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儒家四道琴棋书画之书功 上 -- 库尔斯克号
儒家以修炼浩然正气成仙,鬼雨所著的道缘儒仙要阐述的细致的多。推荐小说给你你不看,抱着本yy的军事幻想如同珍宝,品位啊品位。
我平时喜欢比划两下,踢腿也能踢一人多高,可都是些庄稼把式,从未真正摸过武术的门。 听了老三的话,倒激起了我心中的对功夫的渴望。
“写大字也能练功夫?不就是描红字么”,我问道。
“描红画影乃是幼童习字之法,蒙童束发受教,当授之以规矩,无规矩则不成方圆,故而用描红之法教之。但描红画影,易得其形,难得其神,而儒家书道重在揣摩其笔意,领悟其精神。”老三的头又开始晃上了,“时人以为习字唯练一坐功耳,其实大谬矣!扬雄有言:书者,心画也。夫书道之精妙,存乎一心。书家心中所感,或喜或悲,或怒或悦,或得意,或闲逸,或激昂,或伤怀,皆可诉诸于笔尖,宣泄于纸上。据此观之,古人之气节操守,可一目了然,所谓字如其人也。修习的儒家书道者,当追慕先贤事迹,以养胸中浩然之气,而后落笔,气与意合。其运笔也,非止于腕,非止于肘,非止于肩,所谓一撇一捺当用全身之力。其运笔时,内息流转,如日月之往复,气血运行,如江河之奔流,笔走龙蛇,物我两忘,上下贯通一气呵成。兴之所至,痛快淋漓,直叫人欲罢而不能也!”
“止晃,曰事儿”,我终于忍不住了,上前用手摁住了老三的头,说道,“还有,说普通话,你这么咬文嚼字的,我听不懂。”
“跟你们这些白丁说话真费劲,”老三一副俏媚眼做给瞎子看的惋惜表情,“我就从头说起吧。书道之起源可追搠至秦汉时期,据说秦丞相李斯观周穆王书七日后大悟,创下了以书求道之法。后来大儒董仲舒劝汉武帝废黜百家,独尊儒术,同时借鉴李斯之法,定下了儒家书道的以书修心的规矩。其时,儒家学子修习书道,先习隶书,以彰忠直之气,后研习篆书及春秋时诸国字体,以求古风。至汉末、魏晋时期,有蔡中郎、钟太傅、王右军承前启后,开创了书法的新天地,不过那时的儒家书道的传承却陷入了一片混乱之中。因为魏晋之时,世人好清谈老、庄,儒学不彰,且新字体发展迅速,书道修习者对儒家书道的方向产生分歧。有人主张依然以汉隶为本,有人主张以王右军书为范,两派争执不休。王羲之的字虽精妙绝伦,可惜他循的是黄老之道,虽然也讲养气,但遵从的是自然之法,讲究调和阴阳,刚柔并济。 而我儒家书道修得却是风骨,有道是:疾风知劲草,板荡识忠臣。这儒家风骨须是在危难时方显峥嵘。道家书法美则美矣,却略输‘虽千万人吾往矣’之气魄。直到后来,颜鲁公学书张旭而创颜体字,才结束儒家书道的混乱局面,颜体字气势雄浑,忠义郁勃之气凛然,颜鲁公更是刚直不阿,足以为儒生典范。所以后来儒家学子修习书道,多自楷书入手,先学颜柳,以正其心——”
“颜柳是谁?”我问道,其实老三嘴里的那一大堆人名官称我都没听说过,只不过是被老三那一嘴之乎者也轰得太狠了,想找个话缝喘口气。
“就是颜真卿、柳公权,‘颜筋柳骨’有没有听说过?”老三道。
“噢——!”我其实没听说过。
“先学颜柳,是为了正心正德,为以后的修习打下基础,”老三继续说道,“古人讲究以德御才,德才相济,方能成就大事。寡德之人,纵然天纵其才,其后必反受其害。隋炀帝,海陵王无不如是。”
老三晃了晃脑袋,刚要开始抒情,瞟了一眼我的脸和我手中的茶杯,又把话缩了回去。再敢给我口若悬河乱跑题,我就给你来个黄河之水天上来。
“等到有了一定基础之后,”老三把话又转了回去,虽然转得很费劲,“可以选择习行、草以明变化之法或习隶,篆以求上古之道,这要取决于修习者自身的性格特点和德行修养。
“不过儒家书道的品评方式与别家不同。儒家学子习字是用来观心见性的,所以笔下现得是真性情,讲究无意而为之,绝不可自欺。品字如品人,先品其意,再品其气,后品其形。儒家书道亦有精、气、神之说,须是一股如虹之气贯彻始终,怀凌云志,养浩然气,文质彬彬,知行合一,以气御笔,以书言志。
“以气御笔,靠,原来你是气宗的。”我又走神了。
“你别听金庸那个外行忽悠,意在气先,气御笔行。一而二,二而一的事。那里会分得那么泾渭分明。”老三的头终于又晃上了,“意在气先,贵在知行止,气御笔行,则可无滞碍,待到气息收发自如的时候,便是随心所欲而不逾矩,得窥人生之大道矣。”
“随心所欲不逾矩,令人悠然神往”我喃喃说道。
“此外,儒家书道还有养性之不传之秘,便是所谓的书功。”老三一脸神秘。
“书功?”我问道。
“书功乃儒家绝学,能转心移性于不经意间,”老三说罢又挠了挠头,补充道,“不过流传至今已佚失了许多,家父也仅知两种养性之法,其一是小楷养性之法,有道是:‘执三尺笔,书蝇头楷,所以战战兢兢,始知治大国如烹小鳞。’另一种是草书养性之法,有道是:‘展一丈绫,挥癫狂草,须是徐徐疾疾,方解以无厚而入有间。不过家父对第二种也不甚了解。”
再扛一下吧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西西河通宝】一枚
推荐成功!
最近事太多,没什么时间上网,已经好久没开胡,不想在范兄这又有新进项了,多谢。
风落,风落。
我也希望能像老三那么能摆活,口悬天河水,灌溉万顷田。
很喜欢。
想想我们祖先留下的那么文化遗产,不由自豪。
先举几个例子
郑樵《通志•六书略•象形》:“书与画同出。画取形,书取象;画取多,书取少。凡象形者,皆可画也。不可画,则无其书矣。”
赵希鹄《洞天清禄集•古画辨》:“善书必能善画,善画必能书。书画其实一事尔。”
赵孟頫《题古木竹石图》:“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应八法通。若也有人能会此,须知书画本来同。”\r
郑燮《题画》:“与可画竹,鲁直不画竹。然观其书法,罔非竹也。瘦而腴,秀而拔,欹侧而有准绳,转折而多断续。吾师乎!吾师乎!其吾竹之清癯雅脱乎!书法有行款,竹更要行款;书法有浓淡,竹更要浓淡;书法有疏密,竹更要疏密。”“以书之关纽,透入于画”。
这个系列非赚他个肚饱肠肥不可,嗨嗨!
另,品牌续了个品牌的核心,
下一篇 两周之内。原谅!
好,其实论语也是本练气的书
因喜欢论语,常诵读,读后内视精神,每次皆大好
才明白怀师(南怀瑾先生)所言,论语的排列是很严谨的
希望能够早日看到下文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