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人类两性生殖策略博弈 1-~未婚女生禁入~~枯燥~~ -- 煦鲤鱼

共:💬70 🌺160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人类两性生殖策略博弈 1-~未婚女生禁入~~枯燥~~

这篇前天发的。当时一看大家的反应,立刻觉得我控制不了局面啦,怕讨论进入18+,犯禁,所以赶紧删了~~

这篇写的还是很枯燥,很论文,虽然我觉得挺有道理的,但是真的不“好看”。

可是没想到我这一删呢,反而让大家好奇了~~~今天恢复一下,有兴趣的看看,过几天我再删。

这篇是几年前,LD为我启蒙而写的~~~原因呢,为了解决鲤鱼迟迟不能进入婚姻状态的问题~~~这种问题鲤鱼应该不是个特例,所以鲤鱼才想到要贴出来,也是为了看看其他MM有没有碰到同样的问题,以及最后的解决方式。

不过我忘了,MM一般不会看这么枯燥的论文~~

上次贴的时候,还邀请大家挑错来着,结果发现不行,这话题实在不适合讨论~~所以这次就不邀请大家挑错了。看着玩儿就是了

本篇的讨论排除了社会因素的影响,仅限于“与生俱来”的生理本能特征的“硬性”博弈。由于较为成熟的社会结构形成较晚,而且变化速度较快(一般在百年至千年的尺度),无法形成稳定的基因筛选规则,因此它对生殖策略的影响不足以导致生理结构的变化,仅能通过教化来实现生殖策略与社会需要之间的“软性”博弈(类似于条件反射的训练),这需要单独进行专门的讨论。

动物的生殖模式按周期性划分主要分两大类:一类是以季节为周期的,另一类是不依赖季节的。前者的生活模式决定了它对季节变化十分敏感(例如食物来源,温度、水源等),只有在特定时间繁殖才有可能成活;后者常见于高等动物,它们适应能力较强,对季节的变化能够成功应对(例如温血动物对环境温度的依赖性大大降低)。它们付出了复杂性的代价,换来的好处是显然的——有了足够多的时间来筛选配偶,而不必在短短几天的时间内仓促凑合,大大提高了基因筛选的有效性,从而也使得进化速度大大加快(进化史几乎是指数性的)。人类显然属于后者。

对于季节性生育的动物,其每年的繁殖期往往只有几天到十几天,雌性也只在这段时间内排卵,只要在这段时间内雄性能够产生足以完成交配的欲望就足够了。当然,在此之前,雄性一般都需要举行一年一度的雌性争夺赛,获胜一方获得生育权,可以与多个雌性交配,而失败一方只能失去这一年的交配机会。此时雌性基本上属于战利品,只要它不排斥交配就可以完成任务,性欲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它也没有什么选择权。

