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素质问题,制度问题,还是天气问题? -- 同人于野

共:💬78 🌺113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素质问题,制度问题,还是天气问题?

  古代中国要是遇上持续的不利天气影响农业,比如说大旱,好一点的皇帝首先会想到这是不是自己失德导致的?然后就斋戒沐浴,反省自己的过错,希望能感动上天。今天我们看这些事情觉得很荒诞,古代二氧化碳排放量还不至于导致全球变暖,天气跟皇帝个人品质有什么关系?天气,纯粹是个客观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东西。

  

  其实一点都不荒诞。中国人书读得太多,出了什么问题一向都喜欢找主观原因,找领导人的原因,找制度的原因。古代的人认为天气坏是因为君主品质恶劣,现代的人都说扯淡;可是当有人说古代的很多改朝换代事件只不过是因为当时天气不好,肯定要有不少人要开骂了。我国的哲学思想一直是客观原因都是借口,就算有作用也不是主要作用。比如说一个小孩学习不好,大家一定会说是因为他自己不努力,如果他辩解说学习不好是因为家里隔壁是个商店太吵,肯定有人说他狡辩。

  

  商纣王为什么丢失了天下,周武王为什么得到天下,自古以来我国知识分子就喜欢解释成是因为纣王荒淫无道个人品格有问题。其实纣王好色是好色,可是康熙也好色。纣王喜欢修了个灵台大工程,但是埃及法老们修的金字塔更大。纣王是杀了点人,但杀人本来就是商朝传统,跟他伟大的列祖列宗相比,纣王杀的还算少的。商朝灭亡的真实原因其实是天气不好。以下抄潇水《青铜时代的蕨类战争》

  

从纣王的爷爷文丁时代起,连连遭受自然灾害,王畿地区的洹水"一日三绝",商朝经济与国力日渐衰弱,导致了四周方国开始敢于放肆地通过兼并周边小国而自我扩张。文丁老爷为了遏止这种坏势头,就杀了周方国的领袖季历季牧师给大家看,结果激怒了周人。到了纣的老爹帝乙时代,东夷和周人开始从东西两个方向寻衅进攻,虽然都被镇压下去了,但商王朝与周边方国之间历代积累的矛盾,互相进攻和杀戮,欠下的积久血债,至纣时已尖锐到了无法弥救的地步。

  曾经有人做过统计,每次改朝换代,总伴随着气候的大波动,不是有了酷热旱灾,就是气温骤低导致北方游牧部落南下侵袭,以寻找粮食、草和居住点。商朝末年跟夏朝末年一样,也是干旱少雨。

  

  可见至少存在这么一种可能性,就是一个朝代的灭亡其实是因为正好赶上那几年气候不好。比如宋朝被蒙古人灭可能跟当时北方气候变冷有关。明朝末年可能本来无论如何也不至于灭亡,只是可惜碰巧赶上了天灾导致农民起义太多(跟天灾相比,驿站下岗人员问题只能算小问题)。不过明朝更倒霉一些,除了气候之外还正好赶上传染病流行,不然北京城也不至于那么容易被攻破。

  

  除了天气之外,还有一个决定国家兴亡的重要因素,就是资源。为什么乾隆以后清朝越来越弱?很可能不是嘉庆道光无能,而是人口急剧增多导致的资源匮乏。雍正朝首先推出摊丁入亩制度,不再按人头收税,到乾隆年间这个制度得以全面实施的结果是农村人口激增。当人口突然增多却没有什么好的技术来提高土地产量的情况下一般人的生活水平必然下降。可见过去的人头税其实起到了一个计划生育的作用。雍正当年估计没想到这一点吧。

  

  清朝为什么不向宋朝明朝那样大力发展海上贸易?可能是因为木材不够。那时候木材是老百姓的主要能源和建筑材料,人口增加导致森林覆盖率急剧下降,木材奇缺。清朝一艘海船的造价是明朝的七倍,郑和下西洋用的那种大船在清朝已经根本造不起了。

  

