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闲谈GDP-前言. -- 老广

共:💬342 🌺2599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3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闲谈GDP(18)-人民币汇率问题 (6)

      5 人民币升值后, 会造成大批打工人员失业

      大家对人民币升值的一个恐惧还来自于人民币升值可能造成外资订单转移, 从而出口减少进而导致打工人员的失业。 这个实际上可以说是个moral issue。

      这个问题确实可能发生, 但我前面已经提过, 就是不是大家想象的那么大的规模。 事实上现在产业转移一直有, 工厂搬到越南去了, 原来打工的就得找工作。 有人把这当成很大的事情, 觉得打工的就没法活了。 但是实际上, 换工作对于这些工人本身未必是很大的一个事情。这些工厂的工人流动率很高的, 回家过年的时候, 大家互通一下消息, 可能今年在广东打工的过了年就跑浙江去了, 也可能就在老家呆着不回去了。 所以说这个民工的流动性是非常的高的。 基本每年都要找新的工作。 所以也正是因为这样, 中国的劳动力非常的灵活, 这一方面是企业用工很灵活, 另外一个也是中国的劳动力本身就很灵活, 容易适应。 中国人民确实很伟大。 中国不发达是无天理了。

      有人可能会说了, 你说的轻巧, 说转换就转换, 你能找得到工作那叫转换, 找不到工作那叫失业。 这也正是老广要和大家讨论的。 那就是中国现在的经济是非常的热, 我们不说过热, 因为那个词非常的负面。 中国经济并不是正在经济衰退, 或者说在衰退的边沿上,你突然少了一些工作岗位就会陷入经济崩溃。 也不是经济正常增长,但少了一些工作就会有陷入经济衰退的危险。中国现在是在经济高速发展,领导人天天想的是如何给经济降温的情况。所以现在减少工作机会, 就是降温。

      拙嘴笨舌的怕说不明白就举例子吧, 无所事事老兄贴的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公报里面提到2006年中国经济发展是10.7%, 增加了工作岗位1184万个。 我们就假设每个百分点的经济增长对应100万个工作岗位的增加, 那么10%的增长速度, 就会增加1000万个工作机会。 那么12%呐, 就会增加1200万工作机会, 15%呐, 就会增加1500万工作机会。 当然要是6%了, 就只能增加600万工作机会了。

      增加工作机会当然是好事, 这个没话说, 如果12%的增长速度, 就能增加1200万工作机会, 为什么不去追求12%的速度, 而要10%的速度呐。 要知道中国2006年如果不采取那些经济降温的动作, 速度是可以到12%的, 中国不是象印度一样, 开足马力就是要爽一次, 哪怕只有一个季度速度超过中国也好啊。中国在发展速度上已经不需要证明什么了, 现在中国这家千年老店追求是永续经营, 所以是始终在降温的。 因为中国政府是从长远经济健康来考虑, 你现在就没必要非得要跑那么快, 12%, 13%的, 慢慢来, 时间在中国一边, 我们不着急。所以中国采取了很多降温措施。 抵制降温的地方大员, 说办就办, 说关厂就关厂, 把经济从潜在的12%降到了10.7%。

      把经济控制在10%, 实际上是政府的一项政绩了, 但大家有没有想过, 换一个角度看, 把经济从潜在的12%降到10%, 不也就意味着把潜在的1200万就业机会降到1000万了(实际增加1184万个工作机会, 为便宜立论, 改为1000万)。所以中央去年出台的每一项宏观调控措施的后面都是一定数额潜在工作机会的减少。要是鲁迅狂人日记里那位来了, 恐怕从国务院每个决定里都看出失业两个字。

      比如政府限制固定资产投资, 说压了多少亿投资,其实那个也可以理解为减少了多少万工作机会。 比如前面提到的不批吉利投资的事情, 其实那个不就是工作机会吗? 而且是高层次的工作机会啊, 造汽车总比作袜子的要上个档次吧。

      所以说我们一方面在那里担忧人民币升值会减少那一部分工作机会, 另一方面又坚决的压制另一部分工作机会。 而且政府拼命压制的那部分工作机会往往还是比较偏内需的,比较高层次的工作机会。所以你说这个工作到底是怎么回事?

