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北方的风 -- 晨枫

共:💬98 🌺203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家园 那是对犹太人下跪

不是对斯拉夫人下跪,两者的“等级”不一样,而犹太人的“升级”是和美国犹太人的影响分不开的。虽然没有煤气炉的“待遇”,二战中死亡的斯拉夫人可是一点不比犹太人少。

家园 其中关键我当然明白

可德国人非要弄得大家都明白不可,对自己有什么好处呢。

家园 波兰华沙是犹太城市?
家园 原来老兄也知道当家不易

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连豆腐都要定量供应的时代,你叫那时当家的如何去维持那些有投入无产出的科研活动?

想来老兄是没见过数九寒天里,知识分子、工人、干部们曾经为了买两块豆腐要排上几十米的长龙,更不会想到其中有人会夹塞插队,甚至吵架动粗。斯文扫地啊。

工农兵学商,哪个不是人?哪个不要吃饭穿衣?你叫邓大人拿什么养活他们?

或者你打算只让一部分人吃肉,其他的人吃糠?

十亿张嘴,不先解决温饱问题,妄谈什么科技投入比,这不是“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

仓廪实,知书礼。这“书”可不仅仅是指论语、春秋、唐诗、宋词。

家园 赞成

老兄对德国政府的看法,事实上整个欧洲都欠收拾,就象一个破落的贵族,不知道自己的斤两,还总想对别的国家指手画脚。

家园 波兰曾经是犹太人聚居度相当高的地方

中世纪西欧和中欧反犹的时候,犹太人大量往波兰、乌克兰和俄罗斯跑。波兰、乌克兰和俄罗斯反犹是十九世纪末才开始的,跑出来的犹太人是到达巴勒斯坦的早期犹太复国主义力量的主力,但那之后波兰、乌克兰和俄罗斯依然是犹太人在欧洲的主要聚居地之一。波兰犹太人大量集中在华沙,要不华沙的犹太人ghetto在华沙起义的时候怎么能有近30万犹太人呢?

赞成
家园 新官上任

总要折腾一下的,不知道治理国家其实要闷声大发财

看看美国总统们在竞选时候,上任初期,中期,后期对华的言论政策就可以发现,每个人都在重复这个规律

家园 那是

美国,有折腾的资本和实力,而且大多数折腾都是雷声大雨点小,因为美国是最现实的国家。一个既无资源又没有战略空间的德国乃至欧洲想折腾,同时得罪美、俄、中三个世界大国,那不是以卵击石找死嘛。

那是
家园 总要满足一下个人想法吧

政治家也是人,熬了这么多年上台了。什么国家利益,先放一边吧。所以选领导人就得选那种一步步做官做上来的,已经基本过够瘾了,没这么冲动

家园 “充当美帝国主义打手”这句话说到点子上了

当然,不是说她喜欢这样做,而是说明德国一部分政治势力对于德国乃至欧洲将来发展方针的选择,这些人认为欧洲的利益跟米国类似,应该走资源掠夺,拓展空间的道路(从梅克尔最近宣布的非洲方针),并遏制中国的发展(比如最近的印度方针等实质性行为和会见达赖等试探性行为),而不是切实的发展德国乃至欧洲自己作为一个利益集团的独立存在以及真正自己特点的发展方式。

德国的长处在于环境技术以及节能等等,德国根中国有很大的互补性,然而这些人否认这点,刻意的将中国对立起来,对内他们对德国经济并无多大作为,反而现在人民怨言多多,增值税增高,最近火车罢工的事情迟迟解决不了,我看他们下台是迟早的事。

家园 那只能说明他个人的态度,或者媒体的一种宣传

即使说他代表了一部分德国人民,但人是会变的。而且就我到德国六年的观察,德国人对于那段历史的认识并不彻底,骨子里白人优越感,西方中心主义的思想浓厚的人不是少数,以前在社会党领导时还有所克制,到现在右翼上台以后,媒体的转变非常明显,对比一下上世纪初对于犹太人的煽动性宣传,只不过歇斯底里恐惧症的对象现在转成了中国人罢了,这种情况下所释放的人心非常值得关注。

也许他们比日本人稍好一点,但去除日本那层耻感文化导致的不开窍行为外壳,俺觉得两者的差别也就是五十和百步的区别。只不过德国由于曾被各国共同占领,而且直到至今众多邻国都对其有戒心(日本孤悬海中,又是另外的情况),所以表面上暂时被压服罢了。

德国人真要是改好了,会把阿富汗人墓地里的骷髅头挖出来当足球踢?这种事情没见他们多么反省,对于中国人喝点牛奶倒是抱怨了又抱怨,呵呵,真是……

家园 其实当时政府也不知道是怎么想的,

再穷,从这儿能省多少??再说,即使砍,也要抓大放小,保科学院呀。

不过

我这可是在中科院的7年和后来经常回北京看到的真事。连掌权的所长主任们,当年是我的兄长,79,80级的都说,还得10年,才能把学风再正回来

学风问题,也不是中国独有----西方这些年、现在这些人,也远不像老一代那么严谨、扎实了。

对于局外人来说,评价一个学者/教授,靠什么?还不是论文、专著、成果?

前一阵子和一个教授聊天,谈到他的一位同事:平均一年1~2部专著、50多篇论文(手下只有2、3个研究生帮他写文章)----文章是怎么出来的大家琢磨吧。学校对他很不满,想开他,可是又没有办法,因为给他的是终身教授的职位。当初为什么给他终身教授的职位?----还不是看着他文章、专著多么?

家园 我早了十年,还好不是学物理的

不过上学时和毕业时物理系的经济状况还真是每况愈下。而研究所当时还在改制,分科研的一线和后勤的二线,国家拨款给研究所的都给二线,只有给项目的才给一线。

人事处或后勤的小年轻没啥学历,一结婚就有房子,一线博士留所,要不是海龟或关系户,只能和俺住在一起,三个人一间--人家有的结婚好几年了,孩子都有了。唯一的好处是俺们新人很快从老大哥那里学会了做饭。没到周末,俺们新男女们各自结群去看通宵电影,或到北大清华去看录像,跳舞--俺不会,给大哥大姐腾房,或者动员京籍同学回家,俺们住进88楼,也有通宵打牌下棋,反正照顾大哥大姐,有些还是师哥师姐,从大学到研究所。

师哥师姐们自然也会周一给俺们做几个好菜回报。

家园 浮躁是现代社会的通病。

俺在海外也看到了。不过,彼时离开研究这一行很久了,不便妄加评价

家园 这纯属更年期妇女的个人脑子问题

何况它还是一个第三类人,女博士!它就是要针对社会主义阵营国家叫板,找回它失落的青春。起码它自己是这么觉得。其实从上任施罗德到女博士的伙伴stoiber都对中国做的够意思了,就是突然这个搅屎棍子冒出来给中德关系捣乱。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