  明朝的海上贸易为什么不如宋朝发达?因为日本人学会当海盗了。还是客观原因。

  

  甚至有人(《中国震撼世界》作者)提出,工业革命之所以没有在中国发生,并不是说因为中国古代不重视科学技术,而是当时人口太多导致能源不足。如果没有足够的能源,大规模工业化生产是不可能出现的。

  

  还有一个例子是大跃进三年自然灾害时期的饥荒。有人认为中国饿死了三千万人,其实很多人是死于营养不良,得看怎么统计。不管怎么说吧,这次饥荒绝大多数知识分子把它归咎于大跃进的政策失败。然而还有另一个解释,在我看来更有说服力。当时中国人口在新中国成立以后激增,然而土地有限。特别注意一点当时中国没有石油。一个是本国不产,大庆油田还没发现;一个是外国封锁,无法进口。如果没有石油就不能使用抽水机,土法灌溉下一旦遇到自然灾害农业的产量很可能是无法养活那么多人的。再加上没有那么多汽车来运输调配粮食,导致饥荒是容易理解的。

  

  最近的例子是朝鲜。朝鲜80年代也是"主题思想",但是生活还不错,为什么现在不行了?因为西方对其制裁。关于朝鲜的饥荒与石油的关系,可以参考文佳筠写的《后石油时代的农业展望:北朝鲜与古巴的启示》这篇文章。

  

  中国大街上有时候不少人随地吐痰,给人印象脏乱差,而美国街道干净整洁,可能很多人就得出结论是中国人素质问题。其实不是素质,是数量问题。美国人照样随地吐痰,纽约街道绝对不比上海干净。只不过美国很多小地方人口密度小而已。

  

  这种“自然环境决定论”,其实早就有人提出来了,可以参考 Jared Diamond 的 《Guns, Germs, and Steel》和《Collapse》这两本书。

  

  如果不看天气,不算资源,不问人口多少,把中国的什么问题都归结于人的素质和国家体制,这就是扯淡。然而我国文人恰恰是喜欢这么思维。比如说经常有人骂为什么北京要搞暂住证?为什么要有农村户口?为什么不允许人自由搬迁?看中国什么都不对,就是不知道去定量计算一下。

  

  事实证明中国文人除了骂人之外就没有别的本事。当下中国文人的思维定势是这样的:中国的一切问题都可以归结于政治不自由;解决的办法就是政治改革,改革的方向就是学美国。就是不去看看菲律宾也学美国,怎么经济整的还不如中国。

  

  实际上中国的很多问题,甚至可以说绝大多数问题,都不是人的素质或者社会制度方面的主观原因造成的。这些问题恰恰是因为资源,人口和天气这些客观一时之间我们无法改变的原因。我们受的教育总是强调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好像解决了"软件"问题才是根本上解决了问题。其实大多数情况下不是渔不渔的问题,这地方连鱼都没有我渔什么渔啊?

  

关键词(Tags): #资源#环境#制度#素质#改革

本帖一共被 3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好不容易当回嘉宾,写这篇表示表示:)
家园 大大好文,第一个送花

精华。

家园 好玩

同兄此文,可以称得上是一片极好的小品文。虽有偏颇,但风趣且诱人发思,佩服。

最近全世界都在吵气候变暖,矛头所指,自然是美国与中国(其实我很不忿,我们又不是不愿意掏钱认账,干嘛把我们跟流氓并列?)。不过就气候变暖的原因,当然矛头所指都是人类的活动——电视镜头此刻肯定都是指向中国的大烟囱,中南美烧柴火,非洲焚山开荒等等,然后就是可怜的北极熊在一小块浮冰之上。

其实,气候变暖的原因很多,但最重要的原因或许是气候/大气本身的运动,或者基于此上更复杂的原因,而远非人类活动所能影响的。从长历史纬度的温度记录而言,气候变暖或变冷,向来都是这个星球的惯势,而远非我们集体打哈欠所能更改的。就算是今年国际某组织所出的研究报告,说“气候变暖有90%的原因是人类活动造成的”,看,这话说得多么扭扭捏捏,况且90%,连个零头都没有。

