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宋庄战斗 ZT (精彩! 真实性请温相鉴定) -- uibeacct
当罚一杯
不过,42年好像并没有确认被根据地武装击毙的日军将领。也就是文章中提到的坂本。
另外,对煮酒大侠观点并不完全同意,
经过长征的红军将士的战斗力确实极强,但37,38,39年八路军在对日作战中这批精华伤亡也不小,(因此时的侵华日军的作战素质是最强的,而且我方武器等与日相差太大),39年后根据地的武装扩充很快,但建制单位的战斗力有一定的下降,日军文件提到过共军是从质到量的转变。
日军在42年抽调精锐进行“南下做战”,敌后的日军基本上是日军的2,3流部队了,而将以担任守备的独立旅团划到其3流中去并不为过,此类部队以清剿为主要任务,老兵较少,重武器不多。
所以双方都不是最强的状态。
1937年,平型关我115师(14000)以有利地形伏击日5师团21旅团辎重部队及作战部队一部,毙敌1000余人,己方伤亡600余人。
39年,晋察冀军区9000余人在黄土岭伏击阿部规秀1500人。毙敌900多人,己方伤亡500多人,在日军增援部队接近战斗地点的情况下,主动撤离。
此两战为我军经典歼灭战,不过我军都是已绝对优势兵力,占尽天时地利地利,(平型关下大雨)。但我方伤亡仍很大,黄土岭更是用100多挺轻重机枪和炮兵连将日军压在狭长的山沟中,2天仍不能全歼。
狮垴峰战斗由彭德怀亲自指挥,调用陈赓、彭明治两个主力旅聚歼日军一个500人的大队,但10次冲锋10次被打下,最后只得撤走。
所以单以建制单位的战斗力来说,我军仍少逊一筹。与国军精锐也有差距(武器,机动,官兵的训练,营养)
但我军的战术及与地方的军民关系则极为出色(比国军强出很多),基本弥补了火力,官兵素质上的不足,如集中优势兵力快速歼灭小股日军,积少成多,每天消灭30个日兵,1个月日军就少了一个大队,而且己方伤亡亦不大。大批日军扫荡时,以小股部队掩护,大部队撤离,(如狼牙山)或化整为零保存实力。
多谢,上次问您黄巢怎末个死法您还没回答呢?
我的那句“两个红军精锐连能击败日军一个普通战力的团”,其实是有隐含条件的,即,对方先攻我先守,我方占有地形优势且指挥比对方高明,经不断消耗以后才有可能击败之。这个是说在理论上的可能性。
雷兄对39年以后八路部队战力的变化方面的介绍,煮酒很受教。多谢。
雷兄所举那两次经典之战,其实与宋庄之战还是有所不同 -- 那两次都是在很大时间压力之下急着要歼灭日军的,因此我军冲锋会多一些,伤亡自然会大一些。如果没有时间压力等着对方突围再歼灭或在追击中歼灭之的话,伤亡应该会降低,而且歼敌数量应该会增加。
理论上比较合理的比较是:
在双方地形条件、武器条件相差不悬殊的情况下,日军先用一个团打我一个营,然后掉过来,我一个团打对方一个营,最后看总战果。呵呵,纸上谈兵了~ 雷兄见笑
仔细想一下,觉得煮酒兄所提的时间压力对战斗之影响很有道理。
黄土岭,11月7日日军入伏后,一再猛攻突围,都被我军打回去,8日日军5架飞机助战,由蔚县、易县等县出动增援日军1200余人接近黄土岭以南的花塔。从涞源增援之敌(有书籍提到1000余人)已到三岔口附近,同八路军游击第第三支队接触,日军增援部队2200余人,企图与包围圈内日军夹击晋察冀军区和第120师参战部队,八路军则给突围日军大量杀伤后迅速转移,使来援之敌扑空。这样看,我军兵力仍为日军一倍有余,8500(去伤亡)对3000(去伤亡),但日本的飞机比较麻烦,而且对我军对外围日军(生力军)可以看成是疲军,且不再有地势之优。
不过平型关之战的援军,则被第115师独立团、骑兵营阻击,(板垣的主力部队被国军所牵制)故我军并无太大时间压力。战斗结束后,115师第343旅尚可向东跑池一带日军展开攻击。
我的前帖也只是想说明单纯的硬件:武器,士兵的枪法,身体素质,战斗意识及技巧,中下级军官军事修养,我军仍不及日军。
另外,关于阪本,日方似乎并无其被击毙的确切资料,不知煮酒兄如何看?
