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知行合一,博采众长】 -- 脖子
离开了桂林俺就已经好久吃不到米粉鸟,你还想吃?哼!!!
再说我是套牢的八戒
~
米粉都不会作,看来不热爱家乡啊。
哼唧
哈哈
需要上好的骨头配合密制的香料熬汤好几个小时,还要卤好的上等牛肉,和优质的漓江水才能做出好的米粉。上面的几样我在上海都找不到,我也是过年回去才能吃。
你吃,就知道吃,还八戒呢?
231倍/15个月的可复制性如何呢?相当于投入100万,就有2.31亿了,1000万就是23个亿了。我如果能保证自己哪怕有10倍的利润就不错了?这里面的不少河友都不是专业的炒家,都是上班一族。老拙的格子组关键就是告诉这些信息、技术、时间都处于绝对劣势的投资者怎么在股市中获得高于大盘涨幅的收益,而不是成为股迷。我不反对借鉴趋势投资的理论,特别是在大波段出现时。但是对于这种231倍的神化,我崇拜,但自知自己无份。
借用杨百万的一句话,这个股市上,除了政府、和上市公司勾结的机构,其他人都是任人鱼肉的散户。想保住自己的收益高于大盘,我还是笨人笨办法,跟着老拙的价值投资走。
好想吃啊1
55,就是知道忽悠我们这些高家庄的群众!
散户才是真正的股市之王.
这套操作系统成功的前提是,充分的机动性和完全的动态持有.这是基金和庄家大户没办法实现的事情.
的确是资金量越小越容易操作.
去和你家的高小姐商量一些是不是再娶一个桂林媳妇?
你看,帖子都被你给水了。
巴菲特式的憧憬....索罗斯式的手段....呵呵~新人在西西河回的第一帖....
10万就是10万,不能类比到100万,操作手法是完全不一样的。
能操作千万元级别的资金是一个坎儿。
关于趋势投资,别人能做到,你未必行,至少大多散户是不可能做到的。但是价值投资,重在选股,我想这个才是大多散户能做到的。
所以,不要用一两个做的成功的来说明问题。
我没把握去看短线,所以我就做价值投资。
多学多看总没错.祝生意兴隆.
真是了不得,我的一位好友,最高纪录也不过是3200%(12个月)。我想每年能有40-60%,已经很不错了。
这三年投资行业在技术领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理论上虽然几十年来没有什么大的突破,但因技术发展而带来的新的投资方法是这两年的重头戏。这里的技术发展面不是指所谓structure finance那些华尔街大银行搞出来的以数学model为依据的东东,那些主要还是以开阔金融市场为主要目的,不断推陈出新衍生品来吸引资金进入股市债市的一种手段,从流水线生产的角度看甚至还不如walmart的中国造玩具。这个不提,我想说的技术上的进步主要是以互联网个人电脑为代表的,散户可以直接利用在trading上的技术手段有了很大的发展。而且更多的更惊人的进步也已经在路上了。
想到这些是因为看到帖中提到这位高手凭个人保有一个数量达到80的选股池,而且其选股的数据其多样性在不使用个人电脑互联网等技术手段之前是不可想象的。路透社在07年前段时间宣布除传统渠道外,其news,股票基本面数据等将以XML的格式发布,其学名叫做 "elementized news",说是有利于 algorithm trading,当然这还主要是面向大broker,banker,但这一步一旦迈开,散户用软件自动处理基本面数据的日子也就不远了。 国内是不是已经达到这样的水平不清楚,如果有也不会很惊奇,中国在一些新的技术应用上反而少了很多束缚。
凭个人保有这样数量级的选股池与数据量,甚至可以说已经与专业基金管理操盘相差不多了,这里的优势是不言自明的。 顺便说一下最近也是永远的一个争论话题,价值分析与技术分析。许多人把两者对立起来,或者说把价值分析等同于长期持有,技术分析等同于短期投机。 与其说这些看法都是偏面的,不如说这是散户在有限的技术手段,数据信息量不足的条件下的权宜看法。 一个人的大脑最多能够同时观注多少只股票,同时还要对每只股票的具体数据,走向,相关事件,大势趋势,行业兴衰,突发新闻,甚至产品进展,管理动态进行跟踪。 唯一理智的选择是要么限制跟踪股票的数量,少而精,要么只对股票的简单数据进行跟踪,多而粗,而且还是在以各种图形的帮助下(人对图形比数字的记忆量要大)。 因此多数人眼中的价值与技术之争其实透露了对有限的人力与处理能力的无奈。专业基金的优势首先是人力上的充沛。 如果要以巴菲特来说明价值与技术之争,其实并无多大意义。 巴的投资方式已经不能属于trading范畴内了,换句话说,你能说中国政府把外汇买成美国公债,或借次贷买房出租等升值出手这样的事看作trading么?
