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国人讲英语(一) CNN 对邓亚萍的访谈 -- pxpxpx
练习的方法很多。最简单的就是对着镜子演讲-所有的缺点都会暴露无遗。更高级一点的可以自己录像。然后慢慢观察。这个我有切身体会,包括眼神,身体语言,其实都是口语的一部分,提高也会很快。当然练习都有一个过程,每个阶段侧重的方面不一样。比如第一阶段可能是吐词的清晰程度,然后才是连贯性,合理性。写到这里突然想到,我们的英语口语会不会和中文的口语水平和表达能力是成比例的。毕竟一个人的思维方式是成体系的,语言只是表达的工具。当然我们都有有话说不出的时候。那就是我们开始说,"In China, we say......".的时候了。
尽管西方也流行英雄不问出处,但“英雄”自己大多是很介意自己的出处的。这也是远程爱国教的深层心理来源。不过,在中文文化圈中,势力眼的逻辑下,追涨是永恒的主题,而且比割肉更能带来道义上的制告点。
tg能够开朝立代,对中华文圈里面的人心理的了解与应用还是很有一套,其党政国策离不开这些基本判断。几十年来,闪光的地方很多。说tg在下大棋有点夸张,但说tg在做一门大生意则一点都不过份。
的确发现第二代ABC中有这个平庸化的趋向,但第一代自身的软技能并不是吃饭本钱,这个培养下一代的着眼点就很需要海外华人父母注意。
虽然可能有人说,海外ABC里华人第二代进好大学的比例很高,因为从小就被格外重视学术教育的第一代父母严加管教。但既使这是事实,近年已经出现的美国学校新生录取上的多元化取向,以及因此事实上形成的华人孩子与华人孩子之间的竞争,从另角度说明,学术上的优异可能让第一代华人在异国他乡安身立命,但是不是这个能力是代代相传的,或以传统中国人才观的,即通过读书进阶社会层次等概念,是需要许多第一代华人父母重新审视的。
方式方法上,也许美国式的平等自由的教育方式可以帮助孩子更好的接受中国的价值观。国内的那一套可能会在孩子渐渐长大之后抑制孩子对中国文化本身的亲近感。在这方面,郭怡广的父母做的就比较好;
作为父母,在培养孩子的时候,不但要把中国的文化传递给孩子,还有使孩子学会在美国生活,成为美国社会一部分的责任。这一点很难,对第一代移民尤其困难。我见过不少ABC不能从自己父母的身上学到在职场为人处事的技巧而与父母渐渐疏远。作为第一代移民,不是特别能干就是非常聪明,或者二者兼有。但是孩子们很可能就是普普通通的人,他/她们需要比父母具有更高的软技能才能生活的更好。在这一点上,郭怡广的父母做的也不错,不然郭怡广不可能在那么多的外资公司里生存下去。
稿子的文笔的确不错,不过NYTimes,WSJ写过稿子的,文笔自然是差不了。在西方“文化人”的圈子里,说话用词还是很有讲究的,尤其美国人,能使用超过一两百个词来表达意思的人就很让人另眼相看了。
因此,移民,或者移民的后代,文章说话中少部分人存在一种过分wordy的趋向,类似第一代移民偏向于买高档豪华轿车的心理,都是在寻找一份失去的平衡感。
不过发现他演讲离不开讲稿,还是很失望,真正“有文化”的人是顺口成章的,在ted,youtube,google video上随处可见。
在中国还真没有那个教育敢说自己是培养能力而不注重分数的呢,公办教育都做不到的事,何必苛求他呢。
,写作更是这样,我总结了一条定律:
外语写作水平 <=(小于或等于) 母语写作水平。写作水平是一种普遍性的天赋,生在中国,用中文写,生在美国,用英语写。
口语应该也满足同样的定律。
以前只听说有人骂外交部是被一帮老右把持的“外卖部”。什么时候成了
准备好好看看这个系列,我要学英文
可惜第一个链接邓亚萍的已经无效了
上了他的新东方,以为英语就该那样学,现在开始suffer from以前的问题,以前学英文的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