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推荐】央视春节戏曲联欢会:传统戏曲知多少 -- 人生如梦
最近得到一套“宝贝”:1991-2007年央视春节戏曲联欢会(共32张DVD),可谓不可多得的传统戏曲之集大成,节目精彩,一流的演员加一流的曲目,令人看得赏心悦目、如痴如醉。呵呵呵,强烈推荐河里同好也设法购一套,可以慢慢欣赏。
把这套DVD中的剧目统计了一下,竟有51个剧种之多,可以说是“传统戏曲大观”了哈。于是就有了把所有这些剧种的产地、来历弄个清楚的想法。收集了这些资料,贴在后面(每贴10个剧种),供河友们参考。再说咱们梨花院落里也需要有一些这类的信息是吧?
1.京剧2.昆曲3.越剧4.绍剧5.婺剧6.黄梅戏7.淮剧8.扬剧9.锡剧10.沪剧
11.评剧12.豫剧13.越调14.河北梆子15.晋剧16.蒲剧17.上党梆子18.二人台19.蒙古剧20.辽南戏
21.关东秧歌剧22.吉剧23.新城戏24.龙江剧25.拉场戏26.秦腔27.眉户28.陕西老腔29.关中道情30.陇剧
31.赣剧32.弋阳腔33.高甲戏34.梨园戏35.歌仔戏(芗剧)36.广东汉剧37.粤剧38.琼剧39.桂剧40.彩调
41.壮剧42.湘剧43.川剧44.藏剧45.白剧46.傣剧47.彝剧48.山东梆子49.吕剧50.五音戏51.目连戏
41.壮剧
是在丰富的民间文学、音乐、舞蹈和说唱艺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壮族戏曲剧种。壮剧在清同治、光绪年间已有演出,流行于广西的西部和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的富宁、广南一带。由于流行地区和语言、音乐唱腔、表演等的不同,壮剧分为北路壮剧、南路壮剧和师公戏三类。
42.湘剧
湘剧是以长沙和湘潭为中心,逐步向善化、益阳、浏阳、醴陵、宁乡、湘乡、攸县、安化、茶陵、湘阴诸县发展起来的地方剧种。明代成化年间,长沙是吉王府所在地。外来的戏曲在长期的演出活动中,与本地区民间艺术、地方语言紧密结合,逐渐形成了这一包括“高”(高腔)、“低”(低牌子)、“昆”(昆曲)、“乱”(乱弹)四大声腔,唱白用中州韵、富有本地特色的剧种。高腔是湘剧四大声腔的代表,源于江西的弋阳腔。四百多年前,弋阳腔传入长江地区,融合打锣腔等地方音乐,并在弋阳腔滚唱的基础上吸收青阳腔的滚调加以发展,逐步衍变成为湘剧高腔。低牌子是一种字少声多,以唢呐、笛子伴奏的声腔。曲牌与高腔同名,旋律却完全两样,故艺人称为低牌子,以示与高腔有别。昆曲,在三百多年前,稍晚于弋阳腔传入长沙地区。乱弹,也叫“南北路”,即南路二黄、北路西皮的总称。北路西皮在清乾隆初即在湖南流行。南路二黄(即徽调)在乾隆年间也已传入岳阳,并逐渐成为湘剧的一种声腔。
43.川剧
川剧是中国戏曲中十分罕见的以昆、高、胡、弹、灯五种声腔为一体而构成的剧种。主要流行于四川和云南、贵州省。早在明代,四川已有地方戏班流行,至清代雍正、乾隆年间,随着花部的兴起,外来的昆腔、高腔、梆子腔、皮簧腔传入四川,加上本地灯戏,形成了现在川剧的雏形。由于声腔流行地区和艺人师承关系的不同,早期川剧顺着四条河道形成了川西、资阳、川北、下川东不同的支派。川剧的表演艺术有深厚的生活基础,并形成了一套完美的表演程式,真实细腻,幽默机趣,乡土气息浓厚,特别善于采用托举、开慧眼、变脸、钻火圈、藏刀等特技来刻画人物性格。传统剧目极为丰富。
