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奔向复苏或者奔向危机的2007 -- 葡萄

共:💬1694 🌺1967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13
下页 末页
      • 家园 危机与机会

        1929年,如果不是全球经济危机,美国还没有机会上位。

        同样,即使我们遭遇经济危机,一旦能够混水摸鱼一把,未必不是好事

        中国能否借危机成功上位就看1:能不能把老大拖进来一块玩 2:在场子里活下来,至少活得比大多数人长

        但说说容易,做起来难。

        即使成功,代价也会是很大的,

        看看1929年华尔街多少跳楼的。

        更别说一旦失败,几十年都难回复元气

        所以说,我看目前tg练的是七伤拳,搞恐怖平衡。

        你不是要开练吗?可以,我把我们绑在一起,在悬崖边开练。你可以痛揍我,但把我逼急了就一块玩完。

      • 家园
      • 家园 flower...
    • 家园 【文摘】韩国短期外债大幅增加

      2007年06月19日 17:18

      韩国银行称,截至今年3月底,韩国短期外债达1297.5亿美元,占同期外汇储备额(2439.2亿美元)的53.2%,占同期外债总额的45.3%。短期外债额占外汇储备额的比重时隔7年多首次超过50%。原因在于外资银行韩国分行及韩国国内银行为进行无风险财政贸易,从海外借入的短期外汇大幅增加。 来源:商务部

    • 家园 【文摘】国际油价继续上涨

      外链出处

      新华网纽约6月18日电 受美国汽油供应紧张以及尼日利亚石油工会本周将举行全国性罢工等消息影响,国际油价连续第4天上涨,盘中一度达到自去年9月以来的最高价。

      尼日利亚石油工会18日表示,将从20日起举行全国性罢工以抗议政府提高燃油价格和出售两家国有炼油厂等决定。

      此外,美国雪佛龙石油公司称,其在尼日利亚的两座采油设施上周末遭到当地武装分子的袭击,采油被迫中断且目前尚未恢复。这些消息引发了投资者对国际原油供应的担忧。

      市场分析人士指出,目前美国正处于汽油消费高峰期,虽然美国能源部公布截至6月8日的一周里汽油库存仍为2.015亿桶,与前一周持平,但今夏美国的汽油供应仍然趋紧。这些因素导致18日纽约市场原油期货价格盘中达到每桶69.15美元的高位,尾市时稍有回落。

      当天,纽约商品交易所7月份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每桶上涨1.09美元,收于69.09美元。伦敦国际石油交易所8月份交货的北海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每桶上升71美分,收于72.18美元。

      此外,纽约商交所7月份交货的汽油期货价格每加仑上升0.42美分,收于2.2643美元。7月份交货的取暖油期货价格每加仑上涨2.36美分,收于2.0342美元。7月份交货的天然气期货价格每1000立方英尺(1立方米约合35立方英尺)下跌22.8美分,收于7.69美元。

      来源:新华网

      • 家园 在对外是

        抛美国国债 减少出口退税 和石油1-5月进口创新高

        在对内是 宏观调控 平稳股市过热 压抑楼上涨趋势 控制CPI向上趋势

        核心是汇率,现在都在火上烤,美国是这样,欧洲是这样,连乘火打劫的日本也是这样,更不要说是印度 俄罗斯 巴西这样新崛起的国家了,看谁先扛不住.

        • 家园 日本当年吃了老美亏,现在拿老美那一手来对付中国

          全世界从日本放出来的热钱,有人估计是3万到6万亿.

          当年吃了老美的亏,现在拿这一手来算计发展中国家,尤其中国.

          这和19世纪吃了殖民主义的亏,反过来对其他国家搞殖民是一样的.

          他的智慧也就只有这个了,从来不会开创一条新路.当心和几十年前

          太平洋战争一样,贪吃得太厉害,被老大一巴掌拍死在地上.

