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记念毛主席诞辰一百一十四周年 -- 云台峰上的123
忠字舞是中国文革时期用于广场(大场地)或游行的队列行进间的歌颂性群众舞蹈。以《大海航行靠舵手》、《敬爱的毛主席》、《在北京的金山上》、《满怀豪情迎九大》(“长江滚滚向东方”)和语录歌等歌曲为伴唱、伴奏。流行于文革高潮期,时间约在1966—1968年间;九大以后渐趋衰微。其功能、形式特征与“语录操”相似(可互为参见)。
其舞蹈语汇是从大型舞蹈史诗《东方红》里照搬过来(有人认为源自内蒙古的“安代舞”),又为了通俗简易而给予简化了的。舞蹈动作粗放、简单、夸张,采取象形表意、图解化的表现手法。主要动作=计有:
双手高举表示对红太阳的信仰,
斜出弓步表示永远追随伟大导师毛主席,
紧握双拳表示要将革命进行到底。
例如:
歌词 舞步
“敬爱的毛主席……我们有多少知心的话儿要对您讲” 舞者双手按着自己胸部
“我们有多少热情的歌儿要对您唱” 舞者两手放到腮帮,仰头望,手指呈放射状地一闪一闪
“千万颗一颗红心” 两手的拇指和食指合并,画成一个心的形状比在胸前
“要献给您” 舞者单腿的脚尖跳跃着,另一条腿不断后踢,双手把那一个心形向右上方一下、一下地送上去。
跳舞时手里还要挥动语录本(红宝书)或红绸巾作为道具。它的动作有点像广播体操,舞蹈者全身心充溢着朝圣的庄严感,情绪激荡,有人说舞蹈姿势优美者可与后来劲舞媲美。无意间给革命时代的娱乐匮乏提供了某种补偿。
游行时的忠字舞方阵动辄成百上千人,前后相连可达上万人、队伍逶迤数里,同时载歌载舞前进,有时竟持续十多里路、好几个小时。跳一会儿,步行休息一会儿,交替行进。其场面、规模之庞大,气势之磅礴,为史无前例地恢宏无比、狂热亢奋。举行“早请示、晚汇报”仪式和庆祝性的游行时,都要表演这样的舞蹈,有点类似1980年代、1990年代的中老年健身舞。无需特别舞蹈基本功和专门训练,易学易会,男女老少都可以完成,而且必须参加(牛鬼蛇神、黑五类除外)。因为是政治任务。据说在沈阳火车站,曾发生过不会跳“忠字舞”者被阻拦上火车的事。
这种言论莫名其妙,还老是鹦鹉学舌地出现。
首先,“敬爱的毛主席”这首歌,就是借助于蒙古民族的曲调修改的,里面的舞蹈借助“安岱舞”不是安代舞。而且里面还有一个献哈达的动作。汉族舞蹈里头肯定没有这个动作。
其次,这个编舞的人曾经在边疆地区生活多年,对于新疆内蒙等地区的民族舞蹈有研究。
所以,这个舞蹈就有少数民族味道。
其他的忠字舞,比如姜昆在《如此照相》里引的《拿起笔做刀枪》的动作,从华北秧歌里吸取的成分更多。
我小时候跳过半年多舞蹈,当时的老师--不是小学老师,而是自治区文艺中心的舞蹈老师,挺老的,还受过傅作义表彰,但是因为家里有烈士,没受太大罪,下放到小学的。她举例时,就还引这些舞蹈做例子。四年级刚上,四人帮倒台,老师回去了,我的学舞生涯也就结束了。
倒是深讨CIA和台湾方面的欢心呐。如果是领了工资的,倒也好理解,毕竟拿了钱就要干活。如果是自带干粮,那就是悲哀了。
http://www.youtube.com/watch?v=LvWOQR76IPY
恭喜:你意外获得【西西河通宝】一枚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西西河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李宗仁回忆录里就提到了,他上的陆军小学,民国前还是挺正经的一个学校,革命后就成速成班了。
可惜呀...
不紧跟领导就算了,居然要拆台...
只好不健康了...
做人,一定不要僵化呀... 也不要头脑发热,以为自己真的是第一天才,时间已经证明,再天才也是第二.......
此一时,彼一时呀....以为自己是第一天才,只好不健康了...
毛主席万岁,万岁,万万岁!
自己找累...搞不好,永远健康变成找死.......不要逆潮流而动! 识时务者为俊杰......
只要是人都知道...
某些人老叫唤,没米吃,为什么不吃肉?这些人,你越理他,他蹦得越高...
他自己会不会写毛笔,还是个问题...居然到处叫嚷...
哈哈萨....
要不是老毛...我现在的日子可要滋润多了....
不好的? 瞧准勒!