具备了技术手段与充足的数据条件之后,后面的事才是做trading真正的挑战。比如文中那个高手的几条操作定律,每次选4,5只股操作等。 可以说每个抄过股的人都有许多选股与操作的定律或心得,真正难做到的是执行,没有了完整的执行也就没有了对这些定律心得本身的客观评价与跟踪,其他从此得出的结论就没有多大意义了,然后就是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选股上发生了错误的买卖等,于是纪律这个词就一而再再而三的出现在各种各样的毒咒发誓中。每次看到这个词就忍不住发笑,如果人抄股抄到要信佛的地步这笑话就闹大了。当然有些人的神经与大多数人不一样是事实,但人类进化到这个阶段竞争已经不是在比动物本能了,否则统治世界的就是老虎狮子而不是人了。这里想说明的是,只有在散户具备了相应的技术条件之后,人与人之间竞争的重点才会放在人真正善长的方面,即人的概括总结推理能力,这时定律与心得才可以在一个公平的水平上得到验证与应用,而人的神经,心情,性格等动物本能的因素则在技术手段下排除在外。
而对定律的研究开发不可避免的要提到数学模型,指针公式,看图说话等代表的技术分析的典型手段。客观的说,这些手段本身没有什么问题,不过代表着人解决问题中从数理角度的一种模索,而飞机能上天,火箭能等月都证明了数理手段的有效性。但股市有一个特点是与自然界不同的,股市是人为的市场,虽然也是一种自然现象(类似蚂蚁搬家),除非是从大的经济层面做统计整理,或者大量的资金在对市场可以操纵的前提下进行量化预测(另外就是structure finance那种自我论证风险值),数理手段对散户的操作影响要小得多。 既然是人为的市场,影响一只或数只股票的因素中人为的因素就占有很大比重,尤其在短期操作中。 理想条件下,如果可以把人的因素量化,数理手段将会有大得多的作用,可惜的是这在目前的技术发展下还是不现实的。但如果抛开数学公式,单纯看人的因素则是无时无刻不在的,经济上有行为经济学,股市上也应该存在这样的一个行为分析法,而且是独立于基本面,技术面之外的第三个方法论。文中那个高手的定律心得中已经露出了这个方法论的点点滴滴。 这个分析法的基本点是这样的,即每只股票的走向波动在任何一个时间框架内看,在特定的事件,条件下,综合了时间连续性,都具有其固有的行为特点。 其依据是既然是人在抄股,那么股票就具有了一定的人的特性。 股票行为的背后是人的行为与心理。当然这只是一个很概括的说法。具体实践中对行为的收集与分析比起对数字图标的处理将提出对技术手段更高的要求,甚至可以说,离开了互联网与电脑,对行为的分析几乎是不可能任务。
抄股多年的人都熟悉这样的一个悖论,即任何方法一旦被多数人使用之后就会失去其效用。这个也经常在价值与技术之争中被提到。 这个道理是没错的,因为股市本质上是人与人,团体与团体之间的博弈。 比如有个笑话中说的,老虎追来了怎么办,只要我跑的比你快,不落在最后就安全了。 抄股中得出的定律等也有同理,没有什么定律公式是一招鲜吃遍天,一万年不变的,但只要我是最先几个发现最先几个用的就可以。而主要的精力不在于发现那个万年真理(其实也不存在),而在于不断的模索并保证走在前面。无疑的,除了个人的能力外,技术手段将能够带来极大的优势。
当然另一种境界不是在研究如何捕鱼,而是在研究如何织网,或者让鱼儿自己结网也未为可知。 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