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我心中的西西河: 前言--穷爸爸,富爸爸 -- 厚积薄发

共:💬50 🌺296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我心中的西西河: 前言--穷爸爸,富爸爸

这段时间河里在热烈讨论如何把西西河做大做好,我有一些不成熟的想法,拿出来抛砖引玉。有些想法我以前在淘客熙熙的一篇小文里提到一些(一个西西河老潜水员的自白),现在那篇文章不会再写完了,没说的话一并在这里说完吧。我主要想写写自己对西西河的期望,如果最后这些期望能够引出对西西河建设的正面思索,就善莫大焉了。因为时间关系,只能写一些短文,逻辑上也不能做到一环扣一环,算是一些随感吧。

月色溶溶在河里开了一个系列,讲的是浙江的小企业如何创业的故事 (月色溶溶:说说我所知道的一些浙江小老板的创业发家史)。其中提到了信息和金融支持对创业的重要性,例如选择什么样的产品作为创业对象。其实创业的冲动和致富的渴望是人人都有的。我太太的一个在中部省份的农村亲戚也有过很多的创业尝试,包括照相,种果树,养鸡,开豆腐坊,但最后都失败了,除了自己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和当地经济落后,信息闭塞,缺乏民间的帮助或政府的扶持有关。

在我个人的理财上,因为忙于学业工作,从来没有仔细思考过一些基本问题,所以对很多东西似是而非。直到有一天读到《穷爸爸,富爸爸》一书(作者:Robert T. Kiyosaki and Sharon L. Lechter ),才有豁然开朗的感觉。其实回过头来看,书中所说的大多是非常自然易懂的道理,但是如果花时间自己去思考整理的话,会花掉不少时间,效果也不一定就一样的好。很多人在求学的道路上也许也有类似的体会:一个东西,一旦你了解了它的本质,它就没有那么难了。但是在窗户纸捅破之前,你总是需要花费一番力气的。这就是师父领进门的重要性,而师资力量不足也正是现在高等教育扩招之后的一个大问题。

东拉西扯了半天,其实上面的感想都来自于不久前的一次“中年危机”:过了而立之年的我,回过头来才发现仍然一事无成,回首往事,不禁感慨--如果当年在做那些抉择的时候,有人多告诉我一些信息该多好啊,哪怕只是一两个小时的经验之谈。这直接导致了我发在龙门客栈的随感--和木道人:写给学弟学妹们

我在这里想要说的是信息的重要性,或者装装深沉,想要回答自己曾经想过的一些问题:穷人家的孩子和富人家的孩子相比,到底吃亏在那里?为什么中国历史上两汉三国期间出了那么多的人才?文革从长远看到底有什么危害?我自己的答案是:知识和经验的积累,以及由此产生的智慧。

抛开富爸爸在物质和社会关系上的支持,最宝贵的财富是他一生奋斗的经验。他在你人生历程的关键节点上会告诉你什么是正确的选择,或者客观的说,什么是最有可能成功的选择。即使是物质上的支持,很多也体现在帮助你获得知识和经验上。例如让孩子上哈佛,或更一般的,让孩子获得良好的教育,就是让孩子多快好省的获取知识和经验,尽快的进入社会角色,开始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积累。所以贪官的子女多不成器,因为他们传递的只是物质财富而没有精神财富。

类似的,中国两汉期间门阀盛行。各个豪门占据了最好的资源,所以会出现袁氏一门三公的情况。当然你可以反驳草莽之间也有豪杰而肉食者鄙,我完全同意,这是我下一篇要阐述的,而且我也反对门阀政治。我只是强调积累的重要性,无论物质的还是精神的。套用天下无贼里黎叔的话,最重要的是人才,而人才是知识,经验,和智慧的一种具体体现。

至于文革,我个人最痛心疾首的莫过于老一代人经验智慧的积累被打断,而且已有的很多没有传下来。例如华罗庚的数学讨论班据说就处在出成果的前夜,可惜被文革生生的打断了。扯远一点,中国古代曾有许多光辉的科技成就,据说日本的铸刀术就源自中国,但最后大多已失传。我个人揣测,这大概和每个王朝崩溃时的大乱有关。

总结起来,从个人角度来看,作为一个普通人家的孩子,我希望在人生的道路上能少走弯路,能够做一个well informed decision maker。说得好听一点,我希望能够向过来人学习,获得他们的经验和智慧。从这个角度来看,我对西西河的第一个期望是,它能成为穷孩子的富爸爸。推而广之,如果要把西西河放到为整个中华民族做贡献的纲上,我个人希望它能够利用网络,完成民族复兴所必需的精神财富的原始积累。