对于非季节性生育的动物,雌性的自由度就大得多了。由于各个雌性的排卵期各不相同,而且真正的排卵期(卵子成熟)在一个排卵周期内所占的时间比例很小(例如人类是2天/每月),尤其在怀孕和哺育期往往长时间不排卵,雄性无法知道何时交配是有效的,而排卵期外的交配活动对双方都是毫无意义的。为了避免浪费,雌性演化出了各种用来向雄性表明排卵期的标志,例如气味、体征(身体某些部位的形状颜色)及性欲等,而雄性的性欲也做了一定调整,只有在它发现雌性显示出这些标志的时候它才会产生交配欲望,在其它时间里,雌性对它而言只是一个没有性别的竞争者(有些独居的食肉动物会将不在排卵期、而又擅闯其领地的雌性毫不犹豫地驱逐甚至咬死)。其中气味、体征等标志其生成成本(复杂度)较低,但只能被动地等待雄性发现,一般为较低等的动物采用。而对于复杂度较高,足以负担起较高成本的高等动物而言,其雌性往往更倾向于性欲的方式,因此人们常把排卵期称为发情期。这种方式虽然成本较高,但有许多好处,首先能够使雌性不再完全被动等待,可以主动搜寻雄性,对雌性而言更为有效;其次,这种标志由中枢神经控制,雌性可以通过中枢神经系统的复杂“运算”对其进行调节,使之具有一些其它作用。由于雌性生育一次需要付出很高的代价,尤其是哺乳动物,因此它会希望每次生育都是高质量的。当它在排卵期遇到一个它不满意的雄性时,就它的利益而言,它与其勉强凑合,还不如干脆牺牲掉这个卵子(与怀孕哺乳相比,这点成本实在不算什么),等待更好的雄性出现。由于判断雄性是否令它满意都是通过中枢神经系统来进行的,因此性欲这种可被中枢神经系统调控的排卵标志正好适合它的需要——如果它对某个雄性不满意,它产生的感觉可能是“丑陋”、“恶心”,从而控制了性欲的产生,而如果看中了某个雄性的话,它的性欲就会很强烈,生怕错过了交配的机会。这种策略在雄性看来,虽然雌性对自己没有性欲并不一定表明它不在排卵期,但有性欲却一定在排卵期。对于对自己没有性欲的雌性,雄性如果强行交配的话,一方面对方确实不在排卵期的可能性很大(2天/每月,在排卵期的可能性只有1/15),另一方面会由于雌性反抗而发生争斗(雌性可不希望付出高昂的孕育成本后产下的却是低质量的后代),同时,雄性的生育能力也并不是无限的,在勉强交配完成后,如果遇到了另一个对它有性欲的雌性(可以确认在排卵期),那就只有徒唤奈何的份了。因此,从综合的成本收益率来看,强行交配绝不是什么好注意。种群密度越大(遇到一个异性很容易),强行交配的负作用也越大。因此,对雌性策略中的这点小伎俩,雄性一点办法也没有,只能老老实实地维持原状,即:只有雌性对其产生性欲的情况下,它才会有交配欲望(产生性欲)。这就使得在交配方面,雌性具有绝对的主导地位,而雄性只能乖乖地供人挑选,强奸是绝不会发生的。

从抚养方式划分,动物的生殖模式也基本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无抚养,完全靠数量取胜,一般成活率极低,是低等动物采取的主要方式。由于低等动物复杂度低,受精卵及成活的成本都很低,完全可以大量生产,例如鱼和鸡的一颗受精卵所含营养不可同日而语。

第二类是单亲抚养,一般为雌性抚养,因为它在受精卵中的投入要比雄性大得多,因此更注重成活率。从博弈角度来说,它既然在受精卵中已经投入的较高的成本,如果不去管它,那么其成本收益率会很低,而如果它再投入一些成本就能够大幅度提高成活率的话,那么总的成本收益率反而会提高,因此雌性会选择后者,并因此演化出母爱的本能。另外,在这类动物的生存模式中,雌性也已经有足够的能力单独抚养后代,只要雌性对后代已经尽心尽力,雄性是否参与抚养对成活率的进一步提高影响甚微,换句话说,后代成活率与雄性的照顾程度之间形成一个几乎不变的常函数,因此,雄性基于本身利益的考虑,把全副精力投入到争取与更多异性交配才是成本收益率最高的行为方式。