我不是气象专家,当然不敢下定论说气候变暖跟人类活动关系不大之类的话。只是回应同兄一篇,在未搞清楚问题之前先拿人的素质和制度开刀,看来并非我们一家老祖宗留下来的习惯。

家园 同意

美国人照样随地吐痰,纽约街道绝对不比上海干净。

看看纽约的地铁就知道了。当然有人说纽约地铁是100多年的历史了。北京的才几十年。不过纽约地铁不只是旧,垃圾也是到处都是。当然有人也许又会说,这是美国人的纯朴,不象中国搞面子工程。呵呵。

家园 赞同与不赞同:case by case

你讲到的几个例子,实际上涉及到一个怎么看历史的问题。具体地说,如何看待偶然性因素(比如天灾,传染病)在历史上的作用。这方面我和你有同感,偶然性(外因)是不能排除的因素,所以我对“历史决定论”有保留,波普尔的“历史决定论的贫困”有些地方我是赞成的。

但是具体到各个例子,case by case的说,有的同意有的不同意。

古代中国历史上的王朝更替,过去的历史书或许更多强调了内部(制度,君主本人的特质)因素,对外部的压力,天灾和运气重视不够。拿夏商周的更替来说,就颇有人认为实际上还是带有不同部落(部落联盟)之间冲突的影子。而后来明清之际的变化,天灾或者是运气的因素都有,俺觉得这也是不容回避的。

但是,强调外部因素,并不一定要排斥内部(比如说制度,领袖特质)因素这个factor,你说的涉及现代史的例子,资料的齐全程度和古代史不可同日而语,还是先多看看资料为好。

譬如你对三年困难时期的解读就很有“意思”。“因为缺石油,机器没法干活”这个命题在99年前后就有人(陈必红,据说后来叫“数学”)在网上提出来。问题是:当年农业机械化普及到什么程度?早在50年代末(注意,直到70年代,农机在很多地方还是奢侈品),全国有多少普及了农业机械的地方,需要多少柴油/汽油,缺口有多大,国产多少,西方在封锁,苏联是否也在刻意封锁石油进口?如果真的存在影响农机的燃料短缺,中央的文件有没有反映?这些都是问题,当年一辩论起来,提出这一说法的网友对这些关键性问题顾左右而言他,给人的印象,倒像是先有了......再去找......

回过头来说,即便在网上,关于制度和政策因素的资料也够多的了:虚报产量,强制征购,那三年的灾害指数......所有这些,上有中央文件,下有地区的统计数字,还有个人(包括长辈)的回忆,和“缺石油”比起来,哪个“更有说服力”呢?(其实这个问题在西西河都辩论过不止一次)

如果真的“那么”不把制度因素和统治集团的“素质”当回事的话,某些问题就尴尬了-------怎么认识20世纪中国历史上的那么多次革命?包括中共的建国?即便是我国现政府,也不敢这样讲吧。

我注意到你多次用“中国文人”这个词,并且断言他们“不知道去定量计算”“除了骂人之外就没有别的本事”。

1,俺不太清楚你怎么定义“文人”:忝居高位,每次运动划出打倒百分比的算吗?已经了解大跃进造成的困难,但坚持反右倾的算吗?过去几十年出现的种种问题,到底是和手无寸铁,经常在大山里变相劳改的人关系大还是和手握整个国家机器的人关系大呢?

2,不清楚你是基于什么调查说他们“不知道去定量计算”?社会科学期刊里面,定量的东东多了去了。至于“骂人”,还是要看骂得对不对吧?20-30年代的左联和鲁迅你又怎么看呢?

家园 受教了!

海天兄说的有理。这篇写得的确有点偏颇:) 主要是我阅读范围的限制,平时看的文章都是网上的通俗读物,所以我说的“文人”其实主要是罗永浩什么的这帮人,还有一些经常出来动不动就要给中国设计政改方案的专家。真正的纯学术文章我看得相当少,如果的确看过的话,惭愧啊。

不过我心里想到的文人还包括古代某些所谓大儒,比如说方孝孺这样不切实际的人物。还有朱熹他们不去研究国家安危存亡的真正问题,整天搞什么诛心之论。

大跃进石油与抽水机我的确就是说的陈必红提出的这个理论,不过我不知道原来是他首创的,否则一定 credit 他了:)

多谢老兄!