    • 家园 【文摘】中国4月减持美债规模创7年之最,美国公债市场或面临长期压

      中国4月减持美债规模创7年之最,美国公债市场或面临长期压力

      外链出处

      中国4月减持的美债规模创7年来之最,这是中国推进外储多元化进程的强烈信号,有经济学家担心这将给美国公债市场带来长期压力。  美国财政部上周五(6月15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4月,全球投资者净买入的美国公债规模仅为3.76亿美元,为一年来的月度最低水平。中国净卖出公债 58亿美元,为2005年10月来首次出现净减持现象,同时也是7年来减持规模最大的一个月。中国目前持有的美债总规模降至4140亿美元。同时,海外投资者对收益相对较高的美国机构债券兴趣大增,5月份此类券种的全球净买入规模为361亿美元,为去年5月来最大。  经济学家指出,这是中国正在加紧推行外汇储备多元化的强烈信号,为了尽可能增加投资收益,全球各大央行均纷纷推行多元化投资策略,这或将对美债市场构成长期压力,美国公债价格可能继续走低,使得收益率上升。美国公债收益率上周大幅升至5年来高点,经济学家相信,海外央行的兴趣大减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他们同时担心,市场利率水平上升将抑制企业和消费支出,不利于美国经济增长。  中国于今年3月宣布将仿效新加坡政府控股的淡马锡,成立一家国家外汇储备专业投资机构,投资范围包括全球的高收益债券、股市、房地产甚至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等。坊间传言称,中国外汇投资公司的启动资金规模可能为2000亿美元。中国于上月宣布斥资30亿美元入股美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黑石集团,这是中国在外储投资多元化中作出的重大举措。据大摩首席货币经济学家任永力预测,全球各大政府的所谓"主权投资基金"规模已达2.5万亿美元。  Mellon Financial的全球外汇策略主管 Samarjit Shankar表示,各央行展开的多元化进程将是一个持续、长期的过程,这将对公债市场构成长期影响。此外,作为全球第二大金融中心的英国也于4月减持了124亿美元的美债,经济学家表示,这是全球投资者对美国公债兴趣发生转折的迹象。美国财政部也感受到了来自各国央行减持的压力。美国副财长金米特表示,他计划于下周访问中国、俄罗斯、日本、韩国和中东,以游说这些国继续投资美国公债市场。  不过,也有经济学家认为单凭借一个月的数据并不能从根本上说明问题。Brown Brothers Harriman的全球外汇策略师Marc Chandler指出,中国进行外汇储备多元化的资金仅占其1.2万亿美元储备的极小一部分,且中国官员已经强调,加快外储多元化并不会大规模减持美债。美国财长保尔森,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和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均表示,海外央行减持美国公债不会对美国经济安全构成威胁,因为中国目前持有的美债规模仅相当于美国公债市场一天的交易量。  荷兰银行的外汇策略主管Greg Anderson则表示,中国的外储投资标的仍是美元资产,这对美国金融市场是利好消息。同时,美联储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海外央行对美国公债的兴趣已得到显著恢复。截至6月13日的一周内,美联储为全球各央行托管的美国公债和机构债券规模大幅增长755亿美元,总持有规模扩大至1.958万亿美元。

      • 家园 【文摘】美国债进入熊市 市值30天蒸发5500亿美元

        外链出处

        据南洋商报报道,美国国债价格创下2004年来最大跌幅,令最为乐观的投资者也确信:美国国债已步入熊市。

        Pacific Investment Management公司的全球最大债券基金经理比尔格罗斯称和过去10年、旗下Loomis Sayles债券基金表现最佳的Dan Fuss都看升市场利率,此前基准的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周升到五年来最高。

        国债价格下跌已使过去一个月国债市值蒸发掉5500亿美元,但投资者料不会出现象前两次国债熊市(1994年和1999年)那样的损失。他们表示,海外投资者的需求加上价差风险衍生品交易大增三倍,及通胀率处在2006年3月来最低,都增添本次国债下跌将悄然无声的机率。

        雷曼兄弟全球首次固定收益策略师杰克受访时说:“这波调整较为温和,从历史眼光后,它就象午后的阵雨,而不是五级飓风。”

        据美林编篡指数,本季国债已下跌1.53%,是2004年同期下跌3.08%以来最大跌幅,但并没列入美林的美国国债Master指数1978年创建以来的10个表现最差的季度排行。

      • 家园 如果从之前“中美邪恶轴心”的说法来看

        恐怕这笔钱不会流出美国,对台上的共和党来说可能是暂时借来直接托市,对老中来说与其借给没人生钱不如自己多赚点,但如何在风险和收益中取得平衡才是个大课题。

        不懂,乱侃!

