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原创】这是什么世道之三银行也骗人 -- 锦候
这是什么世道之三银行也骗人。
那会儿刚到加拿大没多长时间,有一天偶然和房东说起应该开个银行账户,手里有点现金,老放在鞋里面怕沤坏了。房东说了,你要是钱不多的话还是放鞋里面好,多了挖个坑埋起来,反正怎么的都比存银行好。这的银行服务费贵的厉害,抢钱一样。这个倒是新鲜,在国内可没听说过我存钱还要收费的。这房东对银行那么大火也有原因,他们是开菜店的,大概那个账户有些特别,服务费也就多。每天见钱的事情,来来回回去银行的次数也就多,这收费的机会也就多了,简直就是拿了钱送上门请别人赚的意思。所以提起银行就咬牙切齿倒也不奇怪。不过这地方没个银行账户可也不行,很多事情他现金不让干呀。
好歹问了个大概,找了一天有空的时候,拿了钱,带了证件直接就奔了皇家银行了。英文名称是:Royal Bank Canada,简称:RBC,这家银行是加拿大6大特许银行之一,大概是去年吧,我看报上说它的总资产仅次于帝国商业银行(Canadian Imperial bank of commerce, i.e. CIBC)。这里的银行开户是由专门的financial adviser 负责,不能直接在柜台上办理。这些financial adviser 看样子是比较高级的一群,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办公室,混到那一步看来不容易。银行接待处的大妈很热情,跟我说:“你得先预约,现在所有的financial adviser都在忙,没人有空,你要不在那旮旯傻坐个半个一个小时的碰碰运气。” 大妈您真逗!要是这会儿在这的是二十年前您,我站个一半个小时的也不打紧。现在吗,我还是约个时间下次再来吧。
回家的时候想想家里没菜了,多走了两步,就到了一个大姐家。闲聊了两句,说起今天去了银行的事情,大姐说那家银行她有个熟人,是个financial adviser,可以通过她了解一些情况,看看哪种账户比较适合我。那是太好了!不管到了那里有个熟人心理总是踏实一些,再说了我们中国人就是要这样互相帮助嘛!
“你见了她可别瞎说,她是台湾人,我们之间回避这类的话题的。”
这可没想到!
当天在饭桌上定好了,大姐这先和那个女的联系。我还是照约好的时间去银行办理开户的手续,大姐到时候和我一起去,免得我被人骗了!这银行在人民群众心目中就这形象。第二天大姐就来电话了,说那个女的出差了,一时半会儿会不来,我还是先去开户。
过了几天,按约好的时间,大姐陪我去银行开了户,接待我们的是个白人的小伙子。进了办公室他询问了一下我的情况,就推荐了几种package让我选;重点推荐了一种针对学生的package,我听着不错,大姐也觉得好,就定了下来,我签好了文件。小伙子很快的就把相关的手续搞好了,出门的时候我已经是个有几百块银行存款的人了。这个student package是每个月收$3.5的服务费。每个月可以开20张的免费的支票,及其他的一些服务。 我听了有些心疼那$3.5,这个服务费国内可没收过。不过也由它了,资本主义嘛,好不好的大家都这么过着,也确实没人请我来受这份剥削不是。
没几天大姐来电话了,说那个女的回来了。让我抽空和她一起再去银行一次,大姐的意思是介绍我认识她,以后有什么事情可以找她。我虽然觉得多余,我能有什么事情?我一个月大概只会去银行两次,存钱和取钱,月头存,月尾取,来往的数目也少得可怜,这种情况在未来的3,5年内怕是没什么变化,确实没什么必要找finance adviser,就我那钱数给人说我都怕人笑话。但是大姐盛情难却,我也乐得多认识个人,这还不知道那片云彩下雨哪,多认识个人总没什么坏处。可是没想到呀,没想到,遇人不淑这种事情不光是发生在女人身上。大老爷们也能出事情呀。
到了那到没费什么周折就见到了人,那是个40岁上下的台湾女人,职业女性的打扮,中等的身材,很职业的样子。怎么说哪,我在国外看到的很多中国人,我能给他们的评价就是很职业的样子,这个不是褒义词,也不是贬义词。外国职场上,我见到的老外大多很随意,不是工作上随意,是他们的言谈举止,很随意,一种在自己家里的随意和自信,而少数民族的员工大多都没那份味道,很多时候都是很职业的样子,甚至是开玩笑的时候,个人感觉而已。
看样子她和大姐蛮熟的,进了她的办公室两个人嘻嘻哈哈的聊得很热闹。后来知道大姐也是去银行办事的时候认识她的,她们做顾客服务这类工作的总能让人有宾至如归的感觉。女人之间什么时候都是不愁话题的,一来二去就熟了,倒也谈不上什么深交。不过了解一下怎么开户,开哪种户头好一些,是绰绰有余了。闲聊了几句,大姐介绍了我的情况,问她的意见。她查了查电脑,说对学生就是这种了,最便宜的,没有其他更便宜的了。临走她给了张名片,章仕秋,financial adviser,说有什么事情再找她。我道声谢谢出了门,说实话那时根本没想过要再去特意找她,来见她我都觉得多余,可当时的我怎么也不会想到这么多年后的今天我仍然忘不了这个女人。而且对有件事情百思不得其解,百思不得其解。
(待续)
这是什么世道等了那么久才是第三回。。
没想到还是个坑
拍拍土出去了
相比之下我这里还好,学生账户一切手续费用全免。
百思不得其解?那就大家一起解解,说的我有点好奇了。。
俺的胃口已被吊起来了。
去锦兄老巢转转看,这是什么世道之一,二,那个Virgin 篇也在里面吗?