关键词(Tags): #我心中的西西河(当生)#西西河(当生)#拓宽西西河元宝推荐:landlord,喜欢, 通宝推:GWA,特里托格内亚,山远空寒,

本帖一共被 10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talkcc 那里的内容过一段时间就会搬回来。那边重新开始
家园 del
家园 【原创】我心中的西西河(一)斯蒂夫.乔布斯和人民战争

上一篇文章里我提到积累的重要性,希望西西河能够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积累做贡献。现在中国的问题是积累还不够,但面临的挑战却很严峻,一句话:时间紧,任务重。所以我们没有条件通过传统方式来慢慢积累。

什么是传统方式的积累呢?在中国,是通过书香世家代代相传,中国士大夫藏书就是这种代代相传的一种方式;在欧洲,也是以家族作为单位进行积累,看看犹太科学家的传记,他们往往是沿着 父辈 经商致富 -> 给子女提供良好教育 (包括请家庭教师)-> 子女开始出任各种社会角色 (包括科学事业) 的路径走下来的。但欧美国家发展到今天,已经能够对全社会各阶层的人提供良好教育。即使老师不好,还有公共图书馆和各种与过来人课外交流的机会。尤其是互联网的出现,彻底改变了知识传授积累的方式。我读书的时候,参考书只有几本,农村的同学甚至没有参考书。如果老师差,除非你确实天资聪颖,否则很容易流于平庸。这种情况总结起来就是, 当家庭的精神财富积累不足以帮助你的时候,社会也没有多少资源帮助你,这是和我们中国一百多年来的贫穷落后有关系的。顺带说一句,我认为科大的少年班就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集中有限的资源(主要是师资)帮助最有可能成功的一小部分人。当然效果如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斯蒂夫.乔布斯05年在斯坦福大学的演讲《Stay hungry, stay foolish》提到年青时穷得要每周步行很远去吃教堂的免费汤。我没有读过他的传记,所以不知道他到底是如何成才的。但根据我的观察,一个美国人如果想要成才,总是要比在中国容易的多,因为多如牛毛的大学可以提供一般的高等教育,遍布各地的图书馆和博物馆可以提供课外的各种补充,电视广播也有各种节目可以开阔眼界,更不用提互联网。从某种意义上讲,美国在提供教育机会上动用了政府和民间的力量打了一场人民战争,而这就为斯蒂夫.乔布斯这样的人才的出现提供了温床和沃土。

上一篇文章里,我提到我自己反对门阀政治,因为尽管世家望族提供了很多人才,但这是以垄断社会资源为代价的。和总人口相比,这样提供的人才毕竟数量有限。所以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算是提供了一种公开公正的方式。社会发展到今天,对人才的需要无论数量还是质量都有爆炸性的增长。国家之间的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而综合国力的竞争就是比人才的数量和质量。从这个角度看,高等教育的扩招是必要的。而我不看好印度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国在人才的培养上在打一场人民战争,尽管在战士素质的培养上还不尽人意;印度则还在精英教育上陶醉于已有的成绩。

联系到西西河,我期待西西河可以依托网络,进行一场知识启蒙的人民战争。这就要求西西河不能走孤芳自赏的精英主义路线,而应该让更多的人能够从中汲取力量。我不知道铁手的具体想法,但从他宁愿委屈求全也要让国内能上西西河来看,我感觉铁手是准备走网络为人民群众服务的路线的,而这也是我期待的。

关键词(Tags): #拓宽西西河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原创】我心中的西西河(二)西西河标准库

河里IT高手无数,在下班门弄斧,先告罪一声了。

写过计算机程序的人都知道,前人写过的程序是没有必要再写一遍的。比方说我要求2的平方根,我只需要用一个叫sqrt的函数就行了。如果要深究如何写这个sqrt函数,就得用牛顿法求方程 x*x=2的根了。可是对于大多数程序员来说,这个知识是完全没有必要知道的。在软件工程中,常有所谓的标准库,例如C标准库和C++标准库,就是把一些常用的算法,程序,公式收集在一起,让后来人随时可以调用。这样做可以让后来人集中注意力于新的问题,节省时间和精力。相应的,我私下里把西西河称为 The Cchere Standard Library.