      压的那些固定资产投资, 比如高速公路, 地铁项目等等, 其实是增加综合国力, 比你维持个袜子厂恐怕对国家利益更大吧。袜子厂比如雇佣10000名工人, 如果币值高了, 工厂转移,国家松一松宏观调控措施, 他们也许就会有机会去修三年公路, 可能共和国的土地上就会出现一条公路了, 对国力, 对经济都有好处, 而且修公路的工资恐怕比袜子厂还高点。 你维持这个币值, 那么三年以后, 可能这个袜子厂还在那里, 但公路也许就没有, 因为国家要把经济速度降下来, 必然伴随的就是大量项目推迟。 那个对国家更有好处, 我觉得是公路。 而且三年以后, 这个袜子厂也不一定能保住, 那些工人也还是要去修路。 对工人自身来讲, 有点修公路的工作经验, 对他5年后, 10年后找工作也许还有帮助, 袜子厂就不好说了, 用老美的话说, 修桥补路这活没法outsource。

      老广说这么多, 其实意思就是, 如果不加约束, 中国经济可能发展到12%甚至更快, 所以就必需把速度压下来。 就是说1200万就业太多了, 要压200万, 两个选择, 一个是压修桥补路的200万, 一个是压为外商缝袜子的200万。 我们现在的选择是前者, 老广觉得适当压压后者可能对国家长远有利。 这个修桥补路和缝袜子就是个比方。 国内收缩银根其实影响的不止是固定资产投资这块, 可以说是方方面面。吊书袋型说法可能是说一个是满足国内需求的内向型经济, 一个是满足国外需求的外向型经济。 在究竟要对那块经济降温时, 国家选择了对满足国内需求的内向型经济进行降温,而维持满足国外需求的外向型经济。如果更严格的说法就是在对外向型经济降温的同时, 更侧重于对内向型经济降温。 但是就在政府出台一个个偏重于对内向型经济降温的措施的同时,政府同时也在高喊要减少对外贸的依赖, 发展内向型经济。 这个就是让人糊涂的地方。 会不会有人说政府说一套, 作一套呐。

      现在政府还有人说10%的经济增长高了, 要8%, 9%比较合适, 其实这个就是说还要减少多少多少工作机会。 那么你觉得该减那块, 是减为老外服务的出口加工业, 还是减那些促进中国城市化,新农村建设的工作机会。

      所以说如果人民币升值会减少一部分工作机会, 只要政府愿意, 凭中国经济的活力, 中国完全就可以从另一方面找补回来。俗话说的好, 东方不亮, 西方亮, 中国没那么黑暗,只要经济稳定, 总的工作机会不会差很多。 大家不要觉得修桥补路那些都是政府投资, 是赔钱, 缝袜子在怎么着也是赚外汇。 首先修桥补路不赔钱, 要想富先修路,而且你修一条路过去, 地价涨多少, 国家不亏的。 老广觉得, 修桥补路那就是建设社会主义啊, 缝袜子那是混饭吃, 饭还不一定好。 什么是发达国家, 原来老广一老师刚从美国回来, 大发感慨说,路灯亮堂就是发达国家,要是老广现在说, 基础设施好就是发达国家。 中国需要建设的还很多呐。

      关键词(Tags): #宏观经济#GDP#统计#人民币汇率#老广通宝推:河区分,
      • 家园 不修公路维持袜子厂的原因在于:

        修公路是增量,袜子厂是存量。不修公路维持袜子厂,就是保存量压增量。

        转换工作不会是无缝的,中间免不了滞后和损失。原来有工作的要失业,就是损害了既得利益动了他的奶酪;原来没工作的找到了工作,这是做了新大饼;这个心情是不一样的。

        而且何时修公路自己可以操控,但袜子厂能干多久不完全操之于己,所以等袜子厂关门了再修公路是最好了--就是现在这时候大上基建的道理。

      • 家园 生产袜子就不可以修公路吗

        有个问题。产业不转移的情况下,也照样可以修公路呢。我们既可以生产袜子,也可以修公路,GDP增长得岂不是更快?

      • 家园 呵呵,献花得双宝
      • 家园 花顶——
      • 家园 中国需要建设的还很多呐。钱进农村——
      • 家园 我看是这么的

        现在我们的状况还不赖,尽管有各种的问题,这个不赖情况下,人民币升值的问题,不过是好到更好的问题。

        老广说升了好,有人说升了不好。既然升这个大趋势不会错,现在状况还不错,那就是老办法,继续摸。慢慢来,逐步摸。这个办法比较稳妥。

      • 家园 关于压哪一方面的投资

        如果是出口型与内需型投资权衡考虑,现在顺差太多,自然是压出口的。另外一个考虑是资本密集型与劳动力秘密集型的投资,由于要解决就业,真要压,还是压资本密集型的。然后还有一个资源环境原材料的制约。这几个考虑,可能是互相冲突的。

        所以我觉得压什幺,是综合考虑。修桥铺路似乎没有慢,正在大干快上,各级政府有没有主动去压这个?这个用一些数据应该可以说明,我的感觉是有加快,不一定准。可以作为对比的,是资本密集型的投资,大钢厂这类的,与外向的劳动力密集型的袜子厂。压哪一个需要权衡,最后,由于就业更重要,由于产能过剩要控制,就压了大钢厂。

      • 家园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