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枪和血案 -- daharry
美国人持枪是有历史根源的。一方面应该是早期自卫需求,住的分散,还没什么政府,警察什么的。所以要自己保护自己,枪是必须的。另一方面,可能还有另一个原因。私刑。如果法律或者政府行为并不公正,有一个把枪,完全可以搞私刑。而私刑在美国曾经很普遍。政府的公共服务,包括警察,让枪支的作用非常小了,慢慢的变成了文化。但是如果全面禁枪的话,可以会导致普通民众受到犯罪侵害加剧。毕竟有枪,就是一种平衡。没枪,就要建立新的平衡,其中的代价可能会很大,远大于禁枪的好处。
所以控枪,而不是禁枪,可能是一个好的选择。
另外,对守法的人来说,使用枪支可能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刑事上没责任,民事上可能会赔大钱,所以也会比较谨慎。
枪支和案件,其实不在于是否禁枪,而在于政府是否能够有效的管理。如果政府不能提供有效的治安环境,禁不禁枪没什么太大区别。反之,如果政府能提供有效的治安管理,禁不禁枪只是取决于历史惯性,也不是大问题。
至于疯子嘛,哪里都有,有点特殊。
不好!村霸没了,农村的私人武装出来了。现在村霸还怕公安,多少还有点收敛,到时候怕是公安给私人武装告饶了。
人家有手指头,也存在学会打枪的可能的。
普通村民能有枪,那村霸的枪不是更多更好?或许村民被欺负得惨
大致就是一帮人,受教育程度不是太高,保守右翼分子,职业以农民为主,一般是教徒,排外,很多是种族主义分子
村霸做事的时候也会小心不少,不会去把人给逼急了。
还有,村霸不是以杀人为目的的,杀了人对他们不利,村民老实而且听他们才是他们想要的。
就像伊拉克的导弹对美国没有任何威摄力,虽然美国也会死人,但中国的原子弹就不一样,美国不敢随便入侵了。要是给伊拉克原子弹,看美国敢不敢入侵?这个也是美国一直制裁伊朗,不然伊朗发展出核武器的原因。
美国一个70岁的老太太能够打死一个年轻的悍匪( http://www.examiner.com/x-19303-Dayton-Crime-Examiner~y2009m10d23-70-year-old-woman-kills-intruder-in-Ohio ),没有枪是办不到的。刀的威摄力就太小了,呵呵。
要知道农民的人口基数实在太大,即便是9亿中有百分之一是别有居心的,那么我们这个社会的享受较高生活质量的那一部分人可能真要掂量掂量了
美国的穷人也会有枪,但去枪杀中产阶级的事情也不多见,现在总体也算安全,我在美国也很久了,没有觉得有危险的。
但从一个状态到另外一个状态可能就会出大问题,中国开放枪禁跟美国禁枪都会发生大事情。常人的生活方式都会改变,比如很多美国人没有枪的保护,就不敢住的比较偏僻;中国人也会缺乏安全感,人与人之间会更冷漠等。
有钱有权有打手,还需要枪吗?
题外:《白毛女》是为了政治需求而创作的,里面的情节还需斟酌,比如杨白劳为什么借高利贷? ( http://www.xici.net/main.asp?at=1&url=/u15223815/d86293342.htm )
黄世仁的爷爷黄运全,本是一个老实贫农,经过一辈子的省吃俭用艰苦创业在四十岁的时候买下了十五亩薄田,然后辛勤劳动惨淡经营最终将105亩地传给了他的独生子黄起龙。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黄起龙念过私塾知书达理,聆听祖训秉承父业,低调做人,几十年来,将黄世仁的爷爷黄运全留下的100亩地扩大成千亩良田。并且有了仁,义,礼,智,信五个儿子。
黄世仁是长子,自然接了父亲的班儿。黄世仁自幼好学,学历至相当于现在的高中。黄家五兄弟在当地名声颇好。黄家仁人善心,经常赒济邻里,行善积德。在当地是有名的黄大善人。黄世仁有一妻七妾,儿女成群,家庭和睦。(当时的法律允许有一夫多妻,黄世仁的婚姻状况不属于违法也在当时的道德规范之内)
杨白劳,黄世仁的发小儿(结拜),杨白劳的父亲杨洪业是当地有名的豆腐大王人称杨豆腐。杨家豆腐以质好价廉著称。杨洪业将他的豆腐事业传给他的独生子杨白劳之后,于41岁英年早逝。杨白劳承接父业之后,辛劳程度超出了他当公子时候的想像。又染上了赌瘾毒瘾,豆腐事业从此一路向南。当地百姓都很看不起他。
大春,贫农,一个小痞子,无赖。
喜儿,杨白劳的独生女儿,一个喜欢吃豆腐的胖懒妞。
白毛女》把黄世仁描述成为富不仁横祸乡里的恶霸,强抢民女强奸喜儿最后在人民群众的吼声中被打压了。杨白劳因欠黄家巨款无力偿还喝卤水自尽,喜儿据说在大山里呆了若干年须发皆白最后被大春救出。大春参加革命结束无赖生活。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事实: 黄世仁在杨白劳欠下巨额赌债无力偿还又遭债主追讨的时候立字据借给杨白劳大洋1000元(相当于现在的10万人民币)然后又收留未成年的喜儿。杨白劳欠钱躲债吃喝嫖赌无脸见人最终误喝卤水不治身亡。黄世仁念在同杨白劳多年的情份上厚葬杨白劳并且收养喜儿。
看看"白毛女"创造者杨润身自己的回忆,"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在情节上提出了不少有见地的再创作建议。如,歌剧中的杨白劳是腊月外出躲账,但杨润身清楚地记得,当年他父亲是拚死拚活挣够欠地主的利息,主动向地主还息。按照统治阶级的规矩,穷人还清债息就可以安度春节。剧中杨白劳、喜儿、大春三个劳力,完全可以还清黄世仁的债息,躲账有欠真实。杨润身就与两位编导商讨,由杨白劳躲账改为主动还息,但黄世仁为霸占喜儿,强词夺理,要求本利全还,逼杨白劳走上绝路。这样一改更加接近生活的真实。"完全没有对事实进行调查,仅凭自己的革命忠诚,就颠倒了杨白劳欠债不还的基本事实,又把为富不仁的帽子扣到黄世仁头上。
听到枪声后,大家都原地准备。这样就不会有人去帮助受害者,和现在的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