现在设想有日本同学/同事向我刁难东海问题,有欧美人士询问西藏问题(入江云:关于和老外解释西藏问题,请教高人),还有很多其他的,如台独,环保,人权。这些事情的背景当然是有国际上妖魔化中国的长期影响,也有咱们自己做得不足的一面。本来普通老百姓不用关心这些,自有政府和专家们出面接招。可惜政府好像经验不足,专家们大多忙着捞钱。而在海外呆过的同胞们也许都有过“倾巢之下,岂有完卵”的切肤之痛,于是想要为祖国辩护一二。可是漂泊在外,整日忙着求生存,哪有工夫去细究这些问题。这个时候,西西河标准库就能提供帮助了。例如对于东海问题,就可以参见抱朴仙人的大作。

这只是涉及到对外文化交流的一面。作为一个真正关心自己国家民族的中国人,有些问题是必须考虑的,有些历史是必须弄清的。很多时候,作为个人是没有力量把这些都搞清楚的。多年前当我初到美国时,从网络上接触到过不少民运人士的“大作”(好像主要是MIT BBS和多维新闻网),其中对中国政府,甚至中华民族的攻击数不胜数。一开始也是很受迷惑的,对于中国要如何发展也很是看不清。但是现在有了西西河的很多文章,要搞清楚一个问题就比较容易,尤其是需要比较深入的细节的时候。维基百科虽好,但不可能特别的深入,更不可能有当事人亲历来的直观生动。

所以如果说我对西西河的第二个期望是它能坚持走群众路线的话,那我的第三个期望就是它能够成为我知识储备的标准库,方便我回答许多问题疑惑,无论这些问题来自于自己还是别人,出于善意还是恶意。这也算是积累精神财富这一空泛口号下的一个具体要求吧。不过,在这方面西西河现在好像已经够好的了,无论是加精华,镇河之宝,还是关键词,博客家园,对已有文献的整理记录都是不遗余力的,所以我只能在此表达我滔滔不绝的景仰之情了。

关键词(Tags): #拓宽西西河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好文!花一朵。
del
家园 说出了很多我想说却因为水平不够说不出来的话。

坚决支持老弟!

家园 支持一下

不过这样的知识库是有立场性的。比如当初的党史系列。

不过西西河的立场基本上也是定的。

del
家园 说的好!

知识和经验的积累,以及由此产生的智慧

俺那一帮侄儿侄女,好几个都已经或正在接受高等教育,可只有一个对我这在外求学的姑姑好奇的问过,国外的生活咋样。因为贫穷,因为落后,因为无知,因为迷茫。从农村走到城市,对从不知道图书馆博物馆是什么样的他们来说已经是很大跳跃了。连姊妹这一辈的也只是问及你身体好吗?而老母已经听不懂我的话语了... 面对这些,我只能长叹。对比行走在瑞典小城镇,一个衣装整洁的六十岁普通老太太讲着流利英语的情况,只能无语。提高科技,提高文化,任重而道远啊

关键词(Tags): #任重而道远 通宝推:厚积薄发,
家园 【原创】我心中的西西河(三)西西河标准库 (补)

前面提到我希望西西河能够作为一个标准库,这是西西河作为文献资料库的一方面。另一方面,我也希望这个标准库能够是交互式和即时性的。例如,在美国大学里,每个正式注册的学生都会有一个电子账户,除了查电子邮件还可以检索图书资料。对于学校订阅的电子学术期刊杂志,通常可以全文下载。这个电子账户在学生毕业之后仍然保留。现在国内的出版业已经相当的发达,许多书籍已有出版,而且盗版的电子书也是数不胜数。但相对而言,学术期刊仍然缺乏。如果在国内的河友需要特定的学术文章而他/她所在的学校或研究机构没有,则可以试试向河友求助。对于在国外的有资源的河友,其实也就是十来分钟的事情。顺带说一下,这也是我支持铁手做大西西河,而且要对国内开通的一个重要原因。

另一个建议来自于我不久前学习C++的经历。因为工作需要,我需要快速的在C++编程上达到一定的精通。一开始我是从Amazon上看书评找书,后来又问过一些朋友,然后是抓着一本书猛啃猛编程。这样效果虽然不是太差,可是也不是太好,因为纯粹讲编程的书,尤其是入门书,东西不一定讲的很透,尤其是当程序需要考虑算法,运算效率,强健性,可维护性等诸多方面的时候。更一般的,我个人的习惯是很多东西要自己从头到尾想一遍,而且希望能从最本质的底层开始搞清楚。这涉及到一些关于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知识(关于这种学习计算机编程的方法,可以参见Knuth的Arts of Computer Programming, 第一卷和Writing Great Code, Volume 2: thinking low-level, writing high-level)。很幸运的是,我一个好朋友刚好是编程方面的高手,他给了我不少的好建议。但有的时候我在想,如果我不是那么幸运,没有过来人的帮助,我是不是又要走很多的弯路呢?后来我在网上查资料的时候,无意中发现了一篇文章,荣耀:C++程序设计的四书五经。根据文章提到的书目,又找到了这样一个网站。这些资料很好的帮助我对C++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尤其是关于语言设计的来龙去脉。而这整个过程也就是前后几天的事情。