第三类是双亲抚养。在这类生物的生育/抚养模式中,单亲几乎完全不可能将后代抚养成活。这使得雄性的靠数量取胜的策略没有任何收益,因此它也不得不投入到抚养后代的工作中。在雌雄分工当中,由于生理结构的差异(雌性至少需要提供受精卵的所有营养),因此一般雌性负责主要的直接抚育工作,而雄性则以照顾雌性为主。例如,在很多鸟类当中,卵的孵化需要体温,因此雌性无法离开,而鸟类由于飞翔的需要,它无法在体内预先储存大量的能量和营养(企鹅特殊),因此如果在孵化过程中无人喂食就会饿死,卵也就无法孵化。此时雄性的主要任务就是为雌性觅食,在食物短缺时,有时甚至雄性自己饿着肚子也会先把雌性尽可能喂饱。如果此时雄性离开(例如意外死亡),雌性也会将这窝卵弃之不顾(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另外,在这类动物中,雄性的“部分”照顾往往没有任何实际意义,例如雄性隔一天照顾一天同样会把雌性饿死,只有完全尽心尽力才有可能使后代成活率有质的提高。换句话说,后代成活率与雄性的照顾程度之间形成一个阶跃函数,此时雄性如果企图同时照顾两个雌性完全是一种愚蠢的自杀行为。于是,雄性演化出了一种尽力照顾自己配偶的本能欲望,而雌性也同样产生了一种对雄性的强烈依赖感(如果自己丈夫受伤或生病,自己也会倒霉),于是另一种与繁衍相关的强烈本能——爱情被演化出来。不过,需要说明的是,这并不会完全排除偷情的可能,对雄性而言,它试图通过与别人的妻子交配而欺骗那个可怜的丈夫替自己抚养后代(雄性无法分辨自己正在抚养的后代是不是自己的,而雌性却一般都能很清楚,这是两性博弈中雌性的先天优势),而对雌性而言,它试图通过与别的雄性交配来丰富自己后代的基因库,尤其是它对自己丈夫的基因尚不太满意的情况下。由于雄性几乎可以随时生育,而雌性却在抚育过程中无法再生育,因此,在这种偷情中,雌性一般会选择至少在某些方面显得比自己丈夫强的雄性交配(至于综合评价谁也无法做出,它只能靠多做试验了),免得浪费一次生育过程,而雄性——骨子里仍然会有以数量取胜的欲望——却不会挑三捡四。由于雄性经常外出觅食,所以这种偷情显然是可行的,但一定是偷,否则那个戴绿帽子的丈夫也就不会替别人抚养后代了。另外,雄性显然也不会愚蠢到试图去照顾自己外遇的程度,还是会老老实实只照顾自己的配偶,所以这种偷情只能是一夜情,决不会发展到情人关系。

但人类的抚养方式不同于上述任何一种,而是介于二、三两种之间。由上可以看出,两性在抚养方式方面的博弈策略主要依赖于后代成活率与雄性的照顾程度之间的函数关系。对此很难做定量分析,但有些特征是肯定的:首先是单亲抚养的成活率虽然低,但到不了可以忽略的程度,这决定了雄性以数量取胜的策略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可以施展。其次是后代成活率随着雄性的照顾程度的上升而明显上升,虽然不见得是线性的,但既不是常函数也不形成阶跃。两性的博弈就是在这条曲线的基础上,以数量与成活率的乘积为目标而展开。对于这样一条曲线与其它两种曲线相比有什么优点的问题,对此我还没有找到合理的解释,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在这样一条曲线的基础上进行的博弈比其它两种复杂得多,因此,在神经系统的复杂度进化到足够程度之前,试图采用这种曲线无疑是死路一条。实际上,除人类之外,只有部分灵长类动物采用了类似的曲线。

在人类的这条曲线上,雄性有两种可选的方向:一是尽可能多地与异性交配,提高后代数量,但降低了对每个异性的照顾程度,从而降低了成活率;二是集中地照顾少数乃至一个异性,提高成活率,但后代数量会降低(当然,如双亲抚养的情况一样,偷情总是不会被排除的)。单纯采用任何一个极端都是愚蠢的,但在这之间极值点在什么位置(即最佳策略),却取决于曲线的具体形状。具体来说,雄性寻找可交配异性也是需要花费精力的,并不是所有异性都在排队等着与它交配,而且这个过程中它还要付出与其它雄性争夺的成本;但它又不甘心仅把精力全部放在照顾一个雌性上面,而且还要冒着该雌性的后代实际上不是自己的后代的风险,因此它的问题实际上是:在填饱自己的肚子之后,剩余的精力在追求新的异性与照顾已经与自己交配的异性之间如何分配,以及在照顾已经与自己交配的多个异性之间如何分配的问题。这中间除了涉及到存活率曲线之外,还涉及到另外一个雄性最关心的关键问题:在雄性看来,多个已经与它交配的异性的后代究竟分别有多大可能性是它自己的后代的问题,如果所有这些可能性都很低,那它显然会把精力向追求新的异性方向转移;而如果有某个异性的后代几乎肯定是它的后代,那它宁愿把精力主要投放在这个异性身上。

