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汽车质量的一个谜思 -- 晨枫

共:💬102 🌺75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 家园 晨枫兄别太在意, 国内论坛吵这个比较多

      开端是本田在广州的投产, 对以前一枝独秀的大众车系造成很大冲击. 反日事件之后, 这种争吵最后往往上升到汉奸, 民族, 国家的高度, 比CN大战, MSLinux大战还激烈. 现在好了, 两田都投产了, 大众的日子更难过了, 各种文章满天飞啊.

      说真话, 大众想代表德国品质, 大概还不配. 至少在美加, 同为进口车, 大众的质量和可靠性从来也没有达到过两田的水平.

    • 家园 这个就是传说中的车不毁人不亡,车毁人不亡的区别吧?
    • 家园 问题在于

      国内的各种说法恐怕都没有数据来支持,很多说法源于媒体尤其是网络媒体的选择放大,很可能还有因为逢日必反的因素。

      像美国对车子安全性排名一般有三个来源,国家高速公路安全管理处对市面上的车会进行正侧面的碰撞和翻滚试验,高速公路安全保险研究所也会做一些试验。还有一个来源就是各种车的事故数据。中国没有对中国市场的车进行过碰撞普查。事故率的数据倒应该有,不过从没见到过引用。

    • 家园 我觉得问题不在于那种严重的碰撞

      碰撞很严重的交通事故,估计不管是日本车还是德国车,应该是都会差不多面目全非了,送修还不如买台新车划算,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比的当然是哪种车对人的生命安全更有保障。

      问题是我们平时开车遇到的碰撞事故大多数都是很轻微的碰撞,那么这个时候比较的当然是哪种车的损坏程度更轻了。同样的轻微碰撞,哪部车伤的轻,车主所要花费的修车钱就少,这个时候德国车的优势就显出来了。比如Polo跟Jazz或者内地的fit比,同样情况的轻微碰撞造成的损伤绝对是Polo更小,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第一个感觉当然是Polo的安全质量更好了

    • 家园 米格15上有个类似的例子

      说昨早设计的机翼做静力试验时达到设计强度的180%,但总师暴跳如雷。后经过改进减重180KG,还达到了设计强度

    • 家园 关于碰撞测试的一些疑问,请教一下

      关于碰撞测试的得分,诚如晨枫所说,日本车系并不比德国车差。而且近十年来,同样档次的日本车在整车重量上也不比德国和美国车轻了,这意味者即使以车重量为碰撞时的安全程度的参考的话,也不能轻易得出日本车就不安全的结论。

      但是我还是有个疑问想请教一下,是关于碰撞试验的。目前的碰撞试验都是车以一定速度撞击前方的某静止障碍物。由于这个障碍物是强制固定的,可以认为它在碰撞中是质量无限大的。那么在实验中,车速一定的条件下,质量越轻的车所受到撞击力越小。推论是车型越小,质量越轻,试验中越容易得高分。这也许是一些compact车型在这种试验中得到令人惊异的比大型车还要高的分数的一个原因吧。但是这个实验和公路上的撞车事故还是有很大差别,最大的一条就是事故中两车相撞的概率比撞墙要大得多。在两车相撞的情况下,质量大的车比轻的车处于更有利的地位。假设是两车迎头相撞,可以想象质量轻的车受到的撞击加速度更大,意味着里面的人受伤的几率更大。如果小车还有什么变形吸能设计,那就更糟了,撞击能量几乎都被它吸收,大车没事。

      不知道这样说有没有道理?

      一种说法是,日本车重量没有问题,但是它的变形吸能区设计有问题。这个变形吸能的设计首先是VOLVO提出来的,就像其他许多安全设计一样。后来许多厂家都沿用了这个思路,但是具体的设计参数当然是不同的。日本车(特别是HONDA)的吸能区设计余量不足,加上乘员区框架强度也没有欧洲车系那么大,所以我们就看到了一些可怕的事故报道。这些都是我听朋友说的,不知道有没有一些道理呢?

      • 家园 两车相撞的碰撞实验也有,贴几张图

        有使用同样的车,也有使用不同型号、不同大小的车,撞击角度有迎头,追尾,侧撞等......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Saab 9-5。在Saab的各种宣传材料中,非常注重强调安全性。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Volvo,跟上面的Saab一样,采用不完全正对的撞击角度,更符合实际情况。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这是本田RL和一辆叫不上名字的K-Car。

        我记得还见过奔驰E系跟A系互撞,但找不到图片。

        当然了,这些不是标准安全评级的试验,而是车厂自己做安全研究时搞的试验,也许还有些宣传的目的在里边。两车互撞的条件难以控制,这是标准测试多采用撞墙的原因。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所谓的撞墙,确实就是撞向一面结实的墙,但后来安全评测机构意识到这不利于模拟两车相撞的情况,就在墙上加了缓冲块,模拟另一辆车的吸能区。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备受争议的国产陆风。左边红色的是刚性结构,蓝色物体则可变形吸收撞击力。

        当然了,就算加了缓冲块,墙依然是不会动的。非常粗略地讲,如果一辆车经测试能在时速80的测试撞击下保住乘员性命,并不是指相撞时相对速度在80以下就应该不会没命,而是说这辆车能吸收相当于自身在时速80时的动能,而不危及乘员。可见就算有同样80的安全撞击时速,车越轻,能安全吸收的动能就越少。万一迎头碰上一辆货车,就算相对时速只有60,小车在撞击中吸收的动能仍可能超越安全范围。(请原谅如此简陋的解释,我的物理知识已经忘得七七八八)

        那用可吸收的动能多少来做指标,比用速度做指标更公平吗?这也有问题,假设这个指标定在中等水平,那么很多经济小车恐怕会因达标成本太高而要被淘汰,而很多大车即使在实际情况里不够安全,也会达标。毕竟size does matter,技术能缩短小车与大车的吸能差距,但也是有限的。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