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谈谈核电 -- 不是老陈
即使不考虑建设费用的话,美国核电成本是6.7美分/千瓦,煤电只是4.2美分/千瓦
差不多也就是地球年龄
现在应该是原来的一半
够不少的了
俺脚得俺在河里主要是后卫的干活,以破坏他人的精彩作为个人价值
这一句阐述铀的两个性质简练又明白,但是细节上有点外行
dU弹所属穿甲弹类型的全名叫做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它是一种动能弹,毁伤机理是通过“扎穿”装甲而不是烧穿。之所以叫贫铀弹,是因为动能弹穿甲性能关键的弹芯是用铀238材料制作的。弹芯材料比重高,就能击穿更深的装甲。另外贫铀弹芯在击穿过程中处在液相时会发生所谓“自锐效应”,相比于传统钨材料弹芯越磨越钝来说,这也是采用贫铀的一大优点。
至于铀可燃的特性,主要是用在击穿后的毁伤上,期望弹芯击穿后能引爆车内弹药,杀伤乘员。不过这个功能基础完全建立在击穿上面,可以说是锦上添花的优点。
另外您引用的穿深数字是30厘米,这个也有点说道。
有矛必有盾,穿/破甲弹的性能如何,主要看它能穿多深的装甲。战后各种材料装甲层出不穷,为方便比较,所有装甲的防护性能都被换算成相当的匀质轧制钢装甲,同样所有穿/破甲弹的穿甲性能也用能穿多少毫米的匀质轧制钢装甲表示。
常识告诉我们同一穿甲弹入射倾角不同,穿甲深度显然也不能一样。所以比较穿甲弹穿甲性能时,通常使用90度也就是垂直入射的数据。您提到的数字是贫铀弹30厘米(也就是300毫米),这个远低于一般穿甲弹的垂直穿深(即便是钨芯穿甲弹也有四五百毫米),可能是60度入射的穿深。一般来讲,贫铀弹穿甲性能比钨芯弹好,粗略估计应在六七百毫米以上。另外,由于美国主战坦克使用人力装填,他们用的穿甲弹都是整装弹,弹芯长度可以比分装弹做得更长,其穿甲性能还可以更高一个水平。
西西河是股市基本面的最佳研究地。从稀土,到核电,高铁,或者以后还有发电设备和海洋高端制造。这篇文章,葡萄核电方面的片言只语,记得还有一篇核电的详细帖子,可惜忘了出处了。早想感谢了,今天有人顶起让我找到这篇文章。
乏燃料后处理的产物,由于钚同位素的影响,重复次数不能超过两次。
主流的钠冷快堆由于钠的易燃和钠水反应,钠对不锈钢材料的腐蚀问题,钠的正空泡反应系数安全性很难在短时间突破。而且快堆燃料后处理的难度比压水堆更大。而且快堆的造价是同等容量的压水堆的三倍,而生产钚的效率并不高,除却维持自身消耗,很难支持同等容量压水堆的运行。
不过超临界水堆如果能做成快中子的,无论经济性还是技术继承性都比钠堆强。钠冷快堆目前的比较有前途的是嬗变销毁热堆的次锕系废物和长寿命裂变碎片元素。
超大上有个帖子专门说这个,我看了以后,觉得钚金属的加工该怎么弄啊?
燃料不需要大量的消耗了
锅炉的辅机也不需要了
还有哪些地方增加运行成本呢
前些天接触了广核的人
向我大力宣扬的核电一个优势就是运行成本低
搞不清楚到底哪个对了
废料放射能功率相对低得多,而且主要以α、β、γ的形式释放。有些废料可以经过化学处理,提炼出钚之类的有用燃料,不过那是另一个范畴的事情了。
回收钚用于MOX燃料,回收铀进行再次浓缩都是很普遍的——经济性不如一次通过循环但是后处理可以减少需要地质处置的废料的量。
回收铀含中子毒物U236,需要提高浓集度,MOX燃料的经济性还可以,但是钚毒性太大还有核扩散风险,用在压水堆中不恰当会导致正反应系数导致不安全,所以只有欧洲日本这种铀资源少的国家用得多。
二回路的水泵发生故障后,二回路的事故冷却系统自动投入,但因前些天工人检修后未将事故冷却系统的阀门打开,致使这一系统自动投入后,二回路的水仍断流。
一回路温度压力过高后卸压阀卸压后有没有回到原位,操作人员又没有做出正确判断切断了自动投入的应急堆芯冷却系统,一回路水损失殆尽,堆芯就化了
根据美国的数据,运行成本核电和煤电差不多,高于天然气发电。但是核电燃料成本很低,建设成本非常高。综合下来,煤电或许更经济一点。核电比天然气经济一些或者差不多。
说核电的运行成本低可能有些误导。核电的竞争能力取决于化石燃料价格。
核电的技术复杂,安全要求更是高,整个系统维护成本还是比较高的。除了日常维护,常年运行后,反应堆的部件更换非常复杂昂贵。
就像石油一样,上个世纪7-80年代就说石油储量只够全世界用50年,到了今天,还是只够用50年,反正永远只够用50年!
是不是地球的资源远不想我们想象的那样贫乏,只是利益集团为了确保收益的一种手段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