引申开来,河里的高人很多,许多人是自己领域里颇有成就的专家,如果大家能够以过来人的经验对新人指点一番,那么后来的同胞们就可以少走很多弯路,高效快速的在学习工作上走上正规。从这个意义上讲,网络把我们作为个人的,单个而分散的经验与智慧连成了一片,达到了1+1大于2的效果。

总结起来,我对西西河的第四个希望是它能够成为一个交互式的,即时性的,和开放性的信息搜索引擎。这是一个虚拟的google,它不光连着网络,也连着千千万万河友的大脑,连着河友们的记忆,经验,和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提炼出来的智慧。

关键词(Tags): #拓宽西西河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挺好的想法。但是,

怎么样和网上已有的references网站区别开来?比如,wikipedia就提供了类似的功能。另外,Google的专题搜索很多时候也能达到差不多的效果。

家园 【原创】我心中的西西河 (四)第二基地

美国著名科幻小说家阿西莫夫曾写过一个基地系列(Urey:闲聊科幻黄金时代三巨头(五)),讲的是在遥远的未来,人类所建立的银河帝国衰亡崩溃后重建的故事。在故事里面有两个基地担负着复兴人类文明的重任:第一基地在明,注重的是物质的力量,即自然科学;第二基地在暗,注重的是精神的力量,即对人脑和精神控制的研究。第一基地知道第二基地的存在,但对第二基地的实质和所在地并不清楚;第二基地是最终的大boss,知道两个基地创立的整个背景和来龙去脉,并通过对第一基地的关键人物进行精神暗示,暗中影响历史的进程。

我在这里提到第二基地是因为阿西莫夫笔下的第二基地很有些互联网的味道(小说写作的时候互联网还远未兴起)。第二基地的成员多多少少的都会读心术和控心术。他们通过个人能力高低选出一些发言人,这些发言人通过民主投票决定大的政策。在需要时,全体第二基地的成员可以将大脑通过精神力量连接起来,或者进行直接的交流,或者把分散的精神力量集中起来,产生强大的力场,对处于场中的其他人发动精神控制或攻击。这个集个人力量于一体而成一个超级大脑的想法在他的另一本小说《Nemesis》中也有出现。

我最初上网只是为了消遣,打发时间。但是在使用互联网的过程中渐渐体会到了它在传播知识,启迪思维,影响人群观点的作用。有一句老话,“无知是可怕的”。人类的进步就是不断的发现更有效的做事的方式,无论是用带轮子的小车代替肩挑手提,还是用流水线代替单个组装。有很多事情,窗户纸捅破了,就那么一回事,但是知道不知道,做事的效率效果大不一样。所以说传播正确的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科学不是宗教,只需要盲信。在传播知识的过程中,为了说服别人,就需要把自己的分析思路摆出来,就像我可以告诉你五次以上的代数方程没有一般解,但是一定要给出相应证明。所以传播正确的识的过程中自然有着启迪思维的作用。

罗嗦半天,终于落到“影响人群观点”的关键点上。不知道大家在网上发贴是出于什么动机,抛开灌水帖,吵架帖,打情骂俏帖(呵呵),真正有含金量的帖子往往传播着重要的信息,英文里叫deliver a message。这里用英文不是我卖弄,而是在英文的语境里,deliver a message有多重含义,比“传播着重要的信息”来的过瘾。例如教宗发表演讲,林肯发表演说,王外马甲写骑兵系列,俺LD河东狮吼。。。带着一点启示录的味道。甚至写写自己的感性世界,谈谈音乐建筑绘画,也是在自娱自乐之余,影响着他人的感情和品味。所以我这里提到的“观点”是一个广义的词汇,包含一个人对具体事物的看法,他的世界观,人生观,情感,品味,不一而足。很多时候,世界观的养成就是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养成的。例如说培养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感,用不着读严肃的东西,从河友的一篇诗词鉴赏就可以得到(aokrayd:穆穆清风至--聊聊古诗) 。我们在发文章的时候,除了自娱自乐,也许潜意识里还有着寻找知音和影响他人的成分吧,至少我自己是这样的。