44.藏剧
藏剧的藏名叫拉姆(意为“仙女”)。据传说藏剧最早是由七姊妹组成。剧目又多是佛经中的神话故事,故而得名为拉姆。相传在公元八世纪中早期西藏佛教盛行。当时西藏执政的藏王赤松德赞(公元742-796)因受其母金成公主的影响,对佛教极为信仰,派大臣前往印度请高僧莲花生祖师(白玛老本)入藏宏扬佛法。于公元779年(唐大历十四年)在西藏山南建成桑鸢寺,在落成典礼时莲花生采用西藏山南的民歌舞蹈,根据佛经故事,编成舞蹈形式的哑剧,借以镇魔酬神,宣传佛教中的哲学内容,据说这便是今日藏剧的雏形。藏剧原系广场剧,只有一鼓一钹(新派大、旧派小)、别无其它乐器,全靠人声伴唱帮腔,象川剧的高腔,演出时一般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顿”是开场白;第二部分称为“雄”是正戏;第三部分称为“扎西”,意为祝福迎祥。
45.白剧
是白族的戏曲剧种,原名“吹吹腔”,流行于云南西部洱源、云龙、大理、漾濞、鹤庆、剑川等白族聚居地区。该剧种与明代的弋阳腔有渊源关系。从现存的戏台、手抄剧本、脸谱集等资料看,清乾隆年间就已流行,光绪年间兴盛。解放后,吸收了白族说唱艺术大本曲的曲调,改称“白剧”。
46.傣剧
最初产生于云南省德宏州盈江县,迄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傣剧源于古老的歌舞“十二马”,后经艺人们加工提高,特别是经刀安仁及其父亲改进提高后,成了德宏傣族群众喜闻乐见的剧种。
47.彝剧
彝族戏曲剧种。流行于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20世纪50年代在彝族民间传统艺术的基础上发展而成。音乐由民歌小调、舞曲、器乐曲结合形成,称“山歌体”。表演采用“叠脚”等民族舞蹈的舞步、身段,具有浓郁的地方特点和民族色彩。
48.山东梆子
又名“高调梆子”,简称“高梆”,是一个历史悠久、比较古老的剧种。它是山陕梆子经由河南开封一带传入山东境内,受到山东当地方言的影响,尔后逐渐衍变发展起来的。据有关史料记载,早在清代乾隆年间,山东就有当地梆子存在而且还有山东籍的梆子演员晋京演出。可见山东梆子在清初已相当盛行,至今至少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山东梆子戏主要流行在荷泽、济宁、泰安一带广大地区。其中,以曹州府为中心的叫“曹州梆子”,以济宁、汶上为中心的叫“汶上梆子”(或称“下路调”),总称“高梆”或“高调”。山东梆子跟河南的“豫东调”、“祥符调”有极为密切的关系,跟省内的平调、莱芜梆子也有—定的亲缘联系。
49.吕剧
曾称“化妆扬琴”或“扬琴戏”,系由民间说唱艺术“山东扬琴”(又称“山东洋琴”)演变而来。山东扬琴是距今二百余年前(清代中叶)在山东西南部农村产生的一种说唱艺术。最早是民间的小曲联唱,始称“小曲子”。演唱者被称为“唱小曲子的”,因主要伴奏乐器为扬(洋)琴(亦名“蝴蝶琴”),故称为“打扬琴”或“唱扬琴”的。1933年定名为“山东琴书”。1900年,广饶县谭家村扬琴班为了争取观众,最先把扬琴脚本改为化妆演出的脚本,并进行化妆演出的试验。人们为了把这种演出形式和坐唱扬琴相区别,称之为“化妆扬琴”。过去唱扬琴的多由“两口子”(即夫妇俩)或一家人搭班,演唱的节目内容又多是关于公子投亲、小姐赠金、夫妻团圆等两口子的故事,两个“口”字成“吕”字,因此称吕剧。