        • 家园 我看。。。

          这是中国在6月份中美经济战略对话前的对美施压。美国如果还要打贸易战打汇率战,双方是两败俱伤。中国继续卖掉美国国债,美国受到通胀和国债遭减持的压力,只有加息。呵呵,那骆驼的脊梁骨可能就要咔嚓....

          • 家园 这个时候

            恰恰是金融衍生交易工具能发挥最大想象力和发挥最大优势的时候.

          • 家园 点到为止,点到为止啊。

            出口退税,再来一下,看年底如何。

    • 家园 【文摘】终止战争,或是被终止权力

      外链出处

      朱易(洛杉矶)

        民主党主席迪安在上周六的讲话中指出,美国人民在去年11月份选择让民主党掌控国会,就是希望民主党人能终止伊拉克战争,迪安警告民主党人,如果民主党无法终止战争,美国人民将终止民主党人的权力。

        迪安的话决不是危言耸听。据本周发表的有《洛杉矶时报》和拜伦伯格联合做的一个最新民意调查发现,美国民众对新一届国会的工作满意度从今年1月的36%下降到现在的27%,是近十年来的最低。

        至于美国史上第一位众议院女议长,民主党籍议员佩洛西,其满意度只有36%,如此低的满意度,对有志于夺回白宫宝座的民主党人而言,大概不是好消息。

        去年11月民主党赢得国会多数席位时,曾意气风发地宣告,美国人民选择了他们是因为他们选择了新的方向,而今年1月,新一届的国会一开始,民主党人快速通过了包括提高最低薪资等法案,表明他们决心把新气象带入国会,不过半年过去以后,民调发现,美国人民却认为“国会一切照旧”。民主党人没有完成他们应该完成的事情。

        例如民主党无法促使移民法案在参议院进入最后一轮投票,结果被迫撤回,而在伊拉克战争问题上,美国民众显得越来越不耐烦,但民主党人除了口头上一直表示战争必须尽快结束,却拿不出具体的办法。这也可能是美国民众对民主党议员不满的原因之一。

      共和党在国会重获优势

        这项民调显然给民主党敲响了警钟,2008年的总统位置或许不是非民主党莫属,而共和党人则从去年11月中期选举失败中回过神来,虽然他们在国会占少数席位,但却成功地阻止了移民改革法的投票,保住了司法部长的位置。这一切表明民主党人在去年11月取得的优势已渐渐失去。

        共和党人重建在国会的优势,有助于共和党巩固它在2008年总统选举中的资源,也可以让布什总统的伊拉克策略争取到一定的成绩。反过来,也可以为共和党扫清选举的障碍。

        一直以来民主党人给美国选民的印象是,立场模糊,没有政策方向,当然选民就不会知道,如果让民主党人当政,会把美国带到哪个方向。去年11月民主党在中期选举中获得胜利,与其说是民主党人的政策赢了选民的心,还不如说是选民用选票惩罚共和党。实际上,选民可能是基于恨铁不成钢的心情,用选票警告一下共和党,而不是真正放弃共和党。这一次的民意调查发现,46%的美国民众认可1994年带领共和党人夺得国会多数党地位的共和党籍众议长,其比例远远高出对现任民主党籍众议长的满意度。实际上,本周公布的另一项也是由《洛杉矶时报》和拜伦伯格联合做的调查显示,在对待非法移民合法化问题上,大部分美国人的看法与三分之二的共和党人的看法是一致的。这表明除了对待伊拉克战争问题,美国选民对共和党政策的认同程度,还是高于对民主党政策的认同度。因此,如果美国政府当局增兵伊拉克和与伊拉克邻国共同控制伊拉克局势的策略生效,共和党人的气势必将恢复。