但这只是雄性单方面的最佳,雌性显然不会无动于衷。对于它来说,雄性照顾程度的最大化是它的最佳结果。换句话说,雌性最关心的问题是如何能让雄性尽可能多地照顾自己和自己的后代的问题。由于人类属于非季节性繁殖的动物,如前所述,雌性占有交配的主导地位,因此它便试图充分利用这种优势,学会了伪装自己的排卵期来欺骗雄性。对于一个令它满意的雄性,首先它会产生与之繁衍后代的愿望,而为了避免这个雄性在与它交配之后走开,它会对雄性不断表示它在排卵期,而这个雄性显然不愿意其它的雄性来占这个便宜,因此它就会留在这个雌性身边。具体的过程可能是这样的:起初所有雌性都还没有学会伪装排卵期,雄性也仅与对自己产生性欲的雌性交配。此时如果有一个雌性(甚至可能由于先天性生理紊乱导致)对某个它看中的雄性即使不在排卵期也产生性欲,那么那个雄性就会被欺骗,从而反复与之交配,成为该雄性的主要配偶。由于成活率曲线决定了雄性不会完全不照顾与自己交配的雌性,因此它显然会将主要精力放在自己的主要配偶方面(雌性是一种资源,要想多占就难免与其它雄性发生冲突,并不那么容易,已经占到手的当然要多照顾一下成活率的问题)。此时,该雌性原本由基因缺陷所产生的生理紊乱反而成为与其它雌性相比的基因优势,从而在种群中扩散开来。这对雄性相当不公平,因为它们的大多数性活动都是浪费,但雌性却只能考虑自己的利益。久而久之,雄性的性欲也相应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当雌性性欲与排卵期完全脱钩之后,雄性的性欲也就没有必要完全依赖于雌性的性欲了,这使它反而获得了一定的选择权:反正再也不可能知道究竟哪个雌性当前正处于排卵期,如果可以交配的话,当然选择一个自己比较看中的(例如年轻、漂亮等)。同时,这给雌性也带来了一个不小的副作用:与在雌性没有性欲的情况下交配相比,在雌性有性欲的情况下交配受孕的可能性并不会更高,所以利用体能优势强行交配并不总是一个糟糕的选择,于是强奸现象出现了。虽然这对双方都是浪费,但在这样一条成活率曲线下的博弈却只能如此。

在雄性走出这步棋——改变自己性倾向——之后,雌性走的那步棋——隐藏排卵期——似乎被反制,没有什么作用了。雄性对自己的性行为被大量浪费虽然没有任何办法,但它们仍然可以随心所欲地从雌性身边走开,而且反而还可以有选择地、自顾自地产生性欲,获得了一定程度的、本来应当完全属于雌性的选择权;而雌性最终没能达到完全把雄性拉到自己身边的目的,反而还落下一大堆副作用。不过,想退回去是不可能了。这跟下棋一样,是有先后顺序的。首先是少数雌性的欺骗行为,雄性此时并不知情(遇到这种雌性的几率太低,所以总的算来,不依赖雌性性欲的雄性性欲仍然弊大于利),此时雌性的策略是有效策略,其基因必然会扩散。直到大多数雌性都开始欺骗的时候,少数对雌性性欲不再那么关注的雄性才能获得与其它雄性相比的基因优势(与大多数被骗到自己老婆身边老老实实守着的男人相比,花心的男人反而可以获得数量优势),然后才能演化出不依赖雌性性欲的雄性性欲。此时即使再有一个返祖的雌性(性欲与排卵期挂钩),雄性也无从得知,因此也不会产生任何基因优势,只能作为偶然现象。那么,雌性真的是满盘皆输了吗?并不尽然。

煦鲤鱼:【原创】人类两性生殖策略博弈 2

关键词(Tags): #科技#乱弹通宝推:李寒秋,入江云,

本帖一共被 4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del
家园 滔滔江水啊! 鲤鱼的LD 是哈专业?