50.五音戏
原名“肘鼓子”(或作“周姑子”),又名“秧歌腔”、“五人班”、“五人戏”,发源于山东章丘、历城一带,以流行地区不同分东、西、北三路:以章丘为中心的称西路(西到济南、东到淄博);临朐、沂源一带为东路;惠发、济阳一带为北路(北路肘鼓子也叫“花鼓灯腔”,简称“灯腔”)。
51.目连戏
是以《目连僧救母》而得名,是中国最古老的戏曲剧种,堪称戏剧鼻祖。其故事源于佛教经典,至唐、五代时,出现多种有关目连的变文,故事渐趋完整。目连戏最早形成于北宋,其时有连演7天的《目连救母》杂剧。戏中穿插了不少杂耍表演,如度索、翻桌、蹬罈、跳索、跳圈、窜火等。明初,安徽南陵已有以搬演目连戏为主的戏班。之后,安徽的泾县、旌阳、宣城、太平,江苏的溧阳、宜兴,浙江的绍兴、新昌、开化,江西的婺源以及湖南、四川、山西等不少地方都有目连戏班或目连戏演出。其唱腔大多为高腔,以鼓击节,锣钹伴奏。后期有的也受徽戏和民歌小曲影响,改唱别调。目连戏有“中国戏剧的活化石”之称,对中国的戏剧起源、沿革及发展传承等研究有较高的学术研究价值,也为研究华夏史学史、文学史、民俗文化等提供珍贵资料。
31.赣剧
起源于明代的弋阳腔,流行于江西东北一带,兼唱高腔、乱弹、昆腔及其它曲调。赣剧的前身饶河班和广信班,都以演唱乱弹腔为主。饶河班以景德镇、波阳、乐平为中心,保存了部分高腔剧目,艺术风格古朴、粗犷;广信班以贵溪、玉山为中心,无高腔,其乱弹唱腔则较婉转流利。1950年两派相合,改名为赣剧。
32.弋阳腔
我国戏曲由宋元南戏过渡到明代传奇阶段,最早出现在江西的声腔,就是弋阳腔。与它先后诞生的还有海盐、余姚、昆山诸腔,号称明代四大声腔。江西弋阳腔,其曲调多半是出于宋人词曲和里巷歌谣,用不同的曲牌联缀成套。它的剧目多脱胎于目连戏文,复受话本、小说的影响,并集以家喻户晓的神话传说和历史故事为其题材内容,从而创造了一种连台大戏的演出方法。赣剧弋阳腔则是明代弋阳腔留在赣东北地区的嫡派后裔。
33.高甲戏
又名“弋甲戏”、“九角戏”、“大班”、“土班”,最初是从明末清实初闽南农村流行的一种装扮梁山英雄、表演武打技术的化装游行发展起来的剧种,也是闽南诸剧种中流播区域最广、观众面最多的一个地方戏曲剧种。它的足迹曾遍布于晋江、泉州、厦门、龙溪等闽南语系地区和台湾省,还流传到华侨居住的南洋一带。
34.梨园戏
梨园原是古代对戏曲班子的别称。过去泉州一带对戏班子也叫大梨园某某班、小梨园某某班。梨园戏就是流行于晋江、泉州、厦门、龙溪等闽南语系地区的古老戏曲剧种上路老戏、下南老戏和戏子(又称七子班)的统称。梨园戏在发展进程中又分为大梨园(成人班)和小梨园(孩儿班)。大梨园俗称老戏,又有上路与下南之别。元代各省设“路”,泉州人习俗泛指北方(包括江西、浙江等省)曰上路,对自己则自称下南人。
35.歌仔戏(芗剧)