刚来时,我说开个帐户吧,就随便存了几百块钱进去。
也没怎么用。
等半年后一看,不但一分钱利息没有,还少了好几十块!
怎么回事?
原来,就是这个每月的银行收费闹的!
问了才知道:要保持每天在1000块以上才免收这手续费。——您倒是早告诉我啊!
这算不算骗人?!
其他银行的基本cheque account存款超过一定数额,费用就能waive掉了.感觉还是CIBC或者TD好点,ATM和营业点也多点
记得当时是,有direct deposit就可以免掉,没有balance的限制。
现在银汉开户都是给俺送钱,没钱送的银行,俺还不开哩。呵呵
那还不如试试HSBC啥的。
然后把这些骗子们统统炒了鱿鱼
中国人民都该去加拿大受受教育体验体验资本主义的大资本家的生意
不过在瑞士银行存钱似乎还没有要开户费,而且学生帐户有利息优惠。你来瑞士存钱把
这是什么世道之三银行也骗人(2)
(这件事情是个人真实经历的记录,里面的相关人物确实存在。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人名我做了改动,时间;地点我再考虑一下是否给出。)
加拿大普通人常有的银行户头大概有这么几种,checking account,这种户头大概是相当于国内的活期存款户头。好处是可以随时的存取,缺点是利息低,一般来说服务费绝对高过利息。当然如果你的本金是百万英镑那就不好说了。不过要是有人在这种账户里存了百八十块的,而且一半年不加理会的,最好就别再去想这笔钱了,全都给银行交了服务费了,弄不好还倒欠出银行多少钱来。不信你可以试试,怎么说哪:就是开银行好过抢劫。银行在老外的眼里可绝对不是什么好地方,我曾经和我的房东开玩笑说,我给你交租,你给银行交租;我欠你房租你赶我走,你欠银行的钱它也赶你走,大家的处境差不多。加拿大很多人做了一辈子就是给银行还利息罢了。
另外一种常用的是saving account,大概是相当于国内的定期存款户头。好处是利息高,缺点是必须一次性的把一笔相当数目的钱存入,并且在一段时间内不能使用。这段时间可以是三个月,半年,一年,两年,等等。还有一种比较常用的是investment account这种账户是用来通过银行的相关机构买卖有价证券的。
我当时开了一个checking account,这种账户的一个特点就是可以开支票。加拿大对现金的流动控制的比较严,支票在日常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每个人的工资都是一张支票,大家拿了就去银行存了,才可以换出钱来。这样设计大概是为了减少货币的流通量和税务监督的原因,有它的好处,但缺点也比较明显。大家手上都没什么现金,什么都用支票,我曾经收过一张30块的支票,为了这30块还得去一趟银行。所以逃税在加拿大是一件技术含量相当高的职业犯罪行为,不是什么人都能干好的,逃个几万块税务局就满世界的抓人找钱了,那里容你逃到上亿?小赖在这里一赖差不多10年也不是没原因的,这个逃税几十亿,在加拿大人脑子里确实没这个概念,这玩意儿在他们心目中难度太高,已经不是可不可能实行的问题,而是彻底的超出他们的想象力;而且小赖那长相模样,怎么看也不是聪明绝顶的那一类人,让他们相信这么一个人竟然能逃税十几年,几十亿什么的确实有难度。话说回来,国内的金融和税务体制的混乱确实也到了一定的水平,不彻底的改改这以后的问题会越来越多。
在这里手上拿一大把现金的事情比较少见,911后更是出台了超过1万块现金必须说明来源的法律。现在流行的说法是只有毒贩和恐怖分子才使用大量的现金。我曾经在银行里面亲眼见过一个国内来的女的要存1万元加币的现金,结果被银行的职员盘问钱的来源。问来问去的那个女的火了,说不存了,让银行把钱还她。银行息事宁人把钱给了她,了结了这事儿。按法律,银行是要报警处理的。所以提醒国内来的各位,没事儿就别拿了现金到处乱跑了,容易被抢不说,再让警察当恐怖分子给办了,这乐子可就大了。
这个checking account加拿大几乎每个人都有,没什么特别的。每个人的区别就是每个月的收费多少,可以开多少张支票,以及每个月可以在提款机提多少次款,每次提款的金额是多少罢了。我的账户是每月$3.5的服务费,每个月可以开20张支票,超过20张的,每张银行收$0.5元的服务费。每个月可以在开户的那个营业点的提款机免费提20次钱,其他的营业点大概是20次,超过这个次数每次也要交服务费。每次提款数目不能超过500元。这些条件对我来说是绰绰有余了。
这次开完户后不久,为了申请信用卡的事情,我又去见了这位章仕秋女士一次;没花几分钟就灰溜溜的出来了,条件不够回头再说吧。这之后再都没见过这位章女士,现在想想那大概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和她单独谈话了。
再次听到她的消息是3,4个月后,那天我又去大姐家吃饭;一进门大姐告诉我说那位章仕秋女士给她来了个电话,是关于我的。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