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国军“空军罢工事件”(上) -- 王外马甲
本来是“智”字辈,可抗战时几兄妹都把“智”改成了“志”,意思是立志报国。抗战后有的改回来了,有的没改回来。所以我也糊涂了,不知道该用哪个字才好。
抗战前的37年,国民党宪兵已经发展到十个团、四个独立营、一个特务营、两个特警队。抗战期间,在谷正伦的经营下,一度补充到四十个宪兵团(长沙大火后被枪毙的文重孚是第五团团长)。
47年,宪兵部队有三十个基本团、三个补充团另三个特别营,还有一个宪兵学校。
全国解放时,国民党宪兵部队有的被歼灭,有的被改编(如沈阳第六团、江西第八团、湖南第十团、铁路第十五团、浙江第十六团),有的起义了(如四川第十四团),当然也有顽抗到底全部“牺牲”的(山西第二十五团)……先后到台湾去的有第四团、福建第三团、海南岛第二十六团、教导一团、教导三团。
大概如此。
现实中的幽默总比编出来的幽默更幽默。
属于空军管理
要是炸了就更好笑了..
相映成趣,相映成趣!
国民党宪兵除身体健康、五官端正外还得有初中文凭(当年可算是大知识分子了),升迁又极慢,混了多年往往只是一士官,有受不了的,逃跑出去干陆军,几年就成了连长,发现后抓回服刑。
文革时,有地方定在国军当过连长以上的是历史反革命分子,而对宪兵是个兵就是历史反革命
就好像那个84师?
这样的人要升快了,更乱套了。
也就是打天下时要用,到坐天下时如果还不改,该让他歇歇了。
请大家参阅《兵器》2007年第七期57页,图片说明“中美联合大队少校飞行员苑金涵曾参加1937年8月15日杭州湾大空战。身后是他的新座驾——P40N战斗机。”站在正常审美立场上,苑少校还是一表人材。当年的这场“罢工”要是开个记者说明会,肯定是发言人!没跑!
“五万多人,三天就被消灭光,就是放五万头猪,叫共军抓,三天也抓不完……
以前有印象,八一四空战的结果是三比零,既然是零,就应该没有被打下来的中国飞机呀。
为了准确起见,查了查,别说,八一四空战还真有掉下来的中国飞机,不过说是油料耗尽迫降的(不是被打下来),飞行员叫刘署藩,当时牺牲了。还有资料提到因油料耗尽迫降的还有一架,飞行员叫金安一,人和飞机都是轻伤。
继续查,发现八一四那天,不是仅有一个高志航率领的空军第四大队的“笕桥空战”,其他中国空军也有主动出击、轰炸日军的,被击落、击伤的不止一架,不过飞行员名单中没有苑金函。而且有资料明确说苑金函是高志航率领的空军第四大队的人,八一四那天参加的是笕桥空战,机号是2108。
网上还查到,《人民日报海外版》2005年9月9日 第四版,居住在美国旧金山的82岁的谭拓漠先生写的一篇《抗战中的“中美混合联队”》,其中提到:
苑少校是位传奇式的英雄人物。他左耳郭上有一个一分硬币大小的缺口,那是在1937年8•14笕桥空战中受的伤。在与敌机激战中,战机被打坏,他跳伞正巧落在敌我对峙的无人区中。他拔腿向我方防线狂奔,日军步兵集中向他射击,射穿耳郭,幸免于难。
估计王外马甲的那段描述的来源就是谭拓漠先生的这篇文章。但我估计,谭拓漠先生的这段描述时间有误,综合有关资料,苑金函在八一四笕桥空战中应该没被打下来,苑金函的那次经历应该发生在八一四笕桥空战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