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学习笔记] 比利时的国体和政体 -- zherzhe
河里发贴回贴还要积分,没办法,只好把别人的旧文转一部分了。
“撒尿的小孩”是布鲁塞尔的标志。
在比利时,原来荷语区的比较差。听当地老华侨说,在法语里弗兰德是乡巴佬、土包子的意思。后来荷语区经济跟着荷兰增长比较快,大大超过法语区。荷语区的人对法语区的也变得比较排斥。我一个同学(也是中国人)曾经在鲁文附近,因为说法语(显示自己会法语),结果吃了苦头(1.5欧元的东西卖他2.5元),被我们奚落了好几次。在荷语区宁说英语,也别说法语。
另外,六七十年代,不光鲁文大学分家了,布鲁塞尔自由大学也分了。只不过,布鲁塞尔不是荷语区,也不是法语区。所以,VUB和ULB谁也无法把对方赶出去,最后是原校园一分为二。实际上由于布鲁塞尔市,说法语的势力较强,ULB占的地盘较大,VUB后来到Jette又建了一个校区。
每个弗拉芒人拥抱和一个瓦隆人拥抱,政治活动。
http://www.flandersnews.be/cm/flandersnews.be/News/071121_huginn
我怀疑是走形式。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鲁文代表不了整个弗拉忙区。根特、安特卫普等地的荷语居民看说法语的不是和原来鲁文的一样吗?
民意调查的结果,法语区支持独立的不到10%,荷语区也不到45%。(今年9月结果)。所以说民众对于独立并不支持。
但现实是,两方的媒体总是倾向于报道对方右翼和极端的意见和行为,而往往忽略了中间力量和左派的呼声,鲁汶的活动的意义便在于此。
比利时是否分裂对他们没什么好处。现在,有欧盟、申根国签证、欧元区等等,他们已经在欧洲大家庭里。即使分开,还是用同样的钞票(欧元)、自由到对方那里(目前从比利时到法国和到荷兰,与我们国内从江苏到安徽没有差别)。倒是因为分裂,大家闹的不愉快就不好了。
在比利时,说法语的和说荷语的矛盾由来已久,当地老华人都知道(由于法语比较流行,华人许多是说法语的)。而且两方的人很容易分辨。说荷语的普遍是典型白人,相当部分人满足纳粹眼里雅力安人的标准,当然也有比例很少的移民(比如一些华人)。而说法语的有相当多的是混血儿,或实际是来源非洲于法属殖民地的穆斯林(统称“摩洛哥人”)。而这些所谓的“摩洛哥人”是比利时治安的主要问题,对于当地人来说,如果华人意味着“非法劳工”,那么“摩洛哥人”就代表了小偷强盗。而被抢的人主要是说荷语的。
而且,据我观察,比利时荷法语区经济差别可能会越来越大。在那里,说荷语的普遍会说英语,知识水平较高,比较像北欧人那样。而法语区,普遍还抱着“俺曾经也阔过”的想法,对非法语的东西比较敌视。比如对英语嗤之以鼻,以致相当多的人(甚至包括知识分子)的英语水平恐怕比北京胡同里的大妈差。再加上所谓的“摩洛哥人”比例越来越大(他们比较能生)。导致比利时说法语的整体文化素质越来越差,早晚是个问题。
荷兰语同英语很近,弗莱芒人能说英语的肯定比瓦隆人多。并不能证明荷兰语人口知识水平就会高。
实际上,瓦隆人知识水平低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法语区越来越多的所谓摩洛哥人知识水平低的缘故。这些所谓的摩洛哥人游手好闲的太多,有国家的福利吃着,拖法语区的后腿。
荷兰语同英语确实很近,这使荷语区更容易获得海外投资,利用IT等高科技更容易一些(爱尔兰就是这方面占了不少便宜)。法语区,许多人不会英语主要是由于态度问题,对英语厌恶;许多人对操着英语(不会法语)的外国人的态度较差。
民族对立情绪是比利时由来已久的,来源于当年说法语的歧视说荷语的(比如:Flander在法语中相应的词汇带有歧视性的意思)。但经济水平的不平衡,会加剧民族矛盾。当年南斯拉夫,领头闹分裂的克罗地亚和斯洛文尼亚经济比塞尔维亚强不少。
比利时闹分家一直搞不明白为什么(本来就芝麻大一点儿的国家,也弄不到一块,叹一个),原来并不是文化,语言也是部分原因,贫富差距居然是主因。还有个问题,100多年前没有那么多摩洛哥人的时候,就有贫富差距了吗?
2战以前,说荷兰语的基本是没有文化的土包子,弗兰德地区要比较穷。
2战以后,荷语区才崛起,慢慢超过法语区,说荷兰语的也就开始扬眉吐气了;这时候,由于非洲法语移民的涌入,使法语区发展越来越慢。
当年荷语区除了安特卫普等几个大城市以外都很穷,法语区有煤有铁赶上了工业革命的好时候却还是拉了兄弟一把一起独立出来,现在荷语区高科技金融发展了看到法语区的重工业不吃香了就想把它甩了似乎有点不仗义。好像普通人看法上荷语区人认为法语区人懒,法语区认为荷语区只认钱。
恭喜:你意外获得【西西河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我一个在那边的朋友,也是支持荷兰语的人独立.他说法语那边已经沦陷了,全是穆斯林,那些人全是强盗小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