歌仔戏又称“台湾歌仔戏”,流行于台湾、福建南部和东南亚华侨聚居区。明末清初大批闽南人随郑成功移居台湾,同时带去了锦歌、车鼓弄、采茶褒歌等曲艺说唱,至20世纪20年代开始融合为小戏演出。后受正字戏、高甲戏、潮剧、京剧的影响,逐渐丰富定型,搬上舞台。芗剧是流行于福建漳州芗江一带的地方剧种,因福建九龙江流经漳州时的简称是芗江而得名,是福建较为年青的一个主要地方剧种,其前身是台湾歌仔戏。闽南芗剧与台湾歌仔戏同根同源,是同一剧种的两个名称,两者之间有很密切的血缘关系。
36.广东汉剧
广东汉剧的主要声腔是西皮和二黄,道白以中州话为主,所以,尽管身处广东,其实从本体的综合呈现状态看,更多些北方的豪迈和粗犷,几乎看不到南国风韵,故被当地人称为“外江戏”。广东汉剧的名称源于1933年广东人钱热储所著《汉剧提纲》。据记载:广东汉剧之戏班多是随外籍官员携带入粤东,兴盛于清末民初。
37.粤剧
明末清初,弋阳腔、昆山腔由“外江班”传入广东,继而出现了广东“本地班”,所唱声腔是一唱众和,称为“广腔”。清嘉庆、道光年间,高腔、昆腔逐渐衰落,“本地班”遂以梆子(指接近汉调西皮和祁阳戏“北路”的曲调)为主要唱腔。后徽班影响日益扩大,又以“梆簧”(即西皮、二簧)作为基本唱调。同时也保留了部分昆、弋、广腔,并吸收广东民间乐曲和时调,逐渐形成粤剧。粤剧流行于广东全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南部和香港、澳门等地。东南亚以及大洋洲、美洲的广东华侨聚居地区,也有粤剧演出。
38.琼剧
出自海南琼州(今之琼山县),故称琼剧,解放后又称之为海南戏。琼剧是在明代海南流行的杂剧(源于弋阳腔)的基础上,吸收闽南戏、徽调、昆腔、潮州正音戏、潮剧、广东梆黄和海南民歌、歌舞八音、傀儡戏、道坛乐曲等逐渐形成的,是弋阳腔支系的地方剧种。
39.桂剧
发端于明代中叶,明末清初在广西已有昆腔,随着高腔和弋阳腔相继传入,各曲种相互融合,形成以弹腔(即皮黄)为主结合高、昆、吹、杂等五种声腔艺术的桂剧。桂剧的剧目有“大小本杂八百出”之说。由于它的历史与徽剧、汉剧、湘剧、祁剧有密切的血缘关系,所以它的剧目多与皮黄系统的兄弟剧种相似。
40.彩调
起源于桂北,分布甚广。各地名称不一:桂林、柳州、河池等地区称“调子戏”、“采茶”、“哪嗬嗨”;左、右江的宁明、百色等地叫“大采茶”、“嗬嗨戏”;平乐、荔浦等地叫“山花灯”、“彩灯”、“采茶戏”……但以称“调子戏”、“采茶戏”最为普遍。1955年统一定名为“彩调剧”。彩调演出采用桂林话,唱腔属联曲体,在清末发展成戏剧。
21.关东秧歌剧
起初都存于民间花会(或称社火),在清代地方戏曲兴起时,才逐渐与花会脱离,从而搬上舞台独立演出。最初,搬演的剧目都是以两小(小旦、小丑)或以三小(小生、小旦、小丑)为主的故事情节较简单的、以反映民间生活为主要内容的剧目。以后,由于受到梆子戏、京剧等大剧种的影响,又学演了一些大戏剧目。
22.吉剧
是在东北二人转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从1959年至今,吉剧共创作改编和排练演出了近二百个大、中、小剧目。手绢功是吉剧的特长。吉剧中长水袖的甩法也吸收了二人转的手绢和长绸子舞的技巧
23.新城戏
20世纪60年代初,以流传于吉林省扶余一带的满族曲艺八角鼓为基础发展而成。因扶余在清代曾设新城府治,故定名为新城戏。
24.龙江剧
黑龙江省地方戏曲剧种,系建国后在东北二人转、拉场戏基础上吸收其他民间艺术形式和兄弟剧种的精华而逐渐发展形成的。
25.拉场戏
