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读书笔记:China Shakes the World -- 同人于野

共:💬172 🌺401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2
下页 末页
    • 家园 哈哈,同人老兄

      刚看标题,还以为你评述的是同一本书,进来了才发现,原来上一拨shake已经过去了,这回是新shake。看来咱中国shake世界还是很有传统的。

      献花一朵,敬候下文。

    • 家园 好文,花之
    • 家园 1. Rags to Riches

      1. Rags to Riches

      这一章讲中国改革,私营企业致富的过程。与"常识"不同,作者认为邓小平并没有"设计"改革开放路线图,改革更像是一场自下而上的运动。这里还介绍了这一时期中从"个体户"到大企业的典型过程。

      非虚构类书吸引读者的重要手段是讲精彩的故事,如果不是为了讲故事可能这本书用读书笔记的篇幅就足以把理论说明白了。这一章主要讲了沙钢收购德国多特蒙德一个大钢铁厂的故事。2001年之前国际钢铁价格一直走低,多特蒙德"凤凰"钢铁厂被沙钢,中国扬子江边的一个民营钢铁厂收购。做法是派一千多个工人到德国,把工厂整个拆迁,完全搬到中国去重建,建成之后一模一样。中国工人的工作强度,技术和效率令德国人十分吃惊。记者采访了两边的人和工厂。钢铁厂本来是多特蒙德当地经济支柱,卖了之后工人们没事可干,很多人很伤心。

      中国这边沙岗老板沈文荣很酷不爱接受采访,他告诉作者,收购钢铁厂只花了2400万美元,运费1200万,在中国重建,包括买地,费用是12亿美元(相比之下买给德国人的钱只算个零头),全部费用只有买新厂的60%。他说2001年的时候德国人想不到中国有一天会如此需要钢铁从而提升世界钢铁价格,但是他想到了。他看中这个钢铁厂是因为它在德国就给大众汽车供货,现在中国也有大众汽车,市场有保证。

      收购故事只是一个引子,作者真正想说的是中国一个私营企业何以有这么大的力量?

      作者讲述了一个不同于官方版本的中国改革理论。最初邓小平并没有打算允许私有化或者联产承包责任制。70年代末邓小平有一个用120亿美元整体进口22家工业生产线,这么多钱从哪来呢?本来是打算发现新的石油卖石油,但是最终没发现。可是有些合同已经签了,得拿出钱来啊。于是找陈云商量,陈云的建议是解放农民生产积极性,做法就是农民种粮不必全上交,可以直接获益。

      但当时的政策是以生产队(work groups,或者生产组?生产队不是大队么)为单位,强调不能允许单个家庭这么干。

      然而政策下去之后一执行马上就变成家庭承包了,地方官也默许。结果粮食产量激增。

      工业方面私营企业的出现也是类似情况。最初叫做 collective (集体所有制?合作?),这个词在毛泽东时代本意是说隶属国家不同部门联合办的企业,但在邓小平时代这个词代表名义上是国有社会主义实际上是私有资本主义的企业。地方官默许之下,这类企业发展迅速,这就是乡镇企业的起源。

      因此邓小平的贡献并不是他发明了这些做法,而是他一旦发现这种做法可以解放生产力,他愿意通过这些做法来让国家经济发展。

      中国先富起来的是一群什么样的人,怎么富起来的呢?80年代早期随着知青回城,城市就业是个大问题。这种情况下国家允许失业者作为"个体户"经商。因此在那个年代失业,绝对是个机会。作者举了很多人的例子,他们都是当年找不到工作,自己做小买卖,后来慢慢做大了。详细讲述了沙岗沈文荣的奋斗故事。

      这些故事的共同点是最初因为生活很困难而决心干,干的过程中有很多风险,最后成功了。

      邓小平的南巡讲话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作者提到最初保守派不想公开他的讲话,但还是出来了。

      这些就是中国由穷变富的过程。但是南巡讲话之后那段时间中国取得的成就和2003年以后中国在世界上表现出来的力量相比微不足道!这种巨大的力量不但中国近几百年历史上没有过,世界范围内其他国家也从来没有过,这是一个完全不同的巨大力量,也是为什么说中国要震撼世界。

      这种力量是从哪来的呢?作者将在下一章说明,它来自于中国的众多人口。

    • 家园 马葫芦盖

      呵呵。老兄是哪里人啊?这个叫法俺是第一次听哩。

      俺那里叫下水道盖,或阴井盖。

      花之,一般这样的文章在河里受花没那么多,

      既然如此,俺就狠砸花。呵呵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