        从以上的种种情形看,共和党人仍然有许多政策上的优势,这个优势可能在刚刚展开的2008年大选中发挥出来。民主党人将发现,光凭一句能带领美国人民走向一个全新方向是远远不够的,美国选民要求改变,也渴望改变,民主党人以誓言改变获得国会控制权,但选民们现在所要的是看见这些改变,或是看见这些改变正在发生。

      ·作者是经济分析师

      ------------------------------------------

      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经济问题政治化看来是民主党冲击明年总统选举以及维护国会优势的筹码。如果美国发生了通货膨胀就更有意思了,不过,欧美政党的右倾是大趋势,因为右翼政党行动起来更加迅捷,因此兄弟我更看好共和党。

    • 家园 【文摘】转一个香港金融保卫战的帖子(当人民币贬值10%时)

      外链出处

      在1998年的东南亚金融风波中,香港股票和外汇市场受到了以索罗斯为首的美国对冲基金的强烈冲击,股票指数期货交易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1998年8月28日,600多万香港市民目光被锁定在位于港岛中环的香港联交所和香港期交所上。因为8月28日是8月份香港恒生指数期货合约的结算日,也是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打击以对冲基金为主体的国际游资集团控香港金融市场的第十个交易日。双方经过9个交易日的激烈搏杀后,迎来了首次决战。

        上午10点整开市后仅5分钟,股市的成交额就超过了39亿港元,而在同月的14日一整天,香港政府仅动用了30亿港元吸纳蓝筹股,就将恒生指数由13日报收的6660点推高到7224点。半小时后,成交金额就突破了100亿港元,到上午收市时,成交额已经达到400亿港元之巨,接近1997年高峰时8月29日创下的460亿港元的日成交量历史最高记录。下午开市后,抛售压力有增无减,成交量一路攀升,但恒指和期指始终在7800点以上。随着下午4点整的钟声响起,显示屏上不断跳动的恒指、期指、成交金额分别在7829点、7851点、790亿锁定。

        1998年8月28日,对于众多国际炒家来说,是一个心痛的日子。香港股市在周边股市普遍下跌的不利条件下,仍能顶住国际炒家的抛售压力,大出炒家们的意料,也使炒家们在此战中惨败而归,这是香港政府自1998年8月14日入市干预以来的最高潮,也是香港政府针对炒家们惯用的汇市、股市、期市的主体性投机策略,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所取得的重大胜利。在这十个交易日中,香港政府将恒生指数人8月13日收盘的6660点推高到28日的7829点报收,并迫使炒家们在高价位结算交割8月份股指期货,并抬高9月份股指起火。在此之前,炒家们见了大量的8月份期指空仓,这样一来,即使它们转仓,成本亦很高,一旦平仓,则巨额亏损不可避免。

        自入市以来,香港政府已动用了100多亿美元,消耗了外汇基金的13%,就此而言,香港政府的胜利也是有代价的胜利。此举,大大超过了1993年"英镑保卫战"中英国政府动用77亿美元与国际投机者对垒的规模,堪称一场"不见硝烟的战争"。

        一、 对冲基金与香港政府的战斗

        (一)前期工作

        1.对冲基金在对香港金融市场进行冲击时所需要的资金不可能在进行冲击时一边冲击,一边筹集。因为一旦受到冲击,被冲击的金融监管部门的传统作法是提高短期贷款利率,而事实已经证明在前三次冲击(1997年10月、1998年1月、1998年6月)中,香港金融管理局的措施便是提高短期贷款利率,金融管理局主席任志刚也被戏称"任一招"。利率的提高会提高冲击着的成本,但此前是在冲击者在有关利率被提高后,仍有借款行为。在这次炒家冲击香港金融市场时,与以往最大的一个不同点就是炒家没有进行即期拆借活动,而是预先屯结了大量的港元,这些港元来自多方面,但有一个很重要的来源是一些国际金融机构1998年上半年在香港发行的一年至两年期的港元债券,总数约为300亿美元,年利息为11%。这些国际金融机构将这些港元掉期为美元,而借入港元的主要是一些对冲基金。这些港元为对冲基金攻击香港金融市场提供了低成本来源,使投机者具备了在汇市进行套利的条件,而对冲基金又在外汇市场上买入大量的远期美元,据说索罗斯旗下的基金就持有总数约400亿美元买入合约,到期日为1999年2月。