是在东北二人转、单出头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并以独幕戏或多幕戏的形式出现。
26.秦腔
又称乱弹,源于西秦腔,流行于我国西北地区的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地,又因其以枣木梆子为击节乐器,所以又叫“梆子腔”,俗称“桄桄子”(因以梆击节时发出“恍恍”声)。明末无名氏《钵中莲》传奇中使用了[西秦腔二犯]的曲牌,故知其源于甘肃。甘肃古称西秦,故名之。清康熙时秦腔已发展为成熟期。待到乾隆年间,秦腔进京演出,轰动京师。对各地梆子声腔的形成有着直接影响。
27.眉户
又作“眉鄂”或“迷糊”,据说形成于清朝乾隆年间,盛行于关中和山西、河南、湖北、四川、甘肃、宁夏的部分地区。眉户在关中分东西两路。东路眉户盛行于华阴市和华县。民间流传有“同州的梆子部阳的线,二华的眉户天下传”的说法。西路的眉户最早盛行于眉县、户县,并以“眉户”得名。眉户的演唱形式有两种:一是仍保留地摊演唱的曲艺形式,其唱本多系折子戏,一唱到底,很少说白。另一种是舞台演出形式,其剧目既有大型本戏,又有折子戏。
28.陕西老腔
陕西老腔称其为陕西的原生态国宝音乐并不为过,根植于陕西华阴、发萌于西汉时期,2007年2月已被文化部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是中国最古老的剧种之一。由于老腔艺术特有的古老与封闭性,现在能演唱老腔的民间艺人仅有20余人。
29.关中道情
是陕西的皮影戏剧种,以长安为正宗,亦名“长安道情”,又称“拉波戏”,盛行于长安、蓝田、户县、咸阳、兴平等地。
30.陇剧
是甘肃省的新兴地方戏剧种,其前身是流传在甘肃环县环江地带的陇东道情。陇东道情产生的年代无考。据老艺人的记忆,首先把道情曲调用于皮影演唱的,是环县耿湾的皮影艺人解长春(1843-1916)。
11.评剧
前身是莲花落,原名“平腔梆子戏”,俗称“唐山落子”,“蹦蹦戏”,关外有“奉天落子”的称谓。评剧产生于河北东部的滦县农村。滦南县境内民间文学发达,莲花落作为乞食的艺术,或说唱吉祥如意的话,或演唱故事,从民歌、民谣、民间故事、秧歌、皮影、大鼓等艺术形式中吸收了许多营养,经过单口对口莲花落、拆出莲花落、唐山落子等阶段,逐步发展成评剧。1910年左右,评剧形成于河北唐山一带。1935年蹦蹦戏在上海演出时,正式使用评剧名称。
12.豫剧
也称河南梆子、河南高调。因早期演员用本嗓演唱,起腔与收腔时用假声翻高尾音带“讴”,又叫“河南讴”。在豫西山区演出多依山平土为台,当地称为“靠山吼”。因为河南省简称“豫”,解放后定名为豫剧。豫剧在声腔上属梆子腔系,据乾隆四十二年(1777)的《岐路灯》和乾隆五十三年(1788)《杞县志》记载,当时本地梆子戏已在开封、杞县一带盛行,并曾与罗戏、卷戏合班演出,称为“梆罗卷”。豫剧音乐分有四个流派:以开封为中心的唱法称“祥福调”;以商邱为中心的唱法称“豫东调”,又称东路调;以洛阳为中心流传的唱法称为“豫西调”,又称西府调、靠山簧;豫东南沙河流域流传的唱法称“沙河调”,又称本地梆。
13.越调
