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旧贴新发】辽宁没落的原因 -- 凉菜热了
工业方面到“一五”完成以后更是远超三四十年代的水平
现在很多鬼吹日本殖民工业的,无非是要贬低建国前三十年的成就罢了
真舍不得我的东北,真心疼她
东北的工业基础、农业基础不是北海道能比的。
东北的黑土地是世界上最肥沃的三个粮食产区,另外两个是乌克兰和美国中部,东北地广人稀,城市化率高,最适合现代化的机械农业。
东北从张氏父子、到伪满洲国再到建国初期这一段时间里打下的重工业基础也不是目前中国一些地区能比的。
目前是有问题,从人的观念、企业的活力、吏治腐败等等,但这些不是不能解决的。如果东北都不能解决,就更别扯什么中部崛起和西部大开发了。
而且东北辽阔的平原是中国内地过于拥挤的人口的一个好去处。
也许你说得也对。不过是我老爸跟我讲的,他当时也有幸在这个编制里面。当时我印象很深,因为我也不相信,所以他就解释了一番。
编制臃肿的后果是堆积如山的纸张浪费,那时省里市里三天两头发文件下来学习,每个文件都要复印三四百份。反正家里的文件堆积如山,每年能卖一麻袋废纸换钱。总之,浪费惊人,而乡政府的财政永远都在紧张。老爸就是针对这个发的牢骚。
当初准备成立东北开发银行,在沈阳薄熙来与洪虎有过一段谁是共和国长子的大论战,算过中央对东三省技改的投入帐,大大高于上海、浙江、江苏的总和,可惜全部浪费了。老兄可以去东三省统计局查有关数据
很严重的指责了。
利物浦、谢菲尔德、利兹、曼城的工业区。荒废不至于,混日子没问题,过上富裕生活,有点难。而且有些家庭几代人都困在那里。
他是诉苦为主啊。你给人家来个极端对极端。
中央这几年在在东北应该投了不少吧。小李至少也给那边带去一点阳光雨露了。沈阳的棚户区改造和新区建设,资源型城市的再生试点,再加上中国加速重工业化带来的整体行业复苏。
很久没去过东北了。不知道是不是有什么大变样
正压在他姐妹身上嘿咻嘿咻的发帖子?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匹兹堡是美国的钢铁城,卡内基当年发家的地方,现在还是US Steel的总部所在地。二战后,美国对钢材等重工业产品需求下降,导致匹兹堡走向没落。这一点可以从该市人口变化看出来:1950年达到68万人的高峰,2000年为33万。当然这其中有中产家庭搬到郊区居住的因素,但是城市没落还是可见一斑。同样的事情发生在底特律,1950年高峰人口为180万,2000年为90万。
有趣的是,近年来该市的经济开始走向复兴。是美国,也是世界上旧工业城市转型成功的少数实例。引发这场转变的主要因素是高科技。匹兹堡市内有匹兹堡大学和卡内基梅隆大学。后者在计算机工程和科学领域与MIT,Berkeley,Stanford并列第一。在机器人,机器学习等领域独树一帜。Google和微软等大公司为了吸引大地人才就在匹兹堡投资建办公室,同时也促进了学校科研的发展。匹兹堡大学的医学也相当不错,大量在生物医学上的投资带动了很多技术创新公司,也为大学毕业生提供就业。
匹兹堡低廉的生活水平对留住人才很有利。当地房价,物价都比东海岸其他大城市低很多。人文气息很浓,有大城市的感觉,所以当地毕业生都愿意留下。虽然硅谷天气好,但是这房价。。。都跟上海一个价了。。。
在回来将底特律,著名的UMich也不远,车程1小时。但却有本质区别,一来大量学生不在市内,不能拉动住房和其他消费。二来公司不能就近雇佣学生,进而在他们毕业后留在当地。UMich地处郊区,整个校园有常春藤的倾向,学生也来自于Michigan的中上游家庭,毕业之后自然不愿意去又破又乱的市区了。
中国很多新兴城市凭借自然资源或一两个支柱产业的发展欣欣向荣,并没有看到经济结构调整后将面临的困境。东北是中国第一个大量出现此类情况的地区。再加上中国地少人多,不能像美国那样没落了就丢弃一边另外找地方发展。如何帮助这样的城市转型将是30年后中国的大问题。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可以查那几年的新华文摘。
山东竟然也许多,我祖父一代正赶上抗日内战,等到抗美援朝之际已垂垂老亦,父亲一代则彼时太幼,所以身边亲人在解放后都没有战争经历,不曾以为山东也贡献了如此多的烈士。
敬叹那个时代。
听过一个南韩的老人讲述过他朝鲜战争中家庭的流离,哥姐在战争中死去,父母在流离中只保存了他一个孩子,后来又添了两个弟妹,再后来,父亲亦去世,单独留下母亲靠买一种咸菜养活了三个孩子,送他们出国读书,而后他又参预了南朝鲜的经济复兴,奔波于这个世界之中。
听他的经历时,只是深深感叹,战争会带去那么多不幸。尤其对于那些普通人,无辜又无奈的承着自己的命运,以小个体去成就大的思想与尊严。
从市场上挤出得更多。看看最近十年装备制造业市场份额变化就知道东北企业竞争力萎缩得多么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