注

      三峡大坝与四川盆地的木桶效应

      随着人类改变地形地貌能力的不断增长,由于人工地形所导致的气候变化也越来越明显,这种人为地形气候变化,通常都是多效应的,既有正面的良性的,也有负面的恶性的。例如,在大气环流主通道的河流上修建水库大坝,有可能减少这些河道的水汽输送功能,从而导致该河流上游地区的降雨量减少;反之,如果在大气环流经过的地区,通过人工改变地形地貌的方法,则有可能增加水汽的通过量,并为上游地区从空中输送更多的水资源量(笔者称这种方法为空中南水北调,详情可参阅《空中南水北调的科学原理》等文)。

      有鉴于此,我们今天对那些会显著改变地形地貌的人造工程,不仅要论证其功能,还要论证其效应,特别是有必要进行相关地形变化效应的评估。众所周知,我国最大的工程项目之一是三峡水库大坝,因此本文就以其为例,探讨这样的人工地形地貌变化,将对周边自然环境以及四川盆地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和效应(其它地区的水库大坝也可能产生类似的效应,例如大渡河汉源县上游如果修建大水库,有可能影响三江源区域的水资源量)。

      四川盆地是古蜀国所在地,从历史到今天它的状况对整个中国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的直径约350公里,北面为秦巴山地,其中大巴山山脉,主峰神农顶海拔3105米;秦陵山脉,主峰太白山海拔3767米。西临青藏高原,其中岷山山脉,主峰雪宝顶海拔5588米;邛莱山山脉,主峰四姑娘山6250米;大凉山山脉,主峰捎瑙门车合海拔3962米。南有云贵高原,其中五连峰山脉,主峰镜子山海拔3189米;大娄山山脉,主峰金佛山海拔2251米;方斗山山脉,主峰方斗山海拔1680米;齐岳山山脉,主峰夹壁海拔1988米。在秦巴山地与云贵高原之间,则是狭长的长江三峡。

      上述山脉所发源的诸多江河,均流经四川盆地并汇入长江,其中较大的河流有南江、嘉陵江、涪江、岷江、沱江、大渡河、金沙江、横江、赤水、乌江等。

      四川盆地大体上西高东低、北高南低,西边海拔在三四百米,东边海拔在二百米左右。例如,岷江在犍为的水面海拔是373米,长江在重庆渝北的江面海拔是188米,在万县江面海拔是146米,在三峡巫峡的江面海拔是123米(三峡水库蓄水前),而在出了三峡的宜昌江面海拔只有59米。因此,如果把四川盆地比做一个大木桶,它的唯一出口就是长江三峡。也就是说,四川盆地这个天然大木桶,最短的一根木条所在地就是长江三峡。

      在这种情况下,三峡大坝的横空出世,等于是把四川盆地这个大木桶最短的一根木条加长,从海拔120米增加到海拔185米(目前蓄水高度为135米,按工程预定目标几年后蓄水高度将增加到175米,大坝高度要高于蓄水高度)。也就是说,三峡大坝提高了四川盆地的凹陷程度,这种人造工程对地形地貌的改变,势必产生一系列地质、气候和生态效应(包括物种分布变化)。

      三峡大坝及其蓄水高度(蓄水水位目前为海拔135米,如果今后进一步提高蓄水水位,其影响程度将进一步增加),首先是在三峡下游与上游之间形成一道挡风的墙,阻挡下游水汽沿长江三峡向上游的输送量。此外,其他主要效应有或者可能有如下方面:1、抬升原来河道的水位,淹没周边陆地(包括触发滑坡),迫使移民。2、蓄水量增加,导致地壳应力变化,有可能触发地震或其它地质事件。3、蓄水面积的增加,等于出现一个新的大面积的人造湖泊,周边气候、降水量亦将随之而发生相应的变化。4、四川盆地的低层水汽、粉尘、烟雾,将比以前更难以扩散,这有可能导致日照量降低,春季气温下降、农作物成熟慢、降雨量增加(粉尘微颗粒能促成水汽凝结)等一系列效应(上述诸多效应可能存在相互抵消或者相互叠加情况)。

      值得注意的是,自从三峡大坝蓄水之后,四川盆地的东部开县发生地壳压力骤增、人为应对不当而导致的严重井喷事故(2003年12月),开县、达县出现降雨量高达四五百毫米的罕见暴雨(2004年9月),上述事件应当引起政府有关部门和相关地区民众,以及相关科学研究领域学者的密切关注(参阅笔者《开县井喷是三峡、月亮惹得祸吗》一文),建立公开的真实的客观的足够的相关环境变化数据库,以便有助于政府和社会各界及早采取相应的正确的有效的应对措施。

      补注:2006年7月下旬至8月上旬,重庆持续高温(8月10日达到41摄氏度),四川盆地干旱少雨。显然这与大气环流的变化有关,其中不能排除三峡大坝新地形地貌的影响。笔者长期关注人造地形地貌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问题,并希望有更多的人关注这个问题,特别是国家决策部门,在考虑上马大型人造工程时,首先要认真调查研究人为改变地形地貌对自然环境可能造成的正效应和负效应。而且,对那些已经施工完成的大型工程,也应该建立环境影响追踪档案,以便吸取经验教训。

      重构(王红旗)电话51843850 信箱[email protected]

      北京山海文化企划苑&#8226;重构文集041110B28-1800

      • 家园 王红旗和气象学家对话的时候充分显示出了专业知识的缺乏

        影响天气的气流都在千米以上,地面的乱流对天气形象微乎其微。185米的高度和周围的1000、2000米的群山相比形象太小。

        另外他们用的示意图上那大坝简直真的是四川的大门,比例严重夸张。

        虽然不敢说三峡工程和今夏炎热完全无关,但是最少这位的观点不看好

        • 家园 曾坐船游览过三峡,

          两边山的相对高度没有那么高。你说的1000,2000米应该是海拔吧。那三峡大坝的海拔也不低了。185米的坝相比周围的群山,还是不能忽略不计的。

          • 家园 185米是海拔。

              问题是三峡大坝一半在几年前就建好了,另一半在几年前也有了海拔145米的围堰,也就是说近一两年也就是封了最后几百米宽、40米高的口子。

              当这个小口子还未封的时候为什么没什么影响?03年开县还降了暴雨,难道水汽通道就是最后这个小口子?

    • 家园 你说的“有人说因为三峡大坝造的孽”大概源于此:

      http://www.kxsj.com/bbs/User/UserAnc.asp?name=%BE%AD%B5%E4%CD%BC%B6%C1%C9%BD%BA%A3%BE%AD

        看看这位王红旗发表的系列文章。

    • 家园 我咋觉得旁边有个600平方公里的大水库

      应该冬暖夏凉才对

    • 家园 美国今年也大旱,这也是因为三峡??

      今年美国全国普遍高温,大旱。我们这公园里的小湖全都要见底了,到处都插着节约用水的牌子。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