河南越调,其演出形式有三种:皮影越调戏,木偶越调戏和越调大戏班。这三种演出形式迄今仍在湖北北部、安徽西部和河南的南阳一带农村流行。越调音乐由于其历史悠久,既有较多的曲牌,又有较完整的板腔。唱腔主要为“越调”,有时也兼唱“吹腔”、“昆腔”、“七句半”等。伴奏乐器以四胡(俗名“上天梯”)为主(因而越调也有时被称“四股弦”)。
14.河北梆子
是梆子声腔的一个重要支脉,由清朝康熙年间流入河北的山西、陕西梆子与当地原有剧种——京腔(河北高腔)的结合而生成的,大约形成于嘉庆、道光时期。它诞生于河北农村并流布河北全省,其兴盛时,不仅盛行于北京、上海、天津等大城市,而且遍及山东、东北等地的中、小城市及农村,是流行地域广泛,影响较大的剧种。
15.晋剧
即山西梆子、中路梆子,也叫中路戏。因兴起于晋中汾阳、孝义、祁县、太谷及太原而得名。流传外地后,被称为山西梆子,后改称晋剧。中路梆子源于蒲州梆子,清道光、咸丰年间已盛行,流行于山西中部、内蒙、河北、陕西部分地区。发展过程中吸收晋中地区民歌、秧歌等民间艺术韵调,风格特具。晋剧的音乐风格高亢激越,又不失清新委婉。其唱腔包括乱弹、腔儿和曲子(即昆曲、越调等)。
16.蒲剧
即“蒲州梆子”,当地人通称“乱弹戏”,因兴于山西晋南古蒲州(今永济)一带而得名。蒲剧本身在晋南又分南路和西路,在剧目与表演风格上各具特色,人称“南路文雅,西路火爆”。
17.上党梆子
也叫东路梆子,明末清初起于今晋城一带,因流行于山西省晋东南地区(古上党郡)而得名,当地人称其为“大戏”,一度也名曰“上党宫调”,解放后正名为上党梆子。清代中叶上党梆子曾流传到山东菏泽和河北邯郸,形成山东枣梆和河北西调两个剧种。
18.二人台
二人台流传于内蒙古西部及山西、河北和陕西部分地区,相传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各地的二人台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各自的艺术风格。人们通常以呼和浩特为界,分为东路和西路。西路二人台最初叫“蒙古曲”;东路二人台初名“蹦蹦”或二人台。二人台的表演形式,是一种载歌载舞的表演唱。二人台的唱腔相当丰富。西部吸收戏曲和蒙族音乐营养较多,如《走西口》的唱腔已向板腔体发展。东路二人台的牌子曲大多来自戏曲,配合剧情进行演奏。
19.蒙古剧
蒙古剧是在阜新蒙古贞短调民歌(与草原长调民歌相区别)基础上产生的,是蒙古民族的歌、舞、扮、诗、骑、射的综合艺术。在解放初,阜新地区就形成了蒙古剧的雏型。1984年,经国务院批准,阜新蒙古剧成为中国第九个少数民族剧种。
20.辽南戏
又称辽南影调戏,形成于五十年代,是辽宁省最年轻的剧种。它是在流行于辽南盖县为中心的皮影戏基础上创造出来的,是从影窗后操影配唱,改为演员替代,“影人”赤膊登台表演。故称“辽南影调戏”,简称“辽南戏”。2002年1月8日,辽南戏正式更名为辽剧。
1.京剧
于清光绪年间形成于北京(一说形成于道光年间)。其前身为徽剧,通称皮簧戏,同治、光绪两朝,最为盛行。徽戏进京是在公元1790年(清乾隆五十五年),最早进京的徽戏班是安徽享有盛名的“三庆班”。随后来京的又有“四喜”、“和春”、“春台”诸班,合称“四大徽班”。道光年间,汉调进京,被二簧调吸收,形成徽汉二腔合流。至清末民初,通称皮簧戏。光绪、宣统年间,北京皮簧班接踵去上海演出,因京班所唱皮簧与同出一源、来自安徽的皮簧声腔不同,而且更为悦耳动听,遂称为“京调”,以示区别。民国以后,上海梨园全部为京班所掌握,于是正式称京皮簧为“京戏”。“京戏”一名,实创自上海,而后流传至北京。
