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推荐大家去读读<<平凡的世界>>,作者是路遥, -- 老成都

共:💬129 🌺63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 家园 这,这真是本老书了,我想大多数人都读过了吧

      我是高中把全书看完了,然后接着看,连续看了三遍

      虽然书成时,因为当时的时代局限性,书中有些观点在现在看来已经落伍了,但是这本书确实是写的好,它的成就以后还会同样闪耀着光辉

    • 家园 谢谢推荐,我只看了第一章就觉得很真实,慢慢看吧!
    • 家园 路遥所描述的西北贫困地区的生活面貌其实到今天也无大变化

      我大学时候的一个同学是甘肃定西来的,他本人的困难程度已经很让我们吃惊了,可是让我感到震撼的是……大约在大学二年纪的时候,有一段时间他自己节衣缩食也要每个月往老家汇十圆钱,给他高中时候一个最要好的朋友;他的这个朋友没考上大学、还在补习参加高考,汇这十圆钱是为了让他在紧张复习准备高考的时候保证每天至少能吃上一个鸡蛋以保证营养。那是1996年……

      大家在争论这些问题的时候千万不要忘了:中国很大,地区差异巨大。

      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197x年的时候,大中城市和东部、中部地区物资工业紧张,什么布票工业券非常紧张;可就在那个时候,我的老家根本就不缺这些东西……为啥?因为农民的购买力不足、按照国家计划按人头分配下来的这些票证居然出现了富余!

      我再举一个例子,我大学时候接触的一个老师,78年以前在新疆出生在新疆长大,当她75年第一次随父母坐火车回内地探亲,车过嘉峪关后看到每个停靠站在站台上乞讨的大批乞丐,觉得非常新鲜——这种景象在新疆是很罕见的!

      还有我的几个新疆籍同学的儿时记忆:他们的父母都是建设兵团的普通职工,有种地的农工也有工人,并不是什么享有特权的人家,70年代以前靠着父母的工资就能够保证一家五、六口人顿顿吃白面经常有肉吃,比起同时期内地的很多同类的家庭生活水平高得多。

      我的研究生导师,是67年从浙江温州去北大荒插队的“老三届”,他对插队生活的印象就是:劳动强度大、劳动环境艰苦,但是大米管够吃(他们农场就是专门种大米的)、伙食搞得也还可以,不用家里帖补自己还能挣到工资;这也和很多知青的回忆是有差异的。

      中国很大,在任何一个历史时期,各地的生活水准和社会风貌差异很大……

      最后罗列一个“文革”初期的例子作为补充——大家对重庆惨烈的武斗应该颇为熟悉,可是仅仅在数百公里外的贵州省,除了短时期、零星的、低水平的冷兵器武斗造成的少数伤亡事件,堪称天下太平,我们县文革十年因为武斗死亡的人数……一人……有时候我都觉得奇怪:我们那个号称“穷乡僻壤出刁民”的地方、那个高中生持械群殴风气盛行的地方、那个从清末到民国到解放初期就匪患不断的地方、那个在解放初期“镇反”运动中无数政治土匪人头落地的地方,在那个全国大混乱的年月,居然如此之平静……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