社会学? 人类学?

家园 我在物理学那篇里说过了啊~~~微电子~~
家园 LD可怕

居然把夫妻情话写成论文。其实老鼠,蟑螂也是非季节性交配的物种。男女之间的种种,除了性工作者,动物之中都能找到对应。

家园 这分明就是科学论文~~~站在科学的立场上讲话,

显得比较讲道理~~~

del
家园 认真讨论,排卵特征的消失可能和母系社会形成有关。

根据人类学者研究,人类共有的红嘴唇其实在猿类中发情的信号。猩猩类有翻出口腔内唇的表达性欲的行为,模拟母猩猩发情期的后阴充血。以亲吻为主的前戏,是基因设计的自动反应。有长期发情期的母猿会得到公猿的注意和照顾。特别是在直立猿拥有了捕获肉类的能力之后,公猿通常是谁逮到了猎物,谁吃。最大的也不能强抢。这时人家可会和你拼命(私有观念)。关系好的,靠得近的能分到一点。发情期的母猿就可以利用自身的性吸引力,靠近去分一杯羹。母猿互相之间就开始了基因竞争。竞争的结果就是大家平分秋色,都伪装发情。竞争力平衡的结果是母猿间的妥协和母女间的互相照顾。祖母可以帮助照顾孙女。女儿就有更多机会。男猿也同时开始学会兄弟连心,其利断金。组织游猎团体有更大的成功机会和打倒更大的猎物。拖儿带女的反而是累赘。社会开始分工。分工的结果是男的学会用猎物交换性。女的学会不要随便接受礼物。血缘家庭成员比男人靠得住。母系社会开始成型。一夫一妻的关系还要等到生产力近一步发展。

关键词(Tags): #母系社会
家园 看完这篇,脑袋上冒出无数个包,还有金星。

其实就是些化学物质,有这么绕吗。科学有时候会吓死人的。MM还是待到感性比较好。

怀疑鲤鱼的LD研究这个干哈?

家园 为什么晕啊~~我觉得写得挺有道理的~~~

他是写着玩儿~~因为我无知,偏还要摆出讲道理的架势,所以只好写论文了~~

家园 可怕……看晕了,不过,花
家园 纯理科思维。呵呵,

要是偶,拉着LD出去happy,啥事都没了。

家园 我的地雷花。。。

炸不响了

家园 很遗憾,错过了

能不能发一个考贝到我的邮箱里让我学习一下?

家园 爱莲兄,这篇我怕有点18+的嫌疑,所以删了~~你还要看吗?

