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我见过中国所有顶级的风洞 -- 梦回青城
可惜没有去过。。。可能由于专业的缘故,我比较偏向高速风洞
我认为的“顶级”风洞,都是高速风洞
但是我见过很大的(可能当时是亚洲第一)低速风洞,同济的应该没有它大
现在怎么样,我就不知道了
听说过水洞。。。不过那却是用来研究水作为流体的性能的
你说的小尺寸模拟,是应用在什么领域的?
谢谢赐教!
希望能很快从新兵营毕业,去各大分区捧诸位大佬们的场子
这要是出了触电事故,那可不是闹着玩的。。。那里面管电的那个人胆子可真大
或者说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的“境界”吧,搞工程的人对此最有体会了
不过你说的这个穿甲弹的故事,很有意思。。。最后的这个解决办法,好像就是聚能穿甲弹的原理(软的材料在撞击后凹陷变形,结果成了一个能聚集能量的机制)。“聚能穿甲弹”的原理是二战前一名德籍捷克弹药专家发现的,就是说一个(反)锥形装药的弹头由于能量聚焦效应,能比一般弹头更有效的穿透装甲。目前伊拉克反美游击队开始自己搞简易的聚能穿甲路边炸弹(也叫“成型弹药”-shape-charged munition),说起来也很简单,就是锯一段大钢管(伊拉克产石油,我想各种管线肯定不少),焊死一头,中间填上炸药,另一头扣上个凹底的“脸盆”,把“脸盆”的那一端对准目标,就成了一个威力巨大的路边穿甲弹,据说目前世界上没有什么装甲能抵得住这家伙的一轰,连美军主战坦克M1A1也不在话下。。。呵呵,有时候工程上的小办法,真是威力无比阿
不过现在美国又搞出了一种如你说的我们军工最初的思路的那种穿甲弹,不过用了火箭加速的办法,所以在一定距离内是目标越远穿甲效果越好
单晶硅的那个故事,大概是由于当时对晶体生长的原理还不甚了了的时候吧?和那个造玻璃的故事有异曲同工之妙
不知现在我们中国的单晶硅生长技术怎么样?原来听说上海的硅酸盐研究所很厉害,他们能长出世界上质量最好的某种晶体,专供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的粒子对撞机使用(用在收集粒子踪迹的晶体传感器上);照理说也能作出最好的单晶硅吧?
但是我也知道能长出工业级供芯片fab用的直径达300mm的单晶硅的实验室/工厂世界上没几家,好像德国有一家?美日的肯定也有
隔热效果要很好
雷诺数(Reynolds number)与流体的特征尺度成正比,与流体密度也成正比;所以如果特征尺度小的化,为了维持雷诺数不变,就要加大流体的比重
老式硬质穿甲弹前头要有风帽被帽是190几年就有的,用在舰炮上……
当时的4英寸口径的破甲蛋通杀所有主战坦克,本朝的问题是高档聚能罩材料不过关,就搞了一批黄金的……后来就引进了以色列的105坦克炮和系列弹药
单晶硅我不懂,这个穿甲弹的故事和现实实在差的太远……
一个大的,两个小的。大的风速一般。小的风速很高。
里面的气味都很难闻。
做了不少工程的,肥的很。
你说的对 就是为了保证雷诺数 保证流体流动结构与测试模型之间的比例和实际空气中的情况可比拟
苏联\英国都搞过大型硬壳飞艇的低成本货运网研究 都搞过类似的东西
啥玩意经受住水银?
那些传感器呢?
通常空气要经过很多级的压缩,压缩以后气体进入燃烧室,这时会遇到在跨音速区燃烧不稳定的问题,那个火焰筒怎么设计,都要求对跨音速的气动特性有深入地了解
当空气速度极高的时候,压气机的效率急剧下降,这就是研制超燃式冲压发动机的动机,它取消了普通涡喷以及涡扇式喷气发动机的压气机
所以涡扇式喷气发动机在亚音速时的效率最高,在高空高速时涡喷式喷气发动机的效率反而比较高
国内科技水平咱又不是不知道。
有时候保密是为了不让别人知道我们到底有多落后。
都懒得说了。
飞艇是靠浮力飞起来的 而且大型飞艇许多是半硬壳的 必须充分考虑变形\风暴
苏联大概70年代搞了不少类似实验 不仅飞艇在里面吹 同比例的飞艇站也在里面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