        2.在1998年6、7月恒生指数在8000点的时候,大举沽空,建立了大量的恒指空仓头寸,对冲基金建立恒指空仓是因为它们预计香港股市在受到冲击后恒生指数必然会大幅下跌,而恒指期货合约的价格是每张每点50港元,也就是说,若建的是空仓,恒生指数每下跌一个点,一张期货合约可收入50港元。众所周知,恒生指数代表香港金融市场乃至整个香港经济、政治前景,就是香港经济的"晴雨表"。恒生指数下跌越多,人们对香港经济的信心就越小,在这种情况下,恒生指数的大幅下挫,很可能引起广大投资者的盲目跟从,从而既可能造成恒生指数无序下跌的可能。对冲基金的经营者正是看中了这一点,才大量持有空头头寸。

        (二)炒家出招引起香港政府干预

        1.1998年8月初,投机者突然大肆宣扬人民币将贬值10%,其中,上海、广州等地的人民币黑市交易中曾跌到了1美元兑换9.5人民币左右。投机者散播人民币将贬值的谣言是"声东击西"的招数,是想借此来影响人们对港币的信心。除此之外,投机者还大肆宣扬内地银行不稳定等谣言,其目的仍是为了其狙击港元创造心理条件,其手段真可谓无所不用。有一家海外基金甚至开出了1998年8月12日香港联系汇率脱钩的期权。

        2.炒家开始冲击,恒生指数应声暴跌。1998年8月5日,炒家们一天之内抛售200多亿港元,香港金融管理局一反过去被动做法,运用香港财政储备如数吸纳,将汇市稳定在1美元兑换7.75港元的水平上,银行同业市场拆借利息也仅是略有上升。1998年8月6日,炒家又抛售了200多亿港元,金融管理局再出新招,不仅照单全收,而且将所有吸纳的港元存入香港银行体系,从而起到了稳定银行同业拆借利息的作用,因为拆息率一旦提高,股市下跌在所难免,以往三次狙击的结果都是保住了汇市,而股市大跌。但是8月7日因为已公布中期业绩的蓝筹股业绩不佳导致股市下跌,恒生指数全日下跌212点,跌幅为3%。在此后7日到13日这几个交易日中,香港政府继续采用吸纳港元,稳定同业拆息率的办法稳定股市。但由于炒家在股票市场上做空,恒生指数最终还是跌到了6600点的低位。

        3.1998年8月14日,香港政府正式参与股市和期市交易。香港政府为了维护港元,携巨款外汇基金进入股票市场和期货市场,也炒家进行直接对抗,开始前数分钟向香港的中银、获多利、和升等多家证券行指示大手吸纳恒生指数蓝筹股。表示不惜成本,务求将8月期指抬高600点。香港政府的此举一反以往"积极不干预"对投机者的政策,对投机者造成了一个始料不及的沉重打击。有代行中央银行职权的金融管理局直接托市干预期货、股票市场,在全球开放型资本市场上尚属首次。当时恒生指数和8月份股指期货合约以7224点收市,股市成交量达到81亿港元,而平时成交水平约在30亿-50亿港元。

