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读史的三个境界 -- 同人于野

共:💬169 🌺820 🌵16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2
下页 末页
家园 现在想通了吗?
家园 算是想通了吧

首先道德是唯心的,是一种理想主义,是人的主观愿望,而世界运行的法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阴晴圆缺,悲欢离合,乃至地震海啸……世界每天发生的事情都无法用道德来衡量,孔夫子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南京南京》里的人,在自然法则面前的渺小就是全然无力的。宗教信仰是人类对自然法则的敬畏,科学研究也是在尽可能深入的了解世界运行的法则,让客观能为主观解释。人应当有所敬畏,敬畏万物运行的客观规律,而不是主观意志。一滴水要投入到海洋中,这个海洋不是简单的集体,而应该是大势所趋。

家园 tnnd,原来我居然是史学奇才

一问都不知。。

家园 送一宝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家园 同意,隆中对的问题并不仅在于入川

而在于“跨有荆、益”,必须这两个州都有,才能有战略发展空间。但是兼有这两个州的确很难,同时后来形势的发展也说明:“跨有荆、益”与“外交孙权”是有矛盾的。也就是说如果刘备在“跨有荆、益”,同时未同孙权翻脸的的时候,出现了某个有利形势,隆中对的威力才可以发挥出来。可惜当时这个形势没有出现,荆州又丢了。蜀国的悲剧命运就此注定。

家园 同意,关于第三界我也不能理解

如果说善恶对错都是主观标准的话,真假可就不是那么主观了,难道历史学家最基本的功课都不要了?

家园 以史为鉴,可以见兴替

楼主的帖子写的很好,不过以“纯粹为了历史”为读史的第三境界,我觉得似有不妥。

诚然我们引鉴的历史也许并非历史的真实,但若读史纯粹为了历史,那么历史也就成了博古架上的摆设。

我于胡适先生讲学术政治是极崇敬的。

学术若与政治分离,导致的究竟是学术的纯净还是学术的浅薄呢?

家园 我都没想过,最近才有一丁点念头,最多当故事看
家园 额,我怎么发现我三个境界都有。。

基本上,我看书里的人从来不看他们是善是恶。只看他们做了什么。对于每段历史更关注历史潮流,重大历史变革,更少关心个体的变化。而看历史纯粹是兴趣,如你所说,基本上就是个爱好。就是想了解那时候到底发生了嘛事。

但是,我依旧是个小白!

家园 应该就是这个

多问一句就明白了,善恶,真假,对错的定义是什么?是真的不知吗?

答:不同时代,不同的需要,标准不一。LZ此文,指出历史的复杂性,再就是让大家自己再思量思量。从来,没有一家之言。

家园 花,读后感说的比我贴切多了。

要自明,不要被流传之言自误了。

家园 我也觉得是这么回事,学良是贵公子,不如他老子有胆

不过,人家好歹帮了大忙,不然,哪有今天的幸福社会。明眼人就不泼臭水了。话说,无胆有这个好处——让贤(相比汪某人的完全投降主义),当然要赞。咱就别揪着小辫子不放了,打个哈哈。。。

家园 矫枉也会过正

同人的这文是针对——现实中,由粗犷的戏说历史而随意贴善恶等标签,过于简单化的历史认识——这种现状,忧心如此,故作此文。当然,道理过了,就不美了。所以,这里才有人来纠错。

道理能有七分刚刚好,三分来反省。

家园 似乎有矛盾

 真正的历史学家研究历史不带有功利目的,他们只是想知道当时到底发生了什么。史书也是人写的,司马迁也有主观情绪,拨开历史迷雾去分析真实情况,是极具挑战性的工作。

  

  达到读史第三境界的人,他的思想已经进入了不知道真假的状态。

  

历史学家如果不以『求真』为底线,那么『想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是什么意义呢?

家园 不赞成

不怎么同意。对错可以忽略,善恶却是存在的,所谓公道自在人心;而且,读史的魅力所在就是在历史的蛛丝马迹中发现隐藏在背后的真实。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