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纪念西西河开流四周年原创】看书谈 (一)启蒙时代 -- 老马丁
我喜欢看书。 如厕更被我视作阅读的好机会。本月轮到了张爱玲的散文集,看她的一篇《谈看书》,婉婉述来,有趣得腿都看坐麻了(这么说有点亵渎才女加美女的意思,呵呵)。我的才情不能和张女士比,但是想趁自己还记得,写个看书谈回顾一下自己二十多年的看书史。
【稍稍放宽了下美女的标准,呵呵。其实张女士还是很耐看的】
我看的第一本非课本学习类书是反映农民起义领袖的“革命历史小说”,叫《李自成》,第三卷。时间是小学二年级寒假。这书那时刚出来不久,放在单位图书室最靠外的新书架上,好找,醒目并符合我父亲的要求: 一是能读下去。所以书名不能太难,“李自成”三个字那时的我都还认识。要借个《聊斋》我肯定抓瞎;二是能读一个寒假,不烦大人,所以书要有点厚度。如此这般,《李自成》最后就在我的读书史上占据了一个地位,以至于他的作者前几年意外去世时,我还关注唏嘘了一番。
【就是这样的封面设计吧,不过这是第一卷】
【连作者看上去都正气凌然高大全】
书我是看下来了,还算看得津津有味。情节虽然差不多都忘了,但主要人物的名字还朗朗上口,印象最深的不是李自成和刘宗敏,反而是郝摇旗,田见秀,刘芳亮这些小人物。此外,书里有个人,主角们叫他“曹操”,但是作者叫他别的名字(就是罗汝才,曹操是他的外号,但是第三卷里未做说明),这让我抓狂了好久。后来看《三国演义》时曹操同志又出现了,我再次抓狂,当然这是后话。姚雪垠同志尚未提到陈圆圆女士如何腐蚀我伟大革命领袖们的(第三卷里领袖们还在打洛阳),我自然也没有机会过早被明末清初第一美人所荼毒。
读完《李自成》,我明白了看小说的三点要旨:第一,书再厚,也有看完的时候。第二,书不一定要从开头看。第三,字不认识没关系,胡乱念个别字偏旁也能往下看(后来看《笑傲江湖》第三册时看到令狐冲地牢里背吸星大法不认识字,也是如此这般的往下混,我是心有戚戚焉)。
提到看书,不得不提一提我的外公。我的外公本是我母亲的姨夫,后来我母亲过继给他们两口子。我外公很喜欢看书,看的都是最近几百年的白话小说,至49年止。这《李自成》在他眼里不是一本正儿八经的小说,但是在阅读上他还是帮了我许多忙,我很多生字生词都是讨教他来的。
自此我一发不可收拾。《李自成》第二卷一到暑假就给我磨着父亲借出来了。但是翻了翻却觉得没劲,主要是往前看没什么意思,我更关心后面的内容。就像如果有人拿盘两碟的VCD电影让我只能选一张看,我肯定选 disc B一样。于是,二年级暑假,我瞅上了家里的全须全尾的四大名著。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没看完,大部分后来是听广播连载的......
想想广播连载还是很有意思滴......
基本就是当认生字了,故事没有怎么记住,倒写了好几篇的生字表。大约就是因为这个缘故吧,以后就再也没有看过了。
俺是3年级时翻看的,一直也没看全,比较深刻印象的就是一会围城以后,有个大户人家的仆人煮了人的手指汤给主人吃,然后把主人吓晕;另外刘宗敏蹲在地上喝汤吃馒头也很有意思;再另外有个女的有一头很不错的青骡子。其它就忘了。当时还看了《封神演义》的上集,发现呢查闹海原先是那里面的,一下惊为天书,啃了一遍,可惜下集等了一年才看到。
稍晚点的...
同时期的,就是什么"新来的小石柱","不息的浪潮","雁鸣湖畔",等等了...