        临近8月28日期指结算日,对冲基金从香港经济商中借入大量股票,据说,索罗斯曾向中东石油大亨借入汇丰股票用于8月28日与香港政府大决战。由于香港借贷利息为25%,大大高于海外借贷利息8%的水准,故投机者向海外借贷成功。香港政府一面下令香港各上市公司和基金不得把手中持有的股票借给对冲基金,一面在股票市场中如数接受对冲基金的抛售狂潮,以至于大战后,香港政府拥有了多家上市公司的绝对控股权。至8月28日,香港政府在10个交易日的较量中,最终顶住了国际炒家的抛售压力,将恒生指数成功地推高了1100多点,打破了炒家们的如意算盘。概括起来,8月份香港政府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第一、如数吸纳炒家抛售的港元,并将所吸纳的港元存入香港银行体系以稳定香港银行同业拆借率,并于8月14日突然提高银行隔夜拆息率,突击投机者,提高投机者的拆借成本。

        第二、自8月14日起大量买入恒生指数分成股(蓝筹股),抬高恒生指数及8月份恒生指数期货合约价格,加大建立许多空仓的投机者在8月28日8月份恒生指数期货合约结算日的亏损。

        第三、指示香港各公司、基金、银行等机构不要拆借股票现货给对冲基金,减缓股票市场的波动。

        第四、抬高9月份指数期货合约,以加大投机者转仓的成本。

        日期 政府策略 市场反应

        8.14 通过数间证券行不及价格地购入大量恒生指数成分股和期指,号召华商入市 触发投机者平期指空仓,恒生指数急升564点

        8.18 没有大举扫货,重点吸纳电信股 将恒生指数维持在7200点水平,投机者开始将8月期指合约转仓9月

        8.19 趁外围利好消息,开始获利吐货,干预股票期指,砍断投机者沽货 恒生指数升412点,过万张8月期指合约转之9月,投机者从海外借贷,24日继续出现大量沽空

        8.2 早先退高200点,再支持大盘不回落 防线再度推高至7700点水平,市场传闻基金开始平期指空仓

        8.21 不积极入货,防止投机者搭顺风车 恒生指数干预后首次下跌,投机者有机可乘,尾市大幅造低

        8.24 期市买8沽9,逼投机者8月平仓,港股在外围下跌的情况下独升317点 仍有过万张8约合约转交9月,积极入市,出现新的"御用经纪"

        8.25 挟高港元短息,增加投机者借港元成本,期市守住7800点,保8、9差价约100点 8月期指逼近8000点,转仓的有减少现象

        8.27 与投机者对峙,大量扫入成分股,全日股指维持在7800 股市成交激增,27、28两天分别成交229、790亿

        8.28 进一步跨到8、9月期指差价,加大投机者转仓成本 8、9月份期指差价在8月28日扩大到600点

        资料来源《信报》

        二、香港金融保卫战的评价及意义

        对此次香港金融保卫战的评价主要是围绕两个层面展开:第一个层面是对香港的联系汇率制度本身的评价,对它之所以评价是因为整个保卫战的目的就是要维护香港的联系汇率制度,同时又必须以最低的代价来维护它;第二个层是面对于香港这样一个向来奉行"积极不干预"自由政策的政府这次大举入市这一非同以往的行动的评价。至于香港保卫战的意义,更多的是对这次评价的一些总结和扩展。

        (一)香港联系汇率制度是以7.8港元兑换1美元的比例钉住美元制度

        也可以说是固定汇率制度。对于这种汇率制度的评价者认为:由于无法保证香港与美国经济发展的完全同步性,美元与港元的固定比率始终存在一个投机的空间,在投机者长期攻击下,这种制度的消亡在所难免。证明便是1992年的欧洲货币体系危机,1994年的墨西哥金融危机,1997年的泰铢贬值等。此外,与香港同处东南亚地区的一些原本也采用联系汇率制度的国家放弃联系汇率制度,给香港造成的压力是巨大的,若香港再坚持下去,对香港经济的损害是直接的。另一种对目前联系汇率制度进行批评的是认为联系汇率制度本身是好的,但是金融管理局将它用错了,这种观点认为联系汇率制度是一种现钞发行制度。现在香港金融管理局的做法是使外汇市场上同样要维持1美元:7.8港元的水平,而且只许港元汇率高于该下限,即只允许港元汇率单边浮动,这实际上是作茧自缚,使所有的汇率风险都由金管局自身承担。