2.昆曲
又称昆剧。该剧种于2001年5月18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称号。早在明初就有昆山腔。嘉靖年间,建立了委婉细腻、流利悠远号称水磨调的昆腔歌唱体系,但仅是清唱。后经昆山人梁辰鱼等人改革,并创作传奇《浣纱记》上演,声名大振,文人学士争用昆腔新声创作传奇,遂与海盐腔、余姚腔、弋阳腔并称明代四大声腔。至万历末,一跃而为诸腔之首。昆腔传入北京,迅速取代北曲的地位,受到了士大夫和群众的欢迎,逐渐发展成为全国性剧种,时人称为官腔。从明天启至清康熙末年,是昆曲发展的鼎盛期,新作不断涌出,表演日趋成熟,身段表情,说白念唱,服装穿戴也日益讲究,脚色齐全,分工细致,一般剧种,难与抗衡。昆曲作为一个独立的剧种固然衰微已久,而其艺术生命实际上远远没有终结,京剧、越剧、川剧、湘剧、婺剧、祁剧、桂剧、柳子戏等,都受其深刻影响,仍保留着昆曲的部分剧目、声腔和曲牌。
3.越剧
诞生于1906年,时称“小歌班”。其前身是浙江嵊县一带流行的说唱艺术——落地唱书。艺人基本上是半农半艺的男性农民,曲调沿用唱书时的〔呤哦调〕,以人声帮腔,无丝弦伴奏,剧目多民间小戏,在浙东乡镇演出。1910年小歌班进入杭州。20年代初,剧种被称为“绍兴文戏”。1923年7月,在嵊县施家岙开办了第一个女班。30年代初,女班大批涌现。这时期,除男班、女班外,还有男女混合演出的形式。1938年名伶姚水娟吸收文化人参与对越剧的变革,称“改良文戏”。1938年起,多数戏班、剧团改称为“越剧”。
4.绍剧
又名“绍兴乱弹”、“绍兴大班”。流行于浙江省绍兴、宁波、杭州地区及上海一带。明嘉靖年间,余姚腔、弋阳腔盛行,绍兴一带出现了“调腔”。初为海外侨胞唱道士班和堂名班等坐唱形式,一人兼唱多行脚色,并以大锣、大鼓、铙钹伴奏。搬上舞台后,称绍兴高调班。明末清初,昆腔盛行,继而乱弹传入,高调班纷纷兼唱昆腔和乱弹,形成三全班。至乾隆年间,盛极一时,多以“群玉”二字作班名。到了咸丰、同治年间,高腔和昆腔逐渐失去观众,特别在农村,乱弹备受欢迎,于是艺人改唱乱弹为主,称绍兴乱弹班。
5.婺剧
俗称金华戏,流行于浙江金华、丽水、台州地区和杭州的建德、淳安、桐庐及赣东北一带,因金华古称婺州,1949年秋定名为婺剧。婺剧是一个多声腔剧种,拥有高腔、昆腔、乱弹、徽戏、滩簧、时调六种声腔,有悠久的历史。
6.黄梅戏
原名黄梅调、采茶戏,是在皖、鄂、赣三省毗邻地区以黄梅采茶调为主的民间歌舞基础上发展而成。其中一支东移到以安徽怀宁为中心的安庆地区,用当地语音歌唱,被称为怀腔或怀调,这就是今日黄梅戏的前身。约从清代乾隆末期到辛亥革命前后,初从歌舞发展成“两小戏”和“三小戏”,后又吸收当地流行的一种叫“罗汉桩”的说唱艺术,并受青阳腔和弹腔(指徽调)的影响,产生了故事完整的本戏。辛亥革命以后,黄梅戏逐渐职业化,并从农村草台走上了城市舞台。
7.淮剧
又名江淮戏,流行于江苏、上海和安徽部分地区。清代中叶,在江苏盐城、阜宁一带流行着一种由家民号子和田歌雷雷腔、栽秧调发展而成的说唱形式门叹词,形式为一人单唱或二人对唱,仅以竹板击节。后与苏北民间酬神的香火戏结合,称为江北小戏。之后,又受徽剧和京剧的影响,在唱腔、表演和剧目等方面逐渐丰富,形成淮剧。