题目可以先给你看看:人类两性生殖策略博弈

家园 【原创】人类两性生殖策略博弈 2

实际上,雌性是可以从雄性的性行为被大量浪费中获益的,虽然不像最初欺骗时那么直接。由于雄性生产精子也需要一定周期,雌性就把自己的排卵期安排得与雄性生产精子的周期完全相同(两天左右)。这时,假如雄性同时与15个雌性交配,那么它全部交配一遍需要30天,而它无法得知哪次交配是有效的,按概率来算,只有一次有效,而如果雄性只与其中一个雌性交配,同样只有一次有效。这说明雄性以数量取胜的策略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简单计算一下就可以知道,只要雌性的卵子存活时间小于或等于雄性生产精子的周期,雄性就不可能以数量取胜,但如果雌性的卵子存活时间小于雄性生产精子的周期,就意味着即使雄性尽其所能也不一定会碰上一次排卵期,雌性反而会因此丧失一个卵子,这并不符合雌性的利益。因此,雌性会紧紧盯住雄性生产精子的周期。雄性要还想以数量取胜,就必须进一步缩短生产精子的周期。这就成了军备竞赛。不过,缩短生产精子的周期就意味着成本的上升(按单位时间算而不是按单个精子算),而雌性缩短卵子的存活期却不需要什么代价(反而可能节省),所以这是一场注定雄性失败的竞赛。当雄性把生产精子的周期缩短到接近其承受极限的时候,竞赛也就停止了。这时,花心的男人就不再有任何基因优势,而且往往还要付出与其它雄性争夺的代价,还不如老老实实守着自己老婆实惠

当然,一旦产生了一次有效交配,雌性就会怀孕,那么有很长一段时间它就不能再次受精了。对此,雌性没有多少很有效的办法,只能尽可能地伪装。例如,在怀孕期间仍然维持性欲,这在其它动物当中是不可思议的,其实它只是不想让雄性发现自己怀孕了而已(怀孕期间的性欲可能还有别的作用:由于雄性无法知道孩子究竟是不是自己的,如果在雌性怀孕期间投入了另一个雄性的怀抱,只要这个雄性尚未发现该雌性已经怀孕,那么雌性继续与这个新的雄性交配会让雄性误以为孩子是它的,从而愿意加以照料)。当然,对于雄性来说,由于雌性在孕期确实不可能再受精,这使它又获得了一点以数量取胜的能力——与多个雌性交配比老老实实呆在一个雌性身边强。另外,一般而言,雌性在哺乳期是不会排卵和受孕的,因为此时受孕会使其身体不堪重负,但人类却完全可以在哺乳期继续受孕。实际上人类的雌性宁愿多受点罪也不愿雄性由于发现它暂时不能继续生育而抛下它和怀中的孩子——只要有雄性的照顾,额外增加的这点负担还是可以承受的,但如果雄性离开,即使自己没有再怀孕,单单哺乳、喂养的工作就可能使自己反而压力更大。所以,除了怀孕后期体型的变化实在无法伪装之外,其它能做的,雌性基本上都做了。另外,实际上在雌性的怀孕后期,它需要的照顾程度远高于平时,在这种情况下,对雄性来说,成活率曲线已经变得类似于阶跃函数的形状,只要它相信雌性肚子里的孩子是它的,对它来说在这个阶段集中照顾一下,对成活率的作用会比平时大得多,而拿这些精力去追求新的异性反而可能得不到如此的收益,所以即使一个十分花心的男人往往在这个时候可能反而回到配偶身边。