        而赞成者认为,香港的联系汇率制度始建于1983年,当时由于中、英香港问题谈判受阻,引发市场出现大量抛售港元、收购美元的现象,当时是出于保护港元汇率,维护港人对香港未来的信心建立的。而且历史也证明,在联系汇率制度下,香港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而且更重要的是在香港有实行联系汇率制度的条件。第一,香港一贯奉行谨慎财政政策,在过去的十年中财政盈余平均超过本地生产总值的2%。第二,香港有着庞大外汇储备,至1998年2月967亿美元,居世界第三,香港外汇储备是流通货币的8倍。第四,香港的经济体系十分灵活,80年代香港经济结构成功调整就是证明。第五,香港金融体制稳定,监管审慎。第六,香港有中国内地蓬勃发展的经济的支持。

        (二)对港府入市干预的评价

        反对者的意见主要是:政府干预可能令长线投资者远离香港,使香港市场成为政府和炒家的角逐的场所;政府得入市干预,增加了亚洲地区的不明朗因素,并打击长线投资者来港投资;港府此举有损自由经济形象,会破坏其金融中心地位;港府入市干预等于向炒家表示港府已是最后一招。

        主张入市干预者的意见主要有:港府向来信封自由经济,自由经济是香港的基石,但是遭人操控的经济不是自由经济,港府入市旨在打破这种操纵;港府入市干预完全正确,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与炒家抗衡,将金融秩序纳入正规;当货币和金融市场受投机者冲击时,采取必要的措施保障两个市场的稳定和公平,确保市场人士可以在公平环境下进行活动,并确保市场有效运作是应该的。

        (三)香港金融保卫战的意义

        总的来说,香港政府维护联系汇率制度入市干预是具有很大的积极意义的,对香港而言联系汇率制度,已不仅仅是一个汇率制度的问题,还是一个重要的政治问题,它已成为香港政府的一个政策目标,尽管如此,我们还是要看到联系汇率制度存在着缺陷,同时,我们应看到联系汇率制度是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诞生的,而政治、经济形势正在逐步改变,因此,从长远看,完善金融架构已势在必行。从目前来看,香港政府已经有所行动,如对国际上一些积极的建议进行可行性探讨,向立法会递交一些金融管制新举措。

        对于香港政府入市干预,其积极意义远远胜过其负面影响。一向以奉行自由经济著称的香港政府积极入市,引发了人们对于自由经济含义的再度思考。在过去的几年中,大多数的经济理论认为"地球一体化(自由化)"是经济发展的大趋势,理论的应用便是一些发展中国家积极地向"国际"靠拢。但是,一系列的危机的爆发,让人们不得不再度考虑自由化这个问题,尤其是当一国的经济金融安全受到威胁和破坏时,是不是还应继续奉行自由化?自由化是个总的趋势,这点谁也不必否认。但是辨证地看待自由才能正确地认识自由化。任何自由都是相对的,不存在绝对的自由;绝对的自由必然导致不自由。经济金融全球化引发的国际游资问题相信在此次危机后,会引起更多经济学者和有关当局的重视。显而易见,国际游资的大规模扫荡,已经严重地威胁到了一些国家的经济安全,国家经济安全是指国家经济发展和经济利益不受破坏和威胁的状态,具体体现为国家经济主权独立、经济发展所需的重要资源供给得到新的保障。当自由市场的失败已威胁到一国的经济安全,从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应该是政府干预市场以消除市场失败。对冲基金等国际游资对于部分国家和地区市场的大规模袭击已经形成对该地市场的操控,这其实已经造成了市场的失败,政府的干预也是必然的。

        从香港金融保卫战可以看出,一国或地区的力量与庞大的国际游资集团相比是微弱的,为了更有效地对游资进行监管,类似于监管跨国银行的《巴塞尔协议》的监管协议的出台被认为是有必要的,当然,这需要各国和各地区的共同努力。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1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