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有一类战犯叫“参谋”(四十六) -- 俞天任
以前老冰在哪里提过这回事的.
现在,确实实力不够。对付台湾足以,可是想拿美国,还是差点火候。
军工、科技、金融、物资储备、国际环境还没到火候。
知道自己的胃口没有肚子大了。可惜晚了,招惹到自己对付不了的敌手了。
只因有出入故有此一问,这都哪儿跟哪儿的事
‘应该’这么做,但日本如何有这么做的能力,
太平洋那么广阔,日本有多少远洋潜艇能这么干,
珍珠港空袭是可以摧毁一些油库设施,但那是1
次空袭,人家不会修吗?美国二战中拼命袭击
罗马尼亚油田,还都是成百的中型轰炸机在干,
效果仍然一般。日本那些轻型舰载轰炸机,一次
轰炸最多投弹100吨不到,还只炸那么一次,人家
两个礼拜肯定修好了。
我倒是有些糊涂了,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职位叫做参谋呢?同是参谋怎么差别就那么大呢?大本营能护冒进的犊子,就不能护主张谨慎的犊子? 还有日本的军政系统与参谋们倒是一种什么关系呢? 怎么会拿这些无法无天的参谋们没办法呢?参谋们再往上高升不也就是入了军政系统吗?东条算不算“参谋”呢?东条当过宪兵司令应该不是和参谋们是一路,但他们到底是谁在摆弄谁呢?
完全是瞎问几句,老冰有空就随便答几句,非常感谢!
所谓的参谋就是日本在历次对外战争中形成的一个既得利益阶层,因战争而产生了这样一个阶层,而他们的利益的延续和维护也依赖于战争。他们事实上控制着日本的决策权。于是,为战争而战争,为了战争扩大战争,为了延续战争而发动战争,而当战争无法延续的时候,他们的末日到了。
连队(团)没有参谋。
参谋必须是陆军大学校毕业(战争后期有一批陆军中野学校的也混进了参谋行列)。
参谋有参谋的专门绶带,你看我发过的辻政信的照片上有一条从第一粒扣子上到右肩章的绶带,那就是参谋绶带。除了参谋,将官也有绶带,但将官绶带为金色。
顺便打一下八卦。为什么参谋可以像将官一样带绶带呢?其实是这么一回事,参谋常常拿着个笔记本和铅笔要给人讲解,那铅笔容易丢失,就找根绳子挂在肩膀上,后来将官们认为那玩意比较酷,跟着也拉了一条。其实是跟参谋学的。现在是人心不古,连保安都拉上一根。
日军参谋可以不担任参谋而任其他主官,但没有参谋资格(陆大毕业)决不能当参谋,这就是参谋们牛b之所在。
东条英机是陆大毕业,出校门首先从参谋干起,虽然当过关东军宪兵司令,但大部分时间还是在参谋行当混。最后的军职不还是参谋总长吗?
参谋也分三六九等,各作战单位都是以资深高级参谋下属一个一般出身军刀组的作战参谋为中心,辅以几个年轻的情报参谋,才加上在校功课比较差的几个兵站参谋为一个参谋部的。
美國經二戰而延續至今軍事上的優勢,有兩點比較少人提及,是他們的Signal Intelligence及Logistic。隨著資料解密,現已有不少文章及書講當年英美如何攻破德日的密電。但有關他們的Logistics,還是比較少見。
返回正題。在「偷襲」珍珠港前,珍珠港的油鼓差不多全滿。約為四百五十萬桶。這看似很多,但以太平洋艦隊的消耗及從西岸而來的補給問題。Admiral Kimmel已為此傷神。亦因為燃油的約制,他的艦隊出動亦受影響。他說 The thing that tied the fleet to the base (Pearl Harbor) more than any one factor was the question of fuel. 如果日方首要打擊的對象是珍珠港的石油儲存,這四百五十萬桶燃將全被毀。美方的分析是太平洋艦隊唯一選擇是回歸聖疊戈。這樣的話,相信整個1942年,美方都無力在太平洋有甚麼行動。ccheree.com http://www.talkcc.com/thread/1203507
同時間在盟軍控制範圍(指其後並沒有落入日軍手中的地方)內的石油儲備又是多少呢?其中四大港的儲備是,澳洲布利斯班12000噸。雪梨及墨爾本各 8000噸(一公噸約為7.1桶)。Port Moresby 是全沒有。珍珠港的石油儲備是供應整個太平洋戰爭美方的燃料。這是為甚麼尼米茲講,如果日方炸毀了珍珠港的石油,太平洋戰爭將會延長二年。
美國當年絕無石油問題。但美國有石油,並不表示他能將石油運出口。在戰前,其實各國已預備戰爭。但注意力都有戰艦上,輔助艦是被疏忽的一群。整個太平洋艦隊,只有11艘油輪。珍珠港那一天,6艘在西岸,3艘隨著特遣隊出勤。餘下2艘在港。這11艘油輪,只有4艘可在海上加油。當天太平洋艦隊損失慘重。但其中一艘日本全無意打擊。但美方說,如果此艦被毀,損失超過一艘航母。那就是餘下的一艘可海上添油的油輪。一艘油輪就可約制整個特遣隊的行動!!!