走到这一步,雌性性欲作为伪装排卵期手段的意义基本已经不存在了,那么是不是雌性的性欲已经没有价值了呢?否。在所有这一切开始之前,雌性性欲有两个作用:一是标明排卵期,二是对雄性进行筛选。前者确实没有意义了,但后者确仍然可以利用。实际上,在伪装排卵期之前,雄性早已明白,雌性只会对自己感兴趣的雄性产生性欲,只是除了尽量讨好雌性之外对此没有什么有效应对策略而已。而发展到此时,雄性依然会认为雌性的性欲表明了它对自己感兴趣,而雌性也会再尽可能利用这一点。如果一个雌性对某个雄性的基因很满意,那么它会对与该雄性产下的后代的成活率寄予较高的期望,即使先前或后来它又与其它雄性产下后代,它一定也会优先照顾前者,从而尽量保证前者的成活率。因此,雄性的性欲尽管不再完全依赖于雌性性欲,它仍然会倾向于与对自己满意的雌性交配——反正与谁交配的有效几率都相同,当然优先选择更愿意悉心照顾自己后代的雌性交配。另外,如果一个雌性对某个雄性的基因很满意,它也会尽量避免与其它雄性交配,以免辛辛苦苦产下的后代不是自己最想要的。这一点对雄性很重要。在雄性知道雌性排卵期的情况下,只要在排卵期内,它确实会几乎24小时地监视雌性,防止雌性与其它雄性交配(很多动物都是这样),以保证雌性的后代是它的。但当雄性无法知道雌性的排卵期时,它没有任何办法保证雌性的后代确实是它的,总不能全年24小时监视。如果一个雌性对某个雄性充分感兴趣,该雄性就知道对方与其它雄性交配的可能性很小,因此也就可以比较放心地照料它的后代。因此对于雄性来说,假如有两个雌性A与B,如果A对它感兴趣而B却不是,那么即使它自己对B更感兴趣一些,它在衡量之下也很有可能选择A。即使它与B交配,出于对当冤大头抚养别的雄性的孩子的担心,它也不会愿意去照料B和它的孩子。因此,雄性会优先选择与对自己性欲强烈的雌性交配,并且优先选择对自己性欲强烈的雌性及其后代进行照料。对雌性而言,优先交配或许没多大意义——反正绝大多数交配都是浪费,多一次少一次也没太大关系,但优先照料却十分有诱惑力。此时,雄性的性欲产生虽然不再完全依赖于雌性性欲,但强烈程度却还是依赖于雌性性欲,并且雌性对某一雄性的性欲的强烈程度决定了雄性照料该雌性及其后代的愿望的强烈程度,而雌性的性欲实际上成了向雄性作出的、不会让他戴绿帽子的保证。从此,雌性性欲从一种原本用来避免无效交配的实用工具最终完全演化成了纯粹用来表达“我爱你”的身体语言。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一个雌性不论什么原因丧失了性欲,它将处于严重的基因劣势

那么雌性是否可以利用这一点再次伪装一下,例如对两个以上的雄性都产生强烈性欲,以骗取多个雄性的照顾呢?回答是否定的。首先,雌性也同样不知道哪次交配是有效的,如果是一个不太令它满意的雄性最终导致了它受孕,它为此付出的代价是相当巨大的。另外,雌性的最主要目标是雄性的照顾而不是交配,而照顾却不像交配那样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完成,如果雄性一旦发现有另一个雄性把食物送给自己的配偶,它决不会无动于衷。因此,假如雌性试图这样做,结果往往会是两头落空