推而广之,一个人著书立说无非就是想把自己的发现与观点和人分享,或者影响别人,使之与自己趋同,或者希望抛砖引玉,能够引出更好的观点,所谓脑力激荡是也。如果我们真正热爱自己的国家民族,或者不说的那么高尚,只是希望自己和自己所爱的人过得更好,那么一个政治清明,经济蓬勃发展的社会大环境是必不可少的。肉食者鄙的情况古今中外都有,现在的中国更多一些。如果我们想要有所改变,可以献计献策,也可以制造舆论。注意,我说制造舆论绝对不是煽动。(俺最恨煽动了,一点技术含量都没有。) 制造舆论就是把事实和道理一条条的摆出来,让更多的人看到,思考,得出每个人自己的结论。如果我们每一个普通人都能够用现代化的知识武装自己,有一套行之有效的,严密的逻辑推理,习惯于进行批判性思维,就能够减少决策者的失误,让我们的社会更和谐。无论中国实行何种政治制度,它的人民一定不能是愚昧的暴民,而应该是学贯中西的“四有新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这里的文化不只是一张大学文凭,而应包括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纪律则是对大家协商好的既定游戏规则的遵守。(其实共党的很多口号是很好的,可惜现实与口号太脱节,于是大家就都不当回事儿了。)

兜了半天圈子,回到我对西西河的下一个期望。这个期望是它能够成为一个类似于兰德公司的脑库(think tank),让各种思想在这里自由地竞争。在思想交锋的过程中,对参与者和旁观者起到开拓眼界(一句话,信息)和启迪思维(一句话,展示什么是严密的逻辑思维)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讲,西西河是培养现代化人才的黄埔军校,是存在于网络世界的第二基地。它在积累精神财富之余,更重要的是在培养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才。当这些人才遍布各行各业的时候,我们的国家和民族就会因此而获益。

其实西西河已经在这个第二基地的角色扮演游戏中做的很好了。经济管理版的文章就起到开拓视野的作用,相关的争论相信也在向大家展示参与者的思维方式。英雄本色版的雄文对于培养爱国主义那是强过中宣部一百倍呀一百倍。文化百家,春秋史话,清音画苑在潜移默化中改变着我们的情操。至于和投资有关的版面,那是直接产生经济效益了。前段时间倥偬飞人更提到要到新浪开博客,把自己对经济局势的看法和更多的人分享,以此影响国家的决策,避免国家的损失,这算是行动派的先驱之一了。其实这个第二基地的角色,每个网站都有扮演,只不过不一定象西西河那样在各个方面聚集了那么多的人才。所以,我是坚决支持铁手想方设法要留住人才的举措,对恶意攻击,导致人才流失的帖子深恶痛绝。

也许大家觉得我过于严肃了,网络本来就是娱乐吗。我当然承认互联网的娱乐功能,这也是西西河应该大力发扬的特色。但是互联网的威力不应局限于此。在我看来,互联网就象刚出现的火药,火药可以用来放烟火,也可以用来做武器;互联网可以用来谈八卦,购物,下电影,也可以用来传播知识,促进智慧的积淀。宋明时我们与热兵器的失之交臂让人痛心,但是当机遇再次摆在我们面前时,我们不能再次错过,因为西方国家再次走在了我们的前面(参见MIT的开放课程和诺贝尔物理奖得主利用网络向最普通的人传授物理学知识: HOW to BECOME a GOOD THEORETICAL PHYSICIST)。

关键词(Tags): #拓宽西西河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比方说

你需要Journal of Derivative Study第三期第一卷的第二篇文章。这个杂志要付费才能全文下载,如果有河友有这篇文章的全文下载,就能够帮助你。当然,这只能是河友间私下的帮助。所以我没说这要成为西西河的正式功能。其实学术界你有这篇文章,我没有,你给我一份copy是很常见的,只不过不能大规模进行。

家园 恩,现在更清楚一些了。

很欣赏你的这个“西西河标准库”的想法。我觉得要是这个库里的内容能够紧扣西西河的宗旨,围绕“中文”来展开,确实能让西西河更加突出。

请继续。

家园 修改了一下结构,内容没变。

主要是把一和前言合在了一起,然后把后面的文章序号依次减一。明天接着写下面的。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