好玩
家园 全球变暖的问题我跟老兄想法差不多

其实这个问题很有争议。去年看纽约时报上有篇文章说,可能是几年前,Nature 上发了一片文章指出南极气候变暖很可能证据不足,具体细节不记得了。戈尔说只剩下十年时间去 reverse 全球变暖的进程,可能么?人类掌握的历史气象资料很有限,很多结论都是计算机模拟。这个问题太有争议,不太敢说。

家园 幸好是全球变暖

幸好是全球变暖,要是大气变化是位于大势中的落峰处,全球气候变冷,那我们该如何是好?指责中国的农民baibai烧稻草不卖力,都拿去喂牲口了?

想想也是好笑的,不过这个话题上未有结论,且还养活了不少的人,也算不错。

家园 您太客气了,花一个

俺有时候比较喜欢抬杠,上一个回帖可能有点“攻其一点不及其余”了,见谅见谅。

中国传统知识分子在“经世致用”上的不足,我也是颇有同感的;据说(仅仅是据说啊),日本的“儒学”这方面好一些,导致后来的“(荷)兰学”和“西学”在本土的学习过程更轻松。俺只是觉得,板子似应更多的打在直接负责者身上。

那个“缺油论”是不是陈必红(数学)的首创我倒是不清楚,但99年左右我在网上看到的是他和北京厨子(这人也不知跑哪里去了)等人的争论。

家园 花。计划生育是人类社会政治经济进步的最重要的一步

资源和人口问题好像是满好的模型。如每朝末期天灾人祸多,或许就是人满为患的副产品。每次开朝都欣欣向荣一段,是因为战乱后人口大大下降的结果。

估计回归拟合历史上人口于天灾人祸数据会相当好的相关度。

家园 请教。

关于制度和政策因素的资料也够多的了:虚报产量,强制征购,那三年的灾害指数……

第三项“自然灾害”容易明白,不须赘述。“虚报产量、强制征购”这前面两项如何“产生饥荒”的,一直没有真正理解其含义,可老见被人说起、说事儿,所以请教。

为了便于讨论和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口舌,先设定那三年“地里确实少收、歉收”了,除了有统计数字支持之外,还有逻辑上的支持,总不能说收成没有影响,而是农民故意不吃饭挨饿……

所以收成受到影响除了自然灾害→顺理成章的解释外,很想听听“虚报产量,强制征购”是如何的影响“收成”的。顺便说一句,你有没有农村生活经验?能提及最好。

家园 你是真不知道还是假不知道?

报的多 交的就多 把口粮都收走了,出现饥荒,不放粮救灾,还不让出去要饭。只能活活饿死。

家园 计划生育最不人道了,根本没有道理

全世界也没有几个国家实行,日本屁大个地方,也1亿多人,啥资源没有,要生都2个 3个那么生 住房日本以一户建为主,在中国叫别墅。中国以楼房为主,日本家庭有车的还占多数。中国在怎么条件也比日本强吧,关键还是行政管理能力不行,找那么多借口干什么。

家园 联合国成立“人口与发展”属,认为经济发展与人口控制相关

http://www.un.org/esa/population/cpd/aboutcom.htm

非洲饥民是典型的人口超过资源负荷的经济现象。当然,你可以认为饥饿比人口控制更人道。农村农民无地可耕,现在欧盟有实行贸易保护,如对中国出口鞋的限制,许多在鞋厂打工的农民工面临失业。

当一个经济就业机会比人口增长快时,固然无需人口控制。但是,今天基本中国经济增长世界速度第一,依然无法解决就业问题。

世界没有几个国家实行,是因为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缓慢,甚至负增长,加上老龄化,劳动力短缺。而非洲国家是没有能力控制人口。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