煮酒兄高才大量,与你讨论问题确是件快事。
抗战方面的史料,我所知甚为有限,远不如雷兄熟悉。阪本的问题,既然雷兄所掌握的史料中皆无,那么确实是一件值得怀疑的事情,而且这个疑点甚至可以导致对原文整体可靠性的怀疑。
宋庄之战我早就听说过,日伪方面的伤亡也一直存在很大争议。因此羊兄怀疑毙伤日伪军人数,我也认为是有道理的,并未否定。
至於日军与八路军人的战斗效能(排除武器因素),我相信37、38年时双方是有相当差距的。那时的红军精锐虽然资质出色、潜力巨大,但对现代战争不熟悉,所以表现不如日军。但在与日军接战数年之后的42年,我以为八路战斗效能应已有明显提高。加之面对的已经不再是日军精锐,所以似乎不应再处於下风吧 -- 当然要排除掉武器因素了。
不过这个武器因素要排除掉似乎不太容易。国共两军与日军对战时,绝大部分时间里武器都处於明显劣势,可在东南亚那边,全副美械的新一军,其武器装备等又明显超过了日军,所以新一军的辉煌胜果也不能客观反映两边军人的真正作战效能。好像中日两军就没有在42年以后有过武器条件比较相近的情况下打过。
我始终比较好奇的是,如果用全盛时期的解放军(三大战役或朝鲜战争时)去全力对抗全盛时期的日军精锐,究竟会打成什么样。雷兄能否随笔一二?呵呵
我还是觉得有问题。
平型关实际杀敌数目不过1000,便已天下闻名。如果真正歼敌1200,肯定会名气更响,这是其一。
41年,42年是我党最艰苦的时候。那时华北的日军还是精锐部队。真正到43
44年日军质量才下去的。而八路军为了扩张根据地,把长征的精锐都打散了,到下面去组织,质量成问题。这是其二。
平型关以精锐之师,打一只辎重部队,伤亡还是1:1,这篇文章的伤亡比例,太夸张。
这是其三。
这篇文章我分析如下:
前一段比较真实,杀伤很多,应该在250-300人左右,我在其他地方看过。
后一段夸张太厉害,细节倒有可能是真实的。要是日军真的伤亡太重,直接就把阵地轰平了,我估计杀伤在100人左右。
合计350-400人,我的看法。
再说一句,整个淞沪会战日军死了多少,而且日军在上海是进攻,伤亡比例应该大一些
以后你在难得一笑的帖子都删了
看来解放战争时期和朝战时期的我军作战效能要高于抗战时期。
比如小弟如是认为:
纵向看,淞沪会战至武汉会战间的日军可看作最强,基本为常设师团和原预备役师团,(装备,思想,训练....)38年时共34个师团,32个在中国(7个在东北),到武汉会战时日军伤亡已达40多万,除官兵的经验值外,其余可项指标均有所下降,41年日军举行“关特演”,从关内调入部分精锐充实关东军,42年日军兵力扩为51个师团,关东军13个师团,另有11个师团南下作战。(42年日本曾从华北一次性抽调2个师团南下,而将2旅团扩为2个师团,这2个新师团战力自然不及原来2个师团)
此时南方军和关东军的建制单位战斗力无疑要强于中国派遣军。故即使横向看,根据单位战力42年的中国派遣军列为2-3流亦无不可。
42年,日中国派遣军队的数量虽仍维持60多万,但战斗力确已大不如前了。但为何我根据地在大发展之后的损失仍如此惨重呢,从下面的日国军大规模战役时间表上可能会找出答案:
1941年1月至2月 豫南会战
1941年3月至4月 上高会战
1941年5月至6月 晋南战役
1941年9月至10月 第二次长沙会战
1941年12月至1942年1月 第三次长沙会战
1942年3月至9月 滇缅路战役
1943年5月至6月 鄂西会战
1943年(10月至1945年3月 缅北滇西战役
1943年10月至1944年3月 孟关杰布山隘间战役
1943年11月至1944年1月 常德会战
(虽从40年日军加强对敌后的用兵,到41年时华北日军号称达30万,但此时敌后尚有50万的国军)40,41年的日军对国军的大规模攻击及国军的局部反击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我根据地的压力,而正面战场最沉寂的42年,日军基本上在攻击根据地,武器等方面尚逊一筹的我根据地自然要吃亏了,华北的武装损失了46-47%.
43年后的日中国派遣军的精华进一步南调,44年更是发动51万大军用一年多的时间进行一号做战,兵力战力不足,故对敌后基本上守备为主,(将部队分为机动,守备)并进行一系列收缩,以图保持,强化原有地盘。
另外44年后的日军不但中国派遣军,就是南方军(关东军亦被大规模南调)也已不复当年之勇。(物资,兵源接近竭尽的状态)在42年前,如日军端着刺刀和竹签逆袭的情况是不可能出现的,这与日本在作战飞机和优秀飞行员殆尽而大量采取神风攻击是类似的。(这好象就是日军在美军眼里勇得发蠢的原因)。
要照这么说,我军朝战时的战斗力未必超过小日鼎盛时期。
这过程是没什么好质疑的,但死亡人数因没有打扫战场,
可能有出入。
兄长上面那篇文字我也拜读过。不过我的想法是:
1941-1942日本最精锐的部队已经损失殆尽,但二流尚在,而且那时日本还是处于进攻架势,士气较高。而且42年将大部分军队用于围剿八路军。日军战力虽然下降,但尚不厉害,所以我还是将其归为精锐
我的观点跟老兄并不矛盾,只是表达的形式不同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