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我读黄仁宇兼问大历史 -- 无忌

共:💬59 🌺60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 家园 唐德刚也很崇拜周恩来

          以及李鸿章。他认为中国近代以来一共有两个半外交家:李鸿章和周恩来是两个,半个是顾维钧。

          他相信中国会有辉煌前途。他认定这个前途是“民主”。

          写的书《晚清七十年》文笔很幽默,不过观点史料和分析都没什么新意。

      • 家园 还是不一样的

        唐德刚身为胡适弟子,对大陆的敌视要比草根出身的黄大出很多。尤其是早期。

        从史学角度,我OCR唐的《晚清七十年》的时候顺手看过一些,唐所谓的口头史学(好像不确,大意),感觉史观方面的价值不大。倒是因为他的特殊身份,会有一些比较新鲜的史料。友人曾言,当作历史八卦看即可……

        黄虽然是半路出家,但明代财政史的底子还是有的。

        • 家园 叫“口述历史” (Oral History)

          对大陆的所谓敌视,可能只是对党的一些领导有意见。但对于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和广义上的中国,唐可谓挚爱,且充满信心。如他不止一次提到,从清末至今,只是中华文化处于转型期,正如处于“三峡”一样,一旦突破这一阶段,以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必将直挂云帆济沧海。

          他帮助哥大的计划叫“口述历史”(Oral History)。个人觉得很有价值。内战之后,狂多国民党的党,政,军大员跑到美国,尤其是以纽约为多。于是,哥伦比亚大学东亚研究所中国口述历史学部开始主持这些人的口述历史。唐德刚,就著有《顾维钧回忆录》,《李宗仁回忆录》,《胡适口述自传》,等等。具体就是谈话,录音,然后由唐整理。因为每个人记忆都可能(可以说肯定)有出入,所以唐得再找资料,说服口述者。

          唐43年学士学位毕业于重庆国立中央大学(后来的南京大学),后来赴美留学,毕业于哥大。又在哥大,然后纽约市大教学。

          个人有收他一些书,如广西师范的《袁氏当国》台湾远流出的《晚清七十年》(5本),《胡适口述自传》,《胡适杂忆》,《史学与红学》,《书缘与人缘》...比较喜欢他的史观和文风(写散文也是一好手)。可谓嬉笑怒骂皆成文。

          他不只是对邓公,对周恩来更是赞誉有加。当然每提及周,就不停类比在昏庸的慈禧老太后手下工作的李鸿章...

          • 家园 唐在治史方面颇严谨,但又有自己观点

            胡适口述自传,注释占一半以上。读得我酣畅淋漓。

            但唐德刚又从来不隐瞒自己观点。特别是当代人物,人都有很鲜明的藏否。有些完全是出于个人喜好,如周恩来,以唐的功底,不可能不清楚,中共建党至1976年,那个一把手下台都有周恩来加一脚,那个人上台,嘿嘿,周又都扶一把。唐也清楚,黄埔时期,周恩来和蒋校长私交甚佳。可唐德刚就是喜欢他。

            口述史学的客观,与热血书生的性情,在唐德刚身上奇妙的结合,天衣无缝,相得益彰。

    • 家园 《万历十五年》的症结在于

      只指出了表象,却说不清缘由。黄反复的强调缺乏数目字管理,可实际上明朝的官员既不可能傻到不懂算术,事实上同期的其它国家更不可能实现更精确的算计和管理。当初看完他的这部书就非常郁闷,好像中华帝国的衰落是不可阻挡的必然一样,直到后来读了吴思的《血酬定律》和《潜规则》才豁然开朗。在这两部书里,吴思非常生动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应用于实例,条分缕析地解释了明清乃至民国和新中国历史上出现的一些社会现象。

      明朝的衰败很大原因应该在于官僚集团的失控,这一现象在万历年间,即张居正掌握朝纲的时期达到巅峰。由于官僚集团也有自身的利益,小算盘打得精了,大账目自然要作得糊涂一些,所以在黄解读的大历史中写得他们一个个似乎稀里糊涂不识数一般。官僚集团权力和贪欲的不断膨胀势必引起皇权的恐慌,开国的几个皇帝威望和手段都极高,还可以控制得住。但后来的子孙们就没这个本事,只好扶植太监,这也是为什么明朝宦官乱政屡禁不绝的原因。几方面势力反复摩擦,有点类似北宋的新旧党争,帝国的实力很快就在内耗中消失殆尽了。明朝的几代名臣,大多死于政治倾轧和皇帝的不信任之下。

      关键词(Tags): #吴思#血酬定律#潜规则
      • 家园 恩,数目字管理的意思不是记帐

        是符合实际的由独立经理经营……

        这个在黄的《16世纪明代财政》里有比较切实的阐述……

        黄的意思是:传统中国是在技术不能管理一个大帝国的时候,就先自上而下的设计一个结构,然后大家一起糊弄——包括做假帐,强制各地平均而不是发展等等……

    • 家园 我觉得作为普通历史爱好者的入门书还是不错的

      如兄所说

      第一次看到现代人写历史不必用阶级分析,辩证唯物的套路
      当初第一次看到中国大历史和万历十五年时,甚至有点发现了新大陆的感觉。从经济等角度分析和看待历史,在学界不算得什么创举。但作为普通历史读物,我觉得还是开了大陆这里的先河的。我知道年鉴学派和布罗代尔也是从他的书里得来,应该是开拓了不少普通读者的眼界吧。

      关键词(Tags): #黄仁宇#历史#入门
      • 家园 对阶级史观的反思一直在进行

        大陆史学界,对阶级史观的反思一直在进行,最典型的是陈寅恪明确宣布,不参加政治学习,不宗马列主义。即使在1979年以后,对唯物史观的反思甚至否定也是思想解放运动中最早启动的。有关人道主义、史学危机、历史方法论的几次争论,都是以此为核心。到上世纪八十代晚期,有关人类历史五个发展阶段(原始、奴隶、封建、资本、社会主义)的批判已经完成。

        黄仁宇被国内史学界注意,是早在1990年代的事情,当时仅有《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一书,在一套丛书中出版,这批丛书中还包括殷海光等人的作品。

        • 家园 嗯,黄的意义在于可以引起普通读者的兴趣

          所谓新的思路,倒也不特指阶级史观。

          最近翻看了不少历史普及类的书。包括现在国内火得一塌糊涂的易中天在内,什么帝国的惆怅、国史十六讲、正说X朝XXX,感觉都还是帝王将相那一套。

    • 家园 《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
    • 家园 黄是法国年鉴学派的传承血统

      这个“大历史观”要看布罗代尔的《十五至十八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以后就明白了……

      粗略来说,黄是用国家财政体系的分析来划分中国历史的大阶段的……比如他认为明清就是一个财政内敛的阶段……

      所谓数目字化,老黄是利文沃思参谋学院后勤出身,喜欢明确帐目微观管理那是必然的……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