也经常念白字,反正就是不管他念什么,只要意思懂了,尽管往下冲。
我看的《封神榜》从头到尾都是念的大巨——大臣。
我看书是典型的走马观花型的,六七百页的书一个晚上就搞定,情节人物基本上记不住。如果觉得有趣,或者实在无聊,拿回在重翻,会发现很多不知道的情节,这也算乐趣。
总有新发现么。
认真看的就两部,中文是高考的那几天开始看毛选,竟然看上瘾了。英文的是指环王,一千多页的书竟然看了一个多月。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http://www.cchere.com/article/1145374
《三国演义》那种半白半文的风格,一开始对我而言是够难的。而且刚开始就好几章描写东汉末年的残像,我看得实在是头大,几次要打退堂鼓。但是有外公。他帮我认生字,译句子,记名字,捡线索。还记得外公时常笑眯眯的捧杯茶鼓励我:“精彩部分马上就来。” 或者说:“此人下章就死,不用管他。”这就象小时候看电影一样,一开始认准了好人坏人,慢慢的也能看下去。等看到三英战吕布,我的兴趣就真的来了,外公也开始提醒回顾前面漏掉的细节。这《三国演义》就这样反刍般的慢慢看下去,一直看到三年级的寒假才看完。
三年级的我开始和同学拌嘴吵架,但是那时家里管得严,无法和泼辣的邻居们进行朴素的交流,在校拌嘴的的力度和精度达不到要求。幸好《三国演义》提供了一些弹药,部分的满足我的词汇需要。记得我那时常说的“土鸡瓦犬”(当然原话是关云长说的),四字两词排比,无比铿锵有力的打出去,还是很有气势的。武汉伢看到我的表情,听到那个“鸡”字,自然就知道不是好话。
【土鸡瓦犬是颜良】
《三国演义》提到的人物常常以名称之,我就很习惯两个字的名字。这似乎培养了我一个不太好的阅读习惯:我记名字越短越好。等到诸葛和公孙们纷纷出场,我就有点昏了。根据primacy effect,我只记得最早的那个:公孙只记得公孙瓒,诸葛就是诸葛亮。诸葛亮是和大耳贼一边的,其他两个诸葛谁在吴谁在魏现在也不清楚,而且写这帖子的时候,也没有半分想弄明白的念头。
至此以后《西游记》,《水浒传》都顺当的拿下了。《西游记》是三年级暑假读完的。那经历真的很美好很快乐。就这本书来说,作为一个中国人,我觉得很幸运。《水浒传》也是。我看的是全本,田虎王庆方腊都讨了,前面还有伟大领袖的题词:水浒"是部好书, 好就好在招安, 可以作反面教材。现在看来,他老人家基本上是对的。由于我记长名的问题,《水浒》很多绰号记不下,现在要数一数也就30-40个吧。
我开始在父亲单位的图书阅览室出没了。《说岳全传》,《杨家将》,《隋唐演义》都好看。但是我父亲对我借的书实行严格的审查制度(censorship)。人在屋檐下,这咱没办法,谁让借书证上写的是他而不是我的名字呢。于是很多书(《一千零一夜》,《格林童话》)我只能在阅览室里翻了,这样就认识了好几个同样在阅览室翻书的小孩。他们首先向我推荐的是《东游记》和《南游记》。我呸,这给我打了一剂疫苗:人和人的看书口味是不一样的;看书注意看内容,而不是名字。以后的看书岁月里尽管我多次邂逅金庸著和全庸他们的大作,但是疫苗基本上还管用,没上几次当。
父亲单位的图书阅览室很小,藏书还一半是专业书籍,于是我扩展范围,盯上了我母亲单位边上的几家书店。每次能有机会去她单位,我肯定求着去,很感谢母亲,每次还都能买本书回来。但是限于资金问题,买的很多是低价的连环画(我们那里叫娃娃书)。虽然我看过《三国演义》,还是忍不住被连环画所吸引:那有点枯燥的白话文竟然可以变得如此栩栩如生!张飞真粗,马超真帅,我最喜欢一本就是张飞斗马超。
【找不到连环画版的】
我知道我不可能买齐全套的,没那个财力,所以我挑着让母亲买了些我喜欢章节的,前前后后大概买了10多本。现在这套上美版的连环画已经和粮票猴片一样,成了有价无市的收藏品。
【上美版连环画封面】
父母有时也主动给我买书。有本书叫《三百六十五夜(故事)》,差不多是古今中外小故事小童话小寓言的一个选集,好看是好看,但是没作者没出处,有盗版嫌疑,很多故事记得情节,但是不知是哪位大侠所作。这书按理是让家长们晚上读给孩子听的,据说要读一年。结果父母没时间,我一个月翻完然后读给我的跟屁虫听。
四年级的时候,读书一个最大的后遗症出现了,三年级发现我是假性近视(那时不知道,左眼1点5,右眼0.5),但家人匆匆给我配了眼镜。我成为全校一千多小学生里第一个戴眼镜的,然后就一直戴着,再也摘不下来了。
很庆幸我的眼睛是看书看近视的,而不是玩游戏看电视弄近视的。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老马头像是哪个?长得不象武汉人?
有个同学说曹操就是李自成时代的,我说是三国时代的,最后争得我俩一起抓狂---几乎互瞪眼了。
找找童年武汉的感觉。
我的头像是
正宗如假包换的火星叔叔老马丁!
起点好高啊,整个小学时代我还都在看童话,安徒生,格林,王尔德,还有一套按国别的童话集,我记得有意大利童话,德国童话,法国童话等。接着看神话,希腊神话,埃及神话,巴比伦神话,古印度神话,这又是一套合集。这些书都很厚,还分上下册,看完的确花了我不少功夫。脑袋里塞满一堆乱七八糟的神名,盖亚,Ro,雅典娜,乱战一气~~到了三、四年纪开始看演义类。也看了隋唐,薛刚反唐等,在小学尾看了,镜花缘和西游记,还有水浒。然后就进入初中,武侠和历史的时代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