当雌性对某个雄性足够满意,并由此产生足够性欲的时候,它还会获得一点额外的回报:把雄性榨干。除非雄性对该雌性太不满意,否则它总会优先与该雌性交配。虽然雌性的生育能力很有限,但交配能力却是真正无限的,不论雄性的性能力再强,它也足以通过频繁交配将之榨干。而雄性只有在拥有额外的交配能力时,它才有可能对其它异性产生兴趣,否则将只有投入而没有回报。这恐怕是雌性确保配偶完全忠贞的终极手段(不过,雄性却没有任何可以用来保证雌性忠贞的相应手段,只能对雌性弃而不顾)。在雄性眼里,一个雌性相对于其它雌性的竞争力是随年龄而下降的,毕竟年轻意味着身体强壮、精力旺盛、生育能力强等等。所以当雌性年轻的时候(尤其还很漂亮的情况下),往往会是雄性首先对它满意,从而拼命要想去照顾对方,表示自己的忠贞;而随着年龄的增长,竞争力的下降,雌性在博弈中开始处于弱势,就需要一些额外的手段来弥补了。这就使人类产生了又一个在所有动物中几乎独一无二的现象:随着年龄的增长,生育能力的下降,雌性的性欲不仅不会下降,反而逐年增长!当然,由于雌性的性欲与它对雄性的满意度成正比,这里所谓的增长,实际上是指同一个雌性在不同年龄下,对同样满意度的异性的性欲情况。对于它不满意的雄性,其性欲仍将为零。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雄性而言,对异性的满意度基本上以对方的身体状况为主,判断方式主要依赖于一些体表特征,忠贞程度较为次要,因为它可以用随时更换配偶来弥补对方忠贞程度的不足;而雌性对异性的满意度却相对复杂一些,相对于雄性,它会更注重对方的忠贞程度,因为它无法随时甩掉自己肚子里或怀里的孩子,而其它雄性也决不愿替别人抚养孩子。假如雌性觉得某个雄性倾向于比较忠贞,它对该雄性的满意度就会提高,于是性欲也会提高来向对方表示自己的忠贞程度,而这会让雄性更加坚信雌性的孩子是自己的,因此其忠贞程度也会再进一步提高,从而形成良性循环;而反过来,一旦雌性觉得某个雄性倾向于比较花心,出于对对方总有一天会将它抛弃的担心,它对该雄性的满意度就会降低,从而使性欲随之降低,而雄性则将之理解为雌性已经动摇,不见得会完全忠实于它,这将导致它今后抚养别人的孩子的可能性上升,因此它宁愿把精力在寻找新的异性方面多投放一点,而不愿全心全力照顾雌性,这当然会让雌性对它的满意度进一步降低,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不过,这种循环并不见得就能使不够忠贞的雌性或雄性一定处于基因劣势,因为配偶双方都对对方很满意是要靠运气的,大多数情况并非如此。在完全双亲抚养的动物中,除非彻底换配偶,否则不够忠贞的回报几乎是零,这就迫使它们回到自己配偶身边,但人类的成活率曲线却决定了没有这方面的天然约束。如果几乎所有的雄性都很忠贞,那么少数不够忠贞的雄性会设法引诱别人的妻子(雌性不会想到居然会有雄性与之交配后不再理它),从而由于自己剩下的那点以数量取胜的优势而获得额外的回报,使这种基因得以扩散;而如果所有的雌性都很忠贞,那么对于少数不够忠贞的雌性,当它遇到一个比丈夫优秀的雄性时,它会设法引入这种更优秀的基因,而让自己的丈夫抚养一个本不属于它的孩子(雄性也不会想到居然自己的妻子会勾引别的雄性),从而与完全坚贞的雌性相比,更容易获得优秀基因。但所有这些还都不足以使任何一种性别彻底陷入完全不忠贞的程度,因为那样的话,根据成活率曲线,它们的后代成活率也实在太低了,同样会被淘汰(尤其对于雌性)。这种博弈结果会在两性中间各自形成一条忠贞程度的分布曲线,各种忠贞程度的个体都有,只是概率密度不同,而就平均值来讲,由于雌性的生殖特征,它们的平均忠贞程度会高于雄性

由此,最终的博弈结果大致如下:由于雌性隐藏了排卵期,并将卵子的存活时间安排得与雄性的精子生产周期相同,使雄性几乎完全丧失了以数量取胜的优势,只是由于雌性孕期不能再次受精而剩下了一点。于是一夫一妻成为主要模式。但这里的一夫一妻并没有什么道德束缚或法律保障,只表明在一定时间内只有一个主要配偶,但不排除频繁更换的可能。如果一个雄性看中了一个雌性,它会尽自己所能地去照顾对方,解决雌性最关心的问题,以避免对方更换配偶;而如果一个雌性看中了一个雄性,它会对该雄性产生强烈的性欲,向对方表示自己的忠贞,解决雄性最关心的问题,以避免对方更换配偶。这是双方博弈的主要框架。当然,象完全双亲抚养一样,偷情仍然是可以存在的,而且由于雄性还剩余了一点数量取胜优势,而且根据成活率曲线,雄性适当地、偷偷地照顾一下对方(以减少对自己配偶的照顾为代价)有时也会对偷情双方都有利,因此偷情的情况会比完全双亲抚养更多一些,而且也有可能发展成为情人关系。当然,这与很多因素有关,包括两性对配偶的满意程度、雄性剩余能力(例如获取食物的能力)的强弱等。

关键词(Tags): #乱弹通宝推:岑子,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