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文化祭】“文化祭”是什么东东 -- 冰冷雨天
变人真多
这大概就是偶们旮搭的“OPEN DAY”吧。
男校生比较容易犯傻出事,女校生则比较不敏感。朋友孩子上高中,高中老师说,新来女生原来中学是混校还女校,老师一眼就能分辨出来,是女校毕业生比较小女儿状?错了,不修边幅粗声大气的,一定是女校毕业生!和尚会心笑曰:然,我家小女就是女校生,我就老说她傻大个儿少小女儿气,有次她邀俩同学来家里做Project,从此我不再说她了。呵,那俩女同学一色高头大马,打扮之中性,简直象帅T,相形之下,小女总算看来还比较女孩一点了。有次去女儿学校参加活动,经过一教室,只听得里头齐声一吼喊口号,声音颇低沉豪迈,探头一看,一屋子面孔黝黑身穿警察式制服的女生也!当时骇笑:“这也算女孩儿?”女儿立即抗议:“不许嘲笑我同学!她们是学生警察俱乐部的(指课外活动组)。。。”只有在毕业班的“淑女之夜”上,这些女孩才让老师耳目一新。自然,那身晚礼服、手袋、皮鞋,那顿晚餐,还有之前的礼仪课程费用,都得由家长口袋挖破一小洞的。
“整理整理”这张,
是贾妹妹在化妆啦?
当然最后那张“啃”的,就更是……噫,那不是更,强!
这儿的字与“文化祭”没什么直接关系。现在“文化祭”有成为中华子民相聚场所的趋势。上面画面中央坐的全是咱们中国鬼子。人不算很“寥寥无几”吧。这里不全是来自大陆,也有从香港台湾来的。不管是出生在大陆,香港还是台湾,也不管他的政治信仰,就文化来说,全是中华子民.和承认不承认,要独不要独没有关系。自然而然地就会坐到一起来,起码坐在这里的全认为是一个祖宗的子孙。信奉“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信条,这没有办法,祖宗给了这个遗传因子。
小冰刚进去那会儿,好像没有咱中华子民,就零零散散能见到两三个似乎是鲜族人的名字。老华侨们不上这儿来,他们有他们的“中华同文学校”。但是同文学校有个问题,就是只有初中,到了高中还是要上鬼子学校,老冰想了想不如直接上鬼子学校。
咱中华重视教育,就先帝爷动用无产阶级专政废除教育,想整出七亿文盲加流氓出来也没成功,照样大家偷偷地读书,更加不要说现在了。
新华侨比老华侨要开放些,可能与新华侨本身处于一个被开放的环境有关。因此新华侨到了孩子要上中学的现在都很重视这个所谓名门中学的问题。名门大学当然好,但日本是一个社会关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资源的封闭社会。在这种社会资源的来源方面,中学的重要度甚至超过了大学。在日本的朋友可能都知道的“村上基金事件”的主人公就是这所学校毕业的。事发时《读卖新闻》曾经专门发了一篇专稿谈这种派阀关系,一下子点了包括东京的开成,麻布这几个学校的几十个人的名。他们想干什么事的话,就没有什么因素能够制约他们了。就算是有法律的障碍,他们也有能量把这倒霉的法律给修改了。像上次村上所触犯的法律,其实就是他自己制定的。
新华侨们在举目无亲的异国他乡经历过的痛苦和烦恼只有自己知道,总希望自己的后代能够更轻松地在社会上进步。小冰上中学以后,老冰们就成了咨询中心,负责回答有关考中学的技术问题,比如哪个补习班的哪个教室好什么的。现在中国鬼子也人逐渐多了起来,光老冰负责答过疑的就有了三四个,还有一两个怎么看名字怎么是中华子民的,就没有能找到人,更不用说应该还有入了鬼籍,从名字上看不出来的了。
这么多人中间不全是现役的,还有几个其实孩子还在小学四五年级,这次带来来是“体验”生活的。一位刚从美国过来说的最有意思,他说原来以为美国没有东方式的“名门中学”概念,后来才知道那是他不知道。所以一到日本就赶紧打听这地界的“名门”在哪儿,领着孩子就来看热闹来了。
那是当然,什么地方都有所谓“名门”。但是和基本上不是阶级社会的日本不同,欧洲美国是彻底的阶级社会。他们的“名门”是属于他们的名流阶级的,和一般人没关系,不会对一般人开放,所以一般人不知道。而日本没什么阶级之说,基本上能做到“有教无类”,只要你能考上,没什么特别的限制,所以大家起码都知道这些个名字。
看起来这里的中华子民肯定会逐渐增多起来。希望我们的祖国更加兴旺,更加牛B,可以让我们聚在一起更加大声地讲中文,时不时还要“靠”上一下。
(土鳖辛苦了)
日本特产是也。
没想到小冰居然还是是村上的小校友。
到哪儿都有这号人哪~
沉迷于网络/动漫/游戏世界的人,不善跟人交流,生活在自己的幻想世界
中文一般喊宅男腐女
现在在日本已经成为很严重的社会问题
不过其他国家也有
小邓同志倒是好啊,啥都没整,就出一堆文盲加流氓
小冰上的是滩中啊?厉害厉害
也花小冰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