8.扬剧
流行于江苏省扬州、镇江地区、安徽部分地区和南京、上海一带。是由扬州花鼓戏和苏北香火戏吸收扬州清曲、民歌小调发展而成。扬州花鼓戏原为对歌对舞的“打对子”,只有一小面(丑),一包头(旦)两个脚色。后来发展为“三包四面”的群舞,并穿插笑话“打岔”。清康熙年间,民间已有此类花鼓演出。此后内容不断丰富,始形成花鼓戏。因用丝弦伴奏,唱腔比较细腻,故俗称“小开口”。苏北香火戏原为农村酬神赛会时,香火(男巫)扮演的戏。因用锣鼓伴奏,唱腔比较粗犷,故俗称“大开口”。1911年,“大开口”由扬州进入上海,改称“维扬大班”。1919年,“小开口”到杭州大世界演出,次年进入上海,改称“维扬文戏”。由于“大开口”与“小开口”语言一致,30年代初合并演出,以“小开口”为主,称为“维扬戏”,后简称“扬剧”。
9.锡剧
迄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它是在太平天国前后由江苏无锡滩簧和常州滩簧合并发展而逐步形成的。锡剧在它的“滩簧”时期,就有了一男一女同场演出的“单对子戏”、二男二女演出的“双对子戏”,以及多人连贯性演出的“本头对子戏”,这些戏初时演出很多都是不设台,不化妆,在田头地边、打谷场上演唱的。解放前叫“常锡文剧”,解放后才改成“常锡剧”,简称为“锡剧”。
10.沪剧
在上海风行的剧种很多,但只有沪剧才是唯一产生并壮大于上海的地方戏。沪剧属江、浙长江三角洲吴语地区滩簧系统。滩簧起源于太湖流域的吴淞江及黄浦江一带一带农村中的“小山歌”,同时受弹词等影响,形成不同的滩簧(有的地方称花鼓戏),如苏滩(苏州)、杭滩(杭州)、甬滩(宁波)、锡滩(无锡)等。后来,各地滩簧相继进入上海,上海的本地滩簧为与之区别便称“本滩”,也叫“申滩”,即是沪剧的前身。辛亥革命前后,本滩进入游艺场,1914年,本滩改良,易名为“申曲”。
偶把<央视春节戏曲联欢会>中各剧种(京剧除外)的出演曲目数作了一个统计,排在前十名的如下(括号中是曲目数),这大概就是全国十大地方戏了:
1.越剧(35) 2.豫剧(23) 3.评剧(21) 4.黄梅戏(20) 5.昆曲(14) 6.河北梆子(14) 7.川剧(14) 8.粤剧(14) 9.秦腔(10) 10.晋剧(10)
俺有闲钱可不会买这东西,当然如果是白来的那是一定要收着了。
我相当喜欢di
全本的比折子戏有吸引力多啦
而且我比较偏爱昆曲,越剧,京剧
春节晚会的曲目确实有很大的局限性,大过年的,大伙儿都图个吉祥喜庆,如果演“宝玉哭灵”“窦娥赴刑场”什么的,就不合适了哈!
就算一时“厌”了,过一阵又爱听爱唱了。
湖北大鼓,地方曲种。1949年以前流行于湖北省武汉、孝感、黄冈等地区。原称鼓书、打鼓京腔、说善书。1950年以后流行湖北全省,改名湖北大鼓。相传湖北大鼓渊源于清咸丰年间由河南光州流入湖北的一种北方鼓词。从艺人师承关系来看,可追溯到清道光末年。当时北方鼓书艺人丁海洲(艺名丁铁板)由山东到武汉卖艺,传授黄玉山等5个弟子,逐渐改以湖北语音说唱。鼓书艺人分为南路、北路两个流派。南路以湖北语音说唱,以云板代替钢镰击节,将大鼓换为小鼓,影响较大。北路只流行在毗邻河南的大悟、应山地区,仍以北方语音演唱,使用大鼓、钢镰击节。
为啥也没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