整個太平洋艦隊油輪的運載力是760000桶燃油。單是珍珠港後的9天,太平洋艦隊已耗了750000桶燃油。這是為甚麼美方認為沒有了珍珠港的燃油,太平洋艦隊只有回歸聖壘戈一途。
在珍珠港燃油完好無缺下,其實美方的石油荒仍甚大,記得連沉於港中沉船的燃油都不放過,抽出來應急。試想想,在如此吃緊下,單是一艘運油輪的損失,影響會多大。
在對美宣戰後,德國很快啟動大西洋戰役。當時德方只有5艘潛艇在大西洋。但在42年1月13日至23日,在全無損失下,這5艘潛艇打沉了25艘船。其中七成是油輪。這是由於戰爭對大部份美國人來說是突然發生,全無預備。反潛更是不消題。這11 日的行動,德國潛艦是在全無抵抗下出擊。
整個大西洋戰役是德方擊沉了391艘盟國的船。其中141艘是油輪。單是42年,美國四份一的油輪就是這樣沉於海底。
美方是這樣評價大西洋戰役的。 The massacre enjoyed by the U-boat along our Atlantic coast in 1942 was as much a national disaster as if saboteurs had destroyed half a dozen of our biggest war plants.
日本呢?41年12月至42年10月,從西岸至夏威夷的航運,日本只襲擊了19艘貨輪。其中15次是在41年12月發生!!
日本沒有潛艦嗎??
http://www.combinedfleet.com/sensuikan.htm
戰前,日本對美國進行了廣泛的情報工作,沒有理由不知美國的油港在那裏。退一步說,西岸可能太遠,但夏威夷絕對是日本潛艇的勢力範圍內。只不過他們是如老冰所說,全不意識補給是決定生死的。
如果德日聯手在美國東西岸夾擊美國的運輸,美方將是極頭痛的。而日本亦可爭取時間來消化戰利品。出入相差極大。我覺得珍珠港一擊,最好是用成語「買櫝還珠」來形容。
其實在太平洋戰爭初期,太平洋艦隊的石油荒都是甚嚴重。瓜島一戰,美國是這樣講的 Japanese bombing and naval gunfire came close to putting the US airstrip Henderson Field out of action when critical fuel supplies were destroyed. Another time, the arrival of four tankers was said to have turned the battle, “If they hadn’t arrived when they did, we wouldn’t have Gualdalcanal” said Ghormerly (Admiral Robert Ghormerly).
都是德國潛艇司令Doenitz講得好 “Can anyone tell me what good tanks and trucks and airplanes are if the enemy doen’t have the fuel for them?”
雖然講和平崛起,但仍要石油儲備。我們的在那裏??
如果伊朗及伊拉克只出產香蕉,英美還會否出兵??
記得老冰講過,有關情報工作好像是二部的。可有多些資料?
美國的G2及有關工作。人才濟濟。唯其集大人力及科學化,差不多攻破了日方所有的密電。
日本在這方面又如何?見過一美書提及在戰前